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推荐,非凡竞技能力背后的科学。
精华笔记
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差异?先天的基因不同,还是后天训练的刻苦程度不同?《运动基因》分别论述了天赋和努力与运动成绩的关系,也谈及了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对运动的影响,还对基因研究在运动领域的现状和争议,进行了探讨。
一、天赋:
1.决定性别
在各个体育项目中,女性在经过高强度训练后,成绩可以超过没有经过训练的男性。但经过高强度的男性,成绩会比同样训练强度的女性高。
2.影响身材
研究表明,人体有超过100个基因点会影响到身材,其中身高受的影响最大。身材高大的人在许多体育项目中具有天然的优势。另外,人的身体比例也是影响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
3.影响肌肉类型
人体的肌肉由肌纤维组成,每个人都拥有快缩肌和慢缩肌两种类型的肌纤维。这两种肌纤维在运动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快缩肌纤维可以让人迅速产生爆发力,而慢缩肌纤维则可以让人在长时间运动中具备很好的耐力。
4.影响最大摄氧量
最大摄氧量是指人体进行最大强度的运动时,所能摄入的氧气含量。它是评价人体有氧运动能力最准确的指标。对于耐力运动,比如马拉松来说,这项指标高也就意味着运动能力强。
最大摄氧量可以通过后天训练增加,但研究表明,人体有21个基因片段会影响最大摄氧量。
二、后天因素:
1.人的反应能力、记忆能力都需要长期的训练。
在网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中,看似先天的反应能力是后天训练的结果。而在短跑、游泳项目中,运动员们反复地进行听枪训练,才能逐步缩短启动反应时间,提高比赛成绩。除了反应速度,记忆能力也需要后天不断的训练。
2.运动训练大致遵循10000小时定律
10000小时定律首先起源于音乐训练,由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研究提出。埃里克森又把这一定律推广到了体育领域。一名运动员通常需要10000个小时,差不多是10年的刻苦训练,才有可能成为顶尖选手。
3.文化差异也会影响运动员的成绩
肯尼亚的卡伦津人从小就习惯于在山野间奔跑,几十公里的奔跑对于普通的卡伦津人来说只是家常便饭。而在美国、英国、芬兰等原本在马拉松领域占据优势的西方发达国家,长跑的平均速度则在变慢。这些国家越来越富裕,肥胖的人也越来越多,国民对于其他运动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但对长跑的兴趣减少了。
4.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二者是不能剥离的。
唯天赋论是不可取的,优良的基因天赋,也需要后天因素配合才行。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台计算机,先天是硬件,后天是软件,只有同时拥有高配置的硬件,同时在装上最先进的软件,才能拥有良好的性能。
三、运动基因研究目前的应用与争议:
主要应用:
1.帮教练员选材,帮运动员及早找到合适的运动项目。
一些国家已经把运动基因研究运用到选材实践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当然,根据基因选材也要参考运动员本人的意愿。如果违背运动员的意愿让他们更改自己的运动项目,并不利于运动员的发展。
2.帮助运动员预防伤病。
运动员的一些伤病是基于引起的,如肥厚型心肌病是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运动员如果携带基因变体ApoE4,大脑损伤的概率就会比普通人高数十倍。他们需要各位进行预防。
主要争议:
1.有可能引起一些种族主义的争论
公开讨论运动基因与人种的关系,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遭到抵制。欧美科学家在牙买加、东非地区开展的运动基因调查,也经常被当地的民众所抵制。
2.运动员的隐私有可能被泄露
科学家们目前已经发现了许多潜在的伤病基因,这是基因技术的进步,但也引起了一些人的顾虑。完善相关规则,保护运动员的隐私和正当权利非常重要。
3.基因兴奋剂有可能被滥用
随着运动基因的深入研究,基因兴奋剂也随之产生。简单来说,就是运动员以治疗某些疾病为借口,把提高运动能力的基因,导入体内进行基因改造,从而提高运动成绩。国际反兴奋剂组织已经开始进行相关检测。
书 名:运动基因
作 者:【美】大卫·爱普斯坦
主 讲 人:林雨
主讲人简介: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硕士,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主 播:路琨
策 划 编 辑:李雪清
总 编 辑:徐苑
长期运动的身体状况的确提高免疫力和记忆里。延缓衰老。运动与不运动的身材和健康状况的确是有很大差距变化
乒乓球那段,会打的都主要看对手动作
六年级 校短跑第一 仅比不过体校生 问 怎样提升?
麦麦与我 回复 @倚微栊: 找专业教练加培养热爱
体育确实有天生的适合问题,但也挡不住热爱。
这个真的深有体会,我的一个同学体测的时候引体向上轻轻松松做十几个,我顶多做七八个,问他平时是不是有锻炼,他说没有。 我一开始还不相信,后来有一次他和我晚上去操场跑步,就发现他长跑体力很差,在我看来很慢的速度两三圈就不行了。不同人擅长的领域不一样
苏炳添,盖伊,加特林,博尔特,鲍威尔,
专注、持久、锻炼 ,有可能接近成功。
男足告诫大家:不信谣,不传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