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答疑】关于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和财务分析方法

【第六次答疑】关于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和财务分析方法

00:00
33:51

答疑说明:

在这两周收到的问题当中,有一部分问题是涉及后续课程的,同学们问到关于企业兼并收购的事情,我们课程很快就会涉及到兼并收购的问题,所以我不在本周的内容中去涉及了,那么还有一位同学问关于现金流量表当中,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加这些怎么计算的,这个问题我记得上上次答疑是打过的,所以我没有再答。我挑选的问题应该说都是跟最近的课程直接相关的内容。


第一题 

到行权日如果员工不行权,会计是以员工卖股票日那天记账吗?

关于行权的问题,如果员工不行权那怎么办,实际上我们之前说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的时候,我们说到过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其实主要是在等待每年年末来进行会计处理,需要在公司回购股票,当然也包括为权激励计划,专门发行新股的时候是需要进行会计处理的。


员工真正行权的行权日进行会计处理,按照这个说法,我们就可以看到在行权日那一天员工没有行权,那么在员工实际行权的时候去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员工实际行权是买股票而不是卖股票,具体在行权时候的会计处理就相当于员工购买了公司回购的股票或者是购买了公司发行的新股,这个时候的会计处理,如果是员工购买了公司回购的股票,那么就是要把公司回购的股票的相应记录转入到把这个股票重新发行一样去进行记录。如果是员工买了新发行的股票,那么也就跟公司发行股票的时候记录是一样的。


第二题 

股权激励中的会计处理问题,当年期末会预估其薪酬量,但到了第二年期末时,发现去年的预估错了,会计上要做处理吗?若有意为之,不就可以操纵利润了吗?

股票股权激励存续期间是在每年年末来预估可行权的数量,按照这个来确认相应的成本费用,那么公允价值是授权日的公允价值,所以这个公允价值其实不会在后续发生变化,那么影响这个预估的成本费用水平的应该就是预计会行权的数量,预计会行权数量因为是一个估计确实会发生变化。


假设第一年你的预估,80%会行权,到第二年年末的时候,你认为你的估计进行了调整,那你就根据调整之后的数量来预估成本费用,第一年已经提完了的。因为你第二年预估的时候是前两年的了,所以你就把前两年预估的总量调整之后的这一股总量去减去你第一年已经计提完了的,不管那个计提你现在认为他是不是已经不对了,剩下的部分是作为第二年新确认的成本费用,所以是这样来进行处理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已经在第二年对第一年预估,你认为现在再来看觉得不合理的地方其实已经进行了修正,这位同学说如果是有意为之是不是会变成可以操纵利润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假设股权激励存续期一共是三年,那么公司如果有意在前两年来进行调低或调高预估的话,确实是在前两年的时候会有造成利润被调整的可能性,虽然到最后存续期结束之后,预估是必须要跟实际情况相符的,最终的结果并没有改变。它确实会改变利润在不同年度之间的这样一个分布,那我们的会计准则是跟国际协同的,所以我们采用的是一个原则导向的一个准则,允许公司进行自己的判断和估计的。


一方面,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希望能够借由公司的这种判断和估计来提供更有用的会计信息,但是现实中确实也会造成企业利用这样的原则来去调整利润,那应该说这是任何一个会计准则不能避免的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把会计准则都约定为非常的严格的,说这种情况你必须这样来记多少,那么很显然你实现这个约定不可能涵盖现实中的所有情况,很多的会计记录,可能它变的就是公司没有什么调整的余地,同时它也就没有什么信息含量了。


第三题 

为什么使用股权激励计划,公司在算成本费用的时候,使用授权日公允价值,而在税务抵扣时,抵扣成本费用计算是“授权日公允价值减员工的行权价的差额”?

在会计记录上,公司的成本费用确实是按照授权日的公允价值来计量的,员工真正在购买股票的时候是按照发行股票的方式来计量的,事实上确实是按照公允价值来确认了相应的成本费用,对公司来说它确实是放弃了这些股票来作为对员工的激励,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样的记录有它的合理性,实质上是不是公司真正发生的成本费用其实是公允价值和员工购买价款的,这样的差额确实是如此,所以在税法上是允许用这个差额来作为计税依据的。


第四题 

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问题1以岭药业的例子中,由于第三年的行权日是2016年10月28日,截止2015年年底,成本还未记录完毕,因还有2016年1月1日到10月28日的分摊成本,这部分应记入2016年年底的成本费用?可这已超出股权存续期2016年10月28日。不知这样理解对不对?请老师指正。
问题2如果是发行新股不是回购这种模式,应何时记账?怎么记账?记多少?谢谢。

在每一年末的时候去计提了成本费用,但是成本费用是跨两年的,所以它需要在两年当中来分期确认,那么这位同学的问题是说,2016年10月28日行权日在2015年底的时候,成本费用分摊了一部分,那么另外一部分分摊在2016年,这是不是超出了2016年的,就超出了这个股权激励的存续期,实际上没有这个问题,可以这样来理解——把这部分费用分摊在了2016年10月28日之前,那只是因为我们会计记录是在年末的时候才记录,所以才体现在在2016年年报当中才会体现出来。


这个并不影响到它实际是分摊在2016年10月28日之前的,所以不会有这位同学所担心的这个问题,那么它的第二个问题如果是发行新股而不是回购的方式,那么实际上本质上是一样的,它的原理是一样的,只是在记录发行新股的方式来记录回购股票是按照回购股票的方式来记录,所以原理没有区别,包括记账记多少,什么时候寄,那么如果是回购股票就在回购日去进行记录,若是发行新股就在发行日去进行记录,那么其他都没有区别,只是具体科目有差异。


第五题 

请问肖老师,很多生产企业都会有片区总代理或分销商,这些企业做的到底是居间业务还是批发业务,它们需要囤货吗?如果不囤货,收入确认上旧准则和新准则对这些企业有什么影响?


我想这位同学本质上是想问新收入准则产生的影响,首先我先来说这个问题的前半部分就是很多生产企业,它们会有片区总代理或者分销商,那么这个同学问的是这些企业到底做的是区间业务还是批发业务,没有一概的定论,这要看生产企业和分销商它们之间达成的协议到底是什么。


分销商把商品买过来,然后再把它卖出去,这就是批发业务了,那还是说只是一个代销的角色,它只是赚取中间的那部分差价。据我的理解,各个行业的做法是不一样的,刚才这个问题前半部分实际上是没有一个标准答案的,要看它们具体达成的协议是什么。


如果是批发业务,当然就需要买货进来,然后再卖出去,这不叫囤货,就是真正的进货。新的收入准则当中是规定如果说公司只是从事代理,也就是说它只是赚取货物的价差,那么它虽然可能是收取了货物的全款,那么它也可以只确认价差这部分是它的收入,这个可能是跟过去的收入准则不一样的地方,会计准则在这方面是没有明确规定的。


第六题 

肖老师好,我是房地产的从业人员,请问,地产公司习惯将预收账款剔除在负债以外来算资产负债率,请问这做法是否合理?另外,这做法是否地产这个行业特有?

预收账款的本质是公司收取了客户的付款,但产品还未交付,导致相应收款不能够被确认为收入。通常在企业交付产品风险不大的情况之下,预收账款并没有太大的偿债压力。同样的道理,预付账款,也就是说公司采购的时候付给供应商的这部分钱,也很难从供应商那收回来,只能通过收取供应商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方式来收回。在会计当中,我们认为预付账款并不是真正的具有资产的性质,预收账款也并不具有真正的负债的性质,所以题目中的做法有它的合理性。地产行业之所以这样做,也出于另外一个目的:降低自己显现出来的资产负债率。


财务比率的计算没有全世界标准的做法,同一个比率可能有不同的计算方法,所以通常我们会用大家更接受的、更通行的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了解这些材料、在解读这些财务比率的时候,就可以完全地认为所有公司的差别都是可比的。事实上,我们还是应该在确认它的财务的计算方法是一致的基础上,再去比较各个公司不同的财务比率。


如果同学们在财经网站上看到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财务比率,建议大家不要直接用这些比率去进行比较,而是自己去计算这些比率,因为你不知道它计算比率的具体的方法是什么,这样的做法有的时候是会引起一些误解的。


第七题 

应付工资异常这一讲,有个疑问:应付工资可以过度计提吗?税法有无相关规定,因它影响利润和所得税。


你会计上怎么记录并不影响你怎么交税,并不是说你过度计提了你就可以少交税,税法对于工资的计提是有规定的。我们当时还举了一个例子:哈药集团过度计提应付工资,实际上税法、税务局并没有认可哈药集团是可以少交税的。会计的记录和税法的记录在很多时候是有差异的,不要认为它们都是一回事儿。

 

第八题 

采矿权什么的属于固定资产,还是无形资产?随着矿被挖出来,会计上该怎么记,成本,折旧,还是长期待摊费用?

采矿权这个部分,是在无形资产的会计准则当中提到的。商誉是在企业合并这个会计准则当中去涉及,投资性房地产当中的土地使用权是在投资性房地产的相应的会计准则当中去涉及,油气资产是在油气资产相应的这个准则当中涉及。刚才说到的这些内容,包括商誉、投资性房地产当中的土地使用权、采矿权,都属于无形资产,只是不在无形资产的会计准则当中去规定,而在相应的其他准则当中去规定。采矿权属于无形资产,它同样要按照探明储量过程当中所支付的开支,来确认它的价值。无形资产不叫折旧叫摊销,摊销也是在它预计的使用年限当中进行。


第九题 

肖老师讲到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时提到规模经济,指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加、规模增大了,固定成本被更多的产品分摊,单位产品固定成本下降,有规模经济效应,从这方面推导是不是企业规模越来越大,最后只有一个企业独占市场,因为这个企业的单位固定成本最低?而从另一个方面,即人类生活中有一个边际产量下降的铁律,以此推导即“边际可变成本上升”,是否也决定了企业规模不是越大越好,因为这个企业的单位可变成本会变高?

这个想法太过于理想化。固定成本的规模经济性,是受到产设备的产能的限制的,规模增加一定在产能限制之内。一台机器的产能是一年1万件商品,如果你要把产量增加到15000件或者11000件,你都需要增加固定资产的投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固定成本的规模经济性是阶跃式的,你是在产能范围之内具有规模经济性,而一旦超出产能范围,它会有一个成本上的大幅度的跳升,然后在这个产能范围之内,继续增加产量,才会在这个成本逐渐降低,所以并没有这个同学所说的全社会的产量都在一个企业身上,那这个企业成本就是最低的。当然,边际效益递减所以边际可变成本递增,也不是一个绝对的事情,我们没有办法说,企业的规模一定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的。


那么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去读一读这个科斯的《企业的本质》,这是科斯获得诺贝尔奖的著作。它很清楚地提到,企业的边界,实际上不是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固定成本。


企业通过市场来进行交易、成本要比在企业内部做这个交易的成本低的时候,企业的外延就会变小,因为企业就不需要自己去做那么多的事情,完全可以通过市场来进行。相反的情况之下,企业的边界就会变大。当社会的交易成本越大的时候,我们的企业就会变得越大,因为这个时候把这些交易内化是比较合算的;相反,当整个市场非常活跃,社会的交易成本低的时候,企业的边界就会变小,企业很多事情都不需要自己去做了。


第十题 

肖老师好,我们是电商零售业,如您所讲,毛利润是售价减去成本。那这个成本除了产品本身的采购成本外,是否还应包括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物流成本、推广用的营销成本,以及仓储成本、相关人工成本等?我们想知道怎样划成本更合理,以便更好的设定毛利空间。


任何行业的毛利,基本概念都是一样的,不会因为你是做电商零售,还是普通零售,还是生产企业而有不同。所谓的成本,就是在这个产品销售之前你所支付的各种费用。比如说,你是一个电商零售企业,它就包括你的采购成本、采购过程当中所需要支付的运费、存储费用、可以出售的之前所需要支付的人工成本……这些可以认为是成本,但是这个同学所提到的送货到消费者手中、推广的营销成本等等,显然都不是成本,可能是销售费用。


第十一题 

关于第23讲。计算周转率:1,分子上用收入和用成本,两个数字差很大,哪个更有意义?2,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难道收入只有应收账款造成的?没有现金,应收票据,预收款项等?3,其他周转率也是,是假设了收入只由该项资产贡献而来的吗?


周转率在大部分情况下用收入来计算,只有在存货周转率的时候更习惯于用成本来计算;但无论你用什么来计算,如果你的计算标准是一样的,那么企业之间就是可比的,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就是正确的。


如应收账款周转率除以应收账款,企业不断在重复一个从现金到现金的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假设整个过程就只有应收账款这一步的话,应收账款能周转多少次。就是说如果你的资产从现金到现金只经历了这一个资产环节,它这一年会经历多少次的周转,这个是讲资产本身它的周转效率,如果你把其他资产都加进来,那就不是这个资产的周转效率了,那这就是企业整个的这个资产的周转效率了。所以,不是像这个同学说的,要把其他东西全加进来。当然,应收账款可以说我认为应收票据也是应收账款的一部分,你把它加进应收账款里,这是没有问题的。


第十二题 

会计准则中"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企业(农、林、牧、渔业)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

如果企业是蔬菜种植公司,那蔬菜算商品还是消耗性生物资产?怎么区分?



消耗性生物资产属于存货的一个子科目,生产性生物资产属于固定资产的一个子科目。比如说一个蔬菜种植企业,它的蔬菜对它来说是消耗性生物资产,那么因为消耗性生物资产是存货的子科目,所以它当然属于存货;那么这个存货呢,它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产成品,只是用词不一样,但是概念没有区别。


热点解读 


很多同学都非常着急地想要知道怎么去做财务分析,大家要知道,我们课程从最开始就是从分析的角度来组织我们的课程,也就是说,我们的课程并不是在讲这个会计科目怎么做会计处理——大家会发现我们几乎自始至终并没有讲任何的会计分录,虽然有很多同学特别热衷于去讨论分录的问题、去讨论会计处理的问题。但其实我们在组织这个课程的过程中,是想从企业的每个业务单元来去讨论会计问题,这里面会有会计问题,当然也涉及到业务单元当中的你的一些商业决策等等这些问题,我们更关注这些内容。从商业决策的角度去看会计问题,其实本身就已经是财务分析,那么所以呢我们的课程从最开始就是让你对每一个业务来具有分析的能力,最后我们会去做整合。


我们在讨论完最后这个模块投资和融资这个模块之后,大概在第18周开始,就会做整合。当然这个整合,我们首先要对整个的报表有一个基本的概念,然后再去看我们在每个业务单元当中所学到的那些分析,如何应用对企业整体的判断。


今天小喜马给我的一个建议呢,是希望能谈一谈,比如说杜邦分析这样的财务分析方法,那我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杜邦分析是从投资者这个股票投资人的角度来解读公司,所以它的入手点呢是股票,投资者就是股东的投资回报。

 

它一共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呢就是把股东的投资回报分解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呢就是企业整体的投资回报,也就是我们后面会说到的总资产报酬率。股东的投资回报是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就是企业整体的投资回报(总资产报酬率),另外一个呢就是公司的这个负债水平,就是财务杠杆的应用的水平,那么这是它的第一个步骤。


第二个步骤,是去关注企业整体的投资回报就是总资产报酬率,将它再进行进一步的分解,可以分解成我们在前面的课程当中说到的利润率和周转率这两个部分,也就是说是效益和效率这两个部分。


第三个步骤是分别在把效益和效率进行进一步的细分,比如说利润率,构成它的过程中各个部分是怎么样的,从毛利率然后到每项费用所占的比重等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非草本木

    赞同👍。听肖老师讲的课,只是了解了财务分析的基本原理,但是要达到灵活自如的运用还要靠你的灵性和实践中不断提高。

  • 听友457042423

    第三个问题我对肖老师的回答有不同看法:会计处理是“授权日期权的公允价值”这个公允价值并非全额,而是考虑剔除了员工成本后公司应当承担部分的公允价值,所以与税务处理的差额并不矛盾、口径一致,只是日后变化的股价会与授予日股价可能会不同罢了。

  • 闻声相悦

    这节答疑课简直就是我的及时雨

  • 菓菓o妖

  • 董文奎

    企业的本质这本书哪里有卖

    飞过海2000 回复 @董文奎: 书名叫企业市场和法律,收录了这篇文章!

  • 逸行1

    祝肖老师教师节快乐!

  • LEO12345

    点赞

  • 狸宝

    谢谢肖老师的热点解读,我学习财务知识,主要就是为了炒股,作为股票投资者,我目前看不懂财务报表,不知道如何挑选成长性的股票?

  • 大海_7us

    不错(*๓´╰╯`๓)♡

  • 听友51360646

    .为肖老师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