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国力强盛,对外战争屡屡获胜,极大地增强了民族的自信心。“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催生了唐代文人纷纷投笔从戎,建功立业,也催生了一大批边塞诗的出现。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在《全唐诗》中,所收入的边塞诗就达两千多首。
《出塞》
《出塞》就是一首广为流传的边塞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依旧是从秦汉时期延续至今的明月和边关,征战万里、守边御敌的将士至今还没有归来。倘若还有像龙城的飞将李广那样英勇善战的将领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诗人从描写景物入手,将诗歌的基调定位在了苍凉的边关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秦朝时的明月、汉代时的边关,在这里“秦、汉、关、月” 四个字是交错使用的,这种修辞手法叫 “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诗人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自秦汉以来,战争从未停歇过,突出了时间的长和空间的广。
同样,“万里长征人未还”也体现出了时间的长和空间的广。“万里”说明边塞和中原相距很远。这么多年过去了,边防遥远又多事,远征的人们有家不能回。诗人营造了一种浑厚的意境和历史的沧桑感,让我们读着读着,思绪便飞到了万里之外的边塞了。
这些远征的人是去边疆做什么呢?他们是去保卫国家、战死沙场。诗人将悲壮的情怀融入在“人未还”三个字中,将人们摆脱困苦的希望寄托在了“龙城飞将”身上。龙城飞将是指汉朝名将李广。李广英勇善战,被匈奴称为“飞将军”。阴山是中国北部十分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它东西横贯,形如屏障,是古代游牧民族力图逐鹿中原的必经要塞。李广的一生主要的时间都是在抗击匈奴。诗歌的后两句没有直接写明诗人的想法,而是运用含蓄巧妙的手法,将如今和往事进行对比,得出诗人希望起用良将平息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殷殷期望。
这首诗的四句话,既有对景物的描写,也有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表现出的是诗人复杂的情感,有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有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
王昌龄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诗体现出的是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我们熟知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也出自于王昌龄。
《凉州词》
凉州词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王翰写有两首广为流传的《凉州词》,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精致的酒杯里盛满了醇香的葡萄酒,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这是在催人出发征战了。如果醉倒在战场上,请你不要笑话,从古至今外出征战又有几人能回来?
远征的帷幕仿佛被突然拉开似的,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个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这种令人惊喜兴奋的景象伴随着乐队奏起了琵琶,增添了许多欢快的气氛。
这是一场欢乐的盛宴。前两句诗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葡萄酒是西域特产,夜光杯是西域所进,琵琶更是西域所产,处处体现出边塞诗的特点。
一边还在喝着美酒,一边却要立即上马外出征战,耳边还是欢快的旋律,身体却已经奔赴痛苦残酷的战场。一个“欲”和一个“催”正是对这种错综矛盾的情景和心情的刻画。将士们并不惧怕战斗的来临,只是对这场宴席的中止感到惋惜。他们也并不惧怕死亡的来临,他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句话正是揭露了战争频繁,生还者极少的悲惨事实。从盛大的酒宴转向残酷的战场,是诗人对连年战争不满的表现。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北宋靖康二年,金兵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北宋王朝在统治一百多年后宣告灭亡,史称“靖康之变”。钦宗的弟弟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今杭州)。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公元1127年,李清照途经乌江渡口时,想起了当年自刎的项羽,触发了她心中无限的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怀古诗《夏日绝句》。
诗的前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的愿望,即使是死也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诗人深深的爱国之情从短短十个字中喷涌出来,表达出她的气魄和正气。李清照是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能让她写下如此刚劲有力的文字,真可谓巾帼不让须眉。“当作”和“亦为”四个字也正是李清照刚韧气质的体现。
诗的后两句,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的不思进取和苟且偷生。“不敢”两个字能不能换成“不能”、“不想”、“不愿”、“不去”呢?不肯体现出的是一种“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鲜明地表达出诗人的人生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为国家建功立业。为什么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就是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夏日绝句》这首诗借古讽今,既歌颂了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也讽刺了南宋统治者苟且偷生、不管百姓死活的无耻行径。
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然老师讲语文”,我们下期再见哦。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