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40年,科技驱动的新英雄主义

TCL40年,科技驱动的新英雄主义

00:00
10:48




你好,我是张斌,欢迎来到《商界读书会》。今天要和你一起精读的书是《万物生生·TCL敢为40年》,为您讲述一个从先行者到逐鹿人,从改革弄潮儿到产业梦想家的故事。

这本书在与时间的对话中,将TCL的 40年,14600 天,揉进属于中国工业的时间简史。40年的历史压缩在这一本书中,集合商业故事的所有的剧目:企业的成长,改制的洪流、严肃残酷的商战、艰难的转型、充满雄心的商业战略和痛苦的组织变革等等。

著名财经作家秦朔和戚德志就像出色的剪辑师,将宏观的历史背景和翔实丰富的微观镜头组接在一起,将一个企业的发展置于历史的嬗变、时代的进步这个大背景下,对我们了解中国制造业的成长与发展、解读企业变革都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征战全球:TCL的标杆意义

首先,我们可以先来回顾一下TCL的发展历程。

很多人不知道,TCL的前身是一家生产磁带的电器厂,叫TTK。学习无线电专业的李东生毕业之后加入TTK公司,成为一名车间技术员。在这里,他一步步领导企业从磁带厂到家喻户晓的“电话大王”,再到布局彩电生产并以此为依托开拓全球市场的中国制造企业;从收购汤姆逊彩电、阿尔卡特手机业务经历跨国并购阵痛,到创立华星光电打破国外电视面板垄断,再到打破制造和创造的界限,在互联网转型中创新突围,稳步向智能科技企业转型。

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先生曾这样总结TCL对于中国制造的价值,他说,“TCL作为实体经济的代表,作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先驱,必须要在我们所处行业中成为全球领先者。”可以说,关于中国企业如何打造品牌、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TCL既是一个绝佳的观察案例,亦是一个中国制造业崛起的缩影。

TCL进入彩电业时,国内市场已进入春秋时代,但大屏幕彩电仍有巨大增长空间,TCL就准确切入这个蓝海市场,与长城电子合资生产大屏彩电。上个世纪90年代,各个彩电品牌陷入严重内卷,掀起一轮又一轮的降价潮。TCL提出结构性的降本增效的方案,伴随著名影星刘晓庆的代言,让“王牌彩电,彩电王牌”的口号传遍大江南北。

随后,TCL并购陆氏蛇口工厂,开了内地企业兼并港资企业的同时使用内地品牌的先河。从此,TCL拥有了完整的彩电生产和产品设计能力,在激烈的彩电价格战中站稳脚跟。李东生总结,这次合作成了TCL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产生极大的共赢效应,让双方投下的1块钱变成了3块钱。

40年,TCL树立了民营企业“基业长青”的标杆,也是产业出海的探路者。

TCL是从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起步的,可以说国际化、全球化就是TCL的生命基因。目前,TCL已在海外布局8个生产基地,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这本书里,详细体现了TCL如何从来料加工、产品出口起步,到加入WTO之后实行国际并购,再次拓展海外市场,再到如今扎实推动全球化经营、建立全球产业供应链的全过程。在这场征战全球的旅程中,TCL用实打实的“血战”总结了拓展渠道、推出差异化产品提高周转率、自建售后服务体系等全球化经验,值得每一个中国企业借鉴。TCL的实践表明,中国制造全球化,需要以市场驱动,敢为人先,抢抓机会,逐步强化工业制造能力,并推动产业价值链向中高端升级,在效率、速度、成本控制方面极大提高了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


二、产业升维:华星光电向上攀登

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形势十分动荡,但那个年代,也是世界经济格局重构的窗口期。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后,李东生认为,中国企业也必须向产业链上游攀登,增强产业主导权。

我们都知道,TCL曾经以彩电为支柱拳头产品。但事实上,我国彩电企业在面板关键部件上一度不能自主,深受“缺芯少屏”的困扰。我们作为一个彩电制造大国,由于不具备液晶等关键技术,只能依靠价格战赚取微薄利润,甚至陷入亏损的泥淖。

这种严峻的挑战,激发了李东生和TCL向产业链上游攀登的决心。权衡各方面因素之后,TCL决定进入半导体显示行业,以期在上游核心领域带来根本性突破。2009年,华星光电正式成立,瞄准当时的最高世代线--8.5代线。据李东生描述,华星光电是在“有七成把握”的情况下进军半导体显示行业,这个产业投资大、风险高,回报期长,既要利用资本的杠杆,又要控制财务风险,有序扩张。TCL和政府合作,把所有的资源都押上去,先后投资数百亿元,可谓“砸锅卖铁”。因此,华星光电必须在投产后迅速突破技术瓶颈,提升良品率,否则会陷入持续烧钱的困境,TCL扛不住。

李东生曾说:“所有成功的面板企业都是逆周期投资的,金融危机给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利用技术迭代的机会,我们完全有可能后发先至。”可以说,躬身入局的每一个华星人,都拿出了拼命三郎的精神。液晶面板产业有行业周期,必须靠高度的前瞻性、资本的扶持和出色的技术实力扛过去。华星做到了,这是属于他们英雄主义。华星光电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成了TCL转型升级的里程碑,更从精神气质上,把TCL带上一条追求高远与精深、技术驱动的道路。


三、自我革命:持续进化、重塑自我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TCL借助华星再次启航,实现了巨大的产业升级和自我超越的历史成绩。在迈向制造强国时代,这种攻克技术难关、追求创新突破的精神尤为重要。可以肯定地说,在一家传统企业的基础上,再造一家企业,实现业务模式的切换与转型,比创业的难度更大。

征服一座高峰,需要超越的是自我。40年后的今天,TCL已经成为囊括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半导体光伏及半导体材料等产业版图的高科技产业集团。这是一个传统公司摆脱路径依赖,改变自己的既有基因,实现自我颠覆的故事;这是一个公司找到第二曲线,实现企业进化和管理变革的故事;这是一个跌宕起伏、充满悬念,走出“创新者窘境”的故事。这是一个传统企业自我变革,后来居上的故事,也是与世界级企业竞争的剧目。

在TCL闯关夺隘,化蛹成蝶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植根在TCL血液中的基因。TCL走出了低层次竞争,创造领先技术、严抓质量管理,主动追求差异化和价值经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给中国制造业提升了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这些经验,对所有依然在面对转型升级挑战的中国企业来说,有很大的参考价值,非常值得一读再读。


四、改革先锋:李东生的企业家精神和产业报国情怀

2018年,李东生获得国家颁发的“改革先锋”称号,以表彰他对中国电子产业发展得贡献。这份贡献,源于李东生和TCL专注实业投资、升级的战略眼光和责任担当。

李东生先生曾说,“强大的国家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撑,要挺直中国经济的脊梁必须做大做强实业。”这句话深刻体现了李东生产业报国的赤诚情怀。历史告诉我们,生产性的创新是大国经济走向繁荣,人民生活走向富裕的关键所在。强韧的制造业,关乎民族命运的基石。展望未来,无论是需求侧还是供给侧,中国制造业仍将是世界制造业的基石和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故事也应该是有史以来最为宏阔壮丽的制造业诗篇。

近年来,学界正在关注实业投资金融化的趋势,即非金融企业的金融投资日益膨胀,利润来源也日益倚重金融渠道。这种趋势,产生了市场上实业投资的挤出效应,弱化了提振实体经济的效果。而TCL在40年的产业实践中,始终专注于实业投资,用科技驱动企业发展,始终借资本之力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抗拒无序扩张的诱惑,这种长期主义的坚守,正是TCL40年来的英雄主义。

这是一部企业成长史,也是一部企业家的奋斗史,它讲述了李东生面向未来的独特观察,揭秘了其独树一帜的管理经验和深厚的战略思维,折射了一代企业家纯粹的企业家精神和实业追求。


TCL40年的波澜壮阔,在中国企业史中有着极为珍贵的价值。这本《万物生生·TCL敢为40年》,深度再现了TCL成长的关键瞬间,从客观的视角,刻画了TCL的投资逻辑和实业坚守。这本书,将通过对一家企业穿越了40年的风云变化,在时代大潮中起起伏伏的每个阶段深度解剖,让历史告诉未来,也让那种不屈不挠,生生不息的精神永远陪伴我们向前。

以上就是我们对这本书的简要介绍,相信这本书可以为传统企业解决再造等难题提供一个教科书级的方法论和实践策略,可以为那些尚在挣扎的企业和创业者一丝光亮;可以为寻求转型、推进自我刷新的企业提供一种启迪和示范;可以为期待基业长青的企业提供一些勉励与思考。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刘奎学习生

    咱能不能把错別字改一改

    商界识堂 回复 @刘奎学习生: 收到,谢谢您的建议。

  • 1504440kldq

    这篇文章没有十万买不下来

    商界识堂 回复 @1504440kldq: 谢谢支持

  • 123456微信

    tcl早知道了?

  • 听友87179351

    特别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