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
喜马拉雅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赵中振。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常用中药,黄柏。
黄柏是什么
黄柏bò,很多人都念成黄柏bǎi。柏是一个多音字,柏树的柏念bǎi。但中药黄柏的名字里面要念bò。
中药名当中类似的情况还很多。厚朴hou po不能念成hou pu,白术bai zhu不能念成bai shu,茜草qian cao不能念成xi cao,阴阳五行wu xing不能念wu hang。
黄柏最早收录于《神农本草经》。但在《神农本草经》当中找不到黄柏。因为在《神农本草经》中出现的是另外一个名字,檗木。名中两个字都不一样。《神农本草经》不同的辑复本中,顾观光、森立之的版本用了蘖木一名。在这个问题上,不同的学者也有不同的观点。
《本草纲目》的记载体现的是李时珍的看法。李时珍解释《神农本草经》最初用的是檗木之名,而且最早使用的部位是木部与根部。李时珍同时也提到了,檗木俗作黄柏者,省写之谬也。人们为了图省事,用了省略的写法。《本草纲目》把黄檗列在的乔木部中,药用部位为树皮。
现在《中国药典》采纳了黄柏的名称,以及树皮作为合法的药用部位。
造纸中的作用
造纸技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但从纸张出现那天起,同时面临一大难题。如何保存纸张,如何保存古书,防止虫蛀霉变。
草根树皮可做造纸的原料,闹饥荒时可以充饥,虫子、小动物也把他们作为食物。
古书由于年代久远,经常见到虫蛀的小洞。有一些旧报纸、旧书,包括一些纸币还有被老鼠吃掉的痕迹。其实纸张里面有纤维、有淀粉,就会吸引小虫子。
古语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书也是一样,经常翻看、通风就不易生虫。
浙江宁波的天一阁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私人藏书楼。每年秋高气爽之季,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会分批把古书拿出来透透风、晒一下太阳。防虫如同人体防病一样,要未病先防。
早在汉魏时期,人们就知道可以用黄檗染纸,发现了黄檗汁有防虫的效果。
东晋葛洪在他的《抱朴子》书中记载了用黄檗汁染纸,并亲自试用汁浸染麻纸法,后世得以流传。
成语青灯黄卷说的是古人读书的景象,面对着青荧的油灯和黄檗染过的书卷。从敦煌藏经洞中出土的、数万卷的古书,大多都是黄檗染过的。不过没有被黄檗染过的书,时间长了也容易自然老化泛黄的。
我曾在罗马市立图书馆阅览过明代官修的《本草品汇精要》传抄本。如此珍贵的图书,得以保存得完好如初,其中有黄柏的功劳。
药用功效
黄芩、黄连、黄柏,黄氏三杰、三兄弟,分别可清上、中、下三焦之热。黄芩入肺经,走上焦,擅长于清肺热。黄连入心经,走中焦,擅长于清心火、清胃火。黄柏入肾经,走下焦,擅长于清下焦之火。
传统的经典名方黄连解毒汤用到了黄氏三兄弟,这是除三焦火毒的代表方。
六味地黄丸可以说是滋阴补肾第一名方。在临床上,常把它作为基础方进行加减,再成新方。
在六味地黄系列当中,知柏地黄丸的知名度很高。用了六味地黄丸中的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茯苓和泽泻,再加上知母与黄柏,增强了清虚火的功效。
黄柏和知母是一副药对、好搭档,是滋阴降火的必需品。李时珍做过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黄柏无知母,犹如水母之无虾也。如同水母和身旁共生的小虾一样,形影不离。
黄柏在中医外科中同样很常用,主要来治疗疮疡。口疮是一个多发证,和牙痛一样。虽说别人看不见,但是难受起来只有自己才知道,痛起来连得吃饭都困难。《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一个治口疮的简便小方,就是用黄柏泡水漱口,效果立竿见影。
现代研究也证明,黄柏有很好的抗炎和抑菌作用。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的中成药,比如复方黄柏洗液,可以治疗阴部瘙痒这类的皮肤病。
黄柏饮片
川黄柏与关黄柏
黄柏主要来自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主产地在四川。
现在《中国药典》里另收载了一个关黄柏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算是川黄柏的“兄弟”。
关黄柏主要产自关外,东北寒冷的地方。所以它的树皮外面有一层厚厚的木栓层。北方冬天的天气寒冷,人防寒要穿厚棉衣,植物也是一样,需要更厚的树皮保护。在鉴定黄柏的时候,若内表面黄色,外表面残留着的灰白色、有弹性的厚木栓层,这就是关黄柏了。临床上,川黄柏的质量相对比较好。
黄柏复出记
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影响的不断扩大,中药材、中成药正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又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过程中也遇到了重重障碍。
中药的麻黄、细辛、木通都有过一段被停用的遭遇,黄柏也是其中之一。
黄柏的有效成分中有小檗碱。小檗碱可能有的朋友听起来会觉得陌生,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黄连素。黄连素就人人皆知了,这个成分最先是在黄连当中发现的,由此得名。
黄连素片是治疗细菌性腹泻的经典用药,物美价廉。
黄连素是100%的西药。不熟悉中药的人,包括一些管理者,看到在黄柏中检出了黄连素,可能误认为这味中药里掺入了西药。
这里我讲一讲黄柏、黄连在新加坡的一段遭遇。
新加坡是东西方文化的一个交汇之处。新加坡的人口中70%是华人,中医药在新加坡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1978年,新加坡政府以小檗碱会引起红细胞的破坏,并导致黄疸脑损伤为由,宣布凡是含有小檗碱的中药材、中成药一律停用。
新加坡执法很严苛,假如见到还有谁在再经营含有小檗碱的产品,经营执照会被吊销。在小檗碱禁用期间,新加坡有些中医师不得已,改用龙胆代替黄柏、黄连,结果使临床疗效大受影响。龙胆虽然可以清热燥湿,但主要的作用是清肝胆之火,龙胆代替不了黄柏、黄连的所有功效,它们不能等同对待。
我多次参加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的草药协调会议(FHH),也见过新加坡的药政管理官员,我们也对这件事交换过意见。
新加坡的出版业很发达,是中医药传向西方世界的一座桥梁。
在2004年,我主编的《香港中药材图鉴》的英文版(Illustrated Chinese Materia Medica in Hong Kong),由新加坡的世界图书出版社(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出版发行。首发式在新加坡举行。在接受电视台采访之后,我和当时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的院长刘良教授、新加坡余仁生药业总裁余义明先生,三人一同前往新加坡卫生部,拜访了当时的新加坡卫生部长许文远先生。许部长是马来西亚华侨,他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借机我们和许部长一起讨论了中药安全性的问题。我们从麻黄碱、小檗碱、马兜铃酸说起,讨论了黄柏、麻黄、细辛、木通的安全管理意见。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经过多方沟通与努力,2013年,新加坡卫生科学局终于解除了对含有小檗碱的中成药的禁令。
解禁之后,中药业界申请注册的中成药数目,一下就超过了140种。
从2016年4月1日开始,新加坡重新允许销售和进口含有小檗碱的中药材了,黄连和黄柏在新加坡再次获得了新生。
黄柏的药用历史悠久,史上药用名称和部位都曾发生过变化。黄柏是集染料与药材于一身的重要经济植物。
小檗碱、黄连素,不等于黄连、也不等于黄柏,只是药材中的一种成分。
那起事件不存在中药里面掺入了西药,也不是西药里面掺进了中药。
中药中的黄柏、厚朴、杜仲这三味常用中药,用的都是树皮,它们又被称为“三木”,他们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今天就先聊到这里,谢谢大家。
诗话本草纲目(382) ——题中振《本草纲目》健康智慧200讲—— 黄柏 黄柏连芩诸药共, 清中解上泄三焦。 热燔毒炽身心灼, 难抵寒凉几味浇。
老师教的好
这一课涵盖的知识量丰富!更是尤为重要的一次学习,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