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父辈》,读懂中国式的诗意与浪漫 | 睡前聊一会儿

《我和我的父辈》,读懂中国式的诗意与浪漫 | 睡前聊一会儿

00:00
06:40
国庆档电影《我和我的父辈》票房超13亿元,越来越多观众走进影院,在电影中看到了父辈,也看到了自己。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部电影。

四个故事,四种风格,以家写国,家国同构,电影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时间坐标中,铺展开父辈的奋斗画卷。电影为我们推开了时光的旋转门,父辈,不再是模糊的“背影”,而是如山伟岸、如水温柔的群像。

《我和我的父辈》的逻辑主线不再仅仅是时空的历史闪回或空间的地理分区,而是在人物情感逻辑中,找到了充满诗意与浪漫的中国式表达。那是亲情中的互相信任与彼此成就,也是代际间的价值认同与精神传承,是我们的国家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接续奋斗。

什么是牺牲?《乘风》篇章中,马仁兴与儿子马乘风理解彼此的选择。马乘风说:“你以为我怕死吗?”马仁兴说:“我怕你不怕死。”这是父亲的恐惧,也是战士的无畏,只因“国临危难时,竭我一滴力”。什么是奉献?《诗》篇章中,父辈们以火箭为笔、燃料为墨、天幕作纸张,用生命在荒漠旷野、深邃苍穹写下壮丽诗篇:“生命是用来燃烧的东西/死亡是验证生命的东西/宇宙是让死亡渺小的东西。”什么是探索?《鸭先知》篇章中,赵平洋面对重重质疑和困难,完成了中国第一支广告“参桂养荣酒”,真正成为冬冬作文中的那个“爸爸”,只因父辈要做“第一支敢于下水的鸭子”,这是先见之明、先行之勇。什么是创新?热衷科学发明的少年小小和机器人爸爸“星一浩”,携手努力,共同追梦。

很多观众说,看这部电影是“从悲壮到欢乐,由哭到笑”的过程。影片充盈的诗意与浪漫,令人信服。革命年代万马奔腾、建设年代黄沙漫天、改革开放年代热闹市井、新时代科技腾飞……真实的场景、朴实的情感、翔实的细节、放飞的想象,对宏大命题与微观人性的平衡,让观众产生共情。

2019看“祖国”,2020看“家乡”,2021看“父辈”,有人说,“我和我的……”系列正构建起“中国主流电影宇宙”。故事的叙述半径从极大值——国家,聚焦到极小值——家庭,与之相伴的,是一脉相承又不断深化的内核表达——代际的接力、精神的赓续、文明的传承、民族的复兴。当个人命运与历史大潮迎头相遇的戏剧性瞬间,被电影化地呈现出来,才能唤起观众的共同记忆,进而创造观众的共同记忆。

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背后是大众对中国故事的强烈渴望。采访导演徐峥时,当我问及“我和我的”系列电影创作灵感的来源,他坚定地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我和我的……’只是一个标题,本质上,其中每段故事都在努力诠释中国故事,核心是讲中国人的故事。当观众被这样的故事感动着、共情了,他们便会给予认可。中国电影人要做的,就是努力寻找链接,将自己擅长表现的类型与之高度融合。”而后,他谈到了一个自己的电影构思——“《我和我的父辈》中《鸭先知》与《我和我的祖国》中《夺冠》使用的是同一场景、同一批人。试想,冬冬与小美、小美的妈妈、赵平洋的邻居……如果我们将邻里街坊每个人的故事串联、铺陈开来,不就是一部‘弄堂史诗’吗?也许就是中国版的《请回答1988》。”

从这个角度看,广袤的中国大地,还有多少精彩故事等待创作者发掘?电影《我和我的父辈》公映后,网友在各大社交平台晒出自己与父辈的同框照,很多“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故事让人泪目,圈粉无数。华坪女高第一届毕业生回校当老师、儿子继承父亲守岛卫国遗志成为边防警官、时隔17年接力出征抗疫的医生父女、牺牲在禁毒前线的缉毒警察父子档……在这之中,我们看到了“大流量”,它是我们从未远离的精神原乡,是一个个拼搏奋斗的时代偶像;我们找到了“大IP”,它是平凡生命的图谱,是亿万中国人梦开始的地方。

涓涓不绝,流为江河;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和我的父辈”前赴后继地书写着国家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光影交织中,我们一次次找寻着各异的“我”,又在历史长河中,瞩望着共同的“我”——属于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光辉坐标。

“我也将见你未见的世界,写你未写的诗篇。”浪漫的诗篇,正待“我”提笔。

这正是:父辈乘风写诗篇,家国情怀抒浪漫。

(文 | 王瑨 主播|殷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