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导师学历不好要换人?有些“第一”不必太计较

嫌导师学历不好要换人?有些“第一”不必太计较

00:00
04:18
最近有一则教育新闻登上热搜,一名自称取得某顶尖大学保研资格的学生,在浏览某博士生导师简历时认为其硕士就读学校不理想,而本科“还是XX学院没写上去”,就此调侃导师学历甚至不如一些中学老师。学习、学术与学历,到底应该如何看待?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教育部此前已明确表示,一般意义上的“学历”默认指一个人最高或最后获得的学历身份。而该学生关心的所谓“第一学历”,通俗说就是人们高考所考入的学校以及获得的第一张高等教育文凭。近年来,一些用人单位为更快筛选求职者,人为提高门槛,将“第一学历”作为筛选简历的标准。此后,这一概念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一些人也戴起了“第一学历”的“有色眼镜”,认为名校“土著”才算科班出身,“外来户”能力未必有保证。

对“第一学历”的关注有其社会原因,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概念本身恰当无误、理所应当。客观来说,雇主寻找方便使用的“标准”进行筛选本无可厚非,然而“第一学历”这一概念本身却常常失之粗疏,缺乏解释力。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导师,发表专业论文50多篇,斩获多个学术大奖,更担任3个国际期刊的编委……如果对一个人缺乏了解,学历或许是一个参考坐标,而当对方成果斐然时,能力往往比...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