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风口的法则:风口在哪里?如何判断它是不是我的风口?

寻觅风口的法则:风口在哪里?如何判断它是不是我的风口?

00:00
14:54

‍‍‍第6讲

樊登读书的朋友,大家好,迎来到《复杂时代的成功思》,我是清大学社会学系与公共管理学院合聘教授

在上‍‍一讲中间,我们讲到复杂思维的‍‍‍‍一个重要定律就是看人要先看人脉看事要先看利益相关者,在‍‍这里我们又要再谈一个重要的定律——观势。‍‍‍‍观势最核心的其实‍‍也是从‍‍你的人脉中间去看,‍‍这是一种‍‍众人的智慧的行为。‍‍前面我们已经谈到,看起来你的人生无常看起来的成功‍‍有偶然性,但其实它背后真正的一个很大的道理就是‍‍势,‍‍你掌握住了‍‍,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你站上了风口,到了风口你才更容易飞起来,‍‍要不然起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我们要怎么去看势、掌握势?在讲如何观势之前,我们先讲讲什么是“势”。‍‍‍‍这里先开始谈‍‍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网络科学学会的创始人巴拉巴西在‍‍‍‍《链接》这本书中间谈到‍‍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巴拉巴西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就一直在做各式各样的网络分析,而且她参加的会议里有不少参会者是来自雅虎、微软这样的“名门大户”的CEO、首席科学家。有一次她发现一个很特别的现象,台下坐了两个其貌不扬的年轻人,但来参会的人却连台上这些大牛都不顾了,纷纷跑去跟这两个人打招呼、问问题。巴拉巴西一打听,果然这两个人很重要,一个叫Larry Page,一个叫Sergey Brin,大家听着是不是很熟悉?其实就是Google的两位创始人。Google当时正在用网络的方法做推荐和搜索,因为巴拉巴西自己是做网络研究的,所以她一听就了解这是风口,这套技术又新又好,而且非常适合做搜索引擎。难怪‍‍这么多人‍‍会这么关注这两个年轻人。现在的我们可能会觉得搜索引擎很习以为常,但在当时却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新,因为当时,每个网站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网站与网站之间的联系还没有那么紧密。但google它把自己作为一个中枢引擎,把一个一个独立的网站给联结起来,编织成一张强大的互联网。巴拉巴西发觉如果用整个网络的超链接去看google和哪些网络相连,用网络分析的方法去看的话,Google正是一个迅速成长的、大家都想跟它产生连接的网站,这也是互联网从“网站”逐渐变成“网络”的一个大趋势,而它的入口就是google,所以网络行业的各个人士都要想办法和它建立联结,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势”。

第二个故事是跟我自己有一些关系,‍‍‍‍‍‍博士毕业的时候,‍‍发现朋友,尤其是读理工的朋友,‍‍全部都往硅谷跑,‍‍‍‍我专门跑去伯克利做了半年博士后,去研究为什么‍‍硅谷那么重要?硅谷在90年代引领了全球的高科技,而且很多企业,像google、facebook都是建基在硅谷的。在学术界也同样,‍‍我认识的Stanford的‍‍学弟们,‍‍个个都是原本学的是社会学,但是却都会搞大数据,好像斯坦福大学‍‍学校的基因里头就充满了高科技、人工智能和算法,所以学社会学、政治学这些学科的学生‍‍都天然的就会要学这些东西。‍‍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信息时代来了,这就是一种势。

后来又有一次机会,我发现这些去硅谷的朋友们纷纷又去了上海。我自己其实也是从97年开始每年都往大陆跑,2003年开始在清华客座,2005年正式入职清华,我相信这应该是我一生中做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决定。大家其实可以想象的到,‍‍从90年代以后,除了硅谷之外,‍‍美国‍‍乃至于全世界其实‍‍都渐渐开始在进入了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到2008以后有特别明显的体现——中产阶级没落了。年轻人的薪水停滞不前,在西班牙、希腊这样的地方,年轻人的失业率甚至有50%,全球经常发生各种因为经济导致的运动、集会。而大家再想想看,在这20多年中间有哪一个地方,是不管哪一个阶层都在向上走、向上腾飞的?只有我们中国,对不对?而且这种腾飞是多方面、多年龄段的,不像很多地方的富豪都集中在七八十岁以上。大陆做房地产的,到做实业的,再到做高科技互联网的,从七十几岁往下到三十几岁,每一个年龄层,每一个社会阶层都在往前走。而美国几乎就只剩下一个硅谷还有少数几个做高科技的地方,全美国的中产阶级都面临衰败,占领华尔街已经很能反映这种现实了。这其实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我们说的“势”。包括我所在的学术界,这些年来中国‍‍的投入力度之大,中国的高校在各方面的排名不断的前进,‍‍‍‍‍‍清华现在qs排名能排到全球15,所以说我确实做了正确的选择。我想我那些回了上海的朋友应该也有这样的感觉。

所以说势对于我们个人的成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观势‍‍刚才我们已经讲过了一个‍‍很有趣的案例,就是巴拉巴西看到Page和Brin他们的案例,‍‍‍‍不归你的势,观到说句实在话,‍‍可能也就是抢最后的风口,‍‍‍‍即将进入红海了‍‍当人人都看到是那个的时候,‍‍说明你已经太晚了,‍‍就像股市一样,散户永远追到的是尾盘‍‍所以观势最基本的还是要看自己的周遭, ‍‍‍‍你的‍‍很重要的还是来自于对自己的人脉网的观察

好,这里我就开始回答一个‍‍朋友的问题,他说:“我反复跳槽,‍‍感觉却是是公司越待越小,‍‍自己也变得越来越沉不住气了,我该怎么办?‍‍‍‍‍‍

那我想问这样一个问题:‍‍你是不是到处‍‍‍‍很多时候,你以身边的人为参照物,他们有一些可能让你觉得好的东西,它其实不是属于你的东西,‍‍所以你才会觉得越跳越差,‍‍越来越焦虑。‍‍就像google的势,你也会觉得它不错,但它跟你有关吗?你总是看到人家都在股市在房市都大赚一笔但其实‍‍他被套牢的时候他不会来告诉你他赚钱的时候会在你跟前炫耀。同样的‍‍房价跌的时候他不会来给你诉苦,‍‍但是房价涨的时候他又买了名牌包包到你面前来所以你如果每天都在看这些事情,你当然是‍‍越来越沉不住气,对不对?‍‍‍‍

就像我们一直在说的,复杂‍‍思维的核心——‍‍看人人脉网,‍‍看事‍‍事情背后的利益相关者‍‍的人脉网,‍‍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你能‍‍看到的,其实就是‍‍跟你相关的网络‍‍‍‍‍‍你一定是在网络中间‍‍才能看到‍‍网络‍‍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个变化对你来说是很重要‍‍因为这样的变化才是跟你有关的。而不是‍‍你天天去看新闻,‍‍天天去看微信群‍‍看到股票涨疯了,你抓尾巴,又看到房价涨疯了,你也去抓尾巴,什么变网红你去抓什么,那些其实都不是属于你的。虽然我们现在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但你一定是在自己的周遭观察到的那个才有可能是属于你的。

那我‍‍这样子讲,可能朋友们又会有一个误解,说罗老师那我是不是就活在自己的信息茧房里就好了?当然不是,只活在自己的信息茧房里更可怕。在信息茧房中你不仅抓不到势,还会变得越来越偏激越来越盲目。所以我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就是你一定‍‍‍‍兼听兼看‍‍你的人脉圈要‍‍广要有多样性,‍‍越是有多样性,‍‍越是能够跨圈,‍‍你就能够从中下功夫去兼听兼看。

我非常强调的一点是,‍‍你最好能够‍‍先审视一下自己‍‍你有没有把自己关在只有少数几个人的或者性质单一的信息茧房中?还是你总是能够接触到不同职业、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的人你如果都能接触到,‍‍这时候你是一个能够兼听兼看的人。那么‍‍接下来你在你能接触到的人中间,你就‍‍看他们都在想什么,‍‍他们做什么,‍‍这就是所谓的观势‍‍

最后跟大家讲点小小的理论了,‍‍‍‍还是用格拉德威尔的书,前面我们一直在讲他的《异类》,今天用到的是《引爆点》这本书。

引爆点这本书其实讲到一个很重要的‍‍复杂思维下的传播理论,‍‍任何一个趋势的爆发,‍‍它都会有一个s型的曲线,大家可以在课程的文字区看到这张曲线图。


 

‍‍‍‍s型的曲线中间有一,是什么地方呢?‍‍大概是‍‍‍‍前3%到前10%的人之间‍‍会有那么一个点,‍‍叫做起飞点,‍‍也叫做critical mass,为什么会前3%到前10%的人中间‍‍就是Rogers的创新扩散理论‍‍在创新传播中间Rogers就说过很重要‍‍的一个东西,‍‍为什么前3%的人基本上不会是引爆趋势的人?‍‍因为越前面的人,其实很多都是一些怪胎,‍‍他能够创新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孤立于社会‍‍所以他脑子里才会有一堆怪想法,而这些怪‍‍想法‍‍‍往往都是‍‍只在他自己的小圈子里头可以流传。‍‍‍‍‍‍会不会引起别人注意?但是社会一般大众是不会接受的听到‍‍了也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但是有一种人‍‍我们可以说是社会意见领袖型的人,‍‍他会注意创新的东西,‍‍而且这些社会意见领袖具有一定的多元包容性。‍‍所以为什么起飞点会是在3%~10%的这一段区间中的人出现,‍‍‍‍导致新的想法“出圈”?而导致出圈的这些人,也就意见领袖们他们有些什么特质‍‍第一个,他们通常对社会更大的影响力,他们能够发声‍‍第二个,‍‍他们往往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或是专业声望。‍‍所以他们讲了后大家会相信‍‍那些怪咖发明出来的怪东西,他们有说服力‍‍第三个,这些意见领袖有很多都是乐意接纳新想法是新事物的早期采用者,‍‍有一定的创新精神的人。所以‍‍‍‍一旦有了这样子的人推波助澜之后,‍‍“出圈”这件事就容易许多‍‍

其实‍‍我们在用大数据和做社会计算的时候,一个事情从发生到出圈‍‍有办法观察到的‍‍一个典型的现象,我举个多年以前的社会热点,药家鑫案,这是2010年一个轰动全国的案子;药家鑫他开车肇事,撞了人之后又用刀直接杀死了受害者,案件内容我们就不再细讲了。我们回头看这件事情的一个传播过程,其实开始‍‍对这起案件的讨论都是在律师的专业圈中间,‍‍大家也都是在做法律方面的分析,直到‍‍这个案子‍‍被公知注意‍‍了,进入了公知圈,再加上后期有人炒作药家鑫是官二代等等夺人眼球的新闻,各种操作之下这个事情就出圈了,引起非常大的社会舆论。整个事件爆发的时点、如何推进的,整个过程是能通过大数据和社会网分析看出来的。往往出圈不到一段时间之后,可能就会变成引爆点,然后就开始大规模传播。‍‍

现在终于把整件事情拉回来,我们来谈谈怎么样在你的人脉网中看到势,找到引爆点‍‍‍‍最好的时机在哪里?应该是这样一种状态:你的‍‍朋友中间‍‍既有那种怪咖,所以你已经注意到某件事的价值和创新‍‍这种判断是你通过你的专业、你的能力、你所积累的一万小时而能够得到的,并且这样的价值和创新跟你有关。同时你的朋友中间又有‍‍一些‍‍意见领袖型的。‍‍所以当他们去关注到这件事情、关注到创新的时候,你跟着也开始注意到这些人的行动。‍‍紧接着,如果你又是从你的周遭观察,发现意见领袖已经开始把这些事情‍‍开始带出圈了,‍‍这就表示‍‍很可能引爆点就要快到了‍‍你这时候下手‍‍才是属于‍‍掌握住趋势。‍‍‍‍如果等到S曲线‍‍已经走了一半了,不好意思,那你就只是抓尾盘而已。‍‍等S曲线都已经变平滑了,那最好这时候你就不要下手了。

在Pentland教授的著作《智慧社会:大数据与社会物理学》中有这样一句话:“最佳的学习策略是花90%的精力来探索,即寻找并效仿那些做得好的人,剩下10%的精力应该花在个体试验和透彻思考上。”这‍‍应和了我们说你的‍‍成功是兼听兼看‍‍在人脉中观察来的,‍‍不是自己在那里‍‍一个人苦思冥想,以为都靠你自己的创新你自己的努力你自己的发明,当然这些也非常重要,但其实只占了10%,而不是像成功学把它夸大成100%。

所以你能不能掌握住机会靠的是你去观势‍‍而你观势的来源是你能不能够有多元多样的朋友圈,‍‍以及你能不能够兼听兼看,注意到你的人脉网、朋友圈中‍‍什么时候有创新,并且‍‍‍‍你的1万小时的‍‍积累能不能对此做出判断?‍‍之后,什么时候‍‍意见领袖注意到了,‍‍什么时候开始出圈了,你要据此去判断这个事情是不是要引爆趋势了,‍‍一定是在引爆趋势之前你入行才是正确的选择‍‍如果要是‍‍晚了,其实就回到刚才讲的问题,你为什么‍‍‍‍反复觉得自己掌握住了机会,‍‍却也一次又一次地发现每次都是抓了尾盘,于是感觉自己的人生‍‍‍‍好像越走越螺旋向下,‍‍但是你也尽管放心,‍‍你身旁一堆人抓了尾盘还因为抓到尾盘在那里在你面前炫耀、沾沾自喜,‍‍其实他们也是抓了尾盘的人而已。‍‍‍‍真正聪明的人,一定是通过自己的人脉网来观势,在合适的时候做出了更好的选择。

好,这一讲我们就到这里。下一讲我们一起探讨如何通过你的优势实现“逆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