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传习录》全译26】答顾东桥书:第四章

【王阳明《传习录》全译26】答顾东桥书:第四章

00:00
03:10

【王阳明《传习录》解读专辑推广(付费节目)】朱高正全解王阳明,国内顶尖的王阳明专家朱高正先生,为您带来最细致周密的《传习录》解读,全专辑180讲。欢迎大家订阅收听!


【原文诵读】《传习录》原文诵读:全本王阳明《传习录》原文诵读


答顾东桥书:第四章

    来书云:“闻语学者,乃谓即物穷理之说亦是玩物丧志,又取其厌繁就约涵养本原数说标示学者,指为晚年定论,此亦恐非。” 
    

    朱子所谓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谓定理者也,是以吾心而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析心与之理为二矣。夫求理于事事物物者,如求孝之理于其亲之谓也。求孝之理于其亲,则孝之理其果在于吾之心邪?抑果在于亲之身邪?假而果在于亲之身,则亲没之后,吾心遂无孝之理欤?见孺子之入井,必有恻隐之理。是恻隐之理果在于孺子之身欤?抑在于吾心之良知欤?其或不可以从之于井欤?其或可以手而援之欤?是皆所谓理也。是果在于孺子身欤?抑果出于吾心之良知欤?以是例之,万事万物之理莫不皆然,是可以知析心与理为二之非矣。夫析心与理而为二,此告子义外之说,孟子之所深辟也。务外遗内,博而寡要,吾子既已知之矣,是果何谓而然哉?谓之玩物丧志,尚犹以为不可欤?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合心与理而为一,则凡区区前之所云,与朱子晚年之论,皆可以不言而喻矣。 


【新知交流群】

  国学新知听友群开通啦! 只要加wx:guoxuenew,写上“姓名+所在城市”,就会被邀请进群,本群是专辑听众的互动平台,还会有专辑主讲人的答疑解惑,国学新知会定期推送最新的音频视频节目。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李一_5a

  • 今日拜阳明

    女娃子说话太冲~个人情绪太多的带到了朗诵中,和内容违和……

  • 混世知行

    哈哈哈,这几集,主播有点进入状态了,语调的代入感有了,可爱

  • 守性

    致知格物,将自己心中的良知推及到事物上,心中的良知就是天理。 将心中的良知推及到事物,事物也就有天理了。 心中的良知,是知。 事物都有天理,是格物,格是正的意思。 合心与理而为一就是心即理。

  • 守性

    将自己心中的良知推及到事物上,所有事物都有天理了。将自己心中的良知推悟这就是致知,所有的事物都得其天理就是格物,这样就配理统一起来了。

  • 乳鹏

    理中国有 日本没有 日本人看见小孩掉进井里他还会有找来更多的小孩找来然后当着他们母亲的面扔进井里

    累的苦涩味道_e7 回复 @乳鹏: 😌

  • 晏尚来Andy相伴成长

    投诉抖音广告

  • 1532151mcjv

    即物穷理是从所有事物上寻求定理是用自己的心在事物上寻求,这就将心与事物一分为二了,到所有事物上去求礼就好比到父母身上寻求孝的理到父母身上求孝礼,那孝礼到底在自己身上还是在父母身上?假如的却在父母身上那么当父母逝世后我们心中就没有孝礼了。

  • 1532151mcjv

    听学生们说即物穷理也是玩物丧志虽博学多识却无根基又编取厌繁就约涵养本原几封书信教导学生。

  • 行者无疆_0wi

    不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