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经》006 佛国品第一品

《维摩诘经》006 佛国品第一品

00:00
19:45

《维摩诘经》导读006关键词


1,菩萨的修行就是庄严净土,在纲领上就是度众生,离开了度众生就没有菩萨的修行。而把菩萨度众生的具体的修行法门,佛陀在《维摩诘经》的这段经文里做了一个高度的概括,表达为十项修行的法门:

� � �第一,发心——直心、深心、菩提心;

� � �第二,六度;

� � �第三,四无量心;

� � �第四,四摄法;

� � �第五,方便;

� � �第六,三十七道品;

� � �第七,回向心;

� � �第八,说除八难;

� � �第九,自守戒行,不讥彼阙;

� � �第十,十善法。

� � �佛陀在这里概括的大乘佛法的十个修行的内容,几乎概括了大乘佛法修行法门的全部。

� � �发心是修行的根本。


2,如是,寶積!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隨意調伏, 則如說行;隨如說行,則能迴向;隨其迴向,則有方便; 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隨佛土淨,則說法淨;隨說法淨,則智慧淨;隨智慧淨,則 其心淨;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 � �(鳩摩羅什譯本)


� � �则能发行:这里的“行”是初步的行,听闻佛法、如理思维。

� � �则意调伏:在《金刚经》中表达为“降服其心”;如何“降服其心”,就是发菩提心。

� � �则如说行:这里的“行”指的就是修行大乘佛法的人的正行,就是必须应该的修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六度、四摄。

� � �修行从发心开始,以至于心净。因上是发心,果上是心净。

� � �菩萨一切修行的核心就在于发心,发心的根本就是菩提心。

� � �《华严经》: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为魔业。

� � �发心、修心、净心,这是大乘佛法修行的根本。

� � �在因上发心净,果上佛土净。


3,爾時,舍利子承佛威神作如是念: “若菩薩心淨,則佛土淨者,我世尊本為菩薩時, 意豈不淨,而是佛土不淨若此?”

� � �佛知其念,即告之言:“於意云何?日月豈不淨耶?而盲者不見。”

� � �對曰:“不也,世尊!是盲者過,非日月咎。”

� �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不見。”

� � �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

� � �舍利弗言:“我見此土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

� � �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 深心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

� � �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

� � �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

� �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 今佛國土嚴淨悉現。”

� � �佛語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如諸天,共寶器食, 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莊嚴。”

� �(鳩摩羅什譯本)


� � �娑婆世界,秽土,五浊恶世,释迦牟尼是在秽土成就的。



欢迎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于晓非先生的微信公众号“净名精舍”结缘讲义


关注公众号后,回复“经书”二字,即可按流程结缘(注:讲义免费,邮费自付,目前可以结缘讲义:《药师经》讲义、《楞伽经》讲义、《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讲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于晓非_

    淘 宝

  • 李若梦2

    忘失菩提心而修善法是为魔业。顶礼于晓非大德居士。🙏🙏🙏

    于晓非_ 回复 @李若梦2: 🙏

  • 听友185030415

    特别感谢老师讲解

    于晓非_ 回复 @听友185030415:

  • jjr自心所现

    顶礼于老师🙏🙏🙏

    于晓非_ 回复 @jjr自心所现: 🙏

  • 感恩感恩有你

    讲的真好!感恩于老师!

    于晓非_ 回复 @感恩感恩有你:

  • 听友185714115

    随意赞叹!

    于晓非_ 回复 @听友185714115:

  • 荣小乐_9g

    真是精读细讲,系统而规整!难得学问人如此精深佛法,众生幸甚。

  • 张麦m

    发心是修行的根本!生活工作也要以清净心来面对喜乐苦悠

  • 震旦梓豪

    随喜赞叹!

  • 灵机一动387

    顶礼感恩于老师🙏🙏🙏

    于晓非_ 回复 @灵机一动3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