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下,我们还可以如何想象家庭、教育和未来的可能性?以此为原点,我们在这个国庆假期策划推出了教育特辑。在前两期节目中,刘擎老师聊到了不“鸡娃”之后,我们可以如何回归教育的本质,李筠老师则聊到了自己与女儿共读《理想国》的日常。
本期节目是《长大的游戏》第三期,我们请到了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的许小亮老师。许小亮老师虽然主业是研究西方法学,但他同时也是一个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在学术工作之余,他也在中学为学生讲授《论语》、《庄子》等中国经典。
对于家长来说,如何挑选一本可以和孩子共读的书?该如何摆脱传统语文教育的桎梏,让孩子从经典中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在本期播客里,许小亮老师将和大家分享他的观点。
【本期对谈】
主播:大志(大观天下志编辑部)
嘉宾:许小亮(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副教授)
【收听指南】
04:33 我们这一代人的“反传统”是鲁迅的“反传统”的简单迭代和复制,它并不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反传统。
09:45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流行的国学教育,一边倒地说这个东西就是好的,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是一切,这个是不对的。
12:40 就今天而言,记诵本身其实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了,它只会增加我们脑袋当中的那些陈腐的没有意义的知识。
16:49 我在教经典课的时候既不关注它的文学性,也不关注它的思想性,我关注它的生活性。
21:47 能够跟学生关心的东西契合起来,经典的教育才是有意义的。
26:33 在他们想象力发散的时候,打开一个新的视野,给他们这一方空间,其实恰是时候。
33:29 读书与家风的塑造其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9:53 今天我们完全可以以个人作为价值原点去评价孔子。
41:30 曾国藩的家书里,到处都是道理,到处都是劝教;梁启超的家书里,则是充满了对孩子的嘘寒问暖。
46:03 我原则上不太主张在青少年阶段过多接触佛家或道家的思想。
52:12 不要把这个东西作为一个知识或技能去学习,人文教育是长期的,不必急于求成。
【相关书籍】
《论语》
《庄子》
《孟子》
《念楼学短》
《论语集释》
《曾国藩家书》
《梁启超家书》
《诗经》
《论语译注》
【片头音乐】
采薇 - 张渠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微博:@大观天下志
公众号:大观天下志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老师推荐了论语哪个译本?没听清
Alcibi 回复 @万有引力梵: 杨伯峻的《论语译注》 就是最通行的本子
新文化运动中的领袖骨干们的反传统,采取的是为了社会变革之矫枉过正式激进的批判,而并非对传统国学优劣成份的理性评判。
考虑到古人获取书籍的难度,传统的记诵方式是有实际意义的,今天基本不适用了。
这个播客内容真不错
这期真棒
如果不用背就好了,我家记忆力不好 每天花超长时间被,她就更讨厌背书 ,所以恶性循环
不要一概而论,背诵也可以提高记忆力。
听友267177016 回复 @1361390ejev: 记忆力的开发不一定要靠背诵,兴趣来了记的自然就更多
我倒觉得适当背一些经典还是有用的,如果你会如何去思考和分析,再把被的经典融汇贯通,你才会说出来很深刻的东西,而不是什么都要当即查阅再拼凑,其实也是量变到质变的道理!
传统文化说白了就是糟粕!!害人的东西
背诵,是为了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