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传 1

段永平传 1

00:00
09:27

段永平传1:一个目标明确!不被世俗左右的人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做客老齐的读书圈,之前很多朋友都对一位隐形富豪很感兴趣,这个人就是段永平,当年的小霸王学习机,步步高VCD,都是家喻户晓的产品,后来他又退居幕后,孵化了一加,OPPO VIVO三个手机品牌,并且带出了一个徒弟,就是大名鼎鼎拼多多创始人黄铮,今天我们就找来一本关于段永平的传记,副标题叫做敢为天下后。



有几个大佬给这本书写了推荐,网易丁磊说,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段永平关于企业成功7个要素的阐述,而拼多多黄铮说,OPPO陈明永是老段的大徒弟,VIVO沈炜是二徒弟,步步高和小天才的金志江是三徒弟,他自己只能算是段永平的四徒弟,沈南鹏评价段永平,是一个极度专注在几只股票或者公司上的人,通过自己的先见认知,在二级市场上赚取了巨额回报。



段永平其实很久都没有公开露面了,但江湖上却始终都有他的传说,比如当年央视黄金资源招标会上,他高举007号牌拿下标王,后来的OPPOvivo这些品牌风生水起,拼多多上市,还有网易股价大涨,茅台称霸A股,背后都有段永平的影子。他可以说是中国电子产品启蒙先驱,做了小霸王学习机,步步高学生电脑,VCDMP3,复读机,无绳电话,点读机,这些东西全都家喻户晓。而且此人其实颇为擅长营销,当年产品,营销,渠道是他的三大品牌重点。每一场大战都很漂亮,甚至可以写入教科书。2001年,他急流勇退,定居美国,但是他却并没有错过中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的20年,无论是门户,手机,还是电商他都有参与,别人的成功都是敢为天下先,但段永平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是敢为天下后,他说我们那点实力,很难开发新产品,所以我们首先必须得看国外大企业都在做什么,而且要看什么产品好卖,然后再决定做什么。这样成功的概率就会大的多。这种模仿也好,抄袭也罢,总之代表着一个时代,或者说中国现在这些大企业,几乎都是这么发展起来的。确实是一套被证明了的有效的打法。



曾有人这么评价段永平,用平常心回归原点思考,然后选择正确的事情,再用本分主义,把事情作对,所谓本分主义就是对长期主义的坚持,还有对稳健主义的践行。这两种优秀品质,对于段永平的人生下半场显得是格外的重要。作为投资人,他买了茅台,苹果网易等企业,主要看的其实就是2点,1是生意模式,2是企业文化,他说,任何一样我不喜欢就不会再买。所以他根本不看那些看不懂的公司,有些不感兴趣的公司,他也压根就不想弄懂。他2012年买苹果,预言这将是第一家万亿美元市值的公司,如今苹果已经是24000亿美元,98倍,而2014年买茅台的时候,他也说过,对于这家公司来说,120买和200买,没什么本质区别,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种大智慧,估计当时很多人可能都看不懂,差一倍呢怎么可能没区别,但后来茅台最高涨到2600一股,这么算下来,确实区别不大,接下来我们就看看段永平的成长轨迹,他到底是如何走向成功的。



他父母都是江西水利电力学院的老师,61年有了段永平,本来应该是衣食无忧,但风云突变,后来66年因为政局变化,不得不到井冈山革命老区去接受再教育,段永平的幸福童年也就戛然而止了,他不得不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下学习。每天早上4-5点钟就要上山砍柴。一走就是十几公里的山路。然后几十公斤的东西,都得自己背回来。有时候一干就是一天,晚上8-9点才能回家。这就是一个9-10岁的孩子一天的工作量。但他并没有抱怨,相反很庆幸,后来他回忆,这段时期物质和知识的营养虽然不足,但却得到了非常强大的意志力训练。反观现在的孩子,其他都比我们那一代强,但是吃苦这一点,差的远了。



这一折腾就是10年,77年才开始恢复高考,听到这个消息,全国的有志青年全都沸腾了,自然也包括了段永平,他只有2个月时间备考,没有任何系统训练,基础也很薄弱,但他还是决定一试,万一考上了呢?其实段永平这个判断是很正确的,因为他没工夫复习,别人也没工夫复习,第一年恢复高考,大家底子都很差。所以绝对有机会。



当年是570多万人参加高考,最后27.3万人幸运的步入了大学校园,段永平的成绩却比较搞笑,5门考试总分500,而段永平的总成绩只有80分。也就是说,每门考试平均还不到20分,所以肯定是落榜了,但是段永平相信,他只是输给了时间,马上就去准备第二年的高考,这一次其实时间依旧紧张,只有5个月而已。在这段时间类,他要完全搞懂中学阶段的数理化课程。难度可想而知。但他就是一心想上大学,有着强烈的愿望,最后78年这次高考中,他考了400多分,顺利拿到了浙江大学无线电系的录取通知书,但是在高兴之后他,他突然发现找不到下一个目标了,所以又开始迷茫,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去走。其实这种感觉老齐也有过,当你实现一个愿望之后,快乐往往只是短暂的,很快你就发现失去目标的空虚,所以就得赶紧去找下一个目标来做。



那个年代,没那么多爱豆小鲜肉,大家崇拜的都是华罗庚陈景润这些数学家,那是一个每个孩子都会说,长大了要当科学家的年代,但是段永平对于科研并不太多的兴趣,他认为自己没有当科学家的潜质。所以并没有在科技领域浪费时间。他只读自己喜欢的书,文凭对他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学到自己想要且实用的知识。所以从这时候开始,其实段永平务实的性格就表露无遗。



那个年代,大学毕业生是不发愁找工作的,7778年的考生,被称之为天之骄子,这两届大学毕业生,出人才的概率太高了,因为他们都是用近乎自虐的方式在读书。段永平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北京电子管厂,当时也叫作774厂工作。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电子管生产企业。光员工就有1万人,就在现在的北京798地区。段永平也因为这个工作,而得到了北京户口。这个工厂也正是因为可以解决北京户口,所以尽管待遇不高,但却汇聚了众多人才,不过段永平却说,这里氛围并不好,大家都觉得自己很能干,也觉得自己待遇低,最后就是什么都不干。



当大部分人随波逐流的时候,有两个人在奋斗,一个是段永平,评一个叫做王东升,是京东方集团的创始人,80年代之后,电子管厂面临着巨大的困局,半导体集成电路已经有了长足发展,所以电子管厂正在迅速被时代抛弃。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发展半导体技术的重要性,错失了转型良机。后来国家财政节流,又导致了军品订单下降,这个企业最早就是军工单位,所以这一政策的变化,基本上就让电子管厂失去了生存的依靠。



不过国营工厂的员工,并没有任何的危机感,依旧是高高在上的地位。段永平在这里兢兢业业干了4年,但他一个底层工人,并不能扭转乾坤,到了85年,整个电子管厂已经发不出工资了。此时段永平才下定决心要辞职,现在看起来顺理成章,但在当时来看,即便是发不出工资,从国营大厂辞职,也让人不能理解。



从体制出来之后,他并没有着急去找到一份工作,而是选择了念书,86年,顺利考入了人民大学经济系,攻读计量经济学硕士。段永平是少有的那种自称不爱读书的人,所以学习经济学就会比较痛苦,那个时间段也正是下海热潮出现的时候,号称中国企业元年,联想,万科一众企业都是86年开始起航,民间也流传着什么手术刀不如剃头刀,造导弹不如卖茶叶蛋的顺口溜。学习经济的段永平,刚好接受了这个时代的洗礼。



到了19887月,段永平即将硕士毕业,他甚至懒得写那些无聊的论文,所以干脆学位就不要了,还是他那个观点,文凭只是一张纸。学到东西最重要。当年大学生都很吃香,更不用说研究生了,人大经济系更是王牌大学王牌专业,尽管段永平是肄业,但找个工作没啥问题,他的同学也都进了体制,国企。但段永平又是个另类,他不想去体制,甚至不想留在北京了。当时很多人都对此不可理解,北京户口都不要了?段永平半开玩笑的说,以后想要买一个就行。



当时全国开放的前沿就是广东,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这句话打动了很多人才,他们都放弃了体制,南下做生意。段永平也是这个打算,但他并没有去最热门的广州和深圳,那么他去了哪里,从哪开始起步的呢?咱们明天接着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