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送福利篇】小学阶段教养重点

【赠送福利篇】小学阶段教养重点

00:00
12:52

小学阶段教养重点

子女结束幼儿园阶段的生活之后,步入小学,开始接受正规的基础教育,也就是国民教育。子女此时一只脚踏入儿童期,另外一只脚还没有离开幼儿期。

早晨神气十足地挺胸抬头去上学,回到家里则缠着妈妈撒娇。针对子女这种矛盾的心理现象,父母不能嘲笑,也不必担心,但是要帮助孩子做出阶段性的心理调适。


第一,协助子女调整入学后的心理变化。


小学一年级,对子女和父母来说,都是一个新的开始。从自由自在的生活转向有规律的生活,成为孩子最大的生活变化。

子女虽然在幼儿园一定程度上经历过规律的生活,但那时对于迟到、缺课的要求都比较宽松。规定执行也并不严格,爱上厕所就上厕所,爱坐在地上就坐在地上。

而且在孩子的记忆当中,游戏就是学习,而学习也就是游戏,两者根本分不开,当然也不需要区分。


克服恐惧心理。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恐惧感,包括惧怕黑暗、惧怕暴风雨、惧怕动物等。父母的责任是当孩子恐惧的时候,不要离开他们的身边,并且帮助孩子克服已有的恐惧。

老实讲,孩子初入小学时情绪很复杂,一方面他有一种期待,另一方面心里也有相当的恐惧。除了学校的规模大、一起相处的同学多之外,那些高年级学生和成年的老师也引起孩子很大的紧张。

这个时候妈妈需要特别体贴,可以跟孩子讲:“没有关系,第一天上课,妈妈会在外面,你有事情随时找我,妈妈会帮你忙。”这样孩子心里就会踏实许多。


父母应该了解,对入学以后的孩子,父母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小。孩子逐渐从狭小的家庭走向更宽广的世界,同学、老师的影响力反而会越来越强大。

所以孩子和同学的相处情形,也要加以观察。总是自己一个人玩的孩子,父母最好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平日怕孩子出去玩受欺负,又怕跟坏孩子一起学坏了,结果造成孩子这样孤独。

父母不能强制孩子一定要出去跟大家一起玩,却应该找出根本原因,逐渐加以转化,使孩子更加合群才对。


适应玩学转变。进入小学以后,游戏是游戏,学习是学习,两者开始分化,孩子缺乏这种心理准备,当然很不适应。

父母如果不了解这种情况,一下子要孩子变成大人似的,要求他们学习时专心学习,等一下游戏时再来游戏,孩子反而认为妈妈变了,不像以前那么值得信任和依赖。

亲爱的妈妈忽然间变得生疏、严格而不近人情,于是“坏妈妈”的念头自然兴起。

表面上服从妈妈的指示,改变自己的行动,心里头一百个不高兴,严重时还会怀疑“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这时教养关系就出现负面的影响。


我们首先建议,不要采取高压的手段来逼迫孩子就范,不要用老师的权威来恐吓孩子,也不要用糖果、金钱来引诱孩子做功课或考出好成绩。

这些都是父母常用的方式,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相当有害。一旦有了“坏妈妈”的念头,子女认为妈妈是把他推进学校,就会开始厌学、逃课,上课时调皮捣蛋,下课打架更是很平常的事。

妈妈不可操之过急,小学一二年级偶尔几天不去上学,并没有太大关系。父母越强迫他,他反弹的力道越强,效果越是不好。


父母最好和老师保持密切的联系,共同重视孩子的心理辅导。


上课时不能专心听课的学生很多,父母首先回想一下孩子在家里是不是这样:刚写一两个字就跑到厨房,打开电冰箱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吃。


如果真的是这样,就要在低年级时特别向老师说明,让老师多加注意加以改变。

否则拖到中、高年级,不但同学讨厌,老师也会责骂,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也会古怪。


懂得尊敬老师。入学以后,父母必须率先尊重老师,使子女养成敬师的习惯。在家要听父母的话,入学要听老师的话,这属于相同的生活法则。

子女在家有什么困难,可以请求父母协助,在校同样可以请求老师帮忙。

不过父母需要特别嘱咐子女一点:老师要照顾学生的数量,远比父母要照料的子女多,所以如果老师忙不过来或者没有处理好,可以回家后再告诉父母,不要在学校哭闹,惹得人家笑话。


如果子女回到家,告诉父母老师偏心或者无理处罚,父母既不可以站在老师的立场趁机教训孩子,也不应该站在孩子这一边跟老师对抗或数落老师的不是,以免误导子女看不起老师。

因为看不起老师的学生,不可能从老师那里学到东西。子女在学校受到委屈,心理上不能平衡,需要的是父母的倾听,让他一吐心中的闷气。

孩子逐渐平静下来以后,父母再表示同情,鼓励他想办法改变老师对他的态度。当孩子以实际行动换得老师的好印象时,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便随着增强了。

父母更加不能带着子女向老师兴师问罪,万一老师怀恨在心,连本带利向孩子讨回公道,岂不是反而害了子女?


第二,启发子女心智仍要依靠父母。


在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实在是心智的发展,这种事情完全委托给学校老师是靠不住的。孩子从课本上看到的内容,从课堂上听到的东西,和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基本上有很大的不同。

心智发展最主要的活动并不是看到或听到,应该是“思虑”,而不是“思考”,因为“考”和“虑”的不同,在于“无心”和“有心”。

父母告诉孩子这是梅花,那是桃花。孩子如果只是看到和听到,思考怎样记住桃花和梅花,只动脑而不用心,并不亲自分别它们的差异性,充其量只能获得知识,却不能开启心智。

唯有用心去想这种为什么会叫桃花,那种为什么会叫梅花,怎么通过叶子、树干和花朵之间的关系,分辨两种花根本的区别,才是有心思虑的表现,对孩子心智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父母多留出一些时间和子女共同生活,鼓励子女多提出一些问题,然后一起到图书馆、博物馆、名胜古迹、山上海边、郊外田野,共同合作寻找答案。

父母耐心陪同子女,养成了孩子思虑的习惯,就可以逐渐放手。


有一天眼看着孩子不必父母督促,不需父母陪伴,自己便自动自发地读书查阅,还与家人分享收获心得,父母一定会十分欣慰:

看来这一段的陪伴至关重要,也十分值得。这也正是前面说所的父母由教到陪,再到子女自己做事情的过程。


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凡是对错是非很分明的,差不多都是小学老师。因为小学所教的知识有限,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所以才敢有是非分明的标准答案。

而中学老师已经不太敢讲什么标准答案,只敢提供参考答案而已。到大学,老师是没有答案的,反正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答案。

我带博士班更简单,学生问我问题,只有一个答案:你说呢?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懂得越少的人,是非越分明。


当然,我们的意思不是在说小学老师懂得就少,而是指小学阶段的知识内容如此。

小学老师面对一群蒙童,凡事需要亲自带头,逐一具体指导学生,当一两个子女的家长都如此不易,教育一群孩子的辛苦可想而知。

相信学生长大成人以后,都会由衷感谢老师为他们成长所付出的巨大心血。


只用是非观系教导子女当然简单,但是非分明不是件好事情。如果父母从小教子女是非分明,他一生的发展就很有限,就是令他一辈子不幸福。

人的所知很有限、判断力很不足,有什么本事做到是非分明?中国人最讨厌没有是非的人,也最不喜欢是非分明的人。

是非不明、是非分明,都是二分法的思维模式。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很少有的,叫做“是非难明”的民族。中国人的问题往往只有一个答案,就是三个字:很难讲!


家庭中的兄弟两个吵架,西方的父母一定会先问谁对谁错。若是哥哥对、弟弟错,家长只会骂弟弟,不会骂哥哥,因为他们认为没有理由骂哥哥。

标准的中国人是站在合的立场来处理事情,兄弟俩一吵架,父母很少去问谁对谁错,两个人一起罚站,就算对也没有用。

很多人因此批评中国人这样做不公平,没有是非观念,那是不懂中国人的事情。


我家有三个小孩,两个是男生。兄弟俩一吵架,两个都要罚站。站了五分钟,我会把弟弟叫来,问他:“你今天有没有错?”弟弟一句话都不说,因为他不清楚我是什么意思,怎么敢随便说。

弟弟不说,我就要说:“你不要以为爸爸糊涂,今天你没有错,只有哥哥的错,爸爸心里清清楚楚。”


他听了我的话,马上说:“是啊,我没有错。”

我们的教育是说:爸爸不讲话,我怎么敢讲话;爸爸讲了话,我怎么敢不讲话。这样的孩子将来踏上社会,就会适应得非常好。


我接着问他:“既然你没有错,为什么我会罚你站?”


他说:“罚我站比较好。”


我说:“你不高兴就说不高兴,拍马屁说好听的话干吗?”

他说:“我没有说好听的话,真的是罚我站比较好。”


我说:“奇怪了,你没有错,我罚你站反而比较好是什么意思?”

他说:“有一次你只罚哥哥没有罚我,结果我被哥哥打得好惨。”


我说:“哥哥打你,你就告诉我就好了。”


他说:“不告诉你还好,告诉了打得更惨。”

我说:“那要怎么办呢?”


他说:“就像现在这样,不管我有没有错,一起罚站就没事了。”


我说:“你自己能懂得这个就好,我不是糊涂,而是保护你。”

弟弟没有错,我却罚他站,其实是保护弟弟免得再挨哥哥打。若是只罚哥哥,哥哥觉得没有面子,回头一定找机会拿弟弟出气。我对孩子是这样教的,这才是中国的教育。


我再把哥哥叫过来,问他:“今天就你一个人的错,弟弟一点都没有错,你不要以为我搞不清楚。我倒是比较关心,你知不知道为什么弟弟没有错我会罚他站?”

他说:“你是给我面子。”


我说:“不对。”


他又想了想,说:“你要我以后更加爱护弟弟。”


我说:“你明白就好。我会比你早走,我死了以后弟弟要靠你照顾,不然他陪着你站干吗?”

他说:“我记住了。”中国人算得很长远,想得很周到。


兄弟之间一定要同心协力,只要吵架就是两个人都不对,这才是大是非。其余很多事情,都是小是非,谁对谁错一阵子就过去了。

既然是兄弟就不能吵架,所以不管是谁错统统罚站,就是为了一个合字。父母不是法官,满脑子的对错对错,最后就会分崩离析。

有时候我们认为没有是、没有非的人,才是真正有是非的人。这才是中国的道理。


所以父母不妨趁早告诉子女:事情本来就是非难明,人生也天生就有烦恼,但是烦恼再多,原因却只有一个,就是对每件事情都仅凭一时的感情来做决定性的判断。

如果感情不轻易冲动,并且努力设法让自己冷静下来,用心思虑,收到事缓则圆的良好效果,各种烦恼自然一扫而光。

父母对子女这样教,自己也要这样做。只有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用理智来指导感情,指导自己的教养行为,才能成为子女的榜样,与子女共同成长。


第三,着力培养子女一生爱读书的兴趣。


人需要多方面的兴趣,如果要在所有的当中找出最重要的一个,便是读书。在中国人心中有两个人最了不起:一位是文圣孔子,一位是武圣关公。

他们活着时并没有建大功、立伟业,历史上那么多雄才大略的人,我们为什么偏偏推崇他们?原因其实很简单:孔子毕生的勤奋不已告诉所有的中国人要好读书,而关公一世的所作所为告诉所有的中国人要讲忠。

人生最要紧的,品德方面讲忠讲义,兴趣方面读书好学,如此而已。


读书的兴趣让人一辈子受用不尽,而且从小到老时时都很重要。那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话对不对?先决条件是看读书的动机是什么。

如果只为了升官发财、功名利禄而读书,当然很多人会不赞同。倘若为了求知,为了上进,为了了解宇宙人生的道理,相信不会有人反对。


读书不是死记知识,更不只是为了考试、升学,真正目的是要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书本知识有两种:一种合乎道理,不但可知而且可行;一种不合乎道理,根本就行不通。

读书好学,要看看所读的合不合乎中国人的道理,合乎道理的才可拿来学。有人读书越多越不明理,就是有了知识而把道理丢开,或者学了些行不通的道理。

所以读书不能明理不如不读,而且“尽信书不如无书”。


父母想要子女读书明理,最要紧的就是从小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父母在子女就学之前,就常读书给他们听,以培养其兴趣。

儿童富于想象力,感受力也很强,因此所读的书范围要广泛,种类要繁多,常常有变化,使孩子提高兴趣。而提高兴趣更好的办法,则莫过于以身作则。

想想看,父母看电视看得津津有味,却要求子女用功读书、好好做作业,孩子心里怎么想?会服气吗?会专心吗?

上学以后,孩子自己能够阅读,父母在旁边也一卷在握,乐在其中,碰到有趣的文字或者新鲜的报道,可以和子女分享。

子女耳濡目染,自然更有乐趣。准备一些儿童书刊,鼓励子女有心得时写出来。绝对不要认为孩子有吃有穿有用,父母就已经尽了责任,读书求学则是老师的事情,与父母无关。

就算父母自己以前读书不多,照样可以陪伴孩子读书,自己也趁机学一些,岂不更好?


现代家庭,父母大多十分关心子女的教育问题,而忽视了从小培养子女读书的习惯,把读书看成现实问题。

把读书当做谋取职业、应付考试的手段,结果养成子女应付一时,却无法扎根落实的读书习惯,害了子女一生。比如孩子从学校回来,问问当天的情形,原本是人之常情。

但如果孩子由于疲劳而不想说话时,就要让孩子休息一下,才是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穷追猛问孩子的学业成绩,会产生偏差的观念,认为读书是为了考试。

过分重视成绩,很可能断送了孩子的读书兴趣。相反,如果父母能够在子女幼小的时候,让子女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形成书香家庭,对于子女的教养,当然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父母也不能高唱读书无用论,说什么“百无一用是书生”,“书读得好又赚不到钱,还不如商人富有”这一类的话。

不但父母不能说,听到子女说这种话的时候,还要加以说明:读书是为了明白道理,金钱虽然重要,但是智慧、品德、健康、合群这些生活和做人的品质,实在比赚钱更要紧。


【注:每周三更新】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聆听者生_

    曾仕强学堂 回复 @聆听者生_: 感恩您的留言,请多多分享,让我们一起学习、传播、践行曾教授国学思想,修炼更好的自己!祝元亨利贞!

  • 静安242726439

    曾仕强学堂 回复 @静安242726439: 感谢您的留言和支持,有幸在这里遇到也是一种缘分,请对多多分享,祝您福满乾坤,元亨利贞!

  • 攸吉

    曾仕强学堂 回复 @攸吉:

  • 江上影影

  • 木兮九千岁

    每次听都能有不同的收获,感恩分享

  • 温华富贵竹

    中国功夫赞🇨🇳中华文化好!

  • 温华富贵竹

    孩子从小教育起。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一切为了孩子。

  • 爆米花_13l

    必须学,人类文明的精华,两代已经错过了中国传统文化,第三代一定一定要好好学习!

  • _张清许

    音频频繁卡顿,不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