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欠你的,你要自己找回来

原生家庭欠你的,你要自己找回来

00:00
13:19

请相信生命的韧性是惊人的,跟自己向上的心去合作,不要放弃对自己的爱护。



原生家庭欠你的,你要自己找回来

作者:婉兮


“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

——东野圭吾


1、认识并正视原生家庭的问题

大学时,我在社团里认识一个性情内向的学弟。

他的自我介绍说得磕磕巴巴,聚餐时坐在角落里,眼神却朝着热闹处。好像极力要融入,可又顾虑着什么似的。

令人诧异的是,他竟然在后来的几次演讲赛和辩论赛里跃跃欲试,虽然每次都打酱油一般陪衬了别人的自信大方。

慢慢的,我们熟悉了。他才告诉我:其实,我加入社团就是为了锻炼自己,我想要克服自己的自卑。

但我没想到,他说他的自卑来源于父母。

他的父母都是乡镇上的中学教师,各自担任着教研组组长,做起事来雷厉风行,对他的要求也特别严格,几乎无时无刻都用别人的长处来打击他的短处,希望造就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完美儿子。

可事情发展并没朝预想的方向而去,他在处处不如人的阴影下长大,渐渐不爱说话,只愿独自缩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父母恨铁不成钢,言语间的讽刺打击愈加强烈,而他则愈加沉默,一切仿佛陷入恶性循环里去。

后来,学弟无意中读到弗洛伊德的童年创伤理论。他用拨开乌云四个字来形容自己当时的感受,我一直以为是自己太差劲,原来差劲的并不仅仅是我一个。

他开始分析父母的教育模式利弊,为自己身上的问题寻找主观和客观原因,同时也有意识地接触心理学知识,试图通过参加活动,积极主动地治愈自己。

没有十全十美的原生家庭,但面对这个问题,许多人存在着当事人心理,判断和结论都难免要带着情绪。

所以,客观公正地审视自己的家庭并非易事。但解决问题,永远都以认识问题为基础。

就像这位学弟,开始了对自我、对父母、对家庭的剖析,就迈出了摆脱原生家庭阴影的第一步。


2、理解并接纳不完美的父母

有个读者小清,曾对我倾诉过自己与父母的故事。

小清出生于偏远村寨,家里还有一个妹妹。她的父母都是普通农民,靠着几亩薄地养活一家四口,生活清苦而局促。

更要命的是,那个小山村闭塞荒芜,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

所以父亲对两个女儿总也爱不起来,他像一头负重的老黄牛,匍匐在黄土地上艰辛耕作,回了家便骂骂咧咧不见好脸色。母亲是唯唯诺诺的旧式农妇,将生不出儿子视为毕生耻辱,能奉献给女儿的爱也屈指可数。

考上高中那年,父亲用一个破旧的笔记本,一笔一划地写下了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各类开支。她边记边说:我会记下你用的每一分钱,以后要一分不少地还给我!

小清说,她永远忘不了那种严肃认真的计较,在那一刻她变成了孤儿。

后来,小清拼了命去学习拼搏,摆地摊发传单做家教样样干过,流汗也流泪地度过了整个少女时代。最终,她在一家外企谋得一个职位,又通过苦干实干升职加薪。

她给父母汇款,却从不主动联系。怨和恨都还在,所以孑然一身地漂在大城市,刻意活成无根的浮萍。

直到有一年,很偶然地回家过中秋。

那几天,父母正忙着收割稻子。

尽管已是秋天,稻田里蒸腾着的热气却依旧灼人。站在田埂上的小清看着父母躬身劳作,花白的头顶将她的眼睛刺得生疼。

她开始问自己:浅薄的认知与粗粝的生活,是否会将亲情和爱都稀释?

也许真的会吧,受限于贫瘠物质和落后思想的底层贫困父母,爱起来自然会有些苍白无力。那些斤斤计较的市侩和算计,大概也不是无法饶恕的罪过。

毕竟众生皆苦,我们的父母,也不过是被生活逼迫着压榨着的普通人,人性里的弱点和短处,他们也无法避免。

理解父母的苦衷,宽恕他们的过失,这才是一个人真正成熟起来的标志,也是与原生家庭和解的必经之路。


3、练就挣脱原生家庭的决心与能力

《欢乐颂》中的樊胜美有句名言:一个人的家庭,就是她的宿命。

说出这句台词时,她的哥哥闯了祸逃出门去,父母带着侄儿来避难,挤在她租来的小屋里。想不到祸不单行,父亲忽然得了重症入院,医药费、生活费全部落在了一介女子的柔弱肩膀上。

故事演到第二部,樊家的儿子又惹出大事儿来,他把瘫痪无意识的父亲送到妹妹的男友家里,试图以此讹出妹妹现身,继续充当家庭提款机。樊胜美不堪其苦却又无计可施,与男友关系也因此恶化。

当时,我和朋友讨论,如果我是樊胜美,我该怎么做?

朋友说:其实也没那么难,强大自身、划清界限而已。

像樊胜美一样被原生家庭所累的女孩,大多渴望借助男人的力量来脱离苦海。但这样做的本质,只是找一个人来分担原生家庭的重压,矛盾不过是换了个形式存在着。

然而人性本自私,没有谁能始终为你负重前行。摆脱原生家庭阴影这件事,最终也只能靠自己。包括硬件上的物质和能力,软件上的决心与定力。

当务之急不是找一个男人,而是端正工作态度看清社会现实,把寻寻觅觅的精力全部用来自我提升。

因为与吸血虫一般的亲人、家庭划清界限,需要强大的内心和自我为支撑。足够的金钱、能力与资本,能在无形中提升一个人的底气和勇气,赢得挣脱原生家庭的最基本条件。

脱离原生家庭的目的,是为了拿回人生主动权,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

而所谓的掌控人生,就是自强、自立与自信。


4、积极主动地创造再生家庭

最近大火的相亲鄙视链里,有一环是单亲家庭出身。

据说一个人能付出多少爱,取决于他得到过多少爱。人们以此为依据,认定单亲家庭的孩子难以成为合格优秀的终身伴侣。

也不是没道理的,父母离异通常会成为一个障碍,横亘在人生路上,对未来的爱情和婚姻都产生些负面影响。

比如年少时的孙俪,她和母亲相依为命,对生父的背弃耿耿于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她都对婚姻充满排斥和抗拒,甚至起过终身不嫁的念头。

直到她遇见邓超。邓超出身于一个重组家庭,也有过叛逆不羁的少年时光。

可当这样的两个人结合在一起,我们却神奇地看到了传说中的负负得正,他们组成了一个全新的家庭,一面儿女双全,一面事业丰收。

那些来自父母的负面影响,反而变为可借鉴反思的经验教训,促成了再生家庭的良性发展。

这个过程,看起来并不简单,做起来,却也不见得有多难。

首先需要与父母和解,打开多年心结,学会接受爱、给予爱。

然后是彼此关爱,通过婚姻获取足够的滋养,来弥补童年时代缺失的幸福感与安全感。

婚姻的本质,是把两个年轻人剥离出原生家庭,共同创造一个再生家庭。

再生家庭,其实就是通往幸福的另一条路。


心理学家弗兰克·卡德勒说:生命中最不幸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所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磨难多来自家庭,并且,这种磨难是可以遗传的。

所以原生家庭这个词出现之后,我们的不足与缺失似乎都找到了答案。

父母的打击式教育、高压政策抑或夫妻感情失和,都为我们的人格发展埋下了潜在风险。那种被称为童年阴影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真真实实地影响着一生。

于是有人把所有的不如意不幸福都归咎于童年创伤,认为一切糟糕的境遇与无力的现状,都需要家庭和父母来买单。

可事实上,心理学家提出原生家庭的概念,是为了寻求解决途径,而不仅是挖掘问题根源寻找责任方。

解决问题,远比追究责任更重要。

只有无力也无心改变现状的人,才会把一切责任都推向过去。

原生家庭欠你的,你要学会自己找回来。

这,才是对自己负责的最根本姿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4323102

    以前也曾想过用婚姻逃避母亲,却被朋友骂醒,不过是从一个坑到另一个坑,只要自己不解决,问题永远都在。现在虽然还会心软,可也总提醒自己,没有人爱,更要好好爱自己。只有自己强大才能保护自己在乎的人。

    围炉夜话 回复 @听友4323102: 做最好的自己,加油

  • 追光秦小兔

    当孩子需要父母的爱,父母狠狠把她丢开,许多年后想要再爱这个孩子,却不一定能够如愿,孩子是会死心的。这份亲情,你在她最想要,在她幼小孤单偷偷饮泣的长夜里没有给她,是不能奢望可以赎回来的。

  • Rain宁静

    是啊。时光不可倒流!

  • 梅_jx

    原不原谅的还得看自己 我是选择不原谅 不会让自己硬生生的去原谅伤害自己的人 每个人想法都不一样吧

  • 雪墨_6b

    主播应该是个儒雅的男生吧!听着你的声音犹如沐浴春风,微凉却又洗涤人心!

  • 柳大老爷爷

    我觉得你的背景音乐应该换一下

  • 学会接受就是成长

    说的很有道理,我也这么认为,想明白了就很轻松!

  • 古丽读书会

    我就是那个小青

  • MissyouMM

    婚姻的本质是把二个年轻人剥离原生家庭,共同创造一个再生家庭

  • MissyouMM

    解决问题,比追究责任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