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短视频

非遗+短视频

00:00
04:23

互联网大潮下,短视频平台把那些与我们日常生活渐行渐远的传统手工艺再次拉回到了大众的视线中。当传统文化遇上新媒体技术,古老而低调的非遗老手艺被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非遗+短视频,互联网大潮让传统老手艺“破圈”。(9月12日 《光明日报》)

非遗+短视频,为何就能让传统老手艺“破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探讨,曾经红火的非遗,为何会失去生机和活力?无非这样几个因素,许多非遗传统手艺脱离了现在的百姓生活,成为专门传习的技艺;绚烂的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渐行渐远,与现代工业化生产模式相比缺乏竞争力;一些小众且地处偏远的非遗文化渐渐被大众遗忘。

非遗+短视频,为何就能让传统老手艺“破圈”呢?也不复杂。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需求自然也就多样化。任何一项小众的手艺,在10多亿人的背景下,自然也就不缺文化欣赏者、文化消费者与忠实的文化传承者。所难的,是如何把他们精准对接,或者说是搭一座桥梁,将他们联系起来。比如,章丘铁锅的走红,就与《舌尖上的中国》的播放密不可分。可以说,正是《舌尖上的中国》唤醒了大量潜在的消费者,实现了他们与章丘铁锅的对接。显然的是,《舌尖上的中国》这样的资源是有限的,短视频则不断把这样的资源放大,几乎可以提供给所有的非遗项目。

在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的今天,许多年轻人都有能力选择、培养自己的爱好,开始追求心灵的抚慰与自身价值的实现。工业化的产品可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却很少能够解决人们的精神寄托。传统老手艺需要安静的场景与心境,以慢工、细活的方式进行创作,不但制成的作品工艺精良,在手工制作工艺品的过程中还可获得难得的精神放松与价值实现,因此众多“90后”“00后”自然会为老手艺所吸引。

非遗+短视频,缩短了时空距离,以极致的美吸引更多人。我们很难会到偏僻的小山村去观看一位花甲老人编竹筐,我们也很难会去遥远的古镇欣赏一位姑娘在院子里染花布。但是,只要指尖一点,就可以看到这些“身怀绝技”手艺人的表演时,我们就不会再吝惜自己的欣赏和赞美。非遗+短视频,缩短了时空距离,让我们能以最节俭的方式欣赏到更多精彩的非遗技艺,自然会有成千上万的网友观看和点赞。此外,短视频的表现形式多样、视觉冲击力突出,在短短十几秒内,就能把非遗老手艺最美、最真实、最吸引人的一面展现出来,这进一步增强了非遗传播的吸引力。

对于老手艺,年轻人只有了解、理解之后,才会有兴趣、有热情去享受它、传承它。短视频在这方面,作用不可小觑。非遗文化产品富含古典之美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在今天,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古老的非遗文化在新技术、新载体的助力下传播开来,让越来越多的人领略到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并形成欣赏与消费国潮。国潮之下,老手艺也就获得生存空间,而且也让传承人获得文化自信,由此为非遗传承带来动力与活力。这些,就是非遗+短视频,能让传统老手艺“破圈”的原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zWANGx

    我要听起来了,教资加油

  • 得过且过吧

    很棒,最近正准备考试

  • 听友369044210

  • 让遥远不遥远_

    写的太好了!

  • 小雪_nA

    感谢老师的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