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儿科不是“小儿科”,这部纪录片里或许有答案

为什么说儿科不是“小儿科”,这部纪录片里或许有答案

00:00
06:01
但凡有孩子的家庭,少不了要和儿科医生打交道。在儿科医院工作,又是怎样一种体验呢?最近,一档儿童医疗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将镜头对准儿科医院,喜怒哀乐在这里交织,悲欢离合在这里汇集。24小时不间断的沉浸式拍摄,为我们真实呈现儿科医院的众生相,也抛出一个个关于医疗救治、关于医患关系、关于科学育儿的现实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
行医,是爱的艺术,对于儿科来说,尤其如此。在这里,医生们接触的患者都是孩子,治疗的是人最脆弱的一个阶段。他们有体征却不一定说得清楚症状,需要医生专业诊疗,因此有人说儿科是“哑科”;他们情绪常常失控、行为难以约束,给诊疗带来重重挑战,儿科医院也被认为是全世界尖叫分贝最高的地方。纪录片里的许多医生,不仅医术高超,还练就了哄孩子的十八般武艺:兜里常备糖果饼干头套,用动画片拉近与孩子的距离,用天马行空的对话转移孩子注意力……他们,有专业严肃的一面,也有风趣幽默的一面;他们,总是把疾病挡在身后,把耐心和微笑留给患者;他们,不仅治疗身体上的疾病,也以耐心和用心疏散孩子心理上的阴霾。
有人说,医院是人间最脆弱的地方,它能让人目睹最深不见底的绝望,也能让人体验极致蓬勃的善良。相比于其它医疗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的画风稍显不同:让人揪心泪目的场景很多,让人忍俊不禁的片段也不少。正如导演所说:孩子们天然的萌趣,冲淡了医疗节目一贯悲伤、沉重的氛围。不过多修饰、不刻意渲染,“治愈的力量”,却也让那些生命的沉重、抉择的艰难愈加凸显。被鱼咬到或许是虚惊一场,罕见肿瘤却令家长无所适从,颅内血管畸形也令医生束手无策。看到生命的脆弱性,所以更加敬畏生命;看见医学的边界、生命的禁区,也更加懂得只要有一线生机、就会全力以赴的医者仁心。
每个儿科医生的成长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挑战不只来自于疾病,也来自于孩子。一个孩子看病,后边往往站着6个家长,孩子是许多家庭的注意力中心,这注定了儿科医生在工作中会被倾注更高期待、面临更加严苛的审视,需要具有更强的心理抗压能力。不被信任、不被理解,或许是年轻医生成长的必经路;遇上忧心忡忡、心急火燎的家长,被迁怒、遭误解、受委屈可能也是“家常便饭”。这样的场景,为儿科医生职业生涯带来很大不确定性,也加剧了“儿科医生荒”。
“金眼科,银外科,打死不去小儿科”,医学生中流传的一句调侃,固然有夸大的成分,也正暴露出儿科吃力不讨好的现状。现实中,儿科医生培养时间并不短,但收入不高、压力不小、上升通道不畅、医患关系紧张等种种现状,使得儿科面临招不来人、留不住人的困境。《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显示,现阶段儿科医生的缺口已经超过20万。破解这一社会性问题,需要全社会予以更多支持,也需要用理解和信任为医生筑起一道保护墙。
成长,离不开医生的呵护,更需要家长、个体与之相向而行。医疗纪录片,不只关于治病救人,同时也是一面折射家庭问题、教育困惑的镜子,更是一门生动的科普课程。这里有坚定理性的父母,也有不那么靠谱的家长、有待商榷的教育方式。情绪失控的妈妈一脚把孩子踢伤;小孩的“呼救预警”被忽视导致囊肿扩大;长辈不信医生信“秘方”……有的疾病或许防不胜防,有的伤害却可以避免或者减小,家长往往是重要一环。从负面教材到正面典型,无论是无心之失还是有意为之,无不提醒着我们,育儿需要科学知识和方法,也需要良好心态和科学理念。
健康,是身体康健,也是心理舒展。不太懂事的小孩成长中可能遭遇什么?如何补上成长必修课?纪录片指向的,未尝不是屏幕前的许多孩子、家庭正在经历的困境。共情他人的悲欢,也不断反身自省,这样的触动、这样的思考,何尝不是一种疗愈?
这正是:儿科不是“小儿科”,吵吵闹闹挑战多。治病救人显仁心,科学育儿勤补课。
(文|钟于 主播|殷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