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练习课】感受不确定性

5.23【练习课】感受不确定性

00:00
11:02

5.25【练习课】感受不确定性


喜玛拉雅的朋友,你们好,我是费勇,今天是王阳明心学课5单元的2堂练习课,感知不确定性的练习。王阳明心学讲良知,讲人生就这么一件事。经常 有人会神化王阳明,觉得致了良知就可以无所不能。这其实是对于王阳明心学的重大误解。我们先看两个细节,第一个是王阳明曾经迷恋过养生,但后来对于养生持批评态度,觉得没有必要花时间去追求长生不老,身体的衰老、死亡是自然规律,没有必要强求,不如好好去养心。从心性上去修炼自己,反而更为得益。第二个细节是王阳明经常引用孟子的一句话:“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这里面有一个天命的观念。又讲了人的寿命其实不是我们自己能够把控的,我们能够把控的,只是不管寿命长短,都时时刻刻不忘修身养性。

王阳明讲“良知”,其实蕴涵着对于不确定性的接纳。就像我们在前面的一个专题里,讲过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包含着对于天命的敬畏。王阳明用“四无”“四有”构建心学体系,透过这个体系,为致良知找到方法。四有,其实是世间法的体系,是有限的世界,而四无相当于“出世间”的体系,是无限。王阳明的体系假设了在我们有限的存在之外,有无限的存在。

这个无限的存在,一是有他自己的规律,我们常常把世间的规律当作了常态,而不知道在无限性里,另有规则,所以,佛教用无常来打破我们对于世间规律的执着。英国哲学家罗素讲过一个故事。说是一群火鸡在农场里得到很好的照顾,每天早晨起来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非常有规律,他们以为世界就是这样的,就是每天照常如此,但是,农场主养他们,为了是在感恩节卖出去,所以,在经过了很有规律的999天之后的第1000天,农场主突然把这群火鸡运到了屠宰场。这个第一千天的突发事件,才是事情的真相。但对于火鸡来说,好像超越了它们的认知。人能不能超越这个局限呢?我们可以好好思考一下。这是无限性带来的第一个点,就是我们不要被世间的规律蒙蔽了,这些规律都很脆弱。有一本书,叫《黑天鹅》,讲的就是面对这种终极的不确定性,人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去应对。

无限性带来的第一个点,就是造物主的法则,不是我们能够理解的,有些事情就是无解。这一点,我想读一遍卡夫卡的短文,叫《在法的面前》,我第一次读的时候是16岁,当时非常震撼。这次讲王阳明心学,又想起这篇文章。

在法的门前站着守门人。一个从乡下来的人走到守门人跟前,请求进门去见法。守门人说,我现在不能放你进去。乡下人想了想,问过一会儿是不是可以放他进去?“也许有这种可能,”守门人答道,“但现在肯定不行。”


由于通向法的大门像往常一样敞开着,守门人又走到一边去了,乡下人便探着身子朝门里边窥望。守门人看到了,笑着说:“你既然这么感兴趣,不妨试试在没有得到我许可的情况下走进去。不过你要注意,我可是有权力的,而我只不过是一个级别最低的守门人,里边的大厅一个连着一个,每个大厅门口都有守门人站岗,一个比一个更有权力。就说那第三个守门人吧,他摆出的那副模样,就连我也不敢多看一眼。”


这些困难是乡下人没有料到的,他本来以为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见到法的,然而待他仔细端详了这位穿着皮外套、长着又大又尖的鼻子、蓄着细长而稀疏的鞑靼人的胡子的守门人以后,他决定最好还是等得到许可以后再进去。


守门人给他一只凳子让乡下人坐在门边。他就在那儿坐着,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为了能够获准进去,乡下人反复做了多次尝试,不厌其烦地请求守门人。守门人时常和他聊几句,问问他家里的情况和其他事情,但是谈话的口气甚为冷漠,就像所有大人物和小人物谈话时的那个样子,而且说到最后总是那句话:现在还不能放他进去。


乡下人出门时带了很多东西;他拿出手头的一切送给守门人,再值钱的也在所不惜,希望能够买通守门人。守门人把那些东西都收下了,但是每次收取这些东西的时候,总要说上一句:“这个我收下,只是为了使你不至于认为有什么该做的事没有做。”


在那段漫长的日子里,乡下人几乎在不停地观察着这个守门人。他忘了其他的一切,对他而言,这个守门人似乎是横亘在他和法之间的惟一障碍。开始几年,他大声诅咒自己的厄运;后来,由于衰老,他只能喃喃自语了。他变得孩子气起来;由于长年累月的观察,他连守门人皮领子上的跳蚤都熟悉了,他甚至想请求那些跳蚤帮忙说服守门人改变主意……最后他的目光模糊了,他不知道周围的世界真的变暗了,还是自己的眼睛在欺骗他。然而在黑暗中,他现在却能清晰地看见一束光线源源不断地从法的大门里投射出来。


现在他的生命已接近终点。弥留之际,他将整个等待过程中的所有体会都凝聚成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他还从来没有问过守门人——他无力抬起自己正在变得僵直的躯体,只好把守门人招呼到跟前。守门人不得不低着身子听他说话,他们之间的高度已经相差很多,乡下人愈发显得瘦弱矮小了。


‘你现在还想知道什么?’守门人说。“你简直就没有满足的时候。”


“每个人都想到达法的跟前,”乡下人道,“可是,这么多年来,除了我以外,却没有一个人来求见法,怎么会是这样呢?”


守门人看出乡下人已经筋疲力尽,听力也正在衰竭,于是在他耳边喊道:“除了你以外,没有人能获准进入这道门,因为它是专门为你开的,我现在要去把它关上了。”

体会一下,卡夫卡想要表达什么?这个法,肯定不只是“法律“的法。有时候我在日常生活里,去办什么事,会觉得这个法无处不在。所以,我们常常会有无力感。我们要接纳自己的无力感。大家可以回忆一下,王阳明一生中,有很多次的无力感。最后,面对死亡,也是无力。但是,“此心光明”,即使无力,又有什么关系呢?即使我不知道造物主到底想要干什么,但我已经打开心扉,向着良知而行,不断地去接近良知,做了心安理得的事,其它的,都交给天了。

那么,我们可以做一个练习。第一,写下你认为在你生活中的“不确定性”有哪一些?“确定性”有哪一些?第二,写下你最近一次出现“无力感”是什么时候?为什么?

那么,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节课是最后一节课,我会做一次课程总结。去年年初的时候,疫情刚刚发生,很多人都认为很快就会过去,后来又把希望寄托在疫苗,但疫苗出来后,也没有出现预期的控制。未来变得非常不确定。在这样一个不确定的状态,我们一方面只能耐心等待医学的进步。另一方面,只能依靠自己,在疫情之下也要过正常的生活,把自己的生活过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七月的语

    为什么找不到之前讲的嘞

  • 根源gy

    做事心安理得,其他随缘

  • 旺德弗

    在法面前,确实震撼,人类以自以为是的相对真理,前途未卜的活着

  • 闻香识品

    感谢老师

  • 残酷_wZ

    火鸡科学家

  • 青海燕青旅行

    感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