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叔本华 关于独处(五)

005:叔本华 关于独处(五)

00:00
06:02

         孤独是精神卓越之士的注定命运:对这一命运他们有时会嘘唏不已,但是他们总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地选择了孤独。随着年岁的增长,在这方面做到“让自己遵循理性”变得越来越容易和自然。当一个人到了 60 岁的年龄,他对孤独的渴望就已经真正地合乎自然,甚至成为某种本能了,因为到了这个年纪,一切因素都结合在一起,帮助形成了对孤独的渴望。对社交的强烈喜好,亦即对女人的喜爱和性的欲望,已经冷淡下来了。 

  事实上,老年期无性欲的状态为一个人达致某种的自足无求打下了基础;而自足无求会逐渐吸掉人对于社会交往的渴望。我们放弃了花样繁多的幻象和愚蠢行为;活跃、忙碌的生活到了此时也大都结束了。这时,再没有什么可期待的了,也不再有什么计划和打算。我们所隶属的一代人也所剩无几了。周围的人群属于新的、陌生的一代,我们成了一种客观的、真正孤零零的存在。时间的流逝越来越迅速,我们更愿意把此刻的时间投放在精神思想方面。因为如果我们的头脑仍然保持精力,那么,我们所积累的丰富知识和经验,逐步经过完善了的思想见解,以及我们所掌握的运用自身能力的高超技巧都使我们对事物的研究比起以往更加容易和有趣。无数以前还是云山雾罩的东西,现在都被我们看得清晰明白;事情有了个水落石出的结果,我们感觉拥有了某种彻底的优势。丰富的阅历使我们停止对他人抱有太高的期待,因为,总的说来,他人并不都是些经我们加深了解以后就会取得我们的好感和赞许的人。相反,我们知道,除了一些很稀有和幸运的例子以外,我们碰到的除了是人性缺陷的标本以外,不会是别的东西。对于这些人我们最好敬而远之。因此,我们不再受到生活中惯常幻象的迷惑。我们从一个人的外在就可以判断其为人;我们不会渴望跟这种人做更深入的接触。最后,与人分离、与自己为伴的习惯成为了我们的第二天性,尤其当孤独从青年时代起就已经是我们的朋友。因此,对于独处的热爱变成了最简单和自然不过的事情。但在此之前,它却必须先和社交的冲动作一番角力。在孤独的生活中,我们如鱼得水。所以,任何出色的个人——正因为他是出色的人,他就只能是鹤立鸡群、——在年轻时都受到这必然的孤独所带来的压抑,但到了老年,他可以放松地长舒一口气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97568672

    叔本华是站在一个哲学家的角度看问题的,哲学的思想高于日常的常识。他们已然站到了高处,他们的思想高度是普通人无法企及和理解的,就如同一个大学教授怎么和你个小学生的思想水平处于一个层次,小学生怎么能理解一个大学教授的思想。所以他们宁可孤独也不愿意与我们这些思想贫乏的人,而这个世界毕竟像叔本华,康德等等那些大思想家太少了,大部分的思想还不足以理解那么高深的问题,高处不胜寒,这也是很多哲学家不结婚的缘故。一般人很难达到那么高的思想和灵魂,对他们来说他们的思想已经够丰富,他们乐在其中,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1307666cvwe 回复 @听友97568672: 本自圆满,何须外求。

  • 1388510ebex

    坐在下班的班车上听,肉体的我和精神的我逐渐靠拢,身边的同事渐渐模糊,我回归到自我的躯壳,心情愉悦平和。感恩主播。

  • 长安李桦

    謝謝主播美麗柔和的聲音。

  • 秋水长天_us

    感谢主播让我聆听到智者的思想

  • o8qn1n92hgp21w0ss8cz

    在喧嚣的网络中,终于找到了这块净土!🌿🌿🌿🌿🌿🌿

    用知识武装自己 回复 @o8qn1n92hgp21w0ss8cz: 是啊,相见恨晚的感觉

  • 非认证用户2021

    十年前读了此书 对我影响巨大

  • 青山_q7

    主播的声音特动听、特到位、带领听众能进入文章角色

    大漠胡杨AH 回复 @青山_q7: 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真棒!

  • 曼陀罗华911

    怡然独处的人是需要一定资本的。

  • 薛定谔u

    如果这种东西火了,那就真的奇怪了

    绿毛兔2 回复 @薛定谔u: 如果这种东西火了,十有八九也就被毁了。

  • 听友46048773

    感谢主播,更感谢叔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