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先生教导学生读书须字字句句归于心体,而非拘泥于文字意思。圣人著书,意在为我们指明方向,让我们循此找回本自具足的本心本性,体察心体的本来面貌。心体本为一股气,七情也是一股气,若初学之人无法体识心体面貌,便可从良知上来检验,从喜怒哀乐上来认识。七情上来,不打压不抵挡,顺着情绪这一支点,渐渐回归心之本体。吾等本是困知勉行之人,当踏实在每一个起心动念上去练习,从十五分钟的光明磊落做起,践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学问,渐渐明晰心学精髓。邀请您一同来聆听本集的精彩内容。
1、不同气质之性的人,如何引导他们致良知?
2、如何从十五分钟开始【致良知】?
《传习录拾遗》
(三0)
先生曰:“学者读书,只要归在自己身心上。若泥文着句,拘拘解释,定要求个执定道理,恐多不通。盖古人之言,惟示人以所向往而已。若于所示之向往,尚有未明,只归在良知上体会方得。”
(三一)
先生曰:“气质犹器也,性犹水也。均之水也,有得一缸者,得一桶者,有得一瓮者,局于器也。气质有清浊厚薄强弱之不同,然其为性则一也。能扩而充之,器不能拘矣。”
你不给情绪力量,它就不能对你有任何影响!
感恩您!20210401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感谢讲师!20220704
“我们不是生知安行的人,我们是困知勉行的人,那就先让情绪困住你,然后由情绪这个支点开始往上爬,这个就是求学问的次第。”讲师给到了我们方法。
太极拳这段太有感觉了,虚而待物,借力打力
老师讲的非常好
从第一篇一直听到现在,奇妙的收获,前段时间心有点焦虑,就无法听取到文中智慧,今日自己主动的高兴起来,心情竟然就安静了,听到其中之妙,听到张庆祥教授讲的真好!!
能扩而充之,器不能拘矣,人人皆可圣贤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情绪-七情六欲-良知的次第,践行
为什么前面有讲义,后面讲义就不了?
黄庭心学 回复 @1359457srgz: 志工们正在整理中,整理好后就放上来,请耐心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