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从张爱玲到普鲁斯特

导读 从张爱玲到普鲁斯特

00:00
10:20

从张爱玲到普鲁斯特

长篇小说《像一块滚石》导读

 文:朋毛才仁

      这个题目之前聊过一次,算是对于自己写作的一次简单总结。但觉得那时自己还没有什么长篇出世,未免夸大其词,有传播虚假广告之嫌,便又删了。

      我叫朋毛才仁,1990年出生在青海省化隆县,那里以私造枪支而闻名,如果我没有记错当时有一部电视剧叫做《天网恢恢》,讲的就是关于我故乡的事情。当然那些丰功伟绩和我的族群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如果我没有猜错,当时还放在祈福世界和平上面。

      讲到这里大概大家也能猜到我的成长背景,没错,就像长篇小说《像一块滚石》中所写的那样,我很小的时候便能背诵《二十一度母心咒》,尽管这是每个藏族人都能胜任的事,不需要在此大书特书,但现在想想总觉得很不可思议,因为现在几乎被自己忘的一干二净,由此也可以推测我的宗教热情已远不如从前了。所以在故乡那边来看我无疑是一个数典忘祖的叛徒,但在内地我却又是一个来自西藏的藏族人。

      他们会问我会不会说中文,我说可以呀!那一定不会写吧?我说,还可以,会写几个字。当然也有人向我要身份证,看看国籍一栏是否写有“中国”。但大多数人对于我还是充满友善和热情,其中有不少人向我伸出援助之手,其中包括管宿舍的大伯(不知道他能不能看到,也不知道他的近况如何),以及寝室室友、培训班的老板、同事、画家朋友。特别是应伟明先生,是他的资助我才得以来北京完成自己的艺术家之梦。

      所以到这里,有人才恍然醒悟过来,的确,我并非什么文学系毕业。很多人知道我是因为我的画,而非我的文字(当然未来或许有所不同,但起码现在是如此)。如果毫不害臊的来说,那我就是一名画家,画家?哈哈哈……如果有人这样称呼我,我准以为他是在奚落我,这不是说我的画技撑不住这样的头衔,只是在这样人人自封艺术家或是知名艺术家的时代,这样的头衔反倒让我不安,像街角卖鼠药的小贩,立一块板,上面写着“如假包换”那样使人怀疑。

     那我又是如何变为一名作家的呢,这个称呼不知道为什么总能满足我心理的某种虚荣心,作家!多么使人浮想联翩的一个职业呢,和画家就截然不同。如果我向别人介绍说我是一名画家,那对方十有八九会对我的经济状况发出种种质疑,他们似乎很担心艺术家会饿死。但作家就不同了,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出现在某个小说里,哪怕作为甲乙丙丁也好。人们天生喜欢被人讨论,更别说是出现在一个作家的笔下了。好了!这样轻佻的阐述就此打住,下面聊一聊我写这篇小说的初衷或者是用意之类的东西吧。

     长篇小说《像一块滚石》,这个名字就和我本人的名字一样教人费解,为什么不干脆叫《像一块石头》呢?滚石?是否和滚石乐队有关联。对于以上的两个问题,我只能说是无可奉告,特别是对于滚石乐队我的确一无所知。

      而当初想写这样一篇小说,主要是因为鲍勃迪伦的一首歌,名字就叫《像一块滚石》。的确在生活的滚滚混流之中哪个人活的不仓促?我们几乎像一块滚石一样被某种力量牵引、推动:该到上学的年纪了,那就去上学吧!该到谈恋爱的年纪了,恋爱吧!该到工作的时候了,那就出去找一份工作吧!总之,大部分人对于自己的生活没有任何的自觉性,甚至处于某种类似牵强附会的处境,他们完全不清楚生活的意义。对于这些人而言或许生活无非是周末和情人去看一场电影,然后回来的途中大吵一架,(为了一件事后都想不起为了什么而吵架的小事)接着便是一周的工作,每天数着时间活着——这样的体验我有过,恨不得此刻时间之轮像电风扇扇叶那样才痛快呢!这些我都有所体验,比如:三年前当我作为一名教员身份在杭州某高中任职那会,就是这样的沉闷而枯燥。我每天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闭嘴!不要讲话。”我几乎单靠这句话就能领到大把的薪水,然后在年末被评选为优秀教师。(只要能让学生不讲话,只要能让这些可怜的学生像受惊的猪崽那样的茫然无措,那几乎就能称得上是一名优秀教师了。)

    另外,我在这篇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识流写作手法和蒙太奇,对于这点也有人无法接受、而被人诟病,关于这点我想我会尽可能的写明白,以减少不必要的中间手续。

    小说每章节以二万字为限,每个章节之间除了现实空间中保持着一致性与连贯性外,故事情节与二次空间都没有坚持这样的义务。举例来说:主人公因为和一位母亲辈的女人——莉,发生了身体上的接触之后,感到自责,甚至感到自己不洁(精神上的)。由此便产生逃离的念头。而最终踏上向西的列车;在荒芜、孤寂而广袤无垠的荒野,坐着列车走向陌生地带。而就在此时他由于精神上的创伤(感情上的失利),开始逃避眼前的处境,他坠入那纯真而美好的童年,眼前开始出现往昔时光中的那些人物;祖父母、妹妹、朋友、医生、还有他早已经过世的母亲和负债累累的父亲。而主人公的矛盾的地方不仅仅是情感上的,由于生长背景和教育背景的不同,使读者看到一幅奇异而怪诞的图景。主人公一方面保持着很传统而原始的习性,比如危机来临时持咒、信奉超自然力量,但在另一方面,在音乐的品味与所从事的工作(艺术家)都很西方化和超时代。

     而在第二章节——《孤寂心俱乐部》这一篇章中,一开头运用大面积的心理独白,接着由一首歌转入到一段关于老军人的故事中,接着笔锋一转写到“自己”,甚至嘲讽“自己”同情心泛滥。接着便运用蒙太奇手法开始了几段简短的心理独白:从传福音书的女人到那位欺骗自己感情的婊子,接着又拿另一位女孩做比较,紧接着是关于天安门的那段,刻意抹到时间界限,让不同时间维度的人放到一起。但这样的叙述就像前面所言的那样极其简短,接着便写到了主人公的中学时代。

     对于这样的写作技巧,与其说是效仿普鲁斯特,倒不如说是福克纳的功劳,使他让我对于写作、对于小说有了一个更理性、更客观的认识。尽管我的写作之路是从张爱玲开始,到普鲁斯特。但以现在的局面,我大概还有许多许多的大山要仰望、有许多的河流要逾越。

     最后,特别感谢悦简女士,感谢她的无私奉献,使无数人通过她的声音聆听到质量上乘的文学作品,也感谢她邀我写这样一篇关于自己和小说《像一块滚石》的介绍。同时特别荣幸由她来朗读我的作品,我想这是最贴近我文字的声音。

                                                                          2017年7月23日写于北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玉龙河_mv

    这篇文章比较新颖,有点意思,期待聆听。

    悦简 回复 @玉龙河_mv:

  • 丽达古丽

  • 张飞油画

    写的很棒

  • 吉拉多丹

    兄弟支持你

  • 邓成栋art

  • 听友21294349

  • 韬奋火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