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02 卢思道《从军行》:大道至简,风气之先
 1.30万
试听180

【隋唐五代】02 卢思道《从军行》:大道至简,风气之先

00:00
40:02

原文:

从军行

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
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
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
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
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
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
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向五原间。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
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
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
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
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


译文:
北方边塞的战火已照在秦汉离宫故地的甘泉山上,似同李广那样的飞将军兵出长安再出祁连山关隘。


执掌犀皮之盾和冰玉利剑的士兵都是征来的良家子弟,跨白马执金缰的都是侠义少年。


凌晨起就在边塞之地摆下“偃月”之阵,夜幕临近时便以“鱼丽”之阵战胜驱除匈奴的左贤之官。


历战的山谷中都留下了状如李广以石为虎箭入石中的神力无穷的故事,山岭上则是汉将霍去病胜敌后缴械敌方祭天用具的的美传。


战事绵绵似天涯般没有穷尽,战场距蓟门(今北京城北)迢迢三千里之遥。


早上见到的是马岭关上的滚滚黄沙,晚上看见的是匈奴王庭处的兵阵如云。


(征人行前)庭院中植下的佳树已长到可以攀人的大小,可塞外作战的亲人仍未回还。


心如飘雪随夫远至于新疆中部的天山之外,又若浮云飞悬到内蒙西部的五原城中。


而那万里之遥的关隘高山是不可穿越的,如何独自应对百花芬芳下的清明月色呢?


别离后的时光飞逝似流水使人有断肠之痛,那塞外的苦战和寒冷连战马之骨都屡屡受伤。


塞外的节气与物候与内地大不相同,冬秋长而春季短。


萧萧长风尚可伴河而渡,南归之雁也可依时不断的逝向天边。


从军而去,直到离皇城万里去远征。想那汉宣帝渭桥见匈奴单于而和好罢战之事(事在公元前51年),欲战不能的将军们还将何处寻求征战以邀功名呢?

作者简介:


卢思道(公元531年-583年)字子行。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年轻时师事“北朝三才”之一邢劭(字子才),以才学重于当时,仕于北齐。齐宣王卒,朝臣各作挽歌10首,择善者用之,思道十得其八,时称“八米卢郎”。北齐末待诏文林馆。北周灭齐后入长安,官至散骑侍郎。一生的主要文学活动在北朝。

精选用户评论
  • 1852785

    讲得有精气神,谢谢郦波老师

其他用户评论
  • hehe6676

    周六的清晨,听郦波先生的课。忽然有一丝恍惚,先生讲什么内容,都已经不重要了。我仿佛看见先生,从遥远的先秦走来,握着中华诗史上每一位诗人的手,踏歌而行,眼里满是温柔敦厚,满是惺惺相惜的真挚庄严。让我们为之动容,让我们真正地知道了“不学诗,无以言”,让我们在喧嚣的尘世,也学习用“一颗心,悟彻中国诗歌精神”。 先生辛苦并幸福!周末愉快

  • 月朗星稀c

    ❶曹丕提出“文气论”,其《燕歌行》为文人七言诗发端;❷鲍照的歌行体《拟行路难》,由五言向七言过渡,延续七言,为文学自觉时代的彻底来临,跨出关键的又一步;❸卢思道《从军行》延续七言歌行体,用简单叙事的方式,在文化与文学的层面上,跨越天堑,大道至简,融合南北方,引领隋唐风气! 从曹丕,到鲍照,再到卢思道,七言诗一路走来,历时三百多年!诚如先生所言:“一个小小的技术突破,我们后人看来非常容易非常简单,可是在前人的摸索过程中,如‘双马镫’的发明,‘成如容易却艰辛’啊!一层窗户纸的捅破,没有历史的积累,没有深厚的积淀,没有恰当的时机,有时真的是难如登天!” 木又寸 先森,辛苦了🍀秋天干燥,多喝茶🍵

    月朗星稀c 回复 @小径红稀205:

    小径红稀205 回复 @月朗星稀c: 总结到位

  • 静兮花仙

    诗词陪伴又入秋,两年来的追随,收获多多!感恩.....😊

  • 声声起

    一手好诗,一张碎嘴,八米卢郎,大道至简!每次听先生的课,反复听都做不好笔记,总结不出中心思想,愚钝啊,听了几年课,耳朵听力都下降了,还是一差生,道在何方,此生难悟

  • 小尤皎洁的月亮

    先生好,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