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刻意练习(4)

2.2、刻意练习(4)

00:00
10:12


更新提醒: 每天早7:00更新2期。

课程原文: 

刻意练习不好玩?统计表明,在中小学里,高智商孩子的成绩普遍要更好一些。但聪明最管用的时候是少年时代,在小学里一个班的孩子智力相差很多,差距也体现在成绩上。如果是在大学里呢?既然能考到同一所大学,那聪明程度也就相差不多。那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大学生的成绩差异?最初,心理学家们猜测是学生投入的学习时间。在20世纪的八十年代,有多篇论文研究了大学生的学习时间与他们的成绩关系。我们可以想见,那些以前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很可能不用投入太多时间也能做得不错,而基础不好的学生必然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追赶,所以在做这个研究的时候,就要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


结果这些论文的结论都相当的一致,竟然是投入时间与成绩基本没有关系。很多学校号召学生把大量时间投入学习。但事实却是,我们并不能从一个大学生每周投入学习时间的长短来预测他的期末考试成绩。两个大学生,入学成绩完全一样,在同一个班上课。其中一个人,每周用30个小时学习,而另一个人,每周学习时间不超过20个小时。结果却是投入时间多的成绩未必就比另一个要好。


这个结论简直违反常识。如果这两人的基础一样,难道不是更用功的那个应该成绩更好吗?关键在于,学习时间长不等于用功。一直到2005年,一项研究表明,决定性的因素不是学习时间,而竟然是学习环境。成绩好的学生必须在一个不受打扰的环境中单独学习。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学习的时间才是有效的。更进一步,哪怕这个学生以前的成绩很差,只要在这一个学期他做到了在安静的环境中单独学习,那么他的成绩将在这一个学期获得提高。


安静的环境其实不难做到,一般大学的教室和图书馆都相当安静,问题在于很多学生学习的时候都戴着耳机听音乐。如今的大学图书馆里绝大多数学生都在听音乐,其中的一个学生还跟记者说了一句特别有诗意的话,我受不了安静,安静太刺耳!


单独练习
有个著名的小提琴家说过,如果你练习手指,你可以练一整天;可是如果你练习脑子,你每天能练2个小时就不错了。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1~1.5小时,每天最多4~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女球迷们可能认为像贝克汉姆那样的球星整天就知道耍酷,她们不知道的是很少有球员能完成贝克汉姆的训练强度,因为太苦了。


刻意练习不好玩。它要求练习者调动大量的身体和精神资源,全力投入。如果你觉得你在享受练习的过程,那你就不是刻意练习。找一本小说边喝咖啡边看,在一个空闲的下午打场球,这样的活动都非常令人愉快,但是做得再多也不会提高技艺。很多人每周都打一场网球或者高尔夫,打了25年也没成为高手,因为他们不是在刻意练习,而是在享受打球的乐趣。很多年轻人追求一种散漫的风格,干什么事情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在打打闹闹中学习的人很酷,这是非常愚蠢的。能够特别专注地干一件事才是最酷的。


科学家们曾经非常细致地调查了西柏林音乐学院,这里培养了众多实力超群的小提琴高手。研究人员把这里的所有小提琴学生分为好、更好和最好三个组。这三个组的学生在很多方面都相同,比如都是从8岁左右开始练习,甚至现在每周花在音乐相关活动上的时间也都相同,包括上课学习和练习,都是51个小时。


研究人员发现,所有学生都了解一个道理:真正决定你水平的不是全班一起上的音乐课,而是单独练习。
· 更好和最好的两个组的学生平均每周有24小时的单独练习,而好的组只有9小时。
· 他们都认为单独练习是最困难也是最不好玩的活动。


所以我们再次发现所谓“一万小时”实在是个误导人的概念。练习时间的长短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的关键是你“刻意练习”的时间。哪怕你每天的练习时间跟那些将来要成为演奏家的同学一样,如果不是单独练习,你最多也只能成为音乐老师。


是什么因素区分出更好的组和最好的组呢?是学生的历史练习总时间。到18岁,最好的组中,每位学生平均练习了7410小时,而更好的组是 5301小时,好的组是3420小时。更好的组现在跟最好的组一样努力,可是已经晚了。可见要想成为世界级高手,一定要尽早投入训练,这就是为什么天才音乐家都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苦练了。换句话说,他们赢在了起跑线上!这样看来,只有建立在刻意练习的基础上,总的练习时间才有意义。


一帮人在一起合练可能很有意思,也相对轻松一些,但只有单独练习才能快速进步。在刻意练习中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我们生活在一个试图把一切东西都娱乐化的时代,我们希望看个电影就能学到知识。在这个时代,似乎看纪录片这个行为都值得在微博炫耀一番了,因为我看纪录片是为了学习。


事实是,你看纪录片也是为了娱乐。有本书叫做《不要当这样的科学家》书中告诉我们,电影这个东西根本就不是一个教育工具,哪怕是纪录片。作者举了一个例子。无脊椎动物一共有35种,其中只有几种是有意思的,比如章鱼和鱿鱼,有的可以在一秒钟内变换颜色,有的有人一样复杂的眼睛。而剩下的其他种类就比较单调乏味了,像虫子一样,没人感兴趣。如果你要拍一个关于无脊椎动物的纪录片,你应该怎么拍呢?你必须着重介绍那些有意思的种类!你必须时刻让观众保持兴趣!如果你在电影里画个无脊椎动物分类图,再找个老教授详细介绍每一种无脊椎动物的学术特点,观众早就睡着了。可是如果是在相关专业的大学课堂,这些都是学生们必须学习的,而且要重复学习。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纪录片,它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它非常符合观众的需求。有一个理论说,观众在看纪录片的时候疲劳周期只有8分钟,所以导演需确保任何一个故事都必须在8分钟内讲完。我们看了《舌尖上的中国》,会对中国的饮食文化产生极大的兴趣和自豪感,但是谁如果说要从这个片中学到什么理论,那就是胡说了。纪录片对科学的作用并不在于让观众学到什么知识,而只是兴趣。电影和电视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手段,但不是好的教育手段。


如果你想学点知识,最好的办法是找本书,然后老老实实地找个没有人的地方坐下反复读,而且还要自己整理笔记,甚至做习题获得反馈。练习需要重复,而重复一定不好玩。教育需要全面,而娱乐一定只关注其中好玩的部分。所以娱乐跟学习必然是不相容的,如果你是在娱乐,你就不是在学习。你可以用娱乐的手段号召人去学习,但娱乐本身绝对不是学习。


“寓教于乐”是个现代社会的发明,从来没有哪位古代哲人认为应该寓教于乐。《娱乐至死》的作者波兹曼曾振聋发聩地写道:


教育哲学家认为获得知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认为其中必然有各种约束的介入。他们认为学习是要付出代价的,耐力和汗水不可少。要想获得出色的思辨能力对年轻人来说绝非易事,它是异常艰苦卓绝的斗争。教育的目的本来应该是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在的年轻人正竭力做着相反的努力——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


吃苦已经过时了,这个时代的所有人都是宠儿。刻意练习是个科学方法,值得我们把它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但显然我们平时做的绝大多数事情都不符合刻意练习的特点,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没能成为世界级高手的原因。考虑到刻意练习是如此的不好玩,我猜我们也没必要过分可惜自己没能成为天才这个事实。但是为什么仍然有人能坚持刻意练习呢?下期节目我们接着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暹黎

    我听喜马拉雅两年多,已经听了7932个小时了我是荒废了多少……

    暹黎 回复 @暹黎: 家人们,九千两百多个小时了

  • 混元霹雳手要进化成鲲

    认知脑科学提出相反意见,在学习中设计有趣的环节,可以很好的骗过你的杏仁核,从而缩短记忆与机械重复的周期。 而且记忆与学习也需要技巧,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很快背诵自己喜爱的文章,却很难背下同等字数的无规律数字。

    混元霹雳手要进化成鲲 回复 @混元霹雳手要进化成鲲: 万维钢老师更强调于对还原论的运用,但其实还有比如系统论,方法论,认知科学等理论在学习中也很实用,比如:功夫在诗外,就是系统论1+1>2的一种验证——人的身体由单个的细胞组成,但是人这个系统的功能是远远大于纯粹单个细胞相加的功能总和的。

  • 小小曦哦

    把时间当朋友解释一万小时定律其实是教我们做成一件事情要预留足够的时间

  • 贵县盛哥

    签个到2023.06.21(夏至)日在读,一万小时定律:是刻意练习才行

  • 1757069qeqw

    哈哈哈

  • Apologize_rx

    2.2刻意练习(4)科学的练习-刻意练习绝对不是好玩的,如果我们在练习时感到娱乐那我们的练习就出现了问题。这就强调了刻意练习的刻苦性与专注性很重要。 质量高的刻意练习能够事半功倍。就如之前所提及的番茄工作法,这是刻意练习的一个好方式,我们在工作学习中进行高度专注,营造出安静的氛围,进行刻意练习。适应这个时代的已经不是花费时间长短有效值,而是刻意练习的有效时间。 单独的练习必然枯燥,我们这个过程需要沉稳,耐得出寂寞,才能品尝到结果带来的愉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