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刻意练习(2)

2.2、刻意练习(2)

00:00
17:13


更新提醒:每天早7:00更新2期。


课程原文:


这是讲解刻意练习的第二部分,掌握套路。现在我们要说刻意练习的最关键部分了:基础训练。当一个运动员进行“基础训练”,或者一个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时候,他到底练的是什么,学的又是什么呢?是套路。比方说,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只需要花一秒钟就能记住它,因为我们早就知道的诗词。可是如果要你记山州 吴男 十钩 不收 带儿 取关 何五这14个字呢?就算你现在记住,明天也肯定会忘记。


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绝非零散的信息和随意的动作,它们大多具有某种“结构”,这些“结构”就是套路。下棋用的定式,编程用的固定算法,这些都是套路。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工作能力主要依靠两种记忆力:“短期工作记忆”和“长期工作记忆”。短期记忆有点类似于电脑的内存,是指人脑在同一时刻能够处理的事情的个数——一般来说,我们只能同时应付四件事情,多了就不行了。短期记忆与逻辑推理能力、创造性思维有关,换句话说,跟智商非常有关系,很难通过训练得到提高。


而长期记忆存储了我们的知识和技能。它有点类似于电脑的硬盘。关键是,长期工作记忆并不是杂乱无章、随便存储的,它以神经网络的形式运作,是必须通过训练才能存储,而且具有高度的结构性。心理学家把这种结构称为“块”。比如,一场棋局在普通人眼里就是一些看似杂乱摆放的棋子,而在职业棋手眼里这些棋子却是几个一组分成了很多块的,通过识别这些块,职业棋手可以很容易地记住棋局,甚至同时跟多人对弈盲棋。更简单地说,如果普通人看到的是一个个字母,职业棋手看到的就是单词和段落!


人的技能,取决于这两种工作记忆。专家做的事情,就是使用有限的短期工作记忆,去调动自己几乎无限的长期工作记忆。而刻意练习,就是在大脑中建立长期工作记忆的过程。


可以想象:一个只认识字母但不认识单词,更看不懂段落的人,面对一本英文书会是什么情况。我小时候曾经非常看不起死记硬背,有一段时间想要学围棋,但总觉得背定式是个笨功夫,高手难道不应该根据场上的局面随机应变吗?但事实是,随机应变才是笨办法。定式和成语典故、数学定理一样,是人脑思维中的快捷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这么走,我应该怎么应对,如果他再那么走,我又应该怎么应对,这些计算如果每次都现场算是算不完也算不好的。好在前人早就把各种可能性都算明白而且找到最优解了。


在生活中跟人讲道理,如果每次遇到类似的道理都重新推演一遍可能谁都做不到,现在有了成语和寓言,只要一句“唇亡齿寒”或者“酸葡萄”,任何受过最起码教育的人都能立即理解你的意思。
两种套路对于脑力工作者来说,水平的高低关键要看掌握的套路的多少。所以,艺术家要采风,棋手要打谱,律师要学案例,政客要读历史,科学家要看论文。这些东西都需要记忆力。现在有了书籍和网络,人们已经不再直接追求记忆力了,但是在古代,记忆力几乎就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学术能力。孔子说“不知诗,无以言”,一开口就往外冒名句的人在口语时代肯定是特别受尊敬的。


以量取胜的套路通常是容易掌握的。万维钢上大学的时候希望能提前一年毕业,主动选了很多高年级甚至是研究生的课。这样他就必须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把所有课程学完。他的做法是根本不管老师讲课的进度,按自己的节奏直接看书突击学习,有时候一下午就能学好几章。曾经用一周的时间分别学完了半学期的《线性代数》和《概率论》,而且还考了满分。其实如果你仔细研究,这些课程里的关键套路非常有限,而且逻辑性很强,只要看懂了就很容易掌握和使用。


但是有些套路,比如那些非纯脑力劳动的专业技能,想要掌握就没那么容易了。很多学理工科的人看不起学音乐的和搞体育的人,但事实上,真正掌握像弹琴和竞技体育的技巧比学会解微分方程要困难得多,因为其需要协调调动的肌肉和脑神经元实在太多了。别人用个什么招式就算你全看明白了,也不能立即学会。像这样的技能,掌握每一个套路都要付出大量的练习时间。
人脑到底是怎么掌握一个技能的,是通过反复的动作,使得大脑的神经元之间形成了更多的链接,换句话说技能是人脑中的一种硬件结构,是“长”在人脑中的。这意味着每个人脑中的神经网络结构都不一样。技能很不容易获得,一旦获得了也很难抹掉。


如此一来,高手与普通人就有了本质的区别。高手拥有长期训练获得的特殊神经脑结构,练习,是对人体的改造。用什么方法才能迅速地把技能套路“长”在身上呢?关键在于两点:
· 必须进行大量的重复训练。
· 训练必须有高度的针对性。

在体育和音乐训练中,比较强调“分块”练习。首先你要把整个动作或者整首曲子过一遍,然后把它分解为很多小块,一块一块地反复练习。在这种训练中一定要慢,只有慢下来才能感知技能的内部结构,注意到自己的错误。《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一书介绍,美国最好的一所音乐学校里的一位老师甚至干脆禁止学生把一支曲子连贯地演奏。学生只能跟着她练分块的小段。她规定如果别人听出来你拉的是什么曲子,那就说明你没有正确地在练习!


你可能会认为这种分块训练只适合初学者练基本功,高手就应该专注于完整的比赛,但事实绝非如此。就连职业运动员的训练也往往是针对特殊技术动作,而不是比赛本身的。一个高水平的橄榄球运动员只有1%的训练时间用于队内比赛,其他的时间都用于各种相关的基础训练。把特定动作练好,才能赢得比赛。2011年,姚明担任CBA比赛转播解说的时候,曾经透露过易建联的一个训练秘密。那年夏天,人们注意到易建联有一个“金鸡独立”的跳投动作非常像诺维茨基,而且命中率相当高。这个动作其实是他自己“加练”的结果,这种专门训练比比赛还重要。姚明说:“阿联夏天接受的针对性极强的专项训练是他近两年迅速提高的关键,我们的球员一直在比赛,其实真正应该做的就是像阿联这样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


磨刀不误砍柴工,基本功就是这么重要。不但体育和音乐需要练基本功,就连那些人们认为不存在基本功的领域,也要练基本功。比如写作。中国传统的培养方法,一个作家的训练就是读小说,评论小说,然后一篇接一篇地写完整的小说。除此之外大约就是要到各地体验生活。问题在于,中国大学的中文系基本上没有成功地培养出一个像样的作家。面对这种局面,一般人马上会得出结论:写作靠的是天赋,不是靠培养出来的。


但是美国大学是可以培养作家的,而且还培养了中国作家,比如哈金毕业于布兰迪斯大学文学写作专业,严歌苓毕业于哥伦比亚艺术学院文学写作系。《三联生活周刊》曾经对美国翻译家埃里克·亚伯拉罕森有一个采访,他曾经翻译过王小波的作品,对中国作家相当熟悉。采访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三联生活周刊:你觉得中国当代作家们的写作水平和英美一流作家相比有多大的差距?


亚伯拉罕森:我个人感觉在技巧上还存在一些差距,大部分中国作家几乎从来没有经过专业的写作训练。而在美国,专门的写作课程非常多,内容也很成熟。我知道很多中国作家对这种写作班非常不屑,觉得这种课程会带来一身工匠气。


作家应该怎么培养呢?应该像训练小提琴手和篮球运动员一样练基本功。现在已经有很多中国大学开设了“创意写作”硕士课程,学美式的写作训练。这种课程非常强调把写作也进行“分块”练习。复旦大学早在2008年就开始引进创意写作课,而且还请来了严歌苓的老师、哥伦比亚艺术学院文学写作系的系主任给研究生上课。第一课,老师教学生怎样“听”。他让学生描述一个刚才听到的声音,不断追问下去:那个声音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质感,给人什么联想?


这是文学吗?听着听着,突然有点明白了。他教的是文学最物质化、最技术性的层面,就像上吉他课时,老师让我们每天做的手指体操,俗话说的“爬格子”。这些本身毫无艺术性可言的练习,却是通向艺术自由的必经之路。重复!重复!再重复!想要把一个动作套路、一个技能,哪怕仅仅是一个生活习惯,甚至是一种心态,“长”在大脑之中,唯一的办法是不断重复。


万维钢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搞物理研究需要经常做报告,导师出钱让我去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口语。第一次去这个口语班的经历完全出乎了他的预料。老师用看上去很专业的录音设备,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对我进行了一次语音诊断。我被要求使用不同的音调和音量,读了很多完全没有意义的句子。第二次去的时候她发给我一份诊断报告,所有我读得不准确的英语发音都被标记了出来,这使得此后的训练非常具有针对性。


最有意思的还不是万维钢的训练,而是这位老师的故事。作为一个专门教人说标准英语的老师,她本人居然曾经是一名口吃者!口吃其实是一种心理疾病,要想根治必须改变一个人的情绪和处世态度。但老师不这么看,她认为关键在于练习。她通过练习根治了自己的口吃,拿到博士学位以后又专门帮助别人克服口吃,等到发现外国留学生这个大市场,又把业务彻底转向了英语发音。


在商学院里,一个学生每周都要面对大量真实发生过的商业案例,学生们首先自己研究怎么决策,提出解决方案,最后由老师给出实际的结果并做点评。军事学院的模拟战、飞行员在计算机上模拟各种罕见的空中险情,乃至丘吉尔对着镜子练习演讲,都是高效低成本的重复训练。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种事先的重复训练,一个人面对不常见的事件时往往会不知所措。


高度针对性。万维钢非常反对功夫在诗外这句话,如果你要从事创造性的活动,你得学会借鉴各个不同领域的东西,的确是“功夫在诗外”。但是人们经常滥用这句话,认为连学习都要讲“功夫在诗外”,这就完全错了。对练习来说,你想要学什么就应该练什么,功夫就在功夫上。我们追求的就是把这个特殊技能的特殊神经网络“长”在大脑之中,别的都不必管。


但“功夫在诗外”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人们几乎一听说就会立即接受这个理论。曾经有个物理学家转行做了神经学家,他做了个实验,发现听10分钟莫扎特的音乐可以让一个人的智商测验得分提高9分。这个发现实在惊人,但又非常符合我们一贯的思维,谁不知道音乐对思考有好处?爱因斯坦不就喜欢拉小提琴吗?结果论文一发表立即引起轰动,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并且把这个效应正式命名为“莫扎特效应”。然而事实却是“莫扎特效应”根本不存在。没人能重复这个实验,在其他所有实验中听音乐对提高智商毫无帮助。


如果针对性明确,那么看似无用的训练也可以很有用。2011年CBA比赛中张兆旭的进步明显,原本身材薄弱、力量欠缺的他突然变强了。据说,这其实是张兆旭打拳击的结果。姚明说“在NBA,球员练拳击已经是非常普及的了,这除了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自己的脚步移动速度,同时还可以帮助他增强上肢的力量……”


所以训练必须要有针对性,否则就是浪费时间。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对比一下自己在大学里上过的那些课程。这些课程有针对性吗?万维钢认为我国大学的多数理工科课程训练都像以前中文系试图培养作家一样,非常不符合刻意练习的要求。


教和学都以考试为核心,讲的时候随时总结知识点,考试之前还会画下重点。人们把科学知识当成历史典故之类的考试材料,而不知道你的任务不是学这些知识而是创造新知识!在这种氛围下,很多中国学生甚至喜欢评论课本,这本书写得好,这个作者是牛人,陶醉在对课本的欣赏之中。我在美国上课没见过任何一个老师赞美课本,一线人物几乎没有人写过课本,所有课本都只不过是工具书,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科研这个结果。一切技术应该为了科研服务,而不能让期末考试喧宾夺主。


中国学生的另一个不好风气是有一种追星意识,对学术明星的八卦故事特别感兴趣,热衷于一些江湖传闻。有人看科学家传记的时间比看论文的时间都长。每次有牛人到大学做报告,学生必然挤破头,整天听名人做报告而不是尽可能早地参与到科研活动中去,就好比让青年篮球队整天看NBA录像一样,最后只能成为专业球迷而不能成为运动员。对比之下,美国学生对不是自己直接搞的领域可能不太了解,也可能不知道最近有哪个学术明星发了什么文章,但他在自己的小小领域内,可能大二就开始实干了。


搞科研的最好办法是尽快找个实验室进去跟着开干。先做一些处理数据之类打杂的事,给导师和师兄当个学徒,慢慢地在耳濡目染之下,自己就知道怎么做研究了。毛泽东说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解放军很多高级将领的文化程度不高,为什么总能打胜仗,靠的就是在实践中学习。学习知识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用!想要掌握一项技能,要像运动员一样,需要不停地练习实战动作,不停地比赛,而不是不停地看录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04涉世未深的少年

    和第一篇是不是自相矛盾?重复重复再重复,第一篇说在学习区内练习?或许是我听得不够认真。书已经买,我去查一查。

  • JiayuanZ

    以赛代练都是美好的幻想

  • su然

    已购买,一直感谢晓书童的陪伴

  • 听友53456511

    又被醍醐灌顶了!

  • 甜水湖晨曦

    原来学艺术比单纯的学微积分难多了。技术套路也很重要哒,不要低估套路的力量。

  • 贵县盛哥

    签个到2023.06.21(夏至)日在读,受益匪浅啊

  • 听友199366702

    这集说要练习基础不和上集待在舒适圈一个意思吗?冲突了?

  • Apologize_rx

    掌握套路与基础训练很重要。文中提到了随机应变这样的法其实是一种笨方法,而背熟了基本套路很公式去有逻辑化的应对这才是应该提倡的。的确基础训练过关很重要,只有基础达到一定程度, 我们的随机应变能力才会变强。而基础的训练也需要有科学的方法指导,需要有针对的去训练。文中提倡的是一种分块式的训练,即套路训练。就像数学和物理有公式,而题目也是万变不离其宗,因此,掌握套路很重要,这有助于我们见微知著又并非断章取义。套路训练需要反复,practice make perfect.强调反复练习的重要性。磨刀不误砍柴工。最后要注重实践,尝试才会有收获,光看不练或光说不练的,我们只能沦为一个理论家而不是实践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