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刻意练习(1)

2.2、刻意练习(1)

00:00
18:06

更新提醒: 每天早7:00更新2期。


课程原文:


接下来要与同学们分享的,是整本书中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篇幅也很长,我会用5期节目转述给您听。文章标题叫做“练习一万小时能成为天才吗?”

怎样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高手?很多同学都知道有一个标准答案:练习一万小时。“一万小时”这个说法来自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异类》一书。这本书的影响巨大,它告诉我们天才不是天生的,是练出来的,而且要练习一万小时。可是,如果一个年轻人想要把自己变成顶尖高手,光知道一个“一万小时”的口号是毫无意义。


各个领域需要的练习时间非常不同。每天练3小时,完成一万小时需要十年的时间,但这只是达到世界水平的最低要求。很多领域要求的训练时间是远远超过这个数的,比如对音乐家而言,需要训练15~25年才能达到世界级水平。而在某些领域内,如果一个人很有天赋而且训练得当,他也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成为顶尖高手。


强调练习的同时也绝对不能否定天赋的重要性。像是体育和音乐,天赋就比练习时间更加的重要。也许一个人最后的成就,不是练习加天赋,而是练习乘以天赋,一项是零最后的结果还是零。
真正的关键不是训练时间的长短,而是训练的方法。练习,讲究的并不是谁练得最苦,或者谁的心最“诚”。业余爱好者自娱自乐式的练习和专业选手的训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外行往往只看到专业选手是全职训练的,而且练得挺苦,却忽视了训练方法的重要性。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坏消息是高水平训练的成本很高。你需要一位掌握这个领域先进知识的最好的教练,你需要一个有助于你提高能力的外部环境——这通常意味着加入一所好大学或者入选一个好的俱乐部,你要能忍受一点都不舒服的训练方法,而且你需要投入非常多的训练时间。


好消息是各个领域的不同训练方法存在着一些共同特征。这意味着哪怕我们并不是真的想成为世界冠军,也可以借鉴一些世界冠军的训练方法来完善自我。比如我从来没有争夺诺贝尔文学奖的愿望,但我也可以在业余时间使用科学的练习手段来提高一点自己的写作水平。科学的练习方法并不是从天而降的神秘招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它不是科学家的发明,而是科学家对各领域高手训练方法的总结。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内,心理学家们系统地调研了各行各业内的从新手、一般专家到世界级大师们的训练方法,包括运动员、音乐家、医生、数学家以及超强记忆力者,等等,试图发现其中的共性。现在,这项工作已经成熟了。2006年,一本900多页的论文合集,《剑桥专业知识与专家技能手册》出版。这本书系统地分析了各个领域内专家的训练方法。


这是“怎样练成天才”研究的一本里程碑式的学术著作,此书直接引领了后来的一系列畅销书的出现,包括格拉德威尔的《异类》、科尔文的《天才源自刻意练习》和科伊尔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等等。这套统一的练习方法,就是“刻意练习”。这个概念被提出之后,不同研究者对其具体内容有各种解读。综合起来可以总结成以下四点:


1.只在“学习区”练习。
2.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
3.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随时能获得有效的反馈。
4.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
后面,我们会逐一解释它们的意思。


许多人认为把困难的事业干成,比如说解决科学难题,或者某个体育项目的腾飞,靠的是干事业的人的某种“内在”品质。如果一个人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比如说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上的重大突破,媒体就喜欢把成功归结于他的拼搏精神。成功的秘诀居然如此简单,即你要做的就是豁出去拼,以至于很多民间科学家误以为科学研究的突破只要用足够多的汗水就能换取到,而把大好的时光花费在自己根本不懂的项目上。


可是,如果是中国人怎么干都不成功的事业,比如说足球,媒体就会把失败归结于中国人的素质、中国的整个体制,甚至是传统文化。这时候成功就变得复杂了——为了能在世界杯上赢两场球,居然需要整个中华民族进行一次反思?


我不太赞同这种凡事往特别简单或者往特别复杂了说的思维。首先,干事业不是靠拼命就行,不但证明数学定理不是拼命得出的,就连打仗也不是仅靠拼命就能取胜的。其次,干事业就是干事业:想去世界杯赢两场球,你研究足球就可以了,没必要先把官场文化和春秋以来的儒家思想都研究、批判和改造一遍。


我曾经多次看到报道说前总理问计于某位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说怎么才能提高我国的科学教育水平。老科学家说应该注重艺术修养教育,比如音乐。另有更多人建议应该学哲学,因为“哲学指导科学”。的确有些科学家喜欢音乐,也的确有些科学家谈论哲学,可是你有什么统计数据能证明音乐、哲学与搞科研好坏的关系?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科学家,你就应该好好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然后尽快找到一个好的导师,在他的指导下,从学徒开始做,做真正的科学研究。如果一个想搞科研的人,一天到晚研读牛顿等古代科学家的传记,给古今中外的科学家搞排行榜,在博客上写好多科学家的趣闻逸事,跟伪科学和民间科学家做斗争,甚至希望通过研读西方近代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这样的办法去学习搞科研,那就是缘木求鱼了。


真正提升我们水平的不是文化,不是艺术,不是哲学,不是制度,而就是刻意练习。


训练方法是在不断进步的。比如作曲,假设一名普通学生使用普通训练方法6年所能达到的水平,另一个学生使用新的训练方法3年就能达到,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新训练方法的“有效指数”是200%。有人研究得出,莫扎特的训练方法的有效指数是130%。而20世纪的天才们也许没有莫扎特有名,但其训练水平都能达到300%到500%!13世纪的哲学家罗吉尔·培根曾经认为任何人都不可能用少于30年的时间掌握数学,而现在的学生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学到了许多数学知识,因为教学方法进步了。事实上,我们今天的所有领域都比过去做得更好,体育界的世界纪录被不断打破,艺术家们的技巧也是过去的人们根本无法想象的。查理·芒格有句话说得好:人类社会只有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才能快速发展——这里我们也可以说,我们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快速进步。


训练方法重要性的另一个体现是“天才”的扎堆出现。比如有一段时期俄罗斯对女子网球,韩国对女子曲棍球,更不必说中国对乒乓球,拥有绝对优势。难道别的国家的人就天生不适合从事这些项目吗?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已经掌握了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而且能找到足够多的人来接受这种训练方法,以至于可以批量生产优秀运动员。


更进一步,哪怕你这个国家并不擅长这个项目,只要有一名教练掌握了科学训练法,他就可以带出顶尖高手。比如中国并不是花样滑冰的传统强国,而且这项运动甚至根本就没有群众基础。相比之下,美国的很多孩子从小就学,而且是父母花钱请教练。然而中国却出现了申雪、赵宏博、庞清、佟健这样的世界顶级高手,他们在奥运会上摘金夺银。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教练姚滨的功劳。


姚滨20世纪80年代初作为运动员代表中国参加冬奥会,因为他做的动作完全脱离主流,竟然把外国选手都给看乐了——中国连花滑的门都没摸着。你根本没有这个土壤!可是姚滨不信什么土壤,他只信科学训练。他在没有外国花滑教材的时候竟然自己从体育理论和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训练方法,甚至从编舞、音乐到运动员服装都自己设计制作,最终带出了世界冠军。想要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高手,关键在于“刻意”地在这个领域内,练习。


好,现在我们展开来说刚才总结的刻意练习的4个要点。1.只在“学习区”练习


科学家们考察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训练,发现在同样的练习时间内,普通的运动员更喜欢练自己早已掌握了的动作,而顶尖运动员则更多地练习各种高难度的跳跃动作;普通爱好者打高尔夫球纯粹是为了享受打球的过程,而职业运动员则在各种极端不舒服的位置打不好打的球。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
比如说,我们看一本书,如果这本书所说的内容都是我们熟悉的,完全符合我们已有的观念,那么这本书就在我们的舒适区内;如果这本书所说的内容与我们原有的观念不符,但是我们在思考之后仍然能够理解接受,那么他就在我的学习区内;如果这本书我们根本就理解不了,那它就在我们的恐慌区里。


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在训练者的学习区内进行,它具有高度的针对性。训练者必须随时了解自己最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应该继续在这上面花时间,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困难点。在舒适区做事,叫生活;在学习区做事,才叫练习。


持续进步的关键就是持续地在学习区做事。为什么大多数童星长大以后就不行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小时候练得太累把自己练“废”了,而是因为早期实在太辉煌,而辉煌会把人的思想留住。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早早地就获得了一个足以取得骄人成绩的舒适区,这个舒适区里面的技能是他们扬名立万的资本,是他们的竞争优势。没有人愿意放弃自己的优势项目,这就严重阻碍了他对新技能的学习,并逐渐丧失竞争力。成年人的竞争需要的是新的技能。搞科研跟参加数学竞赛是两码事,演中年女人跟演小女孩是不同的表演,成人职业足球跟青少年业余足球是两种踢法!


只在学习区练习,很难。学校里的教学往往是几十人按照相同的进度学习知识,这种学习是没有针对性的。同样的内容,对某些同学来说是舒适区,根本无须再练,而对某些学生则是恐慌区。科学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小班学习,甚至是一对一的传授。真正的训练与其说是老师教学生,不如说是师傅带学徒。


所有人都想挑战自我,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主要的精力都被放在一些驾轻就熟的事情上。就算有充分的条件离开舒适区,人们也会不由自主地待在那里。假设有一个人,他无比严格地执行“要待在学习区”这个教条,从小到大不停地进步,他会是一种什么状态呢?答案是他会变成泰格·伍兹。伍兹是公认的最成功的的高尔夫球手之一,当他挥杆的动作已经开始了,这时候比赛现场突然有异动。比如说有个观众大声喊叫,或者有人突然跑出来。总之这个异动将会干扰伍兹的动作。伍兹会把做到一半的动作生生停住!然后调整姿势,重新开始。普通观众看到这个场面也许没什么,而会打高尔夫球的人看到之后,那可真是“无不惊骇”!


当我们把一件事练熟以后,我们会把这件事“自动化”。比如开车,不会开车的人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会开车的人,完全就是在自动驾驶,以至于你问他怎么开的,他都说不清楚。开车这件事已经进入他的舒适区。普通人打高尔夫球也会产生“自动化”,他们挥杆之后就失去了对球杆的控制——如果半途有人干扰,他们就会把球打飞,或者根本打不到球。打得越多,这种“自动化”现象就会越严重。而真正的职业高手,绝对不允许自己“自动化”。怎么做到的呢?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舒适区!


一旦他们发现自己对这一项技术的掌握已经可以了,他们就会立即进入下一项更难的项目。他们绝不会在一个已经被自己证明是简单的项目上继续训练,这也有效地避免了“自动化”的产生。他们的训练永远追求更高的难度。一定程度的“自动化”非常有用,我们不可能每做一个动作都有意识地给每个关节、每块肌肉安排任务,但是“自动化”到不管不顾地执行则是错误的。


有这样一个民间传说。说有一个学生,他对课本的掌握已经到了,你随便说一个东西,他都能告诉你在课本的哪一页。请问这个学生学得怎样?答案是他已经学“废”了。一旦你会了,就赶紧进入下一关。把这一关的攻略倒背如流没有任何意义,他本该把时间用到学习更高级的东西上去。脱离舒适区,需要强大的意志力,甚至是一种修炼。巴菲特很早就已经通过股票获得了巨大财富,但是80多岁仍然在不断学习新东西,因为他知道能让他过去赚钱的知识未必能让他现在继续赚钱。不断更新的知识使得巴菲特敢买中石油和比亚迪这样的他原本不熟悉的企业的股票。


对另一些人来说,脱离舒适区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生活目的。马克·扎克伯格作为脸谱网的创始人,是现在世界上最年轻的富豪。他唯一的任务就是把脸谱网做好。从这个角度看,他目前似乎没必要不断挑战新领域,但是他仍然害怕留在舒适区。扎克伯格的做法是每年给自己设定一个新目标来测试自己的自制力。这些目标跟公司的运营没有什么关系,简直纯粹是为了挑战而挑战:2009年是每个工作日戴领带,2010年是学习中文,2011年是只吃自己杀死的动物,2012年是重新开始写代码,2013年是每天认识一个新朋友,2014年是每天写个表示感谢的便条。


所以,世界上有一帮人,他们一天不进步就难受。华尔街日报记者莫斯伯格曾经在乔布斯临死前采访过他一次。那个时候,全世界包括乔布斯本人,都知道他很快就要死了。这时候的乔布斯是个什么状态呢?莫斯伯格写道:在进行了肝移植手术后,尽管仍在家中静养,但我依然受邀前往他的家中。尽管我很担心他的身体,但在他的坚持下,我们还是走向了附近的公园。


他解释道,他每天都会出来走走,而且每天都会给自己制定一个更远的目标,今天的目标就是附近的公园。我们边走边谈,他突然停了下来,看起来情况不妙。我恳求他回家,还特意告诉他,我不懂心肺复苏,因此第二天的报纸上可能会有这样的标题:《无助的记者导致史蒂夫·乔布斯命丧街头》。但他却笑了,并拒绝了我的要求。莫斯伯格说:“停了一会儿后,他继续走向公园。”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手杺裡的溫柔

    听到这里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支持晓书童

    骄阳路下的少年 回复 @手杺裡的溫柔: 听到这里都是真粉

  • 甜水湖晨曦

    真正提升我们在某方面水平的,不是科学,不是艺术,只是刻意练习!

  • 黄义群

    小书童, 您好。 我是你的粉丝, 你的音频,我都有在听, 谢谢你的分享让我成长。 我们年龄相差不多, 我现在一直在深圳,和我爱人一起经营着外贸小生意。 这两年也是比较困惑自己英文水平一直没有提高, 也有偶尔冲动买些外贸英语来学习, 但也是3天热度。 一边是想要提示英语水平,一边是不知如何是好。 经常陷入焦躁的情绪中。 今天听了刻意练习这章,对我有点触动。 但是对于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 我感觉我处于当局者迷, 咱们能否有什么具体方式方法来自测一下这些区域的边界。

  • 贵县盛哥

    一万小时定律

  • Ares豆豆

    那解释下中国足球为何不行?难道没学习了学习的方法?全球的大教练也来了。如果忽略天赋,那跑得过博尔特?

  • 小木Ooo

    作者的想法有些偏激,可以练习没有错,可以也不能说人文素养就没用,起码它能指导一个人想要什么,而不是无脑的刻意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