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终极威慑:战略核潜艇2

19 终极威慑:战略核潜艇2

00:00
30:34

终极威慑:战略核潜艇


在前面的节目里,咱们已经有了核武器的概念,那么,这回我们一起来说说核武器的使用方法。

通俗点来说呢,其实常规武器才是真正拿来干活的,而战略武器,也就是核武器,主要是用来吓唬人的。

这里有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在说航空母舰的时候,哪怕是高大上的核动力航母,也没有战略核航母的说法,而潜艇却有战略核潜艇呢?

航母拖家带口累死累活却冠不上“战略”二字,而核潜艇独自出门吓唬吓唬人就有了战略武器的金字招牌。再说了,航母战斗群不就有核潜艇吗?为啥说核潜艇比航母还要“战略”?

不公平啊!

其实,核潜艇分“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核潜艇”,这两位是完全不同的物种。很多排行榜,总是把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核潜艇混为一谈,意思差不多就是在比较说红旗牌轿车解放牌卡车谁好用。

攻击型核潜艇本质上是常规潜艇的升级版,因为嫌常规动力换气太麻烦,于是就把动力部分改成核动力,但作用和常规潜艇是一样的,干的都是反潜、反舰之类的粗活,带的武器就是鱼雷啊、巡航导弹啊什么的。这些玩意儿的射程顶多也就是几百公里级别,这就决定了攻击型潜艇得面对面和人对抽,若遇到完备的反潜体系,搞不好自己就是有去无回。

而战略核潜艇可不是给航母打杂的。他装载的洲际导弹,隔着几千上万公里就能发动毁灭性打击,跟着离岸只有几百公里的航母干嘛呢?

所以咱们这里说的主要是战略核潜艇,也就是带洲际核导弹的那种大黑鱼。

在大多人印象中核武器就是“威力大到毁灭世界”,其他的也没什么概念了,要是再具体到该如何使用,就更少有人关注了。面对那些整天嚷嚷着要用核弹攻击三峡大坝的二货青年,大家可以建议这种人多听听咱们的十分科学,给智商充点电,顺便再跟着大家一起,学习一下核武器的使用方法。

目前呢,核威慑有两种博弈,对应着核武器两种不同的用法。

首先便是大名鼎鼎的“核冬天”理论。1983年五名美国科学家以美苏核武库中40%的核武器,也就是50亿吨的当量,以在北半球进行核战争为背景,建立了一个物理模型,得出了以下这样的推论:

50亿吨当量的核武器,可将9.6亿吨微尘2.25亿吨黑烟掀入空中,这些尘埃可以在高空停留数年之久,阳光被这些深色的尘埃吸收,从而使得大气层变热,而地面却因光照不足,气温下降几十度。然后,就是大气环流的混乱,最后导致全球性气候灾难。要知道,仅仅太平洋的一股暖流异常,就会导致臭名昭著厄尔尼诺现象

但这还没结束,大气层被加热后,会产生上升气流,所以这些尘埃就被推到了30公里高的平流层,并且与臭氧反应,破坏臭氧层。当最后尘埃全部降落的时候,地球生物就得接受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再加上核爆炸本身带来的核辐射,地球生态系统基本上等于要重启了。

以上这些话,合起来简单说,就是全世界都是“雾霾+辐射”,这就是核大战产生的最严重后果了。

在这里我们得纠正个概念,人类拥有的核武器可以毁灭人类文明很多次,但这和毁灭地球是两码事,别说毁灭地球了,这样作下去,其实可能连人类都不一定会消灭。对地球母亲来说,无论人类怎么折腾,她都可以在短短的一万年内恢复年轻貌美,一万年不行就一千万年、一亿年,在地质学的概念上,一亿年也就打个盹的功夫。所以,我们毁灭的是人类,而不是地球,这个概念大家要记住。

好了,这里说到了,“核冬天”走的是同归于尽的大当量路线,50亿吨,对于大流氓的核武库来说,并不算天文数字。但是,抛开伦理道德,仅仅从利益上说,重启地球对于战争的任何一方都是不划算的。

只不过,核冬天目前只是一个学术假说,也有不少人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大约3个月后,所谓的核冬天就会恢复正常。理由在这里,在火星上啊,平均每3个火星年就会发生一次全球性的大风暴,因为火星没有植被,沙尘又多,这大风一起,真正是遮天蔽日!美国的火星卫星对火星大气进行了长期的跟踪,在观察中,确实出现了大气层温度上升,地面温度下降的情况,但三四个月后,只要尘埃落回地面,一切就又都慢慢恢复正常。

所以这里就有了第二种核威慑模型,而这也正是最近几十年的主流核威慑的模型。

大家回想一下,从街头斗殴到核大战,其实都有一个类似的基本逻辑:必须尽快解除对方的反击能力。大当量核武器能杀伤大量人口和破坏设施,却并不能快速解除对方的核反击能力,甚至因为攻击威力过于丧心病狂,反而会增加对方核反击的决心,所以这并不符合这个斗殴原则。

所以,实际上,大家的核武器其实都是瞄着别家的核武器,一旦启动核打击,必然是尽全力摧毁对方的核力量,而且必须在第一时间全部摧毁,肯定不会是先打个民用设施来试探一下对方反应的。

因为用核武器把一个地方轰成不毛之地,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在现代社会,战争的目的是利益。而人口和基础设施都是利益,你去摧毁他们作什么呢?只要把对方的核武器全打没了,那剩下的还不是随便剪羊毛?

同样的,挨打方想得也一样。一旦反击,必然是全力,所以核大战不会是今天打一颗明天打一颗,而肯定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尽可能多的核弹头扔到对方头上。

这种方法就像武侠高手过招,要么不动,一动就定输赢。

在这里我还顺便解释两个大家容易进的误区。

第一,核导弹的精度很重要。像导弹发射井这类战略军事设施,设计上都异常结实,基本上都能挨上个一发广岛级原子弹。所以,要彻底瘫痪对方的导弹发射井,打准一点很有必要。

第二,大当量核弹没什么特别的必要。百万吨级的炸弹基本就足够摧毁地球上任何军事目标了。这里有一个不难的选择题:你是愿意扔1枚千万吨级把1个目标炸成渣,还是愿意扔6枚百万吨级来摧毁6个能反击的目标呢?除了维护的费用太贵,这其实也是美国不保留千万吨级核弹的主要原因之一。

既然核大战是这么个玩法,那为了避免误会,有一件事情就很重要:双方都得准确无误的知道,对方在遭受核打击后,绝对有能力做出致命反击,也就是所谓的二次核打击能力。这是一个合格大流氓的基本要求。

美国对自己的要求是“落地前反击”。洲际导弹的飞行时间最快也要30分钟,《华盛顿邮报》前几年披露过一份档案,根据美军的核作战手册,美国核反击时间大约为13分钟,其中军方总统做出遭遇核打击简报时间限定为30秒。所以你的导弹起飞,导弹还在天上的时候,美国就已经对你进行反击了。那你在打的时候是不是要考虑考虑?

其他核大国的预警系统和美国相比基本都要弱一些,反击时间应该略长。不过呢,核武器的发射时间、反击时间都是各国机密。通常来说,固定的导弹发射井一般都是液体燃料火箭,灌注燃料至少1小时,所以肯定是指望不上的。公路机动的导弹发射车对发射地也是有讲究的,从接到命令,行驶到可发射区域,竖起导弹,输入口令等等,短则十几分钟,长则半小时。轰炸机就更别提了,没有绝对制空权,这货一般是不会出动的,而且一架两架也形不成威慑,在核大战的第一时间帮不上什么忙。

换句话说,你很难证明自己能在挨揍前反击,于是,大家又觉得不放心,万一有个不长眼的,在局势紧绷的时刻,活动了一下手指,你是不是也得跟着动一动手指?这很容易引起连锁反应,哪怕只有万一的可能,对于人类也是不负责的。

这儿有个比较恐怖的例子,1979119日凌晨3点,美国预警系统发现苏联向美国发射了250枚导弹,几分钟后导弹数量变成2200枚,因此被判断为全面核进攻。正当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卡特总统打电话,要求采取核反击时,助手发现是这个是误报,原因是有人误将演习的磁碟放入了预警系统的计算机中。

你看这些国家,一边摆出要拼命打架的态势,一边还得找个大家都不动手的理由。

而战略核潜艇的出现,终于将博弈,变成了稳妥的局面。也正因为战略核潜艇的特殊地位,其保密程度在各国都是最高的。

咱们接下来的话题,从“如何抓潜艇”说起。

海水导电,电磁波在水里跑不了多远。海里没了电磁波,科技瞬间倒退100年,别提搜索目标了,就是通讯也得提前约好时间,潜艇按时上浮或者把天线伸到海面上,而长波通信的效率又特别低,一分钟说不了几个字,麻烦的很!

所以在水里找东西,主要靠声纳。水中的声纳相当于陆上的雷达,声波相当于雷达波。但声波在水里的衰减也是不小,声纳的探测距离也就几十公里,相比雷达动辄上千公里,这点距离在大洋里找潜艇,那是真正的大海捞针。

不过,潜艇也苦。

一般潜艇用的是常规燃料,常规燃料要消耗大量空气,而潜艇最宝贵的就是空气,所以潜艇在水下用电力驱动,一口气跑不出几百公里,每隔几小时到几十小时,就必须上浮,用柴油发电机给电池充电。这就是反潜的黄金时间,雷达终于能派上用场。现在的反潜机,利用雷达和红外探测器,可以发现上百公里外的露出海面的通气管。

想象一下这个画面:潜艇吸一口气,潜行一段距离,然后再上来吸一口气,再下去游一段距离。这和普通人潜泳没啥区别,就这两下子就敢去吓唬人,换气的时候说不定就被人逮住了。

而且,虽然声纳探测距离不怎么样,但只需要在关键的海域,撒上几百个,再配合反潜机、反潜舰、潜艇还有卫星,完全足够形成严密的反潜网!

一般潜艇发射的是巡航导弹,巡航导弹的射程决定了潜艇必须靠近到目标几百公里处,发射导弹时又必须上浮到几十米深。而这个距离、这个水深,反潜措施是非常严密的!

潜艇一旦被逮住,跑是跑不掉的。在水里,再快还能快得过飞机?反潜导弹、反潜鱼雷、深水炸弹一起招呼过来,只有认栽的份。

那为啥战略核潜艇就不怕呢?

海洋,在海面以下100-200米,有个温跃层。顾名思义,温跃层的水温与周围不同,对应的水的密度也就不同,于是,声波经过这里会发生很大的折射,然后,声纳接收到的信号就跟麻花一样很难解析了。

温跃层就是潜艇天然的保护层,而且越深的潜艇越隐蔽。通常认为400米以下的潜艇是非常安全的,以人类目前的技术,只能望洋兴叹。除非运气不好,刚好遇到边上也有一只潜艇或撞到了拖曳声纳。

虽说60年代美国人就下潜到1万多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但这并不意味着今天的核潜艇可以自由在大洋里上下穿梭。最大潜深直接关系到作战性能,核潜艇的潜深数据是军事机密,外界流传的数据大多是依据各国特种钢水平推测的,钢材决定深度。

就目前来说,潜深300米和450米是两个重要分水岭:

美俄的潜艇,最大潜深应该在600米左右,作战潜深在450550米之间。推崇暴力美学的老毛子曾经搞过1000米以上的潜艇,如果不是出故障沉了,那就是无敌般的存在。

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最大潜深300米,战斗潜深200米,不太能用。第二代核潜艇的作战潜深在300350米之间,勉强能用,所以只部署了几艘。传闻中的095096据说最大潜深600米,作战潜深450500米之间,算是赶上了美俄现役水平,

神奇的是,作为哺乳动物的抹香鲸,潜深能超过2000米!要不,捉几头来改造一下?

总的来说,声纳找潜艇还是有些不尽如人意,于是各大流氓又想出了很多办法。这里举几个例子:

一个,就是用磁场探测:用高灵敏度磁探仪探测潜艇壳体的钢铁结构存在的磁性。台湾的反潜直升机上就装了一台,不过探测距离只有几百米,如果你不打算活捉潜艇的话,这玩具可以收起来了。

温度场探测:潜艇肯定会产生热,不管是常规潜艇还是核潜艇,都用海水冷却。特别是核潜艇,核动力装置会释放大量的热。还有,螺旋桨和舰体对海水的摩擦也产生热量,所有这些热量在潜艇后面产生了一股热尾流,热海水上升到海面,通过红外探测仪就可测出这种温度的变化。美国1976年发射的“白云”卫星上就装有红外传感器,主要任务就是探测潜艇热尾迹。

水动力学:看个新闻标题,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和兄弟单位承担项目“分层流体运动潜体内波生成机理及其洋面上表现特征的探索研究”。大意就是从洋面水流波纹判断底下有什么东西,中国有很多海洋卫星,不用一一数出来吧?

下个结论:在近海找潜艇,努力一下还是有把握的,但在大洋里找潜艇和买彩票差不了太多。退一步说,就算在太平洋中间发现一只潜艇,等你跑过去捉的时候,人家早就跑得没影了。

也就是说,核潜艇到了水下400米就等于开了隐身外挂。那么要抓核潜艇,就只能在出港的时候,趁着还是浅海比较融合。所以美日疯狂地在第一岛链撒声纳。

一旦核潜艇成功钻到大洋里,就算美国也就剩烧香念佛这点功夫了。地球其实就是个水球大洋的水深都在几千米,随你逛。

核潜艇可以绕到大西洋或者南太平洋,单靠美国本土的拦截系统,本就不高的拦截概率又得打折上折。海基的宙斯盾系统虽然能移动,但这玩意儿放近了没意义,放远了,要把半个地球围起来,资金投入就不说了。

中国真正形成威慑力的潜射导弹是射程超8000km的巨浪2,这是非常简单的数学题:若射程只有300km,反潜的区域还是能把握的,若射程超过了8000km,这让反潜怎么反?要把半个太平洋加了盖才行。当年为了吓唬美国,解放军执行了一次长达93天的潜航任务,创下了世界记录。

只要你有了靠谱的核潜艇,对方就几乎不可能在第一时间摧毁你的核力量,于是,大伙就只能变成和平爱好者了。

吹了半天,也该亮亮家伙了,给各大流氓排个座。

美国:俄亥俄级+三叉戟Ⅱ

榜首的位置毫无疑问给美国,人家已经习惯第一了。

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从18艘砍成了14艘(4艘改成了攻击型核潜艇),每艘携带24枚“三叉戟ⅡD5”导弹,射程1.2万公里以上,精度90米,已成功发射155次,稳定性没得说,战斗载荷2.7吨,每枚导弹最多可携载14颗核弹头,后依据美俄《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改成847.5万吨的W-88核弹头。14艘俄亥俄潜艇合计携带2688枚核弹头,约占美国核弹总数的50%

这里大猫查不到三叉戟的分导距离,以美国上一代潜射导弹“海神”为例,子弹头的纵向分导距离为480640km,横向分导距离约为纵向分导距离的一半。三叉戟的技术只高不低,1枚导弹8颗核弹头,至少可以打击长650km、宽350km区域内的8个目标。1艘潜艇24枚导弹,可以打击500万平方公里内的192个目标。14艘潜艇2688颗核弹头,完全可以全球覆盖!

俄亥俄虽然使用了压水堆,但在中低速航行时可以不使用主循环泵,这是主要噪音源头,仅靠自然循环冷却,航速可达20节!作战深度400米,通信深度9-15米,发射深度20-35米,隐蔽性无可挑剔。

按照设计可运行15年不大修,官兵实施两班倒,每一艘都配了2组人员,这意味着,俄亥俄潜艇的值勤率很高!大约65%~70%的时间都在执行巡逻任务,以这个在航率计算,美国每时每刻都能保持1800颗核弹在水下。

足够的数量、足够的稳定、足够的隐蔽、足够的打击范围,这股毁灭世界的力量在大洋深处游荡,想想就是一个毛骨悚然的画面!

20年前服役的俄亥俄+三叉戟Ⅱ,虽然年纪大了些,但依然是当之无愧的当今世界最恐怖的核威慑力量,没有之一!

俄罗斯:北风之神+布拉瓦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每个破落户总会藏几件供将来翻身的宝贝,毛子再怎么衰,战略核潜艇总不至于丢了。

941型战略核潜艇,也叫“台风”级,是老毛子冷战产物,目前世界最大体积和吨位潜艇纪录保持者,造了6艘拆了3艘。毛子最新的战略核潜艇是“北风之神”955型,2013年正式服役,随后,2艘台风级即退役,还有1艘不再执行巡逻任务,仅作为导弹试射平台。一口气全部下岗,可见前几年台风撑的多辛苦。

当年,台风和俄亥俄是同级别的存在,台风还具备一些绝技:台风的上层甲板能凿穿2米厚的冰层,可以从北冰洋破冰发射导弹攻击美国本土;核打击追求的是瞬间击倒对方,当对方发现第一枚导弹来袭时就会启动全面反击,所以打击时间越快越好,台风是唯一可以同时发射2枚导弹的潜艇,而且导弹发射间隔短,能在很短时间内将200枚核弹头全送出去,换成其他潜艇早被这强大的后座力震得七荤八素了。

回头再看毛子新秀,2013年的“北风之神”955型战略核潜艇。首先一点,没有足够数量是形不成威慑力的,955型数量:计划10艘、服役3艘、在建5艘,每艘携带16枚“布拉瓦”RSM-56弹道导弹,射程8000-10000公里,命中精度60米,战斗载荷1.2吨,据说每枚最多可携带10枚核弹头,不过通常是携带6颗核弹头及大量诱饵弹,这样的话一艘合计96颗,8艘全下水共768颗。虽然数量不如美国,但粗线条的毛子还是有些亮眼的地方,布拉瓦的弹头在飞行时可以抗住500米外的小当量核爆炸。呃,用核弹反导也是反导手段之一,就算炸不到,中子射线也可以让核燃料加速裂变,使弹头报废。

隐蔽性方面,红外特征、磁性特征、尾流特征削了一堆,潜艇表面专门铺设了厚达150毫米的高效消声瓦,反正最后折腾下来,据说噪音和美国俄亥俄相差无几。

参数反正都不会差,但稳定性就一无所知了,毕竟服役时间这么短,毛子又有沉过核潜艇的前科,导弹试射失败率又高。看在当年老毛子的份上,给毛子排个第二吧!

英国、法国

这两个国家,不凑一起都想不起还有他们,这俩货迟迟统一不了欧萌,还被德国抢了先,虽然目前在经济、科技方面还有一定话语权,但在军事方面已经沦落为站队角色。

英国的“前卫级”战略核潜艇基本是抄美国的,谁叫人家有干爹呢。不过后发优势明显,科技含量高,用自创的“泵喷射推进技术”取代了螺旋桨,噪音低了不少,效率高了不少。

泵喷推进器是英国首创,老牌工业强国的一例明证。这和传说中的磁流体推进器是两回事,泵推的原理和螺旋桨没太大区别,就是把螺旋桨放到圆筒里,以前用在鱼雷上多,现在核潜艇上已经不少了,美国的“海狼”级、“弗吉尼亚”级、法国的“凯旋”级,还有毛子的潜艇基本也都装了。

英国整了4艘前卫级,导弹居然直接买美国的,英国的潜射导弹一直保持与美国的通用性,从早先的“北极星”、“海神”、“三叉戟Ⅰ”,一直买到现在的“三叉戟Ⅱ”,都是美国的,这关系没得说!一艘前卫级携带16枚导弹,一枚导弹携带8颗弹头,4艘潜艇可保证至少1艘在战备巡逻。

说实在的,以英国那么点战略纵深和人口,真担心他以后还有没有资格参加这种大流氓游戏。从近几年的事件和英国几百年的习性看,隐隐有那么一丝“心累”的迹象,大流氓的辛酸谁人知啊!不如站队轻松多了!

2016年出了大阴政府瞒报“三叉戟”试射失误的事件,瞄着西非,却落到了美国头上,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回娘家呢。美国也要求隐瞒事故,这背后反应出的问题就不深究了,毕竟英国才射了几次三叉戟,手生也可以理解嘛!

法国的“凯旋级”战略核潜艇

这个浪漫民族总有一些匪夷所思的行为和运气,二战一个月就跪了,如今却是大流氓,而且是唯一和其他四大流氓关系都特别好的国家。所以,核威慑也不知道找谁怼,于是,法国“可畏级”退役后成了全世界唯一向外界开放的战略核潜艇。

这艘可畏级服役20年,总潜航时间9万小时,里程127万千米,相当于绕地球32次,大约50%的时间都在水下执行战备巡逻。

现在,4艘“凯旋级”取代了原先6艘“可畏级”,占法国整个核力量的85%以上,每艘携带16M-51型潜射弹道导弹,每枚装615万当量核弹头,射程8000-10000km,精度300米。

单就核潜艇而言,凯旋级和前卫级两者不相上下,充分体现了英法两个老牌帝国的工业实力,相比美国的俄亥俄,英法的核潜艇算是新服役,后发优势明显,科技含量必然不低,静音、声纳、电子系统等均属一流。

如果只是去参加选美比赛,相信英法都能拿到好名次,不过在潜射导弹方面比美俄弱了不少,从核威慑角度讲,英法并列给个探花吧!

看累了吧,娱乐时间到!阿三,该你上场啦!

三哥是极要面子的,像战略核潜艇这种只有五大流氓才能有的大杀器,三哥也是一定要的。于是从毛子那边租了一艘,9亿美元(和造价差不多)。2009年,国产“歼敌者”号核潜艇下水,排水量5000吨,只有英法的三分之一,和日本的苍龙级接近,但造价是英法的2倍,29亿美元。

看着卖相还是不错的,歼敌者配了12枚射程700kmK15短程导弹,每次说起三哥的核威慑力量,都得强调射程没漏0,是700km,不是7000KM。试射时,导弹顺利出水,但随后下落不明。

相比歼敌者的攻击力,其实大家更关注歼敌者的核反应堆,生怕开着开着就核泄漏,坑了周边邻居。不过三哥这回保密工作很到位,就演练了几回怎么猎杀中国核潜艇,然后很客气的说:只领先了中国十年。

中国:096+巨浪3

咱取名字一直很讲究,091093095单数的是攻击型核潜艇,092094096双数的是战略核潜艇。中国对核潜艇的保密程度令人乍舌,别说参数了,官方很长一段时间都未承认094的存在!201310月底,中央电视台曝光解放军海军核潜艇部队时,在未提及型号的前提下报道了部分相关信息。不过最近094的照片就多了,按照以前的规律,很可能是096已经准备替班了。

早期的094只能携带12枚巨浪2导弹,每枚3-6颗核弹头,射程8000km。第一艘0941999年开始建造,从时间上看,技术水平可能会差西方一个层次,那时候的中国是真心土。

而且,094高大的龟背在潜航时流体噪音不会小,因为中国的超大直径耐压壳水平不过关,所以潜艇只能驼背。造一个耐高压的圆筒,需要大型卷板机,美国和毛子能卷出直径12米以上的大型耐压壳,而中国在以前只能卷出七八米。这是096面对的首要问题。

后来的094改据说能带16枚,噪音方面也有改善。西方媒体说,094服役了4-5艘,常年保持至少1艘在水下执行巡逻任务,和英法一个水平。

英法保持一艘下水,是为了撑住大流氓的面子,而中国只保持一艘,那么094很有可能是过渡潜艇。按照美俄的做法,至少10艘是比较合理的数量,中国不缺钱,却只保持1艘下水,除了韬晦之计,显然是对094不甚满意。

094按最乐观的估计,也只能保证96个弹头在水下吓唬人,整体性能在五大流氓里绝对排最后。

不过,咱不是还有传说中的096嘛。

前阵子,巨浪3的试射引起一阵轰动,国防部说“此次行动是按照计划进行的科研试验,是正常的,不针对任何国家和特定目标。”巨浪3的体积太大,是无法塞进094的驼背的,显然是为096准备的。

2014年美国卫星拍到三亚有一艘明显不同于094的核潜艇,美军情报人员分析是096。前几年,美海军情报局证实了095的存在,可能2015年正式服役,和英法一样,采用泵推技术,总体水平终于赶上了第一梯队。

所以几乎可以肯定,096来了。

096应该和美国毛子是同一级别的存在,不然就没必要出这个型号了。096一旦定型,肯定暴兵,再过几年,赶上美国还是可以指望的,到时又得重分天下了。

总结一下:

从潜艇上说,美英法俄都是半斤八两,该用的技术全用上了,新服役的有些后发优势,中国094最差,但096值得期待。

从潜射导弹上说,美国妥妥的第一,毛子家底也很厚,中国也排得上坐,英法导弹玩的少,吃亏些。

从核威慑方面讲,美国才高八斗,毛子独占一斗,天下人再平分一斗。和航母的格局有些类似。

中国航母直到2012年才交付,而战略核潜艇早在60年代就开始研制了,1981年正式下水。

中国能忍受没有航母的空虚,却不能缺少核潜艇带来的安全感。战略核潜艇,一艘可灭国,十艘就可重启地球!这才是一个大国真正的底气!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爱新觉罗爱军

    真是太爱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