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
纸被发明出来前,人们的书写材料啊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所不同。在原始社会,先民们都是在天然存在的物质上写写画画,比如石头。进入新石器时代后,聪明的人们开始制作陶器,这时,这些陶器就成为了先民们的书写材料,例如半坡人的人面鱼纹彩陶盆。进入青铜时代后,青铜器发展迅速。工匠们在青铜器上雕刻铭文,记录历史。与此同时,人们也在甲骨上刻印文字,这些甲骨主要是龟甲和牛、羊等兽骨。相传啊在清朝末年,河南安阳的农民从地下挖出刻有符号的龟甲、兽骨,当作“龙骨”卖给中药店做药材。1899年,王懿荣才发现了这“龙骨”的奥秘,让这些古老的文字重新走向人们的视野。
王懿荣像
甲骨文同时期世界上很多古文明都产生过自己的文字。比如典型的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美洲的玛雅文字等等,只有甲骨文活了下来,得到了传承和发展。甲骨文最后虽然也逐渐消失了,但是文字却在随后的青铜器上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当然考虑到青铜器的制作成本,还有对其拥有者身份的严格要求,把青铜器作为主要的书写载体,明显太不现实,幸好的是古人很快就找到了甲骨和青铜的替代品,这就是竹简。在接下来的一千多年时间里,从西周到东汉,竹简成为我们华夏文明最主要的文字载体。它上承甲骨,下接纸张,继往开来,成为我们文明发展过程中一个相当重要的一环。竹简对华夏文明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只是阅读习惯或者是书写习惯,它甚至影响到了我们的语言和思考方式。比如我们有个词叫学富五车,说的就是竹简书装五车。我们有时候想同时代的一些其他文明的文字,这个时候儿主要还是写在石头上金属上或者是羊皮上面。这些材料从成本和便于携带上面明显不利于推广。为什么?竹简只有在我们国家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是什么原因呢?
我想归根结底还是社会组织形式的需要。在生产力还很低的古代社会,想统治好这么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老实说那是相当不容易的,这对历代统治者都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考验,特别是秦朝实行郡县制以后,需要大量的频繁的信息沟通,才能保证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比如法律的颁布,政令的下达,人事的任免,还有军事财政信息的传递等等。要想让这么多信息实现一个长距离的有效传输,文字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这个时候对文字的载体就提出了要求,比如要耐磨损,要便于运输,要便于携带,造价低廉,取材广泛等等。之前出现的这些比如说甲骨文金文石刻文字,显然都不能满足这些要求。布帛和羊皮的成本也非常高,无法大面积推广。中央政府对于新的书写材料有着迫切的需求,所以竹简的采用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蔡伦像
后面纸的发明也是这个道理,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是东汉的蔡伦这样一个深宫中的太监改进了造纸术呢?那是因为纸一直都是由皇帝亲自督造的,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国家重点实验室。而且我们只是说蔡伦改进了,并没有说他发明了造纸术,说明改进书写材质的工艺一直是权力中心长期以来的一个追求,是国家的大政方针。
青川木牍
目前实物出土最早的是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竹简大约是在公元前440年。我们都说竹简其实简的材质是有竹有木,通常竹子的我们叫竹简,木质的我们叫木牍。西北地区出土的更多是这种木牍,简通常都比较窄,多数只能写一行,少数有写多行,比如我们在武威汉简里面就看到了三行的简,还有其他地方都看到了多行的简。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简就是多行的,而且上面隶书非常漂亮,我第一眼看见简直是震惊。
上面的字清新疏朗,即使是跟历史上汉朝那些明碑也绝对不落下风,但是绝大多数竹简都写成单行的,都是一行。木牍就有宽有窄了,窄的也跟简一样窄,但是宽的就很宽,有的是一整块木板可以显示很多行。只是这种特别宽的也比较少见,因为加工难度比较大。在我们中国所有的木工工具中,其他工具都出现的很早,比如说传说盘古开天地用的不就是一把斧子吗?还有说战国鲁班就发明了锯,这些工具都是很早就出现了,但是用于木板找平的刨子出现的最晚大概是在宋朝的时候才出现。
我们在清明上河图里面一个车马店里看到了有一个人正在推刨子,而且旁边还放了一把工字锯,这也是家具为什么在宋朝出现一个井喷似的发展的一个客观原因。编连竹简的绳子叫鞭,多数时候啊都是用的麻绳,有的时候也用斯叫斯鞭,有的时候也用熟牛皮叫纬鞭。我们听那个成语叫纬编三学,说的就是孔子晚年的时候啊喜欢读易经,他把穿竹简的牛皮绳都翻烂过三次,可见读的有多认真。竹简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得有一个脱水的工序,就是把新鲜的竹子做成竹简,放在火上烤烤去枝叶,以防止虫蛀。
文天祥像
这个烤的过程中水珠就会凝结在竹简的表面,就像出汗一样,所以叫汗青。汗青这两个字就被用来指代书籍或者历史,所以文天祥才会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竹子表面上那一层青皮,它富含油脂,如果把字写在上面墨迹,它是不会下渗的。所以当我们写一个东西,比如说写一份公文的时候,开始要写一个初稿儿,我们就把这个字写在这层青皮上,等定稿儿了以后,再把这层青皮刮去,再誊抄到一个竹片上,竹片上的墨不再容易擦去了,所以其实竹简是比较耐磨的。
再刮取青皮这个动作啊就叫杀青,杀青就是定稿的意思,所以我们今天影视剧拍完了还叫杀青,那这个说法啊就来自这儿。竹简还对我们的阅读习惯造成很大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古籍包括民国时代的报纸都一样是竖行的,这明显就是受到了我们竹简的影响。用我们今天的标准看,那些古籍古碑帖都应该叫列,但是当时都叫行,比如灵飞墨迹十三行王献之的玉版十三行等等都叫行。还有一个影响就是读写顺序的问题,我们今天通用的原则是横写右行,就是横着从左向右写。
曾侯乙墓竹简
但是古代长时间采用竖写左行的形式,就是文章要从上向下写,从右向左写,这也是受到了我们竹简文化的影响,本来很多竹简都是单根写好了,然后再把它们穿起来,所以左行右行对书写者来说其实是无所谓的。但是我们古人发现啊把这个竹简写好之后,卷成一个卷之后,如果左手展开看,它看起来更加舒适方便,所以竹简多数都采用左行的形式,这个形式一直影响到后世,一直等到纸质书出现以后仍然延续了很长时间,采用了竖写左行的形式。在书写过程中如果是誊抄一些法令或是一些经典,比如儒家经典通常就先把简穿好再在上面写,因为这种抄写它的出错概率比较低,而这种竹简都偏长,比如曾侯乙墓,出土竹简72到75厘米。
班超像
李斯像
汉书中也提到三尺律令,就是说法令都写在这种三尺长的竹简上,汉尺的一尺是24厘米,三尺正好是72厘米。但是对于日常的一些公文或者一些普通的书籍,简都比较短,多数都是一尺或者一尺几寸,大概也就是在24厘米到30厘米之间的长度,而且常常都是先书写好再穿成册。因为这些书写内容在写的过程当中啊,需要修改的可能性比较大。古代官府中负责抄写公文的人,我们都叫他刀笔吏,像班超,李斯都做过刀笔吏,因为这些人在书写错误的地方需要用刀刮去重新书写,所以他们经常随身携带着刀和笔。
这个刀就类似于我们今天橡皮的作用,所以我们叫他刀笔吏。近代我们竹简出土很多,出现最多的地方主要是在西北地区,因为这个地方比较干旱,它有利于竹简的保存。当然后来我们逐渐在南方也出土了一些在早期的一些竹简出土,我们因为没有技术把它留下来,竹简都已经超过了一两千年之后,细胞壁完全脆弱的不行,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萃取技术,等它稍微干了之后啊就会马上粉化成粉末状。直到后来我们有一些专家学者把这个问题专门攻关,就是用一种特殊的介质就是一种溶液把里面的水分给它替换掉来撑住细胞壁,等到竹简在干了之后啊它就不会变形了,直至啊公则如初。
云梦睡虎地竹简
当然这个技术是很后来才有的,所以我们早期出土的竹简都是在西北那些干旱的地方。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所谓一些西方的探险队就在我们楼兰敦煌酒泉这些地方盗掘了很多。直到1930年国民政府才组织了一次在甘肃巨岩的一个重要发掘,当时就发掘了1万多枚竹简。新中国成立以后啊我们也有过几十次的发掘,比如重要的有1972年的山东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大概5000多枚竹简,72到76年我们又在巨岩那个地方又刨出了2万多枚竹简,75年的时候我们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了一千多枚竹简,到77年的时候出土了著名的曾侯乙墓,同时也出土了200多枚竹简,多数都是三尺律令。
伴随着一批又一批的竹简出土,我们一些以前的观念逐渐被打破被更新。云梦睡虎地秦简是发现简牍以来第一次出土的秦简,而且这个墓就在秦始皇时期建造。竹简的内容包含了大量当时的政治法律生活各个方面,但是我们吃惊的发现,竹简上的字并不是我们期待的小篆,而是更接近于隶书。我们都知道小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央政府对文字的顶层设计。
所谓书同文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但是小篆作为官方指定书体可能仅限于秦朝的中央政府或者是正式的官方行文中才会被用到,在一些地方或者一些非正式的场合,小篆可能从来没有被认真的执行过,更多用到的是从大篆的基础上直接发展出来的这种隶书,这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隶变。这次隶变是中国文字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变革,而他之所以发生就跟我们的竹简有直接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啊甲骨文是用刀刻出来的,金文是用金属上铸造出来的,少数的金文,比如中山王鼎,那也是用刀撰割出来的。只有竹简上的文字是用毛笔直接书写的,也就是因为毛笔的书写才出现了便利。舒适书写者对篆书的简化,也就是古人说的力乃篆之杰,是毛笔和竹简的配合才导致了这次自体的进化。隶变是我们中国古代文字和现代文字的一个分界线,又是我们现代意义上书法的发端。今天我们中国人或多或少都会理解一些书法的概念,但是竹简出现之前,从来没有人把书写视作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或者是把书法单独拿出来讨论其美学价值。也可以说竹简的出现开启了书法作为一种艺术的启蒙。
这里还伴随着另外一个变化,就是我们平常忽略的,我们一直说汉字是象形文字。啧,其实这个话并不太严谨,因为真正的象形文字是甲骨文或者是大篆小篆,从竹简上的隶书开始,我们的汉字被进一步的符号化,变成了不再象形的象形文字。除了极少数的独体字,我们今天还能看到一点象形的影子,比如田地的田,日月的月这样的字之外,对于绝大多数汉字的最初的造字原理,我们只能追溯到小篆,甚至大篆才能搞清楚。
汉字进一步符号化变成隶书之后,你看那种横平竖直方圆周正的线条就变成蚕头燕尾的笔画了,变得不再象形了,当然这么做好处也很明显,就是书写速度大幅提高。隶书的出现就是为了快,竹简上的隶书最先应用的是底层人民,上层社会开始是不怎么认的,再加上刚刚诞生的隶书,因为没有书法家的精心修饰,确实也显得有些粗糙,比如咱们会附上云梦睡虎地秦简就能看出来刚刚演化出来的隶书,看起来还是有些幼稚!
居延汉简
这种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慢慢的也在发生变化,到了西汉中期的时候,出土的竹简比如居延汉简像银雀山汉简上面的字就变得非常有味道了,但是隶书真正的爆发期还要等到东汉。竹简应用最鼎盛的时代应该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到了公元105年的时候,东汉蔡伦就向汉和帝建成了蔡侯纸,这个时候纸就开始慢慢推广开了。所以东汉末期三国这一段儿正是纸和竹简并用的一个时期,一直到魏晋以后,竹简就彻底开始不用了,开始采用纸了。但是三国这一段儿因为是一个新技术,刚刚发现以后,他首先肯定会应用在军方和政府,随着技术不断的升级迭代成本更加下降之后才会大面积地向民间推广。
虽然我们说了竹简这么多好,但是我们都知道啊竹简最终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为什么呢?因为它还是太重了,所以在当时的书写者为了让一本书用尽量少的竹简,他就会把每一根竹简上挤上尽量多的字。每一个字要尽量的压扁。这也就是我们隶书一改甲骨文的修长变成了矮胖型的根本原因。我们之前说过甲骨文为什么瘦长?我们今天又说隶书为什么变矮胖,它不是某些书法家审美的需要,而是符合了客观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