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剧】第264集西欧的解放

【有声剧】第264集西欧的解放

00:00
23:16

【本集简介】

在这一集您将听到,在西线战场,英美两军因为战况的顺利进展而产生了新的争执,蒙哥马利和艾森豪威尔,谁也说服不了对方接受自己的战略。最终双方达成妥协,开展了著名的“市场花园”行动,虽然丘吉尔文过饰非,称之为一场胜利,但盟军并没有达成最初的目的。


按照事先约定的安排,艾森豪威尔从1944年9月1日起担任法国北部的地面部队直接指挥官。艾森豪威尔一共部署了五支集团军:分别是隶属于蒙哥马利的第二十一军的克里勒的加拿大第一集团军、登普西的英国第二集团军、美国第十二集团军群管辖的第一集团军、第三集团军和尚未投入作战的第九集团军。因此,艾森豪威尔一共指挥了不下三十七个师,相当于五十万以上的作战人员。此外,每个军有各自的战术空军,并全部听命于英国空军上将利·马洛里。


德军的残兵败将在西面遭受我军的穷追猛打,空军夜以继日的追击令敌军苦不堪言。敌人目前还剩下大约十七个师的兵力,在他们没有重组或者得到增援前,大多数都已疲惫不堪。曾经担任过隆美尔参谋长的斯派达尔将军如此描述德军的惨状:


德军想有序地撤退已经变成妄想,盟军把疲惫不堪、行动缓慢的德军步兵分别包围,一举歼灭……德军再也没有任何有力的地面作战力量补充了,空军更是几乎全军覆没。


艾森豪威尔计划调动所有的兵力和物资,向东北方发动攻击,目标是不仅仅要占领导弹发射场,还要拿下安特卫普。这个城市的港口是通往莱茵河下游和进入德国北部平原的必经之路。其余军队则向东朝凡尔登和默兹河上游进攻,准备直攻萨尔。然而蒙哥马利陆续提出了两个不同的意见。


第一幕


出场角色:副官、蒙哥马利、艾森豪威尔


副官:蒙蒂,这是我最后一次劝你,你没有必要和艾克就这个问题当面争执,我们可以——


蒙哥马利:好了,我和艾克的关系没那么糟糕,我们都是就事论事的人,况且我又不是来夺权的,我也好,布莱德雷也好,起码他做到了一视同仁。这对于自大的美国人而言,已经算是不容易喽!


艾森豪威尔:好的,我知道了,洛林方向的进攻计划不变,有情报说德国人在那里集中了四个“豹”式坦克旅,你们要迅速突破齐格菲防线,并向法兰克福挺进……好,我保证你的汽油供应,就这样,我等着第三集团军的好消息。


艾森豪威尔:哦,是我们的蒙蒂元帅啊!安特卫普的消息我已经收到了,第十一装甲师干得漂亮!这帮德国人吓得连港口都忘了破坏掉!我们北翼的后勤很快就不再是问题了,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


蒙哥马利:听着,艾克,我很高兴巴顿将军那边的进展顺利,但我还是要和你讲,鲁尔或者萨尔,我们只能二选其一,确定目标后,集中所有的财力物力去支援。我听到你答应巴顿保障他的后勤补给了,虽然我不倾向于以南线为主,但如果那是你的决定,我服从。


艾森豪威尔:放轻松些,蒙蒂,我什么时候说不要北线了?你之前说的大兵团作战计划,不足以发挥出我们的优势,也不能够让德国人迅速崩溃,我在给你和布莱德雷的信里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蒙哥马利:但是从法国到德国就这么几条路可走,我们必须趁德国人立足未稳,突破莱茵河,抢在俄国人之前结束这场战争!“市场花园”行动就要开始了,我们不该浪费人力物力在南边,而应迅速扫荡安特卫普,控制阿纳姆!


艾森豪威尔:我还是那句话,美国公众对这种做法绝不会赞成,而舆论足以赢得战争。


蒙哥马利:上帝啊,你是一名军人,不是一个政客!你是要学麦克阿瑟竞选美国总统吗?还是说要我像巴顿那样,毫不留情地“确定”我的物资供应?


艾森豪威尔:你被这两个月的乐观形势冲昏头脑了!蒙蒂!德国人肯定还有预备队,如果只用相对小的兵力穿越莱茵河只会是送羊入虎口。最好的方式是第二十一军奋力攻下莱茵河的一个防御工事,与此同时第十二军竭尽全力攻破齐格菲防线。我们不能拿人命去换速度。


蒙哥马利:如果此时不快刀斩乱麻,那我们的伤亡只会比这样更糟!


艾森豪威尔:好,我问你,按照你的计划,我们该拿莱茵河上的那些铁路桥怎么办?我们今天才拿下安特卫普,重型武器什么时候能从英国本土运抵欧洲?又在什么时候能够投入前线战场?就算按你的计划我们拿下了阿纳姆,我们又能守住那里多久?


蒙哥马利:加拿大第一军已经收到命令,从勒阿弗尔港向北歼灭海峡各港口的残敌,占领导弹发射场,并在斯凯尔特南岸建立阵地。这点我前面已经和你说过了。


艾森豪威尔:见鬼,镇静些,蒙蒂,你不能这样对我说话,我是你的上级。你一向以谨慎著称的,你这样会晚节不保你知道吗?


蒙哥马利:好吧,我道歉,艾克。但我也希望你能重新考虑一下阿纳姆大桥的价值。


艾森豪威尔:我会的,蒙蒂,我保证,你的“市场花园”行动必将按时开始。物资问题不会成为它的阻碍。


与此同时,英国第一军在鲁昂附近渡过塞纳河后往左转,9月2日占领了圣伐勒。右侧的加拿大部队于9月1日拿下了迪埃普,并在6日包围了布洛涅、多佛尔和敦刻尔克,直到9日肃清了整个多佛尔海峡省包括导弹发射场的残敌,直抵布鲁日。布洛涅在9月22日被攻下,多佛尔也在30日落入我手。


美国第一军在英军的右方渡过塞纳河之后,向那慕尔和列日进发,于9月3日到达沙勒罗瓦和蒙斯,切断了三万德军的去路,将他们全部俘虏。接着他们于9月8日解放了列日;两天后又解放了卢森堡城。最终于12日在德国六十英里的防线上集结起来,突破了亚琛以南的齐格菲防线,随即在两个星期内解放了卢森堡全境和比利时的南部。


至于南边的第三集团军,他们在8月31日占领了凡尔登,渡过默兹河。一周以后,他们得到了足够的汽油供应,到达摩泽尔河边。尽管遭遇强敌,到了9月16日,第三集团军仍在南锡和梅斯南面成功抢夺了十六个防御工事。至此,大规模的歼敌战已结束,接下来的几个月,进展迟缓,要突破重重困难才可以获得成功。一方面敌人的军力在增强,另一方面我们的物资补给也跟不上。


9月8日,我在去魁北克的航行途中,收到一份联合情报委员会送来的名为“德国抵抗能力”的报告。看了以后,我还是认为情况是乐观的,便随即给参谋长委员会写了一封信。


1.我很快就看完了这份报告,里面所提到的所有情报都在我的意料之中。大体来说,我觉得这份报告还是过于乐观,就目前状态而言,我们的进度处于停滞状态,进展十分缓慢。我也相信苏联确实会在东部前线发动一场决定性的攻势,不过目前来说这仅仅是一个假设而已。


2.另一方面,还要意识到我们的劣势是存在的。除了瑟堡和阿弗朗什外,我们还没抢占其他的大型港口;德军在安特卫普的北郊进行抵抗的同时,还企图防守斯凯尔特河口;布雷斯特即使在攻势猛烈的情况下还没被拿下,即使成功拿下,也要至少等六个星期才可以使用。德军仍然占领着洛里昂,我们也还没有出击去抢夺圣纳泽尔港,这个港口明显优于布雷斯特,也更易于攻打。除非形势都明显好转,否则到了秋天,盟军仍缺乏避风的港口。


3.谁都可以预见到,在取得节节胜利后,大概会出现间歇性的停滞。巴顿的军队在梅斯—南锡一线正和敌军交战;蒙哥马利也提出了他对艾森豪威尔将军未来计划疑虑的原因。除非第二十一集团军群扫平了海峡诸港的顽强抵抗,解决了伐耳赫伦岛和安特卫普以北的德军,否则就很难想象该部队能够以大军直迫德国的边境。


4.没有人可以预测到将来会发生什么。究竟是盟军能在9月份以压倒性兵力突破齐格菲防线进入德国呢?还是受限于没有充足的物资和港口而使得德军守住了齐格菲防线呢?德军会不会从意大利撤退呢?能不能成功从波罗的海诸国集中自己的兵力?我们不应该低估敌军在自己祖国边界上防御的韧劲。希特勒1月1日可能还在作战。如果他真的在1月1日以前垮了台,那多半会是政治上的原因,而不是纯军事上的原因。


不幸的是,我的话得到了证实。


虽说如此,越过莱茵河下游还是有机会的。艾森豪威尔认为此事意义重大,决定先攻下这个目标,再肃清斯凯尔特河口两岸和开放安特卫普港。为了强化蒙哥马利的作战力量,艾森豪威尔向他增援了额外的美国运输工具和空运补给。布里尔顿将军的第一空降兵集团军在英格兰随时待命出击。


为了夺取阿纳姆的一个滩头阵地,蒙哥马利批准空降兵部队和第三十军采取联合行动,而第三十军目前正在为夺取靠近荷兰边境的一个滩头阵地而作战。另外,他打算安排英国第一空降师和波兰旅作为后续增援去夺取莱茵河下游北岸的阿纳姆桥;而美国一〇一师则去防守从格拉夫通往埃因霍温的公路。第三十军会沿着公路向埃因霍温强力推进,再沿着空降部队之前肃清的一段路,克服三大河流障碍,找到由空降部队安全守卫着的桥梁。


这个行动非常大胆,复杂性和紧迫性到目前为止是空前的,而且我们所面对的敌人兵力也在日益增强,但这个艰巨的任务竟然在约定的9月17日前完成了,这真是了不起!由于盟军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三个师的主要兵力都在17日全部安全到达目的地。美国一〇一师攻占了大部分目标,可因为一座通往埃因霍温的运河桥梁被炸毁了,所以直到18日才攻克该镇。第八十二师也可圈可点,只可惜没有攻克奈梅亨的主要桥梁。


18日,连接运河的桥梁已建造好。第二天一大早,警卫师就长驱直入格拉夫,在那里和美国第八十二师会合。黄昏时,他们已经接近防卫森严的奈梅亨桥。20日,双方为了争夺桥梁展开了激战。与此同时,美军在小镇以西渡河后,转向右进军,夺取了铁路桥的最远端部分。警卫军则负责越过公路桥,最后敌军招架不住,两座桥都毫发无损地落入我们手中。


现在距离阿纳姆只剩最后一段路了,可恶劣的天气阻碍了我军向战区增援人员、物资和弹药,第一空降师的处境极端危急。该师其余部分士兵由于无法抵达指定的桥梁,被困在北岸一个狭小的阵地里,正遭受猛烈的攻击。南岸的友军用尽一切办法,试图去营救他们,可是无法攻破敌军坚固的阵地。警卫师、第四十三师和波兰伞兵也在道路周围降落,英勇地尝试一切办法去营救,可是均以失败告终。


第二幕


出场角色:少校、上校、德军士兵、路德维希、厄克特、吉姆、布朗宁、麦克、艾利克斯


少校:别走了,够近了!你站在那我们能听见!


少校:真是出乎意料的有趣,长官。


德军士兵:我的将军说双方这样争持下去毫无意义!他愿意接受你们的投降!


上校:让他去死吧。


少校:我们这儿没地方收容你们做战俘,对不起!


德军士兵:什么?


少校:我们也想如此,但可惜不能接受你方投降!


少校:还有别的事儿吗?


德军士兵:现在怎么办,将军?


路德维希:将他们荡为平地。


厄克特:奈梅亨那边有消息吗?


吉姆:没有。


布朗宁:没有组织兵力反攻?


吉姆:我的部下会白白牺牲的,天知道那里有多少德军!


麦克:那我们完了?


吉姆:我可没那么说。我们为那座桥付出够多了,得有点收获。但那样的话我需要坦克支援。


布朗宁:这个没问题,吉姆。近卫步兵第一团乐意相助。能做到吗?艾利克斯?


艾利克斯:当然。


吉姆:不只是坦克,我还需要船。如果30军是美国人,我们就会有船。你那有吗?


布朗宁:麦克?


麦克:我们或许有几艘船。


吉姆:今晚能准备好这些船吗?


麦克:很难,长官。我们只有一条路,堵车堵了十里地,而德军不断偷袭,我不知我们能否——


吉姆:那就试试!这你总做得到吧?


厄克特:谢谢,绅士们,谢谢。现在,有关这些船的问题,你有什么意见?需要多少艘……


美军士兵:将军今天脾气不太好,长官,但那不是在针对谁。我们周日空降的时候,他弄伤了脊椎。


这场徒劳的战争整整持续了四天,直到25日蒙哥马利下令召回第一空降师幸存的勇士,他们才连夜乘坐小船冒着近在咫尺的炮火,横渡湍急的河流,直到天亮,原本的一万名士兵只剩下两千四百名安全抵达。


在阿纳姆的所有争夺战结束之后,我们为了巩固所获得的战绩,还继续苦战了两周。德军为了夺回奈梅亨,进行了多次反扑,用飞机轰炸那里的桥梁,派出泅水士兵安装炸弹想将其炸毁,虽然最终没有将桥梁摧毁,但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我们在阿纳姆战斗中经受了很大的风险,因为我们看到胜利在即,值得放手一拼。如果不是在关键时刻,天气变得恶劣,限制了我们的制空权,这一场战役是可以成功的。


直到我从加拿大回来,才知道这个战役的全面情况。即使我在加拿大时,辉煌的战绩已经传到那里了,但史末资元帅仍把这次战役看成是一个失败,因此我给他发了一份电报:


我对西部前线的发展感到很满意,尤其是一波美国援兵加入进来,我们希望不久的将来就会攻下安特卫普。对于阿纳姆战况,我觉得您并没有看到问题的重点,这次战役无疑是一个胜利,只是被困的那部分士兵理应得到支援,然而他们并没有。对于此次战役我并没有一丝一毫的失望,反而为我们的指挥官愿意去冒这个风险而感到欣慰。


由于敌人对阿纳姆的死守,肃清斯凯尔特河口和开放安特卫普港的行动被推迟,自此,这个行动成为首要任务了。我们计划分三步来达成目的:先攻占布雷斯肯斯,再占领南贝弗兰德半岛,最后从东、西、南三面袭击夺取伐耳赫伦岛。加拿大的一个旅沿着河岸开辟了一条直奔布雷斯肯斯的路,并在10月22日攻下该地。与此同时,第一集团军从成功地保卫了南贝弗兰德地峡。


夺取伐耳赫伦岛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加拿大第二师,他们经过一番苦战,到了月底占领了整个地峡。在接下来一个月的苦战中,在第二战术空军的大力支援下,我们俘虏了至少一万两千五百多名德军,这些都是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投降的顽敌。


在这场战役中,突击队还立下了不少丰功伟绩。虽然其他部队和其他士兵都在这场举世瞩目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皇家海军陆战队的英勇表现尤为突出。


11月28日,第一批护航船队到达,英军和美军进入安特卫普。不久前V1导弹和V2导弹让这座城市吃尽了苦头,也造成了许多人员伤亡,但这次行动对战局的影响并不大,与此前伦敦的情况差不多。


在向法国和比利时边界进军时,战略空军给予了盟军很大的帮助。到了秋天,战略空军又重新肩负起轰炸德军的重担,这次他们以炼油设备和运输网作为攻击目标。我们持久的猛攻迫使德军把他们的工厂分散得很广,更加依赖完善的交通设施,这使他们痛苦不堪。由于缺乏货车,那些作战急需的煤炭只能被堆在矿坑口。随着工厂、发电厂和煤气厂倒闭,采油量和储备大幅度跳水,这不仅仅影响了部队的作战,还影响了空军的活动乃至它们的训练。


早在8月,施佩尔就曾警告过希特勒:由于合成油工厂缺乏副产品供应,整个化工业逐渐减产,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日渐严重。到了11月,他又汇报称:如果铁路的运输量再持续下降,这会引起“决定性的生产大灾难”。到12月,他竟然赞扬我们的战略是“影响深远且充满智慧的”。由此可见,我们的轰炸进攻战略终于开始收获胜利的果实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大悦悦ye

    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