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现在学习《楞伽经》第二品第20段经文。
一、“尔时世尊即说颂言:名相分别,二自性相,正智真如,是圆成性。”
这个偈颂讲什么是五法,以及五法与三自性的对应关系。先讲五法。
第一法:名,梵文是nāma,就是名字、名言的意思。
第二法:相,梵文是nimitta,就是凡夫误以为存在着的心外事物的相,就是“外相”。
第三法:分别,梵文是saṃkalpa,就是虚妄分别,作为五法之一时,更多的时候被译为“妄想”。
二自性相,就是两个自性相。哪两个自性呢?就是遍计所执自性和依他起自性。这个偈颂的第一句的意思,就是五法中的名、相和妄想这三法,是遍计所执自性和依他起自性。
在上一讲中,曾经说过5个重要的词:名相、事相,分别、圣智和真如。其实五法中的名,就是这5个重要词当中的名相;五法中的相,就是这5个重要词中的事相;五法中的妄想,就是这5个重要词中的分别。因此,结合上一讲的内容,大家就可以理解了,五法中的名和相是遍计所执自性,五法中的妄想是依他起自性,而且是依他起自性的“杂染”部分。
第四法:“正智”,梵文是samyagjñāna,对应着上一讲5个重要的词当中的“圣智”。
第五法:“真如”,梵文是tathatā,作为五法之一时,更多的时候被译为“如如”。
这个偈颂的第二句的意思就是,五法中的正智和如如是圆成实自性。从正智亲证如如,正智与如如无分别、无能所的角度,把正智划归入圆成实自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就是正智是从“有为法”的藏识转染成净而得,正智因此也可以划归于依他起自性,是依他起自性的“清净”部分。
总结一下,五法就是名、相、妄想、正智和如如。五法可以分为两组:名、相和妄想是一组,特征是杂染;正智和如如是一组,特征是清净。安立名、相和妄想,目的是破增益;安立正智和如如,目的是补损减。名和相,是凡夫误以为的存在,而圣者认为根本不存在。如如是圣者证悟的真实性,但凡夫见不到。为什么凡夫见不到如如呢?因为凡夫妄想,因为凡夫妄想名和相是存在的,妄想名和相的存在,就成为见证如如的障碍。只有转妄想为正智,了达了名和相根本不存在,解构了见证如如的障碍,正智才能攀缘如如,进而趋于佛地。
二、“大慧,是名观察五法自性相法门,自证圣智所行境界,汝及诸菩萨摩诃萨当勤修学。”
佛陀说,大慧呀,这就是要很好思维的,叫作五法和三自性的法门,这是自内证圣智的行处,你和其他菩萨们于此法门应该努力修学。注意,五法和三自性,是自内证圣智行处,就是只有立足于圣者境界,才可能安立五法和三自性的法门。如同在二时教法中没有阿赖耶识一样,二时教法中也没有五法和三自性。这是立足于圣者境界向凡夫说法的三时了义教法的不共法义。
好,《楞伽经》第二品第20段经文学习圆满了。
《楞伽经》读到这里,我们已经学习了五法、三自性和八识,其中五法和三自性都是对凡夫和圣者境界的全面概括,五法和三自性都涵盖凡圣一切法。八识或者说藏识,就不是对凡夫和圣者境界的全面概括。
三、安立藏识是要解决两个问题
藏识是转凡成圣的枢纽机制,藏识对应于依他起自性的杂染部分,藏识要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遍计所执自性圣者认为根本不存在,可为什么圣者认为根本不存在,却在凡夫感知里存在的那么真切?这个凡夫的错觉是怎么产生的?解决这个错觉的产生机制问题,就是安立藏识的目的。
第二,如何“转”错觉为正觉,就是“转”藏识为圣智,也就是“转”妄想为正智,这是修行的要害。正智就是五法中的一法,对应于依他起自性的清净部分,以正智攀缘真如而成佛。
四、对于阿赖耶识的几种误解或疑问
1、阿赖耶识与真如不能相互转变
大家注意,阿赖耶识是转为正智,就是“转识成智”,不是阿赖耶识转为真如。真如原本如此,本来如此,是“无为法”,不是由阿赖耶识转变而来。目前广为流传的阿赖耶识转为真如的这个观点,既不是佛陀见解,也不是印度外道见解,因为印度外道的学者没有这么愚蠢。
除了阿赖耶识转为真如的见解之外,还有一种荒唐见解,就是认为真如受无明熏染而变成了阿赖耶识,就是真如可以转变为阿赖耶识。
请大家注意,真如既不生凡夫误以为存在的凡夫心外境界;真如也不生没有凡夫心外境界,却误以为有凡夫心外境界的错觉。真如是清净的“无为法”,怎么能生起或转变为杂染“有为法”的阿赖耶识呢?真如不生万法,真如也不生虚妄分别。
2、阿赖耶识到底是哪里来的?
这是个很普遍的问题,从这部《楞伽经导读》课程一开始就反复强调:阿赖耶识是圣者才能见。既然是圣者才能见,就说明阿赖耶识是超出了凡夫可以想象和理解的。只是佛陀慈悲,为度众生勉强安立阿赖耶识这个名言,权且比附凡夫境界,为凡夫近似地描述阿赖耶识,这都只是说法的方便。因此,凡夫在学习、领受圣者才能见的阿赖耶识的时候,切忌用凡夫认知凡夫境界的模式去猜测、去揣度。
比如,凡夫的虚妄分别下的自以为存在的世界,在凡夫感知中存在感很强,同时这种存在又是不断变化生灭的。因此,凡夫就会产生一个问题,这个变化生灭的凡夫世界,最初是从哪里来的?正是凡夫在凡夫境界中有了这个问题,凡夫就会把这个问题移植到圣者才能见的阿赖耶识,因此就会问:阿赖耶识是从哪里来的?阿赖耶识中的第一颗杂染种子是从哪里来的?这就是用凡夫的认知去臆度圣者境界而产生的问题。因此,这个问题是戏论。
3、先有杂染种子还是先有现行的kṛ?
再比如,有人问是最先有杂染种子,而后有现行的kṛ呢?还是最先有虚妄分别的kṛ,而后有熏习下的杂染种子呢?这就是把凡夫境界中,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移植到了圣者境界的阿赖耶识,这也是戏论。
4、阿赖耶识是一是异?
再比如,有人问是每一个众生各有一个阿赖耶识呢?还是所有众生共有一个阿赖耶识呢?这就是把凡夫境界的“一”与“异”的二边分别见,移植到圣者境界而导致的问题,这也是戏论。向凡夫回答这个问题,充其量只能用遮诠表述,非一非异,既不是一个也不是多个。总而言之,不要用凡夫的知见,去测度圣者境界。
真如既不生凡夫误以为存在的凡夫心外境界;真如也不生没有凡夫心外境界,却误以为有凡夫心外境界的错觉。真如是清净的“无为法”,怎么能生起或转变为杂染“有为法”的阿赖耶识呢?真如不生万法,真如也不生虚妄分别。
于晓非_ 回复 @熹談:
于老师课程里面说,阿赖耶识是杂染种子的积淀,是如来藏的杂染部分,这样我们修行的目标怎么可能是“证阿赖耶识”呢?
晶晶_g9m 回复 @善观空: 我们修行的目标是证唯识无境、转识成智、以智证真。
淘宝 微店 抖店
一道彩虹_bc 回复 @于晓非_: 有愿意进群学习《楞伽经导读》的听友,在微信里搜索“净名精舍读书会”公众号,扫二维码入群学习
权变中观
于晓非_ 回复 @凡夫无慧: 权便
阿识从哪里来的? 第一个杂染种子从哪里来的?是每人一个,还是共一个阿识? 是我一直思考困惑的地方,原想从《楞伽经》中找到答案。 谁知,于师说这是戏论,凡夫见。不要用凡夫的知见,去测度圣者境界。还是想请老师解惑。
朱赫_a7 回复 @邬波索伽: 抓纲领:判教、立足点、破增益补损减 阿赖耶识是圣者能见安一分真实 安立阿赖耶识的目的是破增益 解构凡夫自以为的存在 遍计所执自性圣者认为根本不存在 可为什么圣者认为根本不存在 却在凡夫感知里存在的那么真切? 这个凡夫的错觉是怎么产生的? 解决这个错觉的产生机制问题, 就是安立藏识的目的。 找第一因是凡夫内心的渴望, 最终导致无因论
转染成净是把杂染的种子转成清净的种子,是把所有杂染种子都转成清净种子之后才是彻底的转识成智吗,清净种子和智的关系怎么样的?
喜子_i3 回复 @马聪_铂伦: 我们不断地正闻熏习如理思维就能把杂染的种子替换掉,有一天替换到一定程度后,“啪”地一下见道啦。成佛就是这样慢慢转的过程,也就是清净种子到一定程度就是智了。
把凡夫境界中,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移植到了圣者境界的阿赖耶识,这也是戏论。 顶礼于老师,说得那么透!
于晓非_ 回复 @白玛若巴: 🙏
听闻如此这般清晰,通达,了义的佛法!真把我高兴的想哭了!好激动也很兴奋!难以言说的喜悦!顶礼拜谢于师!
于晓非_ 回复 @天地壹馬:
安立藏识是要解决两个问题:1、为了解决凡夫的错觉:遍计所执自性圣者认为根本不存在,但凡夫感知存在很真切这是凡夫的错觉。2、“转”错觉为正觉,就是“转”藏识为圣智,也就是“转”妄想为正智。😥😥我这凡夫要怎么转阿?理上明白,行动上怎么做阿?
宝意居士 回复 @AnneLi_z0: 你得先明白,压根没有属遍计所执自性的凡夫,和凡夫的境界。 只有,圣者能见的杂然依他起自性的,凡夫心,和凡夫心升起的错觉。 唯识,无境。 你先把自己的立足点,挪到,凡夫心上。 此时才是真正的唯识观。
阿识从哪里来的? 第一个杂染种子从哪里来的?是每人一个还是共一个阿识? 是我一直思考困惑的地方,原想从《楞伽经》中找到答案。 谁知,于师说这是戏论,凡夫见。不要用凡夫的知见,去测度圣者境界。还是想请老师解惑。真如和凡夫能见之间“隔着”一个阿赖耶识,凡夫的修行努力方向就是亲证阿赖耶识吗?真如不生万法,真如也不生虚妄分别,那成佛后如何和凡夫“勾上”?凡夫观修遍计所执自性是不存在的就能证真实性吗?有为法还分凡夫境界的和圣者境界的吗?
晶晶_g9m 回复 @无生义若存法眼恒不灭: 于老师说的对,不能去臆度圣者境界。您的困惑,首先在于破增益不彻底,如果破增益理解后,就知道根本没有凡夫境界,没有凡夫。既然没有凡夫,还何谈每人一个还是共用阿赖耶识呢?这就成为伪问题了。修行努力的方向是证唯识无境、转识成智、以智证真,目标是成佛。关于佛如何与众生勾上,可以从心识认识论角度来理解,是智慧流淌,引领无明所障的心识领受真实智慧。观修唯识无境,就能最终离分别。当然过程是需要精进努力的,不要轻看断除人我执,并不容易。彻底地断除人我执、法我执,才能离分别。有为法这个名言的安立,是说通。可以用来描述圣者境界,但切记宗通是离言的,应随顺义,莫著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