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送福利篇】打与不打不是目的

【赠送福利篇】打与不打不是目的

00:00
09:03

打与不打不是目的

说到管教子女的方法,我们马上会想到该不该打孩子的问题。没有人会赞成打骂教育,但是完全不打,恐怕也不是最好的管教方法。

其实该不该打不成问题,答案十分简单,应该打就要打,不应该打当然不可以打。所以我们不必去讲可以打或者不可以打,应该研究的是为什么打,如何打才有效。

西方人的遗憾,就是一辈子都活在二分法里面,他们总是在讨论该不该打。


我自己的儿子,我当然有权打。但是有权打,并不是有权乱打。其实我根本不打我的子女,我会塑造那个氛围,让他们知道搞不好爸爸是会打人的,那时就可以不打了。

只要子女有这种意识,就会适可而止,就会自己管住自己。何况我们会告诉孩子说: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爸爸过分打你,赶快跑就没事了。


孩子有的要打,有的可以不打。就好像鼓一样,有的轻轻一敲就很响,有的敲破了也没有用。响鼓是不用重锤的,乖巧的孩子不需要重打,点他一下就通了,自己就会管好自己。

可是有的孩子,怎么讲都听不进去,只知道皮会痛,其他一概不知道。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教育没有一定的理论。

什么样的父母,什么样的子女,彼此怎么互动,不是第三者所能指出和决定的。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互动,成果怎么样他们自己会去调整。

但是不管怎样,体罚子女是一种不得已才采用的方式。因为父母责打子女,无形中会教导子女养成打人的行为习惯,将来遇到忍无可忍的时候,就会出手打人。

而且孩子打常了以后,会变得麻木,反正是要打我,那就打吧,打完就没事了。一旦这样,跟他讲什么他也不听,告诉他什么他也不想,这种打就变成了单纯的体罚,变得毫无意义。

父母的目的要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我们是透过手段,让孩子明白他的错误。所以打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而且是最后才动用的手段,不能轻易去动它。

父母在打孩子的问题上,第一个,不要跟子女斗气。


全世界最有情绪的是中国人,因为中国人是天底下最容易冒火的人。父母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去打孩子,这是绝对不应该的事情。

第二个,不要跟子女斗力。


小的时候还可以拎过来打一顿,孩子慢慢大了就越来越不方便打了,再说一直打下去,等到十八岁父母还打得过他吗?第三个对子女要多斗智。我们举个例子大家听听看。

一位妈妈下班回家,看到3岁的儿子拿着彩笔,在墙壁上画画。妈妈当然很生气,可是妈妈没有骂儿子,反而笑着跟他说:“你居然这么会画画,我还从来没有注意到。”孩子一听很得意、很开心。

再说一遍,当一个人开心的时候,是完全没有抵抗力的。妈妈就接着开始进攻了:“你接着画,画完以后,我们礼拜天拿回去给你祖父看,让他也高兴一下。”

孩子说:“画在墙壁上的,怎么拿得回去呢?”


妈妈说:“对呀,怎么我没想到呢?你要怎么才能拿回去呢?”


“我要画在纸上啊。”

于是孩子乖乖地去找来画纸,画完后礼拜天带回去,拿给祖父看。因为一切都在妈妈的掌握之中,祖父一定夸奖他画得真好。

妈妈回来后,趁热打铁对儿子说:“以后还要不要再在墙壁上画?”


他说:“才不要,爷爷下个礼拜还要看我新画的画,画在墙上我就没法拿给他看。”

妈妈说:“那我帮你把以前的擦掉吧。”


儿子说:“不要你擦,我自己会擦。”


妈妈没有放纵儿子,妈妈还是很严格,但是没有打骂孩子,教育的目的也达到了。

父母要记住,讲话要站在孩子的立场,随时改善子女的行为,从第一句话就要让孩子听得进去,这样才能有效果。根本听不进去,再急也没有用,父母要自己去调整。

前面说过,孩子做错了事情绝对不能放过。因为同样的事情,第一次做错父母没有纠正,第二次错了再来教导,

孩子就很纳闷:为什么上次这样可以,这次就不可以?是不是妈妈心情高兴的时候可以,不高兴的时候就不可以?

父母难就难在这里,第一次没有纠正孩子,第二次再犯的时候打他,他会觉得是父母不高兴,而不是自己做错了。慢慢孩子就会认为,妈妈一不高兴我就倒霉。


那么到底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动用“武力”的方式?我们的建议是警告孩子五次,父母才可以考虑打的问题。

父母要让子女知道,爸爸妈妈不会平白无故打你,更不会因为自己的不高兴就打你,一定是你犯了很严重的错误,而且是屡教不改才会这样做。

比如一个孩子不小心打破了一个汤匙。父母说:“汤匙破了就破了,你的错不是打破汤匙,而是做事不小心,以后要注意。”第二次又打破了。

父母就要警告他:“这是第二次了,怎么还是这么不小心,非要打你才能记住吗?”


孩子说:“不需要,我能记住的。”第三次又来了。

父母告诉他:“再有下次就真的要打了,因为不打你记不得。”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不是要打他,打他是帮他记得不可以做错事。

到了第四次,父母就要问问他:“这是第几次了?”


孩子说:“是第四次了。”


父母再问他:“按照我们说好的要怎么样?”


孩子说:“要打了。”

孩子准备好要挨打了,父母最后才说:“我打你干什么?你记住就好了,我也不是喜欢打你,这次我不打你。”

真到了第五次,父母没什么好说的了,五次都改不了:“你要我打你哪儿你说,你说打手就打手,你说打屁股就打屁股。”孩子想想还是打手心好了。

父母再问他:“用什么打你选一个?”最后问问他:“你真的知道了?”真的要打孩子,要有这样的一个过程。

很多时候,父母打了孩子自己却不知道为什么打他,孩子挨了打也搞不清到底是因为什么,这样完全没有意义。


上天把子女托付给父母,同样赋予父母教养所需的权威。可见在合理的情况下,父母对子女加以责备、处罚、教育、指导,不但必要,而且十分重要。

父母对待子女,多问应该不应该,少问喜欢不喜欢。因此应该责备的时候,一定要加以责备;应该处罚的时候,也不应该马虎放过。

父母要让小孩知道爸爸妈妈是有原则的,不能随便去改变。家庭要有规矩:我们家就是这个样子,别人家怎么样那是别人家的事,与我们没有关系。

一旦家规立起来,小孩就会知道要怎么样去约束自己,也自然就知道该怎么样去做了。


现代父母接受不可体罚子女的新主张,竟然一下子就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打不成材”的古训全部抛诸脑后,是不是过分喜新厌旧呢?

应该不打时,当然不能打;非打不可时,怎么可以逃避应该打的责任呢?再没有现代知识的父母,也深知“既然把子女生下来,就应该负起责任,把子女教养成人”的道理。

因为做与不做,有效与否,基本上都一定要自作自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慧31

    曾仕强学堂 回复 @慧31: 亲爱的易友,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感恩点赞,请多分享!同道中人,感恩您的留言和支持,让我们一起努力传承中华文化,践行传统美德。祝您福满乾坤,元亨利贞!

  • 语桐沐萱

    打着别人的头像,打着别人的头像招摇撞骗,要不要我截图通知对方一声看要不要维权。我截图了哈

  • 达娃拉姆111

    非常支持

    曾仕强学堂 回复 @达娃拉姆111: 在此相遇,即是有缘,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一起努力,共同进步!

  • 温暖在水一方

    👍✨

    暗香飘过1234561 回复 @温暖在水一方:

  • 番薯gan

    支持

  • 百合小憩

    支持,值得学

  • 芳香的土壤

  • 乐河_q5

    支持

  • 硕宝贝的妈妈

    平衡

  • 好抽牌香烟

    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