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期 | 划时代的革命作家——文学巨匠茅盾

第八期 | 划时代的革命作家——文学巨匠茅盾

00:00
06:32

成长:故乡乌镇与文学积淀

“唐代银杏宛在,昭明书室依稀。”这是茅盾回忆家乡时所作的诗句。1896年的夏天,水乡乌镇上的沈家老宅里,一个男婴呱呱坠地。这个男婴就是后来为人们所熟知的,茅盾先生。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少年时期的他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而且尤其喜好作文。幼时的旧学启蒙,为茅盾打下了较好的古文基础,也培养激发了他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

“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这是茅盾12岁时写下的话,而后的人生里,这句话也成为了他一生的追求和信仰。

 

17岁那一年,茅盾考入了北京大学预科。在3年的学习中,他在自己的文学地基上,添置加盖了更多古今中外、不同流派的文学砖瓦。

 

信仰:文艺创作与红色岁月

毕业之后,茅盾进入了商务印书馆工作,24岁时就担任了著名晚刊《小说月报》的主编。彼时正值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他对这本刊物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提出了“为人生的艺术”这样崭新的口号,改版后的《小说月报》在当时的读者中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这段时间里,茅盾先生加入了在上海的共产党小组,后来又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最早的党员之一。他利用刊物主编的身份,经常为党中央和地方的信件沟通提供帮助和支持。

几年后,茅盾辞去《小说月报》主编职务,辗转各地工作学习。南昌起义后,茅盾多次尝试与党组织取得联系,但当时国内的形势十分严峻,最终他与党组织失联。

虽然没能和党取得联系,但是那时的茅盾先生,还是坚持用手中的笔持续战斗,坚持把革命和文学紧密相结合。他坚持以创造进步文化为己任,为后世的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字作品。

在持续的创作中,茅盾始终与故乡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在他的小说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乌镇的影子。最典型的就是《林家铺子》,这是他回乌镇养病时写的短篇小说,在创作时,先生就坐在自家的老宅里,听着窗外潺潺的水声,写着家乡人民的故事。

如果我们今天去到乌镇,会发现很多茅盾文段里描述过的场景,比如他写过的茶馆,比如他写过的香市。乌镇在茅盾的小说里,好像是一片立于时间之外的土地,故事里的人物和巷弄永远保持着,不被岁月磨损的姿态。他们留在文字作品里,也留在人民的记忆里。

传世:代表作《子夜》与茅盾文学奖

1933年,茅盾先生的代表作品《子夜》正式出版发行,小说反映了一九三零年左右革命深入发展,星火燎原的中国社会发展面貌。关于《子夜》和茅盾,坊间还有一个不知真假的有趣说法,据传茅盾为了翻建在乌镇的旧居,用去了半部《子夜》的稿酬。得知这个小插曲之后,兴许我们在先生故居巡礼中,脑海里总会想象先生撰写《子夜》的模样。

 

1981年的一个春天,茅盾捐出了25万元稿费,设立了茅盾文学奖,用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自那时起至今,众多文学创作者在茅盾先生的鼓励下,持续不断地为大众输送优质的文艺作品。就像茅盾故居院子里,那棵先生亲手栽下的大树一样,如今已然枝叶繁茂了。

除了在文学上扶持后来者,茅盾先生的晚年还记挂着一件事。他写信给党中央,请求恢复党籍,这是刻进他血液里的红色基因。1981年3月27日,茅盾先生在北京逝世。中共中央根据茅盾生前的请求,决定恢复他的党籍,党龄从1921年算起。

回望这位文学巨匠的一生,他始终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他的赤子之心里装填着革命热情,满载着家国情怀。茅盾先生在现实与历史之间,诚挚凝视着中国人的生活和命运,记录着那个时代的发展趋势和壮阔波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