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01】善知三自性相

【2-19-01】善知三自性相

00:00
17:22


内容提要


现在学习《楞伽经》第二品第19段经文。


大家知道,佛陀三时教法是由4个道理支撑起来的,哪4个道理呢?就是五法、三自性、八识和二无我。下边这段经文就是讲三自性,请大家结合《楞伽经》第一品第3段经文的第18讲和第19讲的内容,一起学习。


一、“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当善知三自性相。何者为三?所谓妄计自性,缘起自性,圆成自性。”


佛陀说,大慧呀,菩萨们应该很好地知晓三自性相”。哪三种自性相呢?就是妄计自性、缘起自性和圆成自性。


妄计自性,梵文是parikalpitasvabhāva,玄奘法师译为遍计所执自性

缘起自性,梵文是paratantrasvabhāva玄奘法师译为依他起自性

圆成自性,梵文是pariniṣpannasvabhāva玄奘法师译为圆成实自性

千百年来,对于这三自性的翻译,汉传佛教逐渐接受了玄奘法师的译文。


二、“大慧,妄计自性从相生。云何从相生?谓彼依缘起事相种类显现,生计著故。


佛陀说,大慧呀,遍计所执自性是由于相而生起。这里的,梵文是nimitta,就是外相。为什么说遍计所执自性是由于外相而生起呢?就是因为依他起自性显现出了犹如有心外事物存在的相,进而对这个貌似的心外事物的相产生了执著,就是把这个似外之相当作真外之相”(nimitta。所以这个遍计所执自性,就是由于凡夫误以为的外相(nimitta的存在而生起。


三、“大慧,彼计著事相,有二种妄计性生,是诸如来之所演说,谓名相计著相,事相计著相。


佛陀说,大慧呀,对依他起自性显现出的貌似心外事物相的执著,就有了遍计所执自性的两个内容,如来是这样建立遍计所执自性的。哪两个内容?第一,执著名言相,简称名相”。第二,执著名言所指事物相,简称事相”。在第一品第2段经文的第3讲中,讲了种子熏现模型;在第二品第9段经文的第4讲中,又对种子熏现模型做了补充,现在要对种子熏现模型再进一步的补充。


阿赖耶识杂染种子的现行,是显现与分别,就是生翳病的眼睛,显现出了似毛的影,而又将似毛的影分别为心外的毛。注意,一旦虚妄分别心外有毛,就一定会给这个误以为存在的心外的毛,要起个名字叫。这个名言的安立,就是执著名言相。安立名言这件事,也是个k,就会在阿赖耶识熏习下杂染种子。安立名言熏习下的杂染种子,就叫名言种子


其实显现与分别的分别,讲圆满了是两件事:第一,妄想心外有事物;第二,给妄想的心外事物安立名言。不要小看了安立名言这件事儿,因为杂染种子现行时,正是名言种子作为主导力量,才形成了ābhāsa这个似外的显现


四、“大慧,事计著相者,谓计著内外法。相计著相者,谓即彼内外法中计著自共相。是名二种妄计自性相。”


“内外法”的“内”指众生的身体之内,“外”指众生身体之外。内外法就是众生的身体和身体之外的一切事物。


佛陀说,大慧呀,这个执著的名言所指事物相,就是事相,是凡夫的身体和身体之外的一切事物。这个执著的名言相,就是名相,是名言的安立,就会在内外法上作出自相与共相的了别。


给事物安立名言,首先就是强化建立事物的自相,比如起名张三和李四,就确定了张三与李四相互区别的自相;同时又给张三和李四安立一个共同的名言——人,这又建立了张三与李四的共相佛陀说,这内外法的事相和在事相上安立的名相,就是遍计所执自性的两个内容,遍计所执自性讲完了。


五、“大慧,从所依所缘起,是缘起性。


什么是所依和所缘呢?所依和所缘,在第二品第5段经文中有定义,请大家回顾第二品第5段经文的第4讲。所依,梵文是āśraya,就是无始戏论虚妄习气,也就是阿赖耶识中的杂染种子。所缘,梵文是ālambana,就是把ābhāsa误执为nimitta,并给nimitta起了个名叫nimitta的这个虚妄分别,就是k。因此,所依就是杂染种子,所缘就是虚妄分别的k


佛陀说,由于杂染种子和杂染种子现行时的k,就生起了依他起自性。在前面的课程中讲过,所谓依他起,就是种子与k相互依他而起。大家要特别注意,佛陀三时教法中的依他起自性,实叉难陀译为“缘起自性缘起性。这个缘起性只是立足于圣者境界,安立阿赖耶识的种子与k的相互缘起。千万不要混同于佛陀二时教法“四重二谛”的前两重二谛的缘生缘起;千万不要把三时教法的依他起自性”,理解为二时教法的凡夫境界中的万事万物的因缘和合而生起。比如是土的和合而生起,是水的和合而生起。三时教法的依他起自性,只是圣者才能见的心识上的种子与k的相互缘起,是胜义因果,是藏识缘起”。目的是彻底解构凡夫心外的万事万物,是要表明凡夫心外万事万物压根无生,压根不存在。如果把三时教法的依他起自性”,理解为凡夫心外万事万物因缘和合而生起了,这就是不折不扣的颠倒佛说。


再强调一遍,佛陀三时教法的依他起自性,只是阿赖耶识杂染种子与种子现行的k之间的依他而起,就是这句经文所说的“从所依所缘起,是缘起性”,别的都不是,依他起自性讲完了。


六、“何者圆成自性?谓离名相、事相一切分别,自证圣智所行真如。大慧,此是圆成自性,如来藏心。


佛陀说,什么是圆成实自性呢?就是远离了名相和事相的分别之后,自内证圣智亲证的圣境界真如这个真如,就是圆成实自性。注意这句话里有5个重要的词,名相、事相、分别、圣智和真如。远离名相和事相的分别,就是破增益,就是了达名相和事相,其实根本不存在,只是凡夫误以为的存在。名相和事相就是遍计所执自性。分别就是依他起自性,是依他起自性的杂染部分。自内证圣智亲证圣境界真如,就是补损减就是由依他起自性杂染部分的分别的”,转为依他起自性清净部分的无分别的”——转识成智以此圣智,亲证真如。真如,就是自证圣智的行处,就是圣者证悟的真实性,换个名字叫圆成实自性


佛陀继续说,大慧呀,这圆成实自性,就是如来藏心。注意,如来藏心的,梵文是hṛdaya,不是citta。如来藏心就是如来藏的核心法义,如来藏的核心法义就是真如,就是圆成实自性,这个如来藏心就是不空如来藏关于如来藏,请大家回顾一下,第一品第3段经文的第12讲和第13讲。


《楞伽经》第二品的第19段经文学习圆满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AnneLi_z0

    凡夫心外万事万物压根无生,压根不存在。什么都不存在了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于晓非_ 回复 @AnneLi_z0: 没意思,解脱才有意义。

  • 悦可1

    我买了书,过了好长时间,怎么没收到快递呢

    于晓非_ 回复 @悦可1: 请找卖书的平台咨询。

  • 于晓非_

    淘宝 微店 抖店

  • 梁斯4200

    请教于老师🙏 遍计所执自性是因为凡夫误以为有外境才认为存在的,依他起 自性在这个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宝意居士 回复 @梁斯4200: 听友您好,我也是听友 谈一点自己的理解哈 遍计所执自性压根不存在, 误以为有遍计所执自性的【错觉】存在 这个【错觉】就是依他起自性。 而且是杂染依他起。 我们知道依他起自性分两种状态 杂染依他起, 清净依他起。 到底这两种状态有何区别? 为何一个是杂染状态一是个清净状态? 因为 杂染依他起攀缘【外境】增益了遍计所执自性。 并且因为增益了遍计所执自性进而損减了【圆成实自性】。 所以它是杂染的状态。 清净依他起攀缘【真如】 能见能证【圆成实自性】 不增益遍计所执自性,不損减圆成实自性。 所以它是清净的状态。 注意,不是两种依他起自性,两个依他起自性 只是依他起自性的两种不同状态。

  • 于晓非_

    京东

  • 天堂是一条路

    今天于老师把阿赖耶识种子现行时的分别又进行了深入地讲解,提出了名言种子的概念。现在,于老师开始为三时教法的理论框架添加丰富的血肉了。 感恩于老师,教理越来越清晰,法义越来越透彻,跟随于老师学习佛法,一路法喜充满🙏🙏🙏

    于晓非_ 回复 @天堂是一条路: 🙏

  • 邬波索伽

    学习佛法算安立名言吗?

    靈智妙覺 回复 @邬波索伽: 算,对“梦里”学习佛法这件事的语言诠表,是梦里凡夫在梦里使用的语言表达。 但在圣者看来,只是种子的现行,并没有什么学习佛法这件事发生,凡夫境界(“梦里”)的一切都是不可言说的,因为它并没有真实发生,没发生的事,说不着它。

  • 闰__土

    哪位老师再把依他起讲讲,依,他,起,这三个字,“依”是因为,由于的意思?“他”是指阿赖耶识还是指种子和KR,“起”指起了什么?

    无明凡夫 回复 @闰__土: 依他起自性,指佛陀三时教法里讲的三种存在之一,也译为“缘起自性”。para,是其他的意思。tantra,有依持、依续的意思。以字面意思解释,即是需要依靠其他事物才能成立的自性。依他起自性的安立,是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圣者认为根本不存在的遍计所执自性,为什么在凡夫的感知世界里,却存在的这么真实。第二,凡夫如何才能证到佛陀证悟的圆成实自性。对于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就形成了依他起自性的杂染与清净两个部分。依他起自性的杂染部分,就是阿赖耶识的熏习与现行,就是种子熏现模型和眼翳执毛模型。

  • 18929933jsq

    请问老师:名相、事相都是遍计所执自性的话,那成佛这件事也是吗?

    晶晶_g9m 回复 @18929933jsq: 名相、事相是遍计所执自性。名相计执和事相计执,是依他起自性,也叫虚妄分别。遍计所执自性根本不存在,凡夫境界根本不存在,你、我根本不存在,而修行,从来都无关你我。修行,从来都是心上的事儿。那什么才是成佛呢?就是心的转识成智、以智证真,圆满亲证心自性。

  • 梁斯4200

    请问:妄计自性从相生,是因为对自以为存在的心外境界产生了执著,这个执著可以等于分别吗?

    小涛徐 回复 @梁斯4200: 个人理解、简单说可以这么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