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人类思维认知的精神活动
(十八)“心灵”是什么
心灵就是能够直觉和直观,并且包括确认功能的那种东西。它不能够自我解释,把它理解为“自主能知”(“自主意识”)也许更为恰当一些。
所谓“心灵”就是指生命大脑中“直观和确认”的洞察本能。心灵也就是“本体能知”的直接呈现。心灵不仅可以直接面对外部世界,也能够自动认识自身;是生命个体面对“它物和自身”的一种镜像化的直觉、直观效应。
(自主能知、心灵、意识、自我、思维认知皆是指精神现象的同一个核心。)
(十九)感性、直觉、灵感(顿悟)
感性就是纯粹直觉、直观的一种判断表示。感性是一种生存本能,根本上源自于“趋利避害”。
直觉(直观)是指人的感官对于物质和精神形态信息的包容或把握,是“全部而整体”的感知,不是“具体和细节”的分析,因而是宏观特征的认识,是事物的相当准确的概貌了解。(而逻辑理性思辨,则是对过程及细节的分析判断。)
直觉、直观、灵感带有寻觅性、盲动性、试探性、敏锐性、热烈性、突然性。
直觉、直观、灵感其实就是“自主能知”在自然呈现,不加入主观经验的对比判断和分析,也不运用逻辑法则,是一种直接面对当前事物的感知效应。说到底是一种“直观洞察力”。
直觉、直观,还有灵感(顿悟)是感性存在的基础。还可以说,直觉和灵感是不同时空形态之间的一种高维时空感知路径。
感性还可以认为是体内某些生理激素代谢水平与直觉、直观、灵感能力相互作用的标度。它可以采用直觉、直观、灵感、敏感、应急反应、顿悟等等来描述。
附:“天赋”能力
所谓“天赋”能力是指自然生成的某些“智能”,即个体生命超越同类、超越自我的一些优越能力。
(二十)什么是理性
所谓“理性”是指注意—感知—观察—记忆—回忆—对比—判断—联想—推理—谋划—确认等这样一种连续思维认知过程。
人脑记忆中往往有一种源自于“趋利避害”生存本能的潜在的“是非蓝本”,因此可以依据于逻辑法则和主观经验来进行对比判断和分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一旦与之对照,“自主能知”即能够得出判断结果,这样就体现出了理性。
理性是“自主能知”将当前信息,依据生存本能、逻辑法则与主观经验进行对比判断和分析确认的思维认知活动效应(以及认识结果)。
理性是由于当前信息、“自主能知”(心灵)、生存本能(包括后天实践知识)记忆模本、逻辑法则等相互作用派生出来的。
理性可以通过“辨认和确认”过程来展现自身。
理性是一种对内、对外的审视能力,包括对“心灵本身”和“外界事物”的审视判断。
理性可以返回头觉知到心灵的存在状态和性质,但它不能解释和超越心灵,最终只能与心灵同一化,即复归于“直观洞察力”之中,处于“寂寂无为”、“自在不动”,纯粹“本体能知”的状态。
直觉、直观是指一种天赋的能力,不可解释,只能与个体生命本身同一;而理性是从直觉、直观中进一步生发出来的比较、判断、审视、归纳、演绎、推理、确认的逻辑思维过程与结果。
理性是综合直觉、直观(感性)和后天实践经验(知识)建立起来的。
假如没有感性和后天实践经验(知识),我们便无法认识理性自身,我们是借助于感性和后天实践经验(知识)而认识理性本身的。
理性是一切思维认知活动的工具,而感性—经验—知识—逻辑是理性思维得以进行的基本保障。
也可以说,人的理性就是宇宙“本体能知”的一种局部展现。
(二十一)后天习得性
“自我主体性”就是一种最大的后天习得性。婴儿暂时不能够知道自我,在后来的生成过程中是“自主能知”(包括遗传因素)在后天习得性的帮助下,逐步确立起自我主体性。
一个人是在与外界它物和他人对应交流中逐步地确立出自我主体性的。并且由于遗传因素和后天习得性的不同而产生出个性差异。
“自我”的意识是一种最大的后天习得性,一种被禁锢在自身之中的“主体感知”,也是一种大宇宙的缩影。你需要放大它,这样便能与永恒之流合一。
另外,还有各式各样的后天习得性在生存进化过程当中不断地复杂化叠加累积,并且通过一代一代的遗传而传承下来。
附:意志力是什么
所谓意志力,就是意向,或者强烈的意愿。是各种具有取向、有目的意识状态。所有的意志力皆可以被理解为生存本能“趋利避害”的拓展和延续。有时意志力也能够产生变种、变异甚至背反性的结果。
三、精神与心理
根本上说,精神现象是先天存在的,心理活动是后天产生的。宇宙中的精神现象是相对于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心理活动则是生命个体内在意识、情绪的表现;因此精神现象可以是生命个体外在性的,而心理活动是内在性的。
心理和精神是既相关联,又有区别的概念。精神现象包含了意识思维和各种心理活动,心理活动主要是在意识思维之中(包括潜意识、无意识)的情绪性、应激性反映和表现。
心理学所涉及的范畴,是指人的心理建造及其当前活动状态,即心理活动状态是一种可塑造、可变化的进程和呈现;而宇宙本体能知是不会改变的,它是任何生命系统的根本属性,是一切个体精神现象产生的根源。
四、心理与情绪
“心理活动”是一种可塑造、可改变的个体自觉效应,包括了情绪表现,是支配个体当前行为方式的一种心理性基础。
人的心理情绪主要是由于内部和外部信息刺激、生理激素代谢水平、认知记忆模式等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激素、记忆、生理状态、刺激、应激反应等决定一个人当前的情绪表达。
情绪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轻微的“应激反应”,是体内生理激素的作用量效应。
情绪的产生也包括了有利或无利的判断,并且导致个体本身的应激反应(状态),表达为惊恐、抑制、伤悲,或者愉悦、快乐等等。
人的认知思维与心理情绪,是一对孪生子,一种是由“自主能知”生发,另一种可以由生理激素来控制。
心理情绪与认知思维如同两条交汇缠绕的曲线,相互不断地影响着对方。
人的情绪也是由于内部和外部信息、生存本能、生理激素、记忆模板、知识经验、伦理道德、理性思维等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附:情绪
信息一旦作用于大脑后,接下来身体内就会产生出有关的激素分泌、血液循环效应、以及肌体相应动作;再反馈到大脑之中,就产生出各种感受:惊恐忧思,喜怒哀乐等等情绪。
所谓情绪还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体内激素催生的“生理动力效应”。
比如:血清素水平决定人的好斗性,雄性荷尔蒙亦有相同作用,而单氨氧化酶可以分解血清素。
多巴胺是快乐激素,冰毒甲基苯丙胺则可以产生类多巴胺作用。
“愉悦机制”是信息作用于生物体内激素(比如类非肽)激发机制而形成的。是“体内激素代谢的一种可感知、可表达效应”。
环境与基因也共同参与并且起着作用。
情绪是宇宙生命存在状态的一种直接反映和表达。
五、精神现象问题
(一)正常的精神状态
包括了本体能知、潜意识、自主能知、直觉、直观、感觉、知觉、认知思维过程、记忆、回忆、对比、生存本能模板、判断、推理、谋划、概念形成、确认、自我感受、主体意志、行为等等。
附:自我人格
强有力的自我人格形成,一般是以往的强势记忆所致。比如相对身高、体壮、美貌、聪明、才能、天赋、财富、社会地位等,受到赞扬较多,并与其它相对弱势人群对比,形成了一种相对强势记忆。这种记忆固化后支撑内心的优越感,表现为一种自信。
自我人格的形成是一个本身包含了感官、意识、心理以及后天学习和社会生活经历所得,使其成为“社会之人”,并依“社会约定”行事。
(二)非正常的精神状态
1、错觉、空白、幻觉、大脑损伤、遗传性残缺、神经错乱、疯狂、休克、昏迷、植物人……
附:人脑为什么时常会产生出错觉和空白(比如许多视觉幻象试验),这就是本体能知在起作用,而此时的主体思维认知超脱了记忆—对比—判断的常规认知模式,自主能知—个体意识找不到日常习惯的对比判断参照系,在模棱两可之间,本体能知倏然被暴露而现身。(关于错觉的各种图形可以参考查阅其它书籍)
2、“精神分裂”病态问题
人的精神分裂状态就是“自主能知”分裂造成的。“自主能知”分裂增殖就会造成同一个大脑之中多个(不同)的自主意识叠加和混乱,于是出现了精神分裂的情况。(从某种角度上讲,精神分裂的人似乎更接近于宇宙本体能知的本来状态。)
精神分裂症就是大脑里面的“人格繁殖”,由于“个体意识”产生自我分裂,出现“双重、多重主体”以及人格重叠和混乱;而正常人的状态是“同一主体”对于自身以及外部各种信息和事物掌控有序。
精神分裂同时导致身体内部激素分泌紊乱,生理能量转化过度,自主意识与自我以及客体对象之间的对称性关系遭遇了严重破坏。
所谓精神分裂,是指出现了两个以上自主意识同时或者轮流值班的现象,因此发生了冲突和阻塞。
其实在我们的身体中,每一个细胞都可以被分解成为一个意识的种子,分裂出一个意识主体。这也就意味着宇宙本体能知可以不间断地肢解和重叠。
一般人的心理疾病,大多是因为认知方法出了一定问题(比如“单极思维”、“偏执性”等),而精神分裂症则是因为“自主能知”多重分裂而造成的。
另据报道,科学已发现精神分裂症的基因组织:基因循环导致了精神病。第60染色体上有基因变异。
精神混乱等疾病也有遗传倾向。
(三)精神的本质是什么
这是一个真正深入的问题:精神真的就是感觉、知觉、记忆、回忆、对比、判断、抽象、直觉、顿悟、综合、联想、推理、思辨、确认等等这样一些思维认知过程,并且包括各种心理活动吗?
另外,精神是对于自然事物的理解与判断方式和尺度吗?
回答这样的问题,从不同的认识角度会得到不同答案。
精神说到底,是宇宙本体能知与本体能量永恒背反性相互作用的一种流变转化运动效应。这是一种具有宇宙自身指向性的“超越与回归”的相互作用关系。
精神是宇宙本身悖论关系属性的一种预设,是精神作用于物质,物质作用于精神,“超越即回归,回归即超越”的永恒关系。
宇宙本身的“最高性质”就是“对自身的超越”。这种超越性除去物质演化,还可以体现在“人脑认知”抽象的超越N维时空,并对宇宙本身进行返观式的认知。在广义“同源性认知”限制中,“认知”本身可以超越自身而返观式地把握宇宙本身的普遍属性。
精神具有一种“无限外化,又无限回归”的能力,这正是宇宙本身的一种性质,自我超越,自我回归的自然性质。
精神与物质皆是宇宙“自我包含,自我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回归”的自然能力。
(四)精神与物质(肉体)的相互依赖性
纯粹的精神如同纯粹的物质一样,纯粹的宇宙如同没有宇宙一样。没有对象的存在是无意义的存在。
亦如“存在即是被感知”——正是因为有了对象(存在)才显示出感知的意义。
很奇怪是,一些人可以接受肉体的不存在,但根本不能接受精神“自知性”不存在。然而,在总体宇宙中“只有肉体才可以具体表现出个体精神的存在”。
抓住宇宙本体能知与本体能量以及“演化的方向”,这就抓住了生命产生的根本原因。说到底生命的使命就是宇宙自己要认识自己。从能量产生出能知,从能知去认识能量。从物质产生出精神,从精神去认识物质。
附1:精神与物质的转化关系
精神与物质是宇宙本体能知与本体能量“一体二相”的“悖论性对称同一”融合态。
精神可以转化成为物质,物质也可以转化成为精神。比如人可以通过大脑思维活动来支配一切具体行为(即物质性的行为),你的身体一旦发生了行动的时候,都可以被认为是由于精神意识所驱动的,因此精神在这一刻已经转化成为了物质(比如身体)的某些运动。(请注意,精神与物质的共同特征就是运动。)
另外,人脑中的意识思维过程,需要消耗能量(血糖、氧),这可以被认为是一些物质转化成为了精神。
上述并不是说精神直接就变成了物质,也并非是物质直接就变成了精神;而是两者之间可以通过某些运动方式进行转化。
人身体内的意识传导是一种能量信息流,这不难理解。你动一动脚趾,指令经由大脑经神经传导输送到脚。这是以神经电化学传导促使肌体的某一部分在工作。
人们对外部事物的认知思维过程(包括大脑中产生出抽象的意识场空间),必须消耗血糖、氧等。这就像一个人向某一物体用力,推行了一段距离,我们说他消耗了肌糖元和氧,使物体运动了。因此是明显的能量转换。如果我们再做一个试验,你用你的双手使劲的撑着大地中的岩石,而它纹丝不动,虽然你也消耗了能量,你却没有看到明显的能量转换效应,难道你的能量就这样消失了吗?肯定不是。它已经被传导到了大地中,假如这个推力足够大的话,就可以穿越地球,而振荡到太空中去,并进一步转化下去,根本上它是不会消灭的。所以当人脑在思维时消耗掉血糖、氧等等,也就像你用力在推动大地的情形类似,不过这个“大地”则是抽象意识场中的意识思维运动。意识思维认知活动是以一种N维时空形态的能量转化方式弥散开去的,因此它也就像“大地”一样纹丝不动。
思维现象中有一种浅显的逻辑关系,一种物质体—人—在思维。本质上这种物质体完全可以被分解成为一堆量子,即是说,人在量子层面上是等同于其它物质的。所不同的是,人却具有意识思维认知的自组织属性。
如果精神和物质它们在本质上完全不相关联,那么它们之间就不可能互相生发、互相转化。(本质上完全不相通的东西,是不能够相互往来的,更何谈互相转化生发。)
但是精神和物质它们在形式上又是那么的不相同,这是因为所有观察认知者正是由于精神和物质互相关联、互相生发的产物和结果。认知者若要想去认识自身包含的这种“悖论性对称同一”形态的本质属性,是受到“同源性认知”限制的。
“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以及“无不生有、无中生有”之联想,可以被视为N维时空形态之中“实与虚”的转化效应,这涉及到“意识场”的产生以及本体能量与本体能知之间的背反性流变转化效应。
另外,人们为什么可以知道潜意识、无意识、没有意识呢?那是因为我们拥有了显意识。可以说潜意识、无意识、没有意识是从显意识回溯而通向“纯粹物质”的一条途径。
附2:精神与物质的“悖论性对称同一”关系
依据人的认识,不仅无法解释物质的来源,同时也不能解释精神的来源,因为两者在根本上就是背反性同源的,也就是“悖论性对称同一”的。
从本体能知回溯通向本体能量,以及从本体能量回溯通向本体能知的途径就是宇宙之中的生命形态。因此说,生命形态就是宇宙本身精神与物质“悖论性对称同一”属性的充分体现所在。
另外,从物质性的生物大脑中产生出精神,而大脑精神意识又返回头去认识产生自己的物质世界。这也是物质与精神之间(物质转化为精神,精神转化为物质)的“悖论性对称同一”属性关系的体现。
附3:谈一谈“能量与反能量”、“精神与反精神”的关系
相对于这个四维时空区域而言,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去看,光子是四维时空“正能量”的表征物,大脑思维认知运动则是相对性的“反能量”形态。
从根本上说,物质宇宙本身的“反能量”形态就是精神形态。归根到底宇宙本身中只有这样一种真正的反能量、反物质形态。其实反能量、反物质形态就是本体能知(精神),而反能知、反精神形态就是本体能量。两者都是永恒运动的,是背反性流变转化的。
相对于这个四维时空区域而言,思维认知的精神运动形态已经就是某一种反能量、反物质形态了。也就是说,这种运动形态本身不同于任何(正能量)物质运动形态,因此在空间性状上它就是反四维时空的(即可以随意地超越四维时空本身)。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正”与“反”其实都是相对性确立的(是对称性平权的)。在宇宙“总体性悖论”关系中“正即是反,反即是正”。因此在宇宙本身终极形态上,本体能量与本体能知之间是没有正与反区分的;是“这个即是那个,那个即是这个”的“悖论性对称同一”关系。(第六章阐述)
附4:对于死亡的恐惧
对于死亡的恐惧源于自主能知。恐惧是生存本能(“趋利避害”)的变异性、背反性延伸,是自主能知维系个体生命存在的一种维系本能。
(五)宇宙精神(生命)现象简化关系
宇宙自身的构成是本体能量与本体能知的一体两面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了四维时空形态以及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并且在地球产生出生命体,生命体具有生命本能和生存属性,生命不断进化产生五官和神经感知,最后进化出人的大脑和意识。由于外界各种信息进入人的大脑,在大脑中产生神经电化学信号的传递,就像发报机产生出电磁波场一样,大脑里产生出意识场,在意识场当中人的潜意识与个体自主意识和思维认知活动都产生出来了。
最奇妙的是思维认知的对象,又会返回到宇宙事物本身,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宇宙“自产生——自存在——自认识”的思维认知闭环模式:宇宙产生出生命体,生命体进化出思维认知,又返回头去认识宇宙和事物本身。看起来它是一个闭环的“自产生与自认知”模式,但它又是一个开环的“自产生与自认知”模式,因为宇宙的本体能量与本体能知跳着永恒的双人舞,宇宙生命流产生出的思维认知与宇宙事物自身的永恒背反化流变转化进程,是在宇宙N维时空形态之中的一种互动演进,这是宇宙自身的一种双螺旋结构,它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永恒无限。
(六)人的精神(心理)现象简化关系
人的心理活动来源于人的潜意识、直观直觉和自主意识,随之产生人的感觉和知觉,同时在身体激素的作用下,产生各种生理欲望和生理反应,还会产生快乐、愉悦、悲伤等等感受,如果再往上走会有幸福感与人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那种高级成就感。
在人产生感觉的同时,身体会产生出激素,进一步会与知觉和思维认知融合。激素的生成与神经和精神系统会发生关联作用,过度应激状态会出现病理状况,也会在梦境中体现。
在人的思维认知当中会产生观察、分析、判断,对比、推理、证明、确认等等过程,然后产生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进一步上升就进入到抽象思考,比如逻辑理性归纳等这些范畴,抽象思考中还有预测、想象、创意、策划、计谋等更高级的抽象思维认知。
另外一条路径是人的感性直觉灵感,这是感知的来源, 可以促成艺术创造,对神性的认识等等,在直觉直观的感性灵感中,人会产生宗教信仰这类精神现象。
(七)地球上的精神(生命)形态
地球上的精神(生命)形态目前发现有四种:动物、植物、真菌、病毒。凡是超越了纯粹物质形态的存在物,都具有精神的因素。
1、人与动物的关系
细菌与科学家的基因构成很大部分是一样的,黑猩猩与人只有2%的差异,而人与人之间只有几千个基因的差别!
人脑感知与其它动物大脑感知在本质上是类同的,因为动物对于外界信息刺激的反映与人类是相同的,比如受到惊吓,觅食,求偶,以及对于声、光、电刺激的反映等等。
2、动物与植物的关系
植物有没有能知?比如:跳舞草、猪笼草、含羞草等。现在还发现有一种草的基因居然有1/3是与人类相同的。
植物的未来会是怎样的?现在还无法定论和预测。
从植物与动物的相通性、变通性来看,动物首先是通过植物而获得能量和营养的。因此不妨认为,植物是无机物与动物之间的一种转化关联形态。植物之中有没有能知外显,这是一个尚需要在未来进化过程中予以明辨的问题。目前而言,例如猪笼草吞噬小虫、含羞草的动作、植物的趋光性、攀缘能力、相互绞杀等行为,至少表现出了植物与无机物的差别性以及与动物之间的相通性、相似性。
附:生物的性别与性动力
生物两性差别的根本原因来源于“逻辑定律悖论集”关系的自然体现。
性别的最初形式,在四维时空之中就是正负极性、正负电荷(包括量子“波粒二象性”),并且遵循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原则。性别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要让你回复到背反性的不同极性之中去。这就是性别的原动力。(另外大自然还产生出了精神范畴的“同性相融,异性相斥”现象。)
最根本的性动力来源于“逻辑定律悖论集”关系,永恒地存在于本体能知与本体能量的相互对立作用关系之中。
生殖繁衍的动力,也可以认为是由于矛与盾(雄与雌)结合产生出全新的“既矛既盾”形态,而矛与盾(雄与雌)本身却背反性地转化成为“非矛非盾”。
单性繁殖可以得到“不矛盾律”的支持,同时也受到了“逻辑定律悖论集”的限制,因此单体克隆几代之后必然会衰亡就是这个道理。
生命的成长动力和衰老原因,本质上讲,是本体能知要呈现为个体认知的过程,以及能量流变所引起熵增加对于生命体系的损坏。这是两种背反性的作用力在相互斗争。
生命力繁衍的“加速度”(新生命成长力)是如何获得的呢?
生命体的每一次背反性结合(雌雄交配之后精子和卵子结合)就会激发产生一次新的加速运动(犹如宇宙大爆炸),一个小的生命体就此会加速生长。这种“生命动力”(看似额外的动量)来自于本体能量与本体能知相互背反性流变转化运动,犹如自然发生的核聚变和核裂变一样,也像是自然受控的正物质与反物质湮灭爆炸一样。无数个体生命的小爆发,在N维形态框架中形成为宏观无限链接的网络。
性本能的真实含义是,获取自我背反性转化的动力。食色性也,无食即无性。正是物质能量的不断补充而产生性动力,以获得“两性的结合”与自我背反性转化的能量。
父母交合能够产下一个全新“既物质又精神”的后代,这已经充分反映出了能量与能知的一体化特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