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进军成都的路上,有一个人阻挡刘备大军坚持了一年!

刘备在进军成都的路上,有一个人阻挡刘备大军坚持了一年!

00:00
06:11

北京的温度已经接近零下了,但深圳还是满街的短袖。这几天从南到北,一直在讲选人用人的话题。有个基本观点,看一个领导的水平,不看他做什么事,看他用什么人做事。所以用一句话说明宋江水平高,宋江手下有107条好汉。用一张图说明刘备水平高,这张图就是诸葛亮、庞统、关张赵马黄。


在讲到“用人”这个话题的时候,一般我们都会讲到三个案例,第一、关羽辞曹。第二、庞统上任。第三、马谡之死。这三个经典案例背后有非常高明的选人用人的智慧。在谈到“庞统上任”的时候,会提到一个重大的战役,就是洛城战役。刘备带着部队进军成都,洛城是成都的门户,刘璋的大儿子刘循驻守此地。


刘备包围洛城以后,组织部队攻城,这个战役打了一年,洛城就是拿不下来。大家注意,刘璋这儿子很了不起,刘备手下有大将黄忠、大将魏延,有几万生力军,还有庞统、法正给出主意。在这种情况下就是拿不下洛城。而且战斗当中,军师庞统还中箭身亡,时年三十六岁。我们看《三国演义》,它的情节就是庞统非要骑刘备那匹白马,这匹马叫的卢马,结果蜀兵认为骑白马就是主将,乱箭射他,最后庞统被乱箭射死。不过这个情节都是小说,它并不是历史的真实情况。


庞统的死跟骑白马一点儿关系都没有,纯粹是因为战斗状况太惨烈。刘循的战斗力确实够强的,凭借一座小小的孤城能够阻挡刘备大军一年之久,而且关键刘备的先锋官那是黄忠、魏延。所以我们看到刘璋虽然比较暗弱,但是他儿子却非常地出色,可以说是有勇有谋,意志顽强。我经常讲,如果汉献帝有刘循这点本钱,可能天下又是另一个样子。值得关注的是刘循在洛城大战刘备,而刘循的父亲刘璋手握几万重兵,在成都远远地观望,既不支持也不帮助。


《三国志》上记载,刘璋手下有个谋士叫郑度,他给刘璋出了一个特别绝的主意,叫做坚壁清野,乘胜追击。意思就是刘备不是战斗力强嘛,我们根本不跟刘备正面作战,只要把粮食藏好就可以。刘备的部队无粮自乱,等他撤退的时候,我们再组织部队乘胜追击,这样可以一战活捉刘备。这个方案传到刘备的耳朵里,刘备特别地紧张。


不过法正告诉刘备,刘璋这个人软弱无能,缺乏主见,这个主意虽然好,但他一定不会用的。果然,刘璋既没有派兵增援,也没有组织坚壁清野,手握着几万的生力军,就是眼睁睁看着刘备围攻洛城。后来刘备占领了洛城,还活捉了刘璋的儿子刘循。刘备对刘循没有翻旧账,没有追究,而且后来还任命刘循做了奉车中郎将。这个确实体现了刘备的胸怀和境界。


把刘循杀了是非常解恨的,不过以后刘璋肯定不会投降。西川还有很多县城都像洛城一样,要一个一个去占领,那就是损兵折将、浪费时间。刘备把刘循饶了,效果就不一样了。首先刘璋心里边他肯定是感激刘备的,这个就为后来刘璋开城投降,成都问题和平解决埋下了伏笔。而且其他城市的守将就得到一个信息,你看刘循守了一年,把他的军师都打死了,他都能够原谅,而且还能够认定一个官职。那咱们还等什么,赶紧投降了得了。所以洛城战役之后再也没有大的战事了,这些都体现了刘备的胸怀和境界。


在讲领导的基本素质的时候,我们提到的四个优点是远见、果断、大度、责任。刘备饶过刘循,他确实体现了远见和大度。那么一个领导者身上常见的重大缺点有三个,偏袒、狭隘和犹豫。在刘璋的身上我们确实看到了狭隘和犹豫。所以单单从领导素质这一个角度来看,刘备代替刘璋也是一个必然趋势。


这个确实符合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打铁先要自身硬。自身有了过硬的素质,事业的成功是早晚的事。


好了,今天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