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故事】K11教育行业大洗牌

【商业故事】K11教育行业大洗牌

00:00
07:34

各位投资日历的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马红漫。今天是730日星期五。我们的商业故事时间。本周发生了很多事,但是回归到资本市场,我思来想去还是要和大家说说今天这个话题--在线教育,也就是K12行业。


7月24日,被称为双减政策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正式落地,全面限制从学前到高中的课外补习业务,并要求现有机构改制为非营利组织。新东方、好未来、跟谁学等教培机构的股价,用现在非常流行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跌妈不认。新东方723日的股价还在51快左右,26日收盘价已经在16快,跌幅达70%;好未来722日的收盘价为21快,26日的收盘价已经到了44,跌幅达80%。真可谓一纸文件敲碎了K12行业的美好幻梦。


当听到提议说“要不转型做托儿所业务吧”,俞敏洪也不禁潸然泪下。但擦干眼泪之后,还得面对现实。724日当晚,新东方、好未来等机构相继表态,将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一项政策引起教培机构的大地震,甚至引发了资本市场的连日暴跌,一纸监管背后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思量?我们又该拿出什么样的态度来审视这个问题?


事实上,K12教培行业的崛起史,也是一部监管史。最初的监管文件可以追溯到2008年:教育部与国务院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教育收费进一步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文件中提及了补习班”“培训班等概念。


只不过不同时期的监管政策还略有补一,也取决于当时的K12教培行业发展特质。由此,我们可以将监管政策大致归结为2个时期:


2008年-2017年属于整治校内补习的时期。


过去大家知道,源于各种原因,各地的学校和老师都推出过各种形式的校内有偿补习班。因此,在2008年公布的首份监管文件中,就明确禁止学校、教师举办或与社会机构合办有偿的培训班、补习班。


但恰恰这个时期是新东方等教育机构大肆扩张的年份。2007年到2008年间,新东方已在全国各大主要城市都建立了学校。学而思,也就是好未来的前身,也已经开拓到了上海、武汉、天津等地。


2012年,教育部等监管部门又推出了《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2013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文件,重点打击公办教师在校外培训机构兼职代课的形式,并在一年后集中整治中小学补课乱收费等现象。


政府持续多年的整治似乎正是给新东方、好未来等民营K12教培结构空出了一片蓝海。2016-2018年,教育行业的投资并购日益频繁,3年间交易规模从236亿涨到了520亿,上涨了不止一倍,成为了资本市场的小甜甜


但是随着进入2017年,监管政策悄然发生改变,监管部门开始整治校外补习。


试水由上海率先开始:2017年年底,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联合工商局等部门,推出了针对民营教培机构的管理文件,提出设置民营教培机构的从业门槛。随后2018年颁布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监管矛头正式转向校外。


监管文件的两板斧,敲得资本市场冷静了不少。2019年,教育行业投资并购交易规模暴跌至197亿元,不足2018年的四成。但这似乎并未引起从业者的足够重视,只不过中小玩家陆续离场,但头部机构还在进一步壮大。


结合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居家时期对在线教育的广泛需求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迅速用脚投票。新东方、好未来等头部教育机构市值飙涨;同年教育行业投资并购交易规模高达633亿元,创了历史新高。


但是,可见资本理解错了监管的意思。后果也是惨烈的,本次724号发布的双减可谓“史上最严政策”,包括:


1)全年龄段:不仅涉及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前、高中阶段也包含在内;

2)公司改制:现有的培训机构全部改制为非营利机构,收费要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并且不再审批新的培训机构;

3)适可而止:正当学习补习可以,但不能搞成竞赛机制、不能诱发社会焦虑;

4)高度重视:文件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级别高于以往的教育部门。


如此严厉的新规一出,企业和资本市场暂时也没了招,股价的暴跌证明了一切。


当然,你要说是否新东方等企业的未来就没有机会了?其实也不然,只要补课需求一直会在,K12教培机构们或许会以新面貌重新生长起来。


更重要的是,在这一切的背后,政府真正忧思的问题:例如造成经济发展放慢,造成阶层固化、甚至在引发人口出生率下滑等问题上,教培机构并不是唯一的“背锅侠”。住房、医疗也在这些年来不断改革,我就不在这里一一举例了。


但是看着今年以来频繁且有针对性的调控,就可以证明,这是对房地产、医疗、教育,三联动的改革。政府正在通过宏观调控之手,一点点搬开阻挠在阶级流动、生育意愿面前的这三座大山。在这个背景下,旨在破除阻碍社会开放的产业政策、社会政策陆续出台,就就很容易理解了。


好,我们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