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
从少不更事,
到饱经风霜。
要经历许多困难和挫折,
也会面临许多善与恶的考验。
从善如流,从恶如崩
善恶的价值观根植在每个人的心中,
指导我们行为处事,培育我们的人格品质。
在《增广贤文》中有句话是
“善事可作,恶事莫为。”
意思是:
好事可以做,恶事不可为。
择善而行,善有善报,
为善者通常能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
收获来自身边和社会的善意。
而从恶者在一次次恶行的累积中,
内心的道德边界线也越来越模糊,
最终因恶行尝到苦果。
1.关于从善: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古人常言日行一善,功满三千。
善行就像是玫瑰,
当你对别人施以善行的时候,
自己也会得到善行带来的福报和幸福感。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微笑,
当你在陌生的环境保持微笑,
你会发现身边的人也会回以友好和礼貌。
而当你在别人困难时伸出援手,
也有可能帮别人的同时是在帮自己。
《红楼梦》人物结局大多凄惨,
贾家遭遇厄运,府内树倒猢狲散,
那时人人皆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王熙凤的女儿巧姐也差点被卖入烟柳之地,
多亏刘姥姥变卖了家产拼尽一切救回了巧姐。
如果当初王熙凤没有在刘姥姥穷途末路时施以援手,
给了刘姥姥20两银子以接济刘家渡过寒冬。
也没有后来刘姥姥知恩图报,让巧姐逢凶化吉的故事。
世事变化无常,没有谁能一帆风顺,
此时的善行有可能在彼时就会帮到你,
永远都要记得做一个善良的人。
也有人认为救人一命才是善行,
其实不然,生活中许多小善都可以为之。
一次让座、一次举手之劳……
点滴的善行可以感染到别人,
有助于行成良好的道德文化氛围。
善行带来的快乐不是指要有所回报,
而是每次行善之后内心的幸福感和豁达感。
当你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人,做好事,
你会发现自己变得心胸开阔、乐观豁达。
而这可能也是行善最重要的财富。
2.关于戒恶:勿以恶小而为之
人之初,性本善,
善良的人为什么也会变成漠视规则,为非作歹的恶人。
是因为当我们第一次作恶的时候
会在内心听到有个声音在说,
就一次、就一回、没事的……”
就是从意识上掉以轻心,
认为一次作恶、一次小恶不会有严重后果,
或者报以侥幸心理认为只要作恶不被发现就行。
但其实,作恶不仅仅违背了法律和道德,
更为恶劣的是作恶在侵蚀着我们的良知。
当一次次小的恶行形成习惯,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很难迷途知返。
就像小学生一开始只是偷几毛钱,
后来长大开始偷几百块,几千块,
最终成年后扒窃、抢劫甚至绑架,
从此彻头彻底变成了坏人。
又比如戒烟这个例子,
当你好不容易戒了烟,
朋友说抽一根吧,就一根不会有事。
于是你没忍住抽了一根,
后来又一根,你的烟瘾戒不掉,
你也陷入对自己的否定和负面情绪中。
作恶之后人们的心理一开始都是侥幸,
后来变成担忧、良心发现的会不安,
终日处在自我反思和道德感拷问的折磨中。
而慢慢的,当恶行越来越多,
你会开始逐渐变得麻木和无所谓,
那个时候,就是我们内心的良知真正走向堕落的时候。
以为恶行不被发现的人,
古人有句话是举头三尺有神明,
因果报应,恶有恶报,没有人能逃脱。
《增广贤文》里的这句:
“善事可作,恶事莫为。”
告诉我们:
善行要多做,恶行不可为。
不要觉得小善太小就不去做,
诸多的小善可以让我们变成内心富足的人,
可以让我们身处的环境变得友爱互助,
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我们涵养内心,
变成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同时不要觉得恶行太小就可以做,
从恶如崩,一旦踏进恶行的魔咒中,
自己内心也会被反噬变得越来也没有道德感,
恶行的性质会越来越恶劣,从小恶变成了大恶,
最终酿成大错,无法回头。
小施主,
你对于善恶作为有什么想法吗?
可以在评论区分享给大家,
一禅每周末将在一周私信或评论里
抽取一位小施主的留言进行解读哦
欢迎订阅本专辑,将你的心声告诉一禅!
每天晚上八点,我们不见不散~
善恶到头终有报人啊还是多做善事一禅晚安
一禅小和尚官方频道 回复 @小米_fs6: 多做善事,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世界就会变得更好。
小菩薩🙏🙏🙏
一禅小和尚官方频道 回复 @南方的小王:
善事可做,恶事莫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