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晋国对北狄的讨伐

80晋国对北狄的讨伐

00:00
14:30

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大败楚国,不仅使晋文公霸主地位得以确立。更对晋国周边的诸狄产生了极大的威慑作用。狄族再强大,能强大过楚国?晋国的胜利,也给华夏诸侯以信心和力量。公元前628年,卫国趁机向狄发动进攻,迫使狄向卫请和。晋文公的霸业使北狄力量受到很大削弱,称霸意味着随时可以调动诸侯的力量联合打击戎狄。如此北狄部族的气焰被打下去了。内部矛盾也越来越表面化以至分化。但公元前628年年底,晋文公去世。狄人以为机会来了,公元前627年,狄人趁晋国丧,晋襄公继位即与秦军战于崤的机会,向晋发动进攻,到达箕邑,今山西省蒲县东北,有直逼晋国都城之势。晋襄公在取得崤之战的胜利后,回师对付狄人,“败狄于箕。郤成子获白狄子”。这是白狄部名初次见于记载。当时白狄虽仍是赤狄的从属,处在北狄联盟中统一行动,白狄单独以其部落名称出现。说明赤狄盟主的地位受到了影响,公元前606年,赤狄也各以其部名活动,连年“侵齐”、“伐晋”,说明狄各部已不再听从赤狄统一调遣。晋襄公以后,赤狄便分裂为潞氏故城在今山西省潞城县东北四十里、甲氏读音jiǎ shì,春秋时赤狄族的一支。居地在今河北省曲周县一带,、留吁liú yù,春秋时北方部族赤狄的一支,鲁宣公十六年(公元前593年),并于晋国。地在今山西省屯留县南。、铎辰古族名。春秋时赤狄的一支。分布在今山西长治县。周定王14年(公元前593年)并于晋国和啬咎如五部,其中以潞氏最强。他们甚至建立了潞子国。

公元前594年,酆舒发动内乱,杀了晋景公的妹妹伯姬,又弄瞎了潞子婴的一只眼睛。潞子婴急派人去向晋国求救。晋国趁机以讨伐叛臣贼子的名义进入潞国,在潞国的曲梁(今山西潞城石梁村)大战,一举铲除了潞国最大势力集团的酆舒,然后顺便灭亡了潞国。

白狄原来生活在陕北,后来一路向东移入山西北部。这个时候,正遇上一个强大的晋国,因此他们继续向东。而晋国也改变了讨伐狄人,而采取各戎的政策,与其通商,晋厉公时鲜虞与晋国结盟。晋悼公时更采取魏绛和戎政策,使得双方都得到和平发展的机会。白狄一时强大,建立了肥国、鼓国、仇国、中山国等政治实体。

晋平公时期,由于中原弥兵,晋楚争霸告一段落,晋国得以腾出手来,又开始了新一轮对狄人的讨伐。以开拓疆土。周景王十五年,前530晋大夫荀吴伪称同齐军作战,向鲜虞国(今河北新乐西南)借道,攻占昔阳(今晋县西)。昔阳为鼓国之都城。秋八月十日,晋灭掉肥(国名,在今藁城西南。肥与鼓皆为鲜虞属国),将肥国国君緜皋带回晋国。

晋国大夫荀吴先后灭亡肥国、鼓国。中山国也受到很大的打击。白狄已呈衰弱之势,但是,晋国后来发生内斗,先是赵氏旁支邯郸氏反叛,然后赵氏讨伐邯郸氏,然后范氏中行氏讨伐赵氏,然后,剩余的智、韩魏讨伐范氏中行氏,然后中行氏把矛头对准了国君,或许要控制国君以对付其它诸卿,这样晋国一片混乱,最后,在打了七年内敌后,以赵鞅为主帅的晋军终于灭了范氏中行氏。期间鲜虞迎来的翻身和发展的机会,他们建立的中山国,也曾与范氏中行氏联合,并参加了齐、鲁、卫三国攻晋的行动以救范氏、中行氏。趁机发展成河北中部的一个强国。

经过200多年的征伐晋国,除了中山国,晋国基本解决了侵扰中原的戎狄问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小波基

    老师好。这里讲的咸鱼国和鲜于这个姓氏有关系嘛?

    平说平论 回复 @小波基: 鲜虞部族与鲜于姓无关

  • 混沌色彩

    😬

    平说平论 回复 @混沌色彩:

  • 东南亚小兄弟

    这些北狄,在我们的视角是蛮夷,但其实有的是历史比周还要久远的古国,文化也没有那么落后,但因为不是周分封的国家,所以史书少有记载,总是作为反派角色出现。很遗憾

    平说平论 回复 @东南亚小兄弟:

  • 清心似莲花开

    特洛伊木马呢

  • 听风看云处

    《左传》荀林父败赤狄于曲梁,士会灭甲氏。杜预注曲梁在永年广府,顾祖禹认为在今河北鸡泽,更多史学家认定在今河北曲周县。曲周、永年(前几年刚撤县)、鸡泽三县接壤,包括附近的馆陶,被认为是春秋曲梁所在。曲周,名字始于西汉,位置在邯郸东北,再往东过了邱县,就是山东临清地界。 杨伯峻在《春秋左传注》里认为,曲梁在今山西潞城县北四十里之石梁。 根据赤狄其他部落的位置,以及当时联盟区域大小等分析,不可能五百里外的曲周还单独有个甲氏,所以我认为,杨伯峻的考据更准确。 曲周不是曲梁,不可能是甲氏居住地。曲周是曲滏阳河之周,而不是曲梁之周。

    平说平论 回复 @听风看云处: 感谢您的分享,学习了。

  • Lily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