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学期继续给本科生开设管理学的课程,所用的课本就是我写的这本书《管理之道》。此时此刻我手里正拿着这本书,厚厚的,很有质感。从2003年开始酝酿写这本书,到2017年这个书出版,前后经历了差不多十五年的时间。上课的时候看着讲台下边坐的密密麻麻的学生,有时候心里就很感慨,就有一种等了大家十五年的感觉。今天我们就讲讲这本书和这门课吧。
大家看,唐僧西天取经带了三个徒弟,一个叫悟空,一个叫悟能,一个叫悟净。仔细想一想,悟空具有本事,有本事的人要放下名利之心,好好完成任务,提升自己,这个叫悟空,这是大徒弟的成长。二徒弟叫悟能,悟能最顺眼。作为一个领导最喜欢的员工,应该长本事,这样领导在提拔、在关心的时候就有理由了,这叫悟能。悟净作为三号徒弟,既没有本事又不顺眼,这样的人只要干净整齐就可以了,所以他叫悟净。
三个徒弟都带一个“悟”字。咱们中国人做人做事都特别讲究这个“悟”字。总体上看,“悟”有两个层面,一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让规律呈现出来。二是把规律和自己熟悉的事情相联结,让规律在心里边扎根。这第二点尤其重要,所以我在讲课的时候就给自己立了一个规矩,就是每一个抽象的规律都要能举三个例子。第一、古人的例子;第二、现代人的例子;第三,我自己身上发生的例子。一门好的管理学课程或者一本好的管理学书,它一定不是干巴巴地讲三原则、四法则、五要素;它必须包含经典的历史故事、有趣的日常现象,并且对这些材料有深层的解读,遵循从具体到抽象,再回归具体这个原则。
在课堂上面我们也尝试着用一些尽量生动的语言去描述一些抽象的规律。一来二去,同学们就总结出了一些有趣的定理。这里我们可以介绍几个:
一、过墙定理。如果有一堵高墙你过不去,那请你把新买的帽子摘下来扔过去。接下来你就会有过墙的办法;如果你把自己的钻戒摘下来扔过去,立刻你会有十几种办法过这个墙。所以要想过一堵墙,最重要的是墙的另一边得有你想要的东西。
二、茶杯定理。一个茶杯要想从水壶里得到水,这个杯的位置就要比壶低,这叫低姿态才有收获。假如杯的位置比壶高,那一滴水也得不到。
三、牛铃定理。干工作要给结果更要给感觉。就好像老黄牛挂着铃铛干活,一边扎扎实实的干,一边也要让人听到声响,让大家知道自己在努力拼搏。
四、宽度定理。要想有珠穆朗玛的高度,必须先要修炼喜马拉雅的宽度。宽度不够,越高越容易折断。一个管理者越进步越要加强修养。
五、角度定理。一个45岁的人到底算老还是算年轻,这个不取决于他的岁数,而取决于做评价的是15岁的孩子,还是70岁的老人。所以实际上大家看,专家不同,结论不同。我们可以倾听,但不必迷信。
六、焦点定理。主张太多就是没主张,机会太多就是没机会。呈现优点太多,那反而成了没优点。所以一定要锁定核心,突出焦点,牺牲次要。就仿佛画龙点睛,点两只眼睛那是真龙,那点一身眼睛就是筛子。
七、主见定理。做人做事一定要有主见。十字路口盖房子,如果每个路人的意见都听,那你一辈子也不会有自己的房子。
当初写这本书和讲这门课的时候。我有三个想法:
一是要把中国的故事讲好。在管理的课堂上不能张嘴全是外国人名地名和外国的案例。
二是咱们中国人自己要把自己的故事讲好。不能等一群老外把咱们中国的故事讲完了,我们自己在旁边点头鼓掌。
三是用现代人的知识和现代人的眼光去讲一讲那些传统的故事。所以在我们的课堂上,对于一些经史子集、诸子百家、四大名著的经典案例,都使用了管理学、心理学或博弈论重新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做思想史的研究是一条非常艰辛的路,有时候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坐了好几年的冷板凳,得出的研究成果可能就是那么一两句话,往往搞不成定理,做不成公式。人文思想的研究往往不是发明,而是发现。在这方面,文理还真的是有一点不同的。
我记得当年有一位我们学院的青年才俊副院长,曾经指着一堆工科杂志跟我说,一定要有进取心,一定要搞一搞这些研究成果。我觉得用工科的眼光,用工程的模式去看待管理,这挺好的。不过我自己更喜欢用人文的眼光,用思想的角度去看待管理。而且我相信如果把管理思想的研究都统一到“工科模式”上面,管理就死了,思想也死了。所以被人家青年才俊鄙视了,我心里只有两个字,就是呵呵。
比起那些在热闹的路上赶进度的人,我更喜欢走一条寂静的小路去寻找春天,这里面有我发自内心的热爱。时光飞逝,岁月如流,一转眼,十五年的时光过去了。当初初出茅庐的小伙子现在鬓角都已经长出了白头发,翻看着当年的书稿和那些上课的照片,往事历历在目,有很多的感慨,有很多的感动。
在这里要衷心地感谢各位朋友、各位玉佩、各位同学的支持,希望我们大家互相鼓励,携手进步;未来还有更多的十五年、二十五年等着我们,衷心的对大家说一声,谢谢!
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
我也有发自内心的热爱(⑉°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