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的琐碎事情比较多,所以嗓子有点儿上火,昨天很多朋友听录音都听出来了。我觉得其实这个也挺有趣的。这一年内容录下来以后,听一听哪一天的内容,就能知道那一天身体状况、情绪状况、精神头怎么样,都能从录音那质量里边听出来。
中秋节已经过了,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经开始上班了。今天我们再抬头看天上的月亮,它就不是十五的月亮,而是十六的月亮。我记得当年曾经有一首流行歌曲,就叫“十五的月亮十六圆”,那歌词写得还挺有意思,我印象挺深的。十五的月儿十六圆,要想收获先种田,要想饮水先挖泉,要想唱歌先对调,要想恋爱可得多交谈。你看这讲的都是大实话,但是非常有道理。
昨天八月十五,我们讲了晚明的大文学家张岱。其实我非常喜欢这个人物,因为我觉得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一些集体特征,研究起来非常耐人寻味。今天八月十六,我们接着聊一聊张岱的话题。张岱曾经在有一年的八月十六做过一件特别地天马行空、令大家瞠目结舌的事情。
首先我们得交代交代背景。张岱不光文章写的好,而且他多才多艺,会造园林,懂音律,善弹琴,茶道功夫也非常深,而且尤其精通戏曲,能编能导能演。他自己家里养着戏班子,而且他身边的这些随从、仆人差不多个个都能唱上几句。
话说崇祯二年,也就是公元1629年中秋节刚过,第二天八月十六,张岱从镇江去山东兖州,正好路过镇江的金山寺。金山寺可不简单,它是一个有故事的寺庙。有一段家喻户晓的故事叫做“白娘子水漫金山”,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不过这段张岱和金山寺的故事,可能很多朋友都没听过。
话说这张岱带着随从仆人半夜来到镇江金山寺,这天正好是八月十六,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当时的景色是什么样呢?张岱自己描述,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xùn)天为白。用现代汉语来描述,就是当时的月光像水囊里往外倒水一样,从天空中倾泻下来。江上的波涛汹涌,露气吸了月光,喷薄到天空当中,放眼望去一片银白。
张岱经过龙王堂进入了金山寺的大殿,当时因为已经是半夜了,所以四周一片漆黑安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看着天上的明月和江上的波涛,张岱一时来了兴致,当时他安排手下人在大殿上点燃灯火,打起这个锣鼓点,所有人都扮上角色,一起唱一出大戏。这戏的主题就是“韩世忠大战金兵”。熟悉《岳飞传》的朋友都知道这一段,韩世忠、梁红玉在黄天荡大败金兀术(zhú)。这是一出武戏啊,打起来非常热闹。
大家想想看,半夜里在庙里边打起锣鼓点唱大戏,这个动静可非同小可,一时之间全庙里的人还有周围的人都被惊醒了。大和尚、小和尚、半大和尚,还有周围的很多住户,都跑到大殿前面来看戏,大家一边看戏一边惊讶,这些唱戏的人是什么人?什么时候来的?从哪里来的?谁也不敢问。
等到大戏唱完,东方已经有了鱼肚白,天要亮了。张岱带着手下人一句话不说,收拾行头清理场子,上了船就过江去了。庙里的僧人一直追送到山脚下,目送着这些人消失在茫茫的大江上,到底这些人是人、是鬼、是怪,谁也搞不清楚。我相信当时看着这些人脸上百思不得其解的迷茫表情,张岱心里边一定是特别兴奋的。他就是想追求这种效果,他就是想找这种感觉。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喜欢不喜欢。这段故事就叫做“八月十六金山夜戏”。
通过这段故事,我们也能感受到张岱是一个非常有想法,非常有想象力,精神上非常洒脱,完全不受束缚的人。这样的人物、这样的故事隔着几百年的时光,今天读起来依然令人神往。
我觉得一个人不管是多大年纪或者生活在哪个层面上,也不管是什么官职或者有没有钱,我们都应该活得生动,活得鲜活,活的有热情,活得有精神内容,这才是生活的真谛所在。
好了,今天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