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故事】曾经轰动全国的民族品牌,彻底凉了

【商业故事】曾经轰动全国的民族品牌,彻底凉了

00:00
06:50

各位投资日历的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马红漫。今天是7月23日星期五,我们的商业故事时间。7月19日,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新增了破产重整的信息。破产申请人为山东德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这也就意味着,曾经的名族品牌“汇源果汁”,正式踏上了破产重整之路。


早在今年118日,汇源果汁在港交所停牌近3年后正式退市。据报道,汇源集团面临的不仅仅是经营上的困难,还深陷债务的泥潭,在连年亏损之下,负债超过百亿,每年,汇源需要支付的利息费用就已经是净利润的数倍。创始人朱新礼也被列为失信人员。


要知道,汇源果汁可是曾经创下行业销售量第二,曾经占据国内果汁市场45%的占有率,被人们称为果汁大王的民族品牌。2007年赴港上市时,还创下了当年港交所 IPO 的最大金额。为何短短不到 15 年的时间,从高台跌落直至破产重组?


不知道有没有人还记得,可口可乐曾在2008年计划以每股12.2港元,总计179.2亿港元的价格收购汇源全部已发行股份。按照当时的价格,如果汇源果汁“卖身”成功,朱新礼将进账74亿港元。但一切的美好也恰恰是被这起收购案所打破,汇源的转折点就此开始。


在当时,无论是可口可乐还是汇源果汁,都非常看好这次合作。


一方面是可口可乐想借机在中国扩大市场,另外一方面则是农民出身的企业家朱新礼,原计划用这74亿投资中国的现代农业,帮助广大农村、农民实行规模化经营,科技化经营,品牌化经营。所以他做这一切的目的到不是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逸而售卖公司,他心里是有一个“农业梦”的。


当时的朱新礼认为,借助可口可乐的平台,他可以把中国的新鲜水果和浓缩果汁输送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去。为了促成这次收购,他孤注一掷。当时,汇源果汁在全国21个销售大区的21名省级经理全部离职,员工人数从2007年底的9722人被砍到2008年底的4935人,销售人员则从3926人减少到1160人。朱新礼完全就是拦腰斩断了深耕多年积累下来的销售渠道。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确切说,是朱新礼完全没有预估到全国人民对于“汇源果汁”这个品牌的感情认识。特别是前面提到的年份,2008 年,这一年正是北京奥运会的年份,恰恰汇源果汁还是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正是这样的火爆,很多国人都以汇源果汁是中国自己的品牌而自豪。所以一时间当大家得知民族品牌要卖给外资企业的时候,群情激愤。当时有个媒体就做了一个公开调查,结果79.11%的被调查民众表示反对这项收购。


当然,仅仅是民众的情绪高涨并不能够阻止可口可乐对汇源果汁的收购。但历史就是会有各种偶然与巧合,200881日,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垄断问题的《反垄断法》正式施行。可口可乐要收购汇源果汁,这在当时就是重大的舆情事件,自然也就引起了商务部的关注。随后,20093月,商务部依据《反垄断法》叫停了这项收购案。此次并购案也成为了《反垄断法》实施以来首个未获通过的案例。


并购失败让汇源果汁元气大伤,朱新礼也为自己的孤注一掷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从此,汇源果汁走上下坡路,直至今天的退市破产。


这样的民族品牌一路从巅峰到破产,难免让人唏嘘。但是针对当年的这起并购案,我们多少可以有些反思。


1)当初的监管部门假定了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后,有可能通过搭售、捆绑销售果汁饮料,设定其他排他性交易条件等手段,导致消费者被迫接受更高价格、更少种类的产品,进而损害消费者利益。


但实际上,在全球通胀的背景下,可口可乐自己这些年也并没有涨价多少。只要交易市场是自由的,准入是自由的,竞争就会存在,就不存在被迫接受的价格,垄断也难以形成。


2)当时只看到了国内市场可能被外资企业支配,这个方向上,却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在国际市场上,汇源果汁也可以借助可口可乐的渠道和影响力,打开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获得更多的消费者。


3)此外,当时大家担心的收购成功后的“可口可乐和汇源果汁”将过于强大,导致其他潜在竞争者很难再插足这个市场。


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必须承认,竞争是全方位的,只要准入是自由的,打败一个方便面品牌的未必是另一个品牌的方便面,很有可能是美团外卖,是饿了么,对不对?打败微信市场的未必是第二个微信,很有可能是抖音。


所以,有种竞争叫“另辟蹊径”。


可乐和果汁的合并,看上去好像是别人很难再进入这两个市场,但谁也没有规定说,竞争只能在这两个产品上展开。


4)当时还有人顾虑,如果收购成功将会挤压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给中国果汁饮料市场竞争格局造成不良影响。


但事实上,生存空间从来都应该是企业自己用产品质量争取来的,而不是其他企业“礼让”出来的。


当初,众人纷纷表示汇源果汁是民族品牌,所以不能卖给外企,但今天,汇源果汁破产了,怎么看都不是一个曾经的民族品牌应有的结果。


如果汇源果汁当初能够借可口可乐之势,打开国际市场,让国际都知道这个出自中国、以及绝大多数原材料都产自中国的品牌,我们收获的将不仅仅是外汇,还有国际市场对整个中国市场的重新认识。我想,这才是真正的民族品牌振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