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师》第六讲(7)从外物到外生

《大宗师》第六讲(7)从外物到外生

00:00
11:02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从外物到外生

“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这个“物”,有身外之物,也有心内之“物”,精神上的、理论上的统可称为心内之“物”。已经过了第一关了,对人间的功名富贵,乡土人情,温柔富贵之乡,冤家对头等等,都放下了。又守了七日,在这“七天”之内,又传了什么秘诀与功夫呢?我们不知道,但肯定是有的,不然怎么会“三天”就能“外物”?大家知道我空、法空,为什么要先“外物”?因为我空比法空难。太阳有没有,和我的关系不大;地球有没有,和我的关系也不大;美国现在怎么样,和我的关系不大;北京也好、上海也好,和我们的关系都不大。但我的父母、我的儿女有什么了,我马上就会激动,就会紧张。外面的事,事不关己的事情,大家也不会轻易动心。一但事情关己了呢?关己则乱呀。所以,法空说起来比较容易,学哲学的人和学佛法的人,动不动就说“万法皆空”,说这个话的时候,其实都是轻飘飘的,能空吗?

世间万物是物,在外天下的过程中已得到了初步的料理。但心中之法也是“物”,是心物,也得把它摆平、放下。我们的知识、见识、理论,特别是学佛学道的理论是否舍得放下,而把它“外”掉呢?很多学道之人想都想不到这里来。佛教讲万法皆空。万法本空和你有什么关系?万法不空又和你有什么关系?所以,我们认识法空很容易,但是要真正地从心里面承认法空,体证法空,而把它“外”掉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从身边的事情说起,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天气热了,你受得了吗?你能外物吗?热也是物啊;天冷了,你受得了吗?冷也是物啊;没有钱了,水电费该交了,房东在催你交房租了,这个也是物,你能把这些东西扫到一边去吗?跟你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都是物,你能把它们都排除掉吗?你能排除对我们眼耳鼻舌身意的干扰,排除色声香味触法的干扰吗?落实在我们身边,社会关系网里的名闻利养,得失是非,这么一切一切,都是切肤之痛啊,不是我们坐在茶馆里面高谈阔论的东西。不是坐而论道在那里说法空,要开悟,不仅仅是那个。更深一层说,老师传的法,上师传的法,佛祖传的法,稍不留意,在我们心里就成“物”了,你能有所警省而把它“外”掉吗?佛说:“如来说法,以筏喻法。法且当舍,何况非法。”这也是在讲“外物”啊。

这个外物就像“外天下”一样,前提是老师必须有这层功夫。当老师的,当善知识的,能不能外天下?你外天下都不能,天天给我吹什么外物,你忽悠我啊?你都不能外物,还让我来外物,还需要我来供养你吗?这里也告诉我们,在外面一定要擦亮眼睛,对那些所谓的“高人”,一定要先看看他有没有外天下的气象,是不是真的能外物。“七日而后能外物”,这个是有实证依据的,如果没有修证上的依据,就只是嘴上的谈资而已。所以,心外之物、心内之物都要一概“外”之。

“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当然,对外物的“物”,我们可以给它一个哲学化的称谓,叫客观世界,相对于外生的“生”这个主观世界。“生”是生命和与生命一体的主观精神,也就是“我”。所以这个外生,我理解的就是“我空”,我法二空。外生,就是放下对自己的生命和主观精神本身的执着,也就是说在“我”字上放得下。不然刀架在脖子上,你受得了吗?一个人好端端在路上走,突然遇到绑匪用抢把你胸口顶住,你心里面害怕吗?严格来说,法空和我空是一体的,没有法就没有我,没有主观也就没有客观。自己的喜怒哀乐,自己的酒色财气,自己诸多的人事关系,自己的冤家对头,冤亲债主,这些因缘撞在一块儿,一面是物,一面是我;一面是无,一面是有,你是否能把这一切都看破,放下?能看破,放下是不容易的,为什么呢?

这个生命和精神每分每秒都离不开你,我们举心动念就有一个“我”在里面,我现在在感受“我”的存在,实际上是和我的生命融在一体的。生命、精神和自我意识,这三者是密不可分,融在一块儿的,你能割得开吗?我们念头一动,“我”就渗透到每个念头里面。在唯识学里,第七识叫“恒审思量”,它无时无刻不在思量之中,能够打成一片,含容过去、现在、未来,全部都是我的天下,都离不开我的感觉。学佛是我在学,修行是我在修,破参是我要破,悟道是我要悟,证道也是我要证,都在“我”字中间打转。既然在“我”字中间打转,那你就永远悟不了道。所以,我经常说,很多学修佛法的人,哪怕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都入不了门,为什么?就是“我”字去不掉,“我”字不能空。“我”字不空,第七识就把你拴得牢牢的,烦恼把你拴得牢牢的,生生世世都和你在一块儿,你怎么能入门?

所以,我提倡在修道的时候,要用公心来修,公心一起来,马上就进入我空的状态。为什么佛法在六度波罗蜜里面,首先提倡的就是布施波罗蜜,因为它是破除我执的最好方法。一个忍辱,一个布施,都是无上妙法。布施就是舍我所有,把属于我的东西奉献出去,这是破我执的一个重要方法。忍辱也是这样,被歌利王节节肢解,肯定都受不了。别说割肉肢解,在人与人的关系里面,受委屈是经常的事。受老板的委屈,受领导的委屈,夫妇之间也有委屈。先生说,老婆太厉害,我老是受委屈;太太说,胡说,明明是我委屈了。父母对子女也是这样,子女老是觉得会受委屈,为什么?都是因为“我”的观念存在,如果没有我的存在,哪里有委屈呢?在“内不见己,外不见人”的状态下,哪里还有什么委屈?还有什么欢喜不欢喜的事呢?一切都与万法一体,就不存在这个事了。

“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放下自己“生”的这个感觉,就是放下“我”的这种感觉。在心理学里面,最低也是最根本的需求就是生存的需要,就是吃喝拉撒睡;其次是对安全的需要,这些都是生命体的基本需求。为了基本的、合理的生存需要,是应该的。并不是说,饿了,吃了一碗饭就是贪;冷了,想加一件衣服是贪。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就不能说人家是犯淫,对不对?不能那样说。这个是基本需求,超过了这个需求,才是贪。外生,每时每处都与我息息相关联,把道家学说里面的东西用佛法来理解,那就非常地亲切了。大家都是学佛的人,这样一说,就容易把里面的关键处把握到。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逍遥游心理世界

    辛苦了,好听😊

  • 逍遥游心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