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逢入京使》:边塞戎马为功名,故园东望泪龙钟

11《逢入京使》:边塞戎马为功名,故园东望泪龙钟

00:00
17:34

第11节《逢入京使》:边塞戎马为功名,故园东望泪龙钟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忙碌和繁华的朝代。盛唐时疆土辽阔、国力强盛,勇武之人奔赴边陲,只为建立开疆扩土之功,文化政治上开放包容、言论相对自由,故而有才之人访遍名山大川,求取天地灵气、宦游四方,与名家公卿结交。

中晚唐时期,时局动荡,外部藩镇割据至使战乱时有发生,内部阉宦专权、党争不断,导致人才流落四方,民生疾苦,哀鸿遍野。在这种情况下,羁旅便成为唐代文人的一种生活常态。

文人墨客因为游学、求官、征战沙场而奔波在外,也因流放、贬谪、躲避战乱而漂泊他乡,以异乡人的状态留下无数诗文佳作。尽管同在路上,诗人面临的情形不同,产生的情绪也就完全不一样。“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是借秋江暮色,抒发游子思乡的情意;“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是在惨烈沙场,宣告誓死报国的决心;“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是从个人手足离散的悲痛,反映家国之忧思;“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则是细数时光飞逝,发出身不由己之惋惜。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首《逢入京使》,来自一个胸襟开阔、语言绮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人——岑参。岑参把羁旅诗写得豪迈又柔情,是唐代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边塞诗人之一。

跟前面讲过的杜甫、杜牧一样,岑参也拿到了官宦世家、家道中落的人生剧本。他的曾祖父岑文本是唐太宗时期的宰相,堂伯祖是唐高宗时期的宰相,堂伯是唐中宗、睿宗朝的宰相,三代岑家子弟辅佐四代君主,门户不可谓不高。岑参的父亲虽然不及祖上,但也是两任州刺史。只不过父亲死得很早,岑参小时候家境并不好,一直跟着哥哥长大,还在嵩阳过了一段时间的隐居生活。

二十岁那年,岑参跟随哥哥迁居到了长安,为了求取功名在两京之间奔波。在长安的日子里,岑参结识了很多军中的朋友,于是慢慢地开始有了从军的念头,在《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一诗中,写下“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的豪言。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岑参在科举考试中高中一甲“榜眼”,也就是仅次于“状元”的第二名。虽然进士及第,但是家道中落的岑参只被授予一个兵曹参军的官职。这个兵曹参军是一个八品小军官,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等事,让一个榜眼来当这个官儿,真的是大材小用了。

岑参对这个结果自然很失望,但是失望之余,也算是抓到一根可以登上仕途的绳索。于是,赴任前,他在曾经居住的草堂中题诗一首,写道“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意思是说,我岑参白纸一张,也没法依靠祖传的家业,怎么敢嫌弃官职卑微呢?你说说他姿态有多低!

这个卑微的官职,消耗了岑参两年的时间。这期间,名将高仙芝在克什米尔地区客场作战,智取小勃律国,使唐军在西域声威大震。公元747年,凯旋归来的高仙芝获封安西四镇节度使。两年之后,高仙芝聘请岑参到自己的幕府当书记。岑参总算有了出头之日。

安西四镇,在今天的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由中央委任的节度使管理,地处中亚交通要塞,对唐朝西北边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跟随名将,在西域最高军事机构中就职,对蛰伏已久的岑参来说,实在是难得的机会。

而把握这个机会,意味着他必须在而立之年舍家撇业,独自来到帝国最遥远的西北边陲,而且边疆凶险,此去前路漫漫,能否闯出一番名堂也有很多变数。

不过岑参并没有过多犹豫,曾经的军旅梦和报国心再次得到感召,再出发之前,他写了这样一首诗“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然后毅然决然地告别了长安的小家,踏上了前往西域、守卫国家的征途。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这只是他颠沛流离、戎马一生的开始,此后的几十年里,他都将作为一个羁旅客,奔波在路上……

西域之途太远了,路上不知道走了多久。某一天,岑参碰到一个故人,两人立马而谈、嘘寒问暖,原来对方正在回京述职的途中。第一次长途远行的岑参,恨不得马上写封家书,让友人带回长安,可惜身边连纸笔都没有。《逢入京使》讲的就是这个场景……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首诗很简单,没有雄伟壮阔的边塞风光,也非岑参特色的“奇丽”风格,但是却把羁旅途中的浓浓思乡之情吐露无遗。 

第一句“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诗人当下所在的位置。“故园”指的是长安,“东望”说明诗人此刻正在西行的途中,回望家乡的位置,已经是长路漫漫,无可回头。路途还不知道还有多远,此去也不知道何时才能返还。

思乡情不知不觉涌上心头,于是紧跟着第二句“双袖龙钟泪不干”。因思乡而留下的泪水,止不住也擦不干,以至于两支袖子都被打湿。这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把思念具象化为泪水,“泪不干”可见满到溢出来的深情。

诗人此去是为建功立业的,纵使思乡却不能归乡。那该怎么办呢?出门匆匆,走马相逢,连家书都来不及写,就请给我家里捎个口信、报平安吧!于是有了最后两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两句没有特别匠心独运的词眼,可贵之处在于情感真挚、自然流露。明代篆刻家沈野有一个经典论断,说“眼前光景口头语,便是诗人绝妙词”。用来分析这一句再合适不过了:“马上相逢无纸笔”是眼前光景,“凭君传语报平安”是口头词,没有精心的艺术再加工,却让人感受到真挚急迫的心情,便是绝妙之词。

诗人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决心,只能暂时搁下对故乡的眷恋和个人的儿女私情,继续前行,进取心和游子意交织在此情此景之中,复杂而又感人,但脱口而出的却是最浅显的语言。浅显之中有丰富的韵味,直击读者内心,这就是岑参的过人之处。

游子漂泊在外,通讯还不便利的情况下,托人传话保平安是非常具有普遍意义的,但岑参可以把一般人心中所想的事、口中想说的话,用眼前景、口头语表达出来,实在动人。难怪刘熙载在《艺概》中评论本诗到“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

写《逢入京使》的岑参,还是个第一次出远门的年轻人,靠一腔热血与豪情壮志来冲淡浓浓的思乡之情。

按说能跟着高仙芝这样的封疆大吏征战西域,岑参的前途想必是不可限量的。毕竟高仙芝在担任安西节度使期间,先是打败朅师国、俘虏了国王,后又战胜吐蕃、镇压石国,向朝廷上报的军功自然数不胜数……随便哪一项,岑参能参与一把,升职加薪还不是早晚的事儿?

然而,理论上是这样,可现实有其他安排。岑参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文官,一直没有真正进入高仙芝的“朋友圈”,重大战役他都没有参与,所做的工作呢,也不过是后勤保障和联络官,离成就丰功伟业的前线战场非常遥远,功劳簿上自然很难留名。

公元751年,岑参送同僚刘单上前线,作《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一诗,写道 “功业须及时,立身有行藏。男儿感忠义,万里忘越乡”。看着同辈有机会远征沙场、及时建立功绩,不知道此时的岑参会不会不甘心。

他本以为能大展拳脚,没成想自己离家万里,只是换了个地方继续无所事事。雄心壮志仿佛大漠里的一缕孤烟,顷刻间被疾风吹得无影无踪;而家乡又上心头,“悔向万里来,功名是何物!”,忠义之道还能坚持多久呢?

现实并没有考验岑参太久。就在岑参送走刘单的同一年夏天,高仙芝在石国第二大城市怛罗斯遭遇大食国联军,结果唐军的盟友葛逻禄部中途叛变,反戈一击。最终高仙芝兵败,带着数千人马狼狈逃回。这是大唐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边境冲突中败给西域异族。虽然没有直接影响到大唐的国土安全,也不至于让唐军失去威慑力,但帝国颜面何存?于是,唐玄宗震怒,直接解除了高仙芝安西节度使之职。

上司吃了败仗,岑参也受到波及,不得不奉命回京述职。就这样,岑参的第一次出塞就这样草草地划伤了句号,因为他的边塞生涯毫无建树,自然也就没有得到提拔,想来这几载光阴终究还是虚度了……

不知道他在回京旅途中,会不会遇到一个向边塞走去的人,请求他“传语报平安”;但可以确定的是,此时的岑参和写下《逢入京使》的岑参,已经完全不是一个心境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就是这么突然,经历过这些的岑参,此时还不到四十岁。

这次出塞让岑参体会到了真实的边塞生活,目睹了前人诗文中出现的山川奇景,也收获了见所未见的异域风情,这些都让他的边塞诗感情真切、形象奇伟,尤其是他写军旅生涯的部分,格调高亢激越,金句频频,令人过目难忘,绮丽之至冠绝盛唐。这可能是岑参六年塞外生活最大的收获,也是仅有一点点的收获了。

回到长安后,岑参也没有宅着,经常叫上高适、薛据、储光羲、杜甫等三五好友一起郊游解闷。某日,他们来到长安城南的佛教圣地慈恩寺,里面一座当时最高的建筑物——慈恩寺塔——也就是现在的大雁塔。

登上京城第一高,目光扫过寺庙周围的清幽洁净,岑参甚至产生了出家的念头,“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说的是佛家清净之理能使人彻悟,预期在在官场蹉跎一生,不如及早挂冠而去,去追求无穷无尽的大觉之道。

但是他真的能够放下曾经的军旅梦和爱国心吗?真的可以安顿下来参禅悟道吗?在边塞单元,我们还会讲到《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继续讲讲岑参接下来的人生走向。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