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那种跑偏的教育方式,让小鱼以猴子为榜样认认真真苦练爬树

吐槽那种跑偏的教育方式,让小鱼以猴子为榜样认认真真苦练爬树

00:00
08:13

五一的假期已经结束了,相信听到这个音频的时候,很多朋友已经吃过了早点,正在去上班的路上。今天我们还是重复这几天的系列话题,我们已经讲过了三个错误的认知模式——泛化、极化、激化。今天我们要讲第四个错误的认知模式,就是僵化


从哪开始呢?我们先来聊一个八卦的小新闻,不知道大家关注了没有。最近女排国手惠若琪结婚了,惠若琪的身高是1米92,应该我没记错。你说这位新郎身高是多少呢?查一查只有1米86多一点儿,在中国人一般的习惯来看,新郎就应该比新娘要高一点儿,丈夫就应该比妻子要高一点儿。但是这段姻缘突破了这种传统的固有的模式。这段女高男矮的婚姻收到了很多人的祝福,其中就包括王祖蓝的祝福,他还分享了自己的切身体会。我要给他们二位点赞!在追求幸福的路上,就是要有敢于突破僵化保守的传统模式的这种勇气


其实僵化的人是挺可怕的,他用单一的模式、单一的眼光和单一的角度来看待世界,看待人生。不光局限了自己,而且有可能会伤害别人。这几天我有一个学生跟我诉苦,说他跟他爸就闹意见了。他老爸就非让他要考一个公务员。可是这学生自己就想去一个企业,父子二人产生了激烈的冲突。父亲还口口声声说:儿子,我是为你好,将来你自然就知道我的一片苦心了。其实很理解这位父亲,中国人有一句俗话:可怜天下父母亲。做父母的真的是呕心沥血,废寝忘食,提前为孩子设计好了追求人生,追求幸福的美好路径。可是我想说的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你敢保证你设计的路径真的是最适合孩子的吗?我们都听说过一个成语——刻舟求剑。水是流动的,船是运动的,周围一切都在发展变化当中。你在三年、五年或十年之前刻下的小道道真的最适合孩子的路吗?


我想起来发生在身边的一件事。老杨是一个国企的退休干部,最近他在国外的儿子婚姻亮起了红灯,这事让他挺烦恼的。其实他这孩子很优秀,从小学习就很好,邻居们都说这是个清华北大的苗子。不过高考的时候发挥并不是特别出色,只是上了一个一般的一本大学。为这事,老杨跟儿子还闹了很长时间的意见。他希望接下来儿子能出国去一个名校,读一个硕士或博士什么的。可是儿子在北京已经谈了女朋友了。经过父子二人若干次激烈的交锋以后,儿子终于屈从了,去了国外,那这感情后来也就不了了之。接下来这事情的发展并不像老杨设想的那样,儿子在国外过得并不好,婚姻好几次亮起了红灯。有一段时间儿子基本都不跟老杨联系了,这夫妻二人还挺想念孩子的。老杨的妻子身体也不太好,逢年过节眼前空落落的,也没个人。老杨自己推着妻子去看病拿药,出出进进的,这心里感觉很不是滋味。


邻居老方就不太一样,老方的儿子跟这老杨的儿子是同学,上中学的时候学习很一般,而且特别迷足球。高考之前去踢球,腿受了伤,他是坐着轮椅、打着石膏去参加的高考。考试成绩比较一般,境内的大学也没考上,就上了一个境外的大学。毕业以后,老方也是希望他去一个稳定的国企上班,但是儿子选择了进入一个小公司,后来干脆就自己创业。中间经过几次起伏波折以后,事业终于步入了快车道。30岁左右的时候,儿子结婚了,组建了家庭,后来又生了一个宝宝。逢年过节的时候,一大家子五口人其乐融融地在一起看电视,聊闲天,包饺子。


出来散步的时候,正好碰到了去医院拿药回来的老杨。这都是老邻居,当然要聊几句。老杨就跟老方说:你看看你多好啊,你看看我这日子越过越凄荒。最后老方对老杨只有一句话,说:你啊,就是把孩子管得太死了。我觉得这个案例是挺有代表性的。在我们身边大家注意一下:凡是能用多样化眼光看待孩子成长的家长,长期来讲都成功了。相反,凡是用单一的、固执的、僵化的标准来管孩子和来教育孩子的家长,最后往往都失败了。


在《论语》当中,孔老夫子早就教育我们“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这八个字其实就在提醒人们:不要僵化;不要固执;不要一棍子打死,一条道跑到黑,一个角度看世界。世界是多样的,成功的路有很多,条条大路通罗马。能考上清华北大挺好的,考不上也可以成功啊。能上211、985大学挺好的。有很多人没上这个大学,他也成功了。我觉得我们大家都应该真心地接受多样化,热爱多样化,坚定不移地破除那些片面的、僵化的、偏执的眼光和态度。这件事情在早期教育当中,在子女培养当中尤其重要。


以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眼光来进行反思,我觉得当下中国的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存在三个很严重的问题:

第一,非要用爬树的标准来考核小鲤鱼的成长。鹰在天上飞,鱼在水里游。这种多样化完全不考虑。一个标准就是爬树,凡是不会爬树的鱼都不是好鱼,都是没有前途的鱼。

第二个可怕的问题就是把鱼和猴子放在一起进行爬树考试。谁爬得好就把资源都给谁,谁爬的快就把机遇都给谁,并且把最好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都集中到树梢上。盖几个大学,凡是爬不了树的,永远没有机会上树梢上的大学。你就在泥坑里呆着吧!而且把老师的收入和个人业绩表现跟学会爬树的人数挂钩,导致老师对这些学不会爬树的鱼产生了深深的鄙视和厌恶。

第三个最要命的问题是,经过了层层的培训和层层的考试以后,所有的鱼都坚定不移地相信人生最大的进步就是学会爬树爬到高处。每条小鱼在写作文的时候,都把树上的猴子立为自己人生的目标,立为成功的标杆,谁都不敢谈江河大海的事情了。


以上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这一代人深深反思的。好了,今天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爱笑的男孩_6j

    说的对,你说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