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 悲远嫁如此感离情——第一百回(上)

055 悲远嫁如此感离情——第一百回(上)

00:00
24:17

第五十五讲  悲远嫁如何感离情——第100回(上)


喜马拉雅的听众,大家好,欢迎听马瑞芳品读红楼梦续·后四十回。我们继续看程伟元高鹗根据无名氏续书补订的第100回的内容。100回的回目是“破好事香菱重结怨,悲远嫁宝玉感离情”,这个回目包括的内容是:薛蟠翻案秋后处决,夏金桂引诱薛蝌却被香菱闯破好事,再次和香菱结怨;探春远嫁,贾宝玉和薛宝钗感到离别的悲哀。我们先看看探春远嫁,对贾府,特别对贾母王夫人贾宝玉引起什么反映。


一百回开头接续九十九回结尾,贾政到节度衙门,半天没出来,外边议论不已。对这个议论比较合理的猜测是:李十儿借贾政的名义捞了不少的钱,贾政还完全蒙在鼓里,但是外边对贾政是大贪官的舆论已经造得很足,江西的县、府、道早就把贾政敛钱的事“揭报”也就是揭发报告给了节度,外边的议论大约以为节度这么长时间跟贾政谈话,肯定是在询问他收钱的事,甚至已经在训斥他。“外边议论不已”,李十儿心里有鬼,很着急。我惊讶地发现,这个管着看大门的李十儿,又成了贾政的贴身亲随,贾政外出,他跟着。看到这类描写,真令人啼笑皆非。周瑞家的曾说过,贾府的奴仆分工非常明确,管收租的只管收租,管跟着出门的只管跟着出门,绝对不可以越雷池一步。现在贾政从贾府带来的李十儿成了贾府的不管部长了,什么事都管。大门是他看,收不收粮是他管,粮道大人拜会节度,也是他跟着。贾政出来,李十儿迎上来跟着,到了没人的地方就问:“老爷进去这半天,有什么要紧的事?”大家听听,一个贾府的奴仆,一个管看大门的,有什么胆量敢过问粮道大人跟节度大人说话的内容?如果是在曹雪芹笔下,贾政早就下令把这个人打板子,或者就把这个胡作非为的家奴轰走,续书作者偏偏叫李十儿敢问,偏偏叫贾政不以为家奴想造反,还笑着回答:“并没有事。只为镇海总制是这位大人的亲戚,有书来嘱托照应我,所以说了些好话。又说我们如今也是亲戚了。”这样的描写,对已经在江西有贪腐之名的贾政来说,当然是个好消息,因为这是不管青红皂白,只讲人情,不讲王法,官官相护,亲情大于王法,这样写有它的合理性在内,但是把一个门子掺合到里边,叫这个门子好像他是贾赦,来过问贾政和节度的谈话谈了什么内容,又颇有点儿滑稽,我看到这些地方总是想:续书作者到底懂得不懂得贵族家庭里边的主子和奴才是什么关系?更滑稽的是小说继续写:李十儿听得,心内喜欢,不免又壮了些胆子,便竭力怂恿贾政许这亲事。读到这里我真是快晕倒了,贾府看大门的奴仆,竟然又过问起国公府三小姐的婚事来,难道他以为自己是王子腾再世?是老舅爷过问外甥女的婚事?像后四十回这类不懂豪门规矩的描写真叫彻底乱套,用我们山东俗话说:这可真叫热闹大了劲儿啦。


贾政还是担心因为自己给薛蟠的事讲过情,担心薛蟠案重审,会对自己会有什么挂碍,他回到粮道官衙,就打发家人进京打听,顺便把总制求亲之事,把探春要远嫁的事回明贾母,如果贾母愿意,就把探春接到江西给她完婚。家人奉命赶到京中,回明了王夫人,在吏部打听到对贾政并无处分,只是把太平县县令革职,看来继江西节度之后吏部尚书又来个官官相护,又来了个舍车保帅。看过《四进士》京剧的朋友肯定知道,只要做官的人写信讲情干涉案情,按朝廷律法那是要处以绞刑。贾政在薛蟠案上讲过情,按照明清律法,即使他不掉脑袋,也得革职,但是贾政什么事也没有,看来是元妃的余威还在。当然这更不符合曹雪芹原来的构思,因为曹雪芹原来的构思是元妃获罪被处死,贾府才随着遭殃。


贾政不仅对李十儿这些人在外边胡作非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现在居然还学会利用女儿的婚姻在官场拉关系,他可是更加“假正”也就是假正经了。而一个小小门子李十儿怎么可能极力撺掇促成探春的婚事?完全没了尊卑上下。续书作者他就这么写。那么,探春远嫁的事,在贾府会引起什么反映?我看到那些描写也是不太合理、不太到位,但是写得很有趣,很好看。贾母听到贾政给探春决定的亲事说:“好便好,但是道儿太远。虽然老爷在那里,倘或将来老爷调任,可不是我们孩子太单了吗。”王夫人说:“也拿不定。或者那边还调进来;即不然,终有个叶落归根。”王夫人劝贾母的话很严谨,我们两家都是做官的,那边可能还调到京城来,即使调不进来,当官的最后都会叶落归根回乡,探春也还能跟着回来。这番话,岂不是严丝合缝,很能够安慰老祖母了?王夫人又说:“老爷既在那里做官,上司说了,好意思不给么?想来老爷的主意定了,只是不敢做主,故遣人来回老太太的。”王夫人这几句话也非常合理,我发现,进入后四十回,王夫人越来越人情练达了。而且探春不是她的亲生,远嫁了岂不更利索,所以她劝贾母劝得振振有词。贾母担心三丫头一去,不知三年两年可能回家?再迟了,恐怕我赶不上再见他一面了,说着掉下泪来。贾母忽然感情又丰富起来,你唯一疼爱的女儿贾敏的遗孤林黛玉年纪轻轻就死了,你老太太都不马上去见她最后一面,这会儿倒又为个长大成人的孙女出嫁伤感起来。王夫人又来一番长篇大论,意思是:女孩子大了,少不得总得出嫁,只要孩子有造化就好。迎春倒嫁得近,时常听见他被女婿打闹,甚至不给饭吃。就是我们送了东西去,他也摸不着。近来益发不放他回来。说咱们使了他家的银钱。王夫人又说:“前儿我惦记他,打发人去瞧他,迎丫头藏在耳房里不肯出来。老婆子们必要进去,看见我们姑娘这样冷天还穿着几件旧衣裳。一包眼泪地告诉婆子们说:‘回去别说我这么苦,这也是命里所招,也不用送什么衣服东西来,不但摸不着,反要添一顿打。说是我告诉的。’老太太想想,这倒是近处眼见的,若不好更难受。倒亏了大太太也不理会他,大老爷也不出个头!如今迎姑娘实在比我们三等使唤的丫头还不如。”王夫人这番话,实际上是代替续书作者叙事,描写贾府养尊处优、原来由金奴玉婢伺候着的二小姐,现在因为错误的父母之命,掉进苦命的万丈深渊。这是续书作者想用侧面描写完成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看到的迎春判词“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也算是用心良苦了。王夫人一番议论后,贾母按照王夫人意见定盘子,送探春远嫁。


但是仔细推敲王夫人长达四百多字的长篇大论却有好几处不合情理:第一,王夫人在前八十回是贾母说过的“没嘴葫芦似的”,她什么时候变成这么能言善辩、长篇大论、滔滔不绝?而且王夫人说话是那样的逻辑清楚、道理明白?她什么时候成了贾母的主心骨和教师爷了?第二,贾政是贾府的二老爷,贾赦是贾府继承荣国公头衔的大老爷,王夫人吃了老虎心豹子胆,竟然能当面对贾母指责贾府的大老爷和大太太,她就不怕贾母当面臭骂她一顿,不怕她的话传到贾赦和邢夫人耳朵里、叫她吃不了兜着走?第三,王夫人传孙绍祖的话,说贾府欠了孙家的钱,尊贵的老太君听了有什么感想?贾母怎么能充耳不闻、毫无反映?按说贾母听到这样的话,会雷霆大怒,会立即把贾赦揪来问个清楚,到底你用没用孙家的钱,但是,孙绍祖这番如此污辱国公府的话,对贾母似乎像东风吹马耳,难道贾母一品诰命夫人威风都到爪哇国去了?


后四十回对贾府世态人情的描写,不合情理的地方真是层出不穷。赵姨娘对探春远嫁的反映就是。赵姨娘听见探春远嫁反欢喜起来,心想:“我这个丫头在家忒瞧不起我,我何曾还是个娘,还洑上水护着别人。他挡在头里,连环儿也不得出头。如今老爷接了去,我倒干净。想要他孝敬我,不能够了。只愿意他像迎丫头似的,我也称称愿。”赵姨娘跑去跟探春道喜,又说“养了你一场,并没有借你的光儿。就是我有七分不好,也有三分的好,总不要一去了把我搁在脑勺子后头。”如果愚蠢也像围棋分段,赵姨娘这个愚妾真愚蠢到九段了。赵姨娘本是“黑脸”,曹雪芹笔下对赵姨娘和贾环从来就没有过一个字的好话,后四十回忠实继承前八十回曹雪芹对赵姨娘的态度了,不过赵姨娘对探春远嫁的态度这样的描写,合不合起码的情理?一个再坏的女人,能恶毒地盼望亲生女儿倒霉吗?


探春被生身之母气一场,闷闷地走到宝玉这边。宝玉问他:林妹妹死的时候是不是远远的有音乐之声。探春证明:确实有,而且说:那夜却怪,不似人家鼓乐之音。贾宝玉想到阴司“那人”说黛玉生不同人,死不同鬼,必是那里仙子临凡。想起那年唱戏做的嫦娥,飘飘艳艳,何等风致。贾宝玉觉得欣慰。在贾宝玉的心中,林黛玉的形象现在是完全变了,林黛玉在曹雪芹笔下,只是像西施,“病如西子胜三分”,她什么时候跟嫦娥扯到一块了?后四十回写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早就不是宝黛爱情原来的滋味,不是那种心灵相通、生死相依的滋味,成了贾宝玉想入非非地在审美了。而且宝玉想起“那年”唱戏做的嫦娥,这又是哪儿和哪儿?“那年”是哪年?还不是跟黛玉之死是同一年?续书作者先把林黛玉的生日从二月调到秋天,又忘记林黛玉在当年秋天就死了。宝玉想念黛玉,回了贾母要紫鹃,紫鹃心里不愿意,但是没法,她在宝玉跟前,不是嗳声就是叹气。宝玉背地里拉着他,低声下气要问黛玉的话,紫鹃从没好话回答。紫鹃的表现仍然是黛玉之死中最好的,而她到了宝玉身边,还会有后边的好多情节。这点安排还不错。


后四十回对薛宝钗的描写始终放在两个字上,就是礼法的“礼”和道理的“理”这两个字。薛宝钗既重礼法,也会讲道理。薛宝钗对贾宝玉的教育成了后四十回常态。宝玉听见袭人和宝钗讲究探春出嫁之事,“啊呀”一声,哭倒在炕上。宝钗等问起,他说:“这日子过不得了!我姊妹们都一个一个地散了!林妹妹是成了仙去了。大姐姐呢已经死了,这也罢了,没天天在一块。二姐姐呢,碰着了一个混帐不堪的东西。三妹妹又要远嫁,总不得见的了。史妹妹又不知要到那里去。薛妹妹是有了人家的。这些姐姐妹妹,难道一个都不留在家里,单留我做什么!”宝钗循循善诱地教导他,说:“据你的心,要这些姐妹都在家里陪到你老了,都不要为终身的事吗?打量天下独是你一个人爱姐姐妹妹呢,若都像你,连我也不能陪你了。大凡人念书,原为的是明理,怎么你益发糊涂了。这么说起来,我同袭姑娘各自一边儿去,让你把姐姐妹妹们都邀了来守着你。”宝玉两只手拉住宝钗、袭人,说:“我也知道。为什么散得这么早呢?等我化了灰的时候再散也不迟。”又把贾宝玉在前八十回动不动代烟化灰重复上。宝钗还安排探春临行对宝玉来番箴谏,好言相劝,叫探春教育贾宝玉。探春远嫁,宝玉仅因离别而难过,一点也没像当初迎春要嫁时的痛切感受。我发现新娘子薛宝钗已经成了贾宝玉教师爷,总是对贾宝玉苦口婆心、耳提面命的。而薛宝钗婚后教育贾宝玉的一些语言,严丝合缝、振振有词,像老吏断狱,像律师出庭,比较符合前八十回薛宝钗博学淑女的身份。我刚刚看到喜马拉雅红楼梦后四十回一位听友留言:“我感觉这续书的人就好比唐中期的诗人,有一句两句出彩的诗句如‘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让人记起,但整诗整篇却很难让人记全。”听友这段话特别精彩,我很受启发。确实,后四十回写得不太理想的章回里边,往往也会有几句出彩的话,比如,林黛玉说,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比如薛宝钗动不动对贾宝玉讲礼法讲道理,都写得比较好。不过呢,续书作者又会令人头疼的再写匪夷所思的情节。这一回和林黛玉有关的事我就觉得莫名其妙。林黛玉之死,是贾宝玉心中永远的疼,不知道是什么人,哪把壶不开提哪把,竟然把潇湘馆的人全部调到贾宝玉身边,由薛宝钗来处理。小说是这样写:“那雪雁虽是宝玉娶亲这夜出过力的,宝钗见他心地不甚明白,便回了贾母、王夫人,将他配了一个小厮,各自过活去了。王奶妈养着他,将来好送黛玉的灵柩回南。鹦哥等小丫头仍服侍了老太太。”短短的一段话,漏洞迭出,紫鹃是贾宝玉找贾母要来的,潇湘馆其他人怎么都一古脑儿到贾宝玉这边来了?把林黛玉身边的人都调到贾宝玉身边,是怕贾宝玉想不起林黛玉吗?这是贾母的还是王夫人的馊主意?因为别人没这个权力。宝钗处理了雪雁,是聪明的做法,这叫清君侧,就是不叫宝玉想起拜堂时雪雁代替莺儿那件李代桃僵的糗事。至于薛宝钗有什么义务把王奶妈养着,就只有天知道了。潇湘馆余下的小丫头竟出现紫鹃原名“鹦哥”,前八十回这个所谓林黛玉的小丫头从未出现,又是疏忽,而原来给林黛玉晾手帕的春纤却不知道到哪里去了。我看后四十回,有时觉得《红楼梦》的锦衣华裳外边又给披了件破衣服,到处是洞,透风撒气。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小明_iip

    贾芸可以给凤凰似的宝玉说媒,门房大爷就能为三小姐促成远嫁,挺好的,这样才乱的对称

    马瑞芳 回复 @小明_iip: 乱的对称,妙。

  • 7级福途

    前八十回的王夫人装傻充愣口是心非道貌岸然也就罢了,后四十回还冷酷无情头头是道起来,越发让人讨厌。

    马瑞芳 回复 @7级福途: 然也

  • 三个圈_7k

    这里的贾母听到迎春那么惨,居然不生气,不难受?继外孙女黛玉之后,对亲孙女也无情无义起来了,整一个作者的工具人

    马瑞芳 回复 @三个圈_7k: 评得真棒,我都忽略了贾母对迎春,多谢。

  • 菡雲

    写宝玉对紫鹃这段,不就是在生硬模仿对玉钏那段吗?但是,在宝玉心里,黛玉地位居然等同于金钏么?

    马瑞芳 回复 @菡雲: 对呀

  • 苏三yu

    每次听老师讲,都感觉很过瘾

    马瑞芳 回复 @苏三yu: 谢谢

  • 秋水长天莽苍苍

    “愚蠢到九段”。哈哈,妙语如珠!

    马瑞芳 回复 @秋水长天莽苍苍: 确实

  • 美丽人生_s0e

    有幸听马老师讲红楼梦,还能得到老师的亲自回复,真是太享受太过瘾太太满足了!马老师观点鲜明正直善良风趣幽默妙语连珠三观很正!顺祝马老师秋安!

    马瑞芳 回复 @美丽人生_s0e: 秋安!

  • 西亚_m2

    小时候看红楼的时候,并不知道后四十回非曹公手笔,只觉得好多人物突然都变得陌生可憎,慈爱的贾母,妙语连珠的凤姐一点可爱之处都没有了,现今听马老师细细解读过来,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了。马老师的前八十回解读已经翻来覆去听好多遍,关于红楼梦的各类解读无论红学大家还是草根野谈,几乎听遍了,马老师的和蒋勋老师的是最喜欢的

  • 老大姑

    门子不一定是看大门的

    马瑞芳 回复 @老大姑: 还兼荣国府总管?

  • 桜庭颯太

    我觉得李十儿就是三岔口的地保——管得宽

    马瑞芳 回复 @桜庭颯太: 此人不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