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读书:成事(1)|历史上的李鸿章军事才能如何?

樊登读书:成事(1)|历史上的李鸿章军事才能如何?

00:00
07:17

我们讲讲李鸿章的发迹史。前面几讲我们介绍了这么多背景事件,从林则徐到魏源到曾国藩,有了这些背景,你才能知道李鸿章是怎么起家的、怎么创业、怎么失败、又怎么投靠曾国藩、投靠曾国藩又怎么自立门户,用今天的话说叫单飞是吧?又怎么成功……这就是他的创业故事。


1853年2月,太平军从武汉,顺着长江东下,攻占了安徽省城,杀死了安徽巡抚。这时候安徽地方大局一片混乱,犹如惊弓之鸟,一些士绅地主也纷纷开始兴办团练自保——就是组建地方武装部队了。这时候李鸿章还在京城的翰林院当个编修,翰林院编修就是没有什么实权的职务,最重要的职责是什么?就是皇帝的一些礼仪性的活动,他来起草文稿。据说有一天,他正在琉璃厂的一个书摊看书、买书,这时候听说安徽省城被太平军攻占,于是他想,我的家乡省城都被太平军占领了,他作为一个大清的官员,又是安徽人,也一直有抱负,他觉得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时机来了。于是,他就赶回老家参与兴办团练。


这时候,李鸿章以一介书生,投笔从戎,他既无权、又无兵,也没有粮饷、更毫无军旅知识,就这么个“四无”青年,而且他还没有钱!所以他回到家乡,变卖了一部分家产去组织团练,和当地的地方官合作,好像是要保卫自己的家乡、和太平军作战——这是他第一次创业,不出所料,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遭遇了社会的毒打”,空有雄心壮志,结果一败再败,一事无成,完了,什么都没了。官也辞了,也离开体制了,家产还变卖了许多,而且全部败光了,败完了。

所以他当时心情极其不好,觉得很沦落,他写了一首诗,诗中有一句,叫做“书剑飘零旧酒徒”,旧酒徒用来形容自己,来自嘲。可见他有多悲凉。这时候他也三十好几了,却从铁饭碗变成了社会闲散人员,晃晃荡荡,也没有个正经职业。

1859年初,他实在是走投无路了,于是在他哥哥李翰章的引荐下,加入了曾国藩的幕僚。


曾国藩是理学大师,和李鸿章的父亲是同一年的进士。李鸿章的父亲知道曾国藩的学问好,就把自己的两个儿子都推荐给了曾国藩,说请你辅导他们,那么事实上这个师生关系就定下来了,李鸿章是学生,曾国藩是老师,有师生之宜。那么曾国藩就接纳了他,至于他们两人之间关系的复杂性,我们以后再讲。


那么李鸿章,毕竟经过了几年的戎马生涯,虽然败了,但也有了实践经验,因此在曾国藩的幕府中,显示出过人的办事能力,深得曾国藩的器重。


1861年的下半年,太平军在浙东、浙西战场上连获大捷,直达杭州和上海,这时候上海早已经开埠了是吧?有著名的十里洋场,中外杂处,非常富庶、繁华,有“天下膏腴”之称,就是说好像中国的财富都在往那流。那么上海受到太平军的威胁,上海的官绅自然非常害怕,于是派了一些代表,乔装越过太平军的防线,到了安徽的安庆,就是曾国藩的大营,向他求援。这时候的曾国藩,正在全力围攻天京,就是今天的南京。因为太平军占领南京之后,建立了新的王朝,一个新的国家新的政权,它建立了我要定我的首都,我的首都就是南京,因为它是天朝的京城,所以叫天京。


因为按照中国传统,你把首都攻破了,对方的国家政权就没有了。这时候曾国藩正在全力以赴地打天京,他觉得手下无兵可分,于是他就拒绝了上海官绅的请求,说我没有部队能去防守上海,我没有这个力量。

但是李鸿章是他的幕僚,李鸿章知道上海地位非常重要,于是就力劝曾国藩,说你要援救上海,因为上海现在很富裕,今后更加不可限量,绝不能丢了上海,一定要防守。


李鸿章这么一说,以曾国藩的雄才大略,他马上明白上海不能丢,于是决定了,一定要派兵去保卫上海。那问题是,派谁去呢?


因为曾国藩是这样的,曾国藩打过几仗,他亲自指挥战斗,但他打仗不行,老失败,他弟弟曾国荃是能够在前线指挥战斗的,曾国藩是作为一个战略家在后方雄才大略的,他弟弟是能打胜仗的。


所以具体在天京前线打仗围城的,就是他弟弟曾国荃在那里率领着湘军,一步一步一点一点地缩小包围圈,每缩小一点都要死很多人,付出很多人的代价。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