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当“七绝圣手”遇到“诗仙”——李白与王昌龄(上)

第9课:当“七绝圣手”遇到“诗仙”——李白与王昌龄(上)

00:00
15:31

大家好!我是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彭玉平,欢迎收听由我主讲的《给国人的唐宋诗词课》。今天我要讲的是:当“七绝圣手”遇到“诗仙”——李白与王昌龄。


1

大名鼎鼎的“诗仙”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我们都知道他是唐诗最具标志性的人物。然而唐诗有很多种文体,若论古风、歌行,李白自然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但如果我们拿“七绝”——也就是格律诗当中的七言四句体来说的话,排在第一的就不是李白了,究竟是谁比李白还要厉害呢?他,就是“七绝圣手”王昌龄。


王昌龄“出道”比李白还早,当李白还隐居在蜀中默默无闻时,王昌龄就已经凭着《从军行》《出塞》等七绝名作,在长安这个诗坛中心打出了名气,也因此拥有了“七绝圣手”“诗家天子”这样响当当的誉称。


历史上著名的“旗亭画壁”的故事,说的就是开元年间,王昌龄与高适、王之涣一起在旗亭也就是酒楼里小酌,突然来了一群妙龄歌伎,歌伎随后开唱,于是王昌龄就与高适、王之涣私下约定:我们平时写诗都算有点名声,但也难以定出高下。今天我们悄悄听歌伎唱,看唱谁的诗歌多,唱到一首的人就在墙上画一笔,画壁多的人以后就是我们中的老大了。结果呢?歌伎唱的第一首就是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之一),后来还唱了刚刚我们提到的王昌龄的七绝名作《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这首诗被公认为是唐诗七绝的压卷之作,也就是第一名的意思。而在“旗亭画壁”的故事中,最后算下来也果然是唱王昌龄的诗歌最多。看来他被称为“七绝圣手”,不是浪得虚名。


2

王昌龄(约698-约757)比李白(701-762)大三岁,和李白一样,王昌龄也是一个慕侠尚气、纵酒长歌的性情中人。二人不仅性情相投,而且有着共同的匡时济世的人生抱负。李白一生壮志凌云,高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王昌龄也常常作“黄鹤青云当一举,明珠吐著报君恩”(《留别司马太守》)这样的诗句,表白自己报效明主的志向与决心。然而,二人却都因为不拘小节、性格张扬,而一生官场蹭蹬。李白不用说了,我们都知道他经常喝得烂醉如泥,酒后更是放浪形骸,比如喝多了要睡觉了,当着唐玄宗的面让高力士为他脱靴,爽是爽了,但冤家也就这样在不经意中结下了。而王昌龄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历授汜水尉、校书郎,后迁江宁丞,不仅官运一般,中间还两次被贬,也是与李白一样吃了性格的亏。《唐才子传》上说他:

晚途不矜小节,谤议腾沸,两窜遐荒,使知音者喟然长叹。(《唐才子传》)


说他晚年因为不谨慎——其实早年差不多也是这样的。行为大大咧咧,说话没有顾忌,引发了很多人的非议。这个非议可不是说说而已,王昌龄直接因为这种不拘小节的个性,两次被贬谪到了边远蛮荒之地。我说这些干什么呢?主要是想说这两个人因为性情相近,一旦见面,肯定会有一见如故的感觉了。


3

关于李白与王昌龄最初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相识,现在的说法还不确定。但开元二十六年(738),41岁的王昌龄被贬岭南,第二年遇赦北还走到了巴陵这个地方,巴陵也就是现在的岳阳。在这里,他与李白不期而遇,当时李白正在满怀激情、寻找理想的漫游中。这两个天才诗人,也是当代七绝写得最好的人见面了,当然有说不完的话了。在朋友的安排下,他们来到江边的一条小船上,彼此坐定,酒菜上来,当然先是一顿痛饮。


然后王昌龄就开口说:“孔子说‘四十不惑’,我算是理解清楚了。我今年已经过了四十,起起伏伏,经历了很多事,我才发现理想是一回事,现实是一回事。这次被贬岭南,很是意外,也很委屈,但我想通了很多事。其实人生,本来就是成就和磨难兼有的。”


李白看着王昌龄若有所思的样子,说:“你我都是有才之士,我们都需要一个舞台,来展现自己,这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这个国家。”


看着李白充满激情的双眼,王昌龄知道李白的人生体验还是比较单一,但也不忍心在一个充满幻想的人身上兜头浇一盆冷水。李白只好岔开话题,端起酒杯说:“我们难得一聚,喝酒喝酒。”


船慢慢靠岸,这次匆匆一见,也是匆匆一别,他们只是在巴陵偶遇而已。临别之际,王昌龄想起李白依然那么单纯地憧憬着未来,然而通向未来的路却不一定好走,甚至会十分艰难。所以提笔写了一首诗送给李白,就是这首《巴陵送李十二》,李十二就是李白,“十二”是李白在家族的排行。诗是这样写的:

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

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王昌龄《巴陵送李十二》)


巴陵就是指岳阳,我刚才说了,因巴丘山而得名巴陵。“洲渚”就是指江中的陆地,当然是那种很小的陆地了。“摇曳”两个字说明是在船上,这个船开到江中有小块陆地的地方,水流一分为二,船也只能选择一个方向。这是第一句。


“清江”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因为水清见底,所以被称为“清江”。第一句说清江水流到了洲渚旁边就不得不分流,但第二句说,虽然分流,但在江风吹拂之下,彼此说话却是十分畅通,听得很分明。所以水虽然分流,但声音是相合的。这是第二句。


有人说,王昌龄写离别诗但没有离别之意,经过我上面一分析,就知道不是没有离别之意,而是把离别之意写得比较含蓄委婉而已。自然界有分有合,人与人的关系也是有分有合,这是一种常态。大概李白对离别比较感伤,所以王昌龄用自然现象来安慰对方,情感真诚感人,比泛泛地表达离别的感伤要高明得多。


前两句写船,写洲渚,写清江,写彼此传语,都是从眼前的景象写起的。接下来要再这么写,就太单一了。果然王昌龄从第三句开始,就转变了写法。


这种转变首先是视野的转变,不写跟前的景象,而是抬头看到远处绵延的群山了。这里面包含的情感就更深沉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接着分析:第三句中的“秋城”其实是代指长安。王昌龄的意思是说,我知道你李白一心向去长安实现你的远大抱负,但其实绵延的群山完全挡住了长安的秋色,那只是一个遥远的存在,那注定是一场艰难的跋涉。刚才我说,王昌龄不忍心给激情满怀的李白浇盆冷水,但作为朋友,必要的提醒是一定要的。自己可是从长安出来的,知道没去之前与去了之后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感觉。


最后一句的视野再从山转到水,黄昏时候,蒹葭苍苍,芦荻在风中晃动,远处是静静的水,水上是空阔的天空和空中飘来飘去的云。一读这样的句子,就知道王昌龄是以景写情了。但是什么情呢?前一句说前程艰难,后一句说功名也不过如云水而已。这是为李白先打好预防针,王昌龄知道李白这个兄弟,虽然才华惊人,但要说政治能力和智慧,其实是很让人担心的。他先把结果告诉给他,就是让李白悠着点的意思了。


大家应该读出了王昌龄这首离别诗当中的深情厚谊了吧,写得那么不动声色,但感情却那么饱满。王昌龄的诗歌水平确实不得了、了不起。


我们简单总结一下这首诗歌,无非是表达了两层意思:

第一,自然有分有合,人事也是如此,不必为离别感伤;

第二,前途也许辉煌,过程必定艰难,功名不过是云烟。


我读了不少解读王昌龄这首诗的文章,但都说王昌龄冷静的可怕,我却觉得里面有一种赤诚而滚烫的友情在里面的。


按说,李白读了王昌龄的诗歌,肯定会和上一首甚至几首,但现在我们找不到李白的这些诗歌了。能不能听进去是李白的事,把该说的话说了是王昌龄的事。应该说,王昌龄是为李白担着一份心的。


4

这次分手后,两人就各奔东西了。后来,李白如愿来到了长安。天宝初年(742),李白因被推荐受到唐玄宗的礼遇,“置于金銮殿,出入翰林中,问以国政”,一时风光无两。“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王昌龄这一句诗,到底是富有远见的忠告,还是不切实际的提醒?我们且听下回分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