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生偷的懒,后半生拼命还
今年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
有人苦尽甘来,收获了人生的喜悦。也有人悔恨浪费时光,懊恼不已。
常言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在求学这条道路上,总有人不愿意吃苦,选择放弃学业,试图寻找人生的“捷径”。
2010年,考生张皎在空白的高考试卷上只写下了16个大字:破釜沉舟、不破不立、破而后立、不生则死。
在读初中的张皎本来成绩还是优异的,但是升入高中之后,发现和同学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悬殊,这让他产生厌学情绪,开始自暴自弃。
接下来整个高中,开始浑浑噩噩,最后还把不满发泄在高考制度上。
带着这样的情绪参加考试,结果可想而知,最后他得了0分。
他的此番举动迅速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当面对记者的采访时,这个志在必得的少年,还宣称自己的偶像是比尔·盖茨,并放话想成为新的世界首富。
但不幸的是,高考后的求职和创业都一连失败,最后不得不前去上海,寻找那个自称年入近百万的表哥。
跟着表哥的那段日子,他确实找到发家致富的路子,复制信用卡套现,很快半年间,靠这个足足赚了40万。
但世界上没有轻松的路走,因为频繁地刷信用卡,警方很快就盯上了他。
之后迅速找到了他,最后将他绳之于法,最终被判刑4年零3个月。
本有着大好年华的少年,一朝锒铛入狱,沦为了阶下囚。
考生张皎
不先吃苦的人,后面就会吃更多的苦。
泰戈尔说过:
“你的负担将变成礼物,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
人只有选择在年轻的时候吃苦,才能在后半生安逸。
否则,人生的后半程,皆是风雨路。
在余华的小说《活着》中,富贵是一个挥霍无度,骄横跋扈的富家少爷。
从小养尊处优的他,既不听父亲的劝告,也不顾老师的训导。
长大后,也未想过要守好家业,或者学习经营之道。
不曾受一丁点儿苦的他,沉迷赌博,也不想着靠自己的力量踏实地去生活。
最终,他败光了家里的全部家产,落得一个妻离子散,孤苦伶仃的下场。
所有的平庸和失败背后,都有一个害怕吃苦的人生。
人生碌碌,能吃苦的人吃半辈子苦,不能吃苦的人吃一辈子苦。
只有不逃避吃苦,学会在坎坷中前行,担负起应尽的责任,人生的后半段才能积攒出生活的底气和能力,拥有顺遂与坦途。
真正出色的人,更懂怎么吃苦
生活中,有的人在浑浑噩噩中消磨时光,有的人却选择走出舒适区,勇敢地接受挑战,不断地超越自我。
真正有信仰的人深知,想要实现成长,必须首先要学会吃苦。
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人,陈独秀,他有两个儿子,陈延年和陈乔年。
陈延年、陈乔年,自电视剧《觉醒年代》
兄弟俩十几岁时被父亲接到上海求学。
在此期间,两兄弟从未选择沾父亲的半点名气来行方便,反而选择了脚踏实地,自食其力的生活。
为了赚取去法国留学的学费,他们在码头做苦力。
穿的是破旧不堪的衣裳,吃的是快发霉的烙饼。
在考入复旦大学后,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
一年四季,兄弟俩冬无棉衣,夏衣褴褛,经常以凉水充饥。
面对父亲朋友的倾囊相助,家人的体贴关心,生活上的给予,他们无一都选择了拒绝。
陈延年坚定地说:
“一旦我们接受了资助或帮助,便失去了真正的独立精神。”
苦难给了他们革命般的意志和决心。
面对清苦的生活,他们勇挑重担,忘我无私,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贡献出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一个会吃苦的人,会对眼下的苦加以选择。
他清楚地知道哪些苦必须要吃,哪些苦一旦逃避,将会在未来付出巨大的代价。
而真正优秀的人,用吃苦铺就了一条向上攀登的路。
当经历过无数次的痛苦和迷茫后,在荆棘丛生的坎坷里,实现人生的跨越和蜕变。
清朝首富胡雪岩,是一位备受尊重和敬佩的商人。
但他的成功就是用吃苦换来的。
胡雪岩的家境贫困,早早的他就选择去钱庄打工。
但钱庄的薪水并不是很多,且每天需要工作十几个小时。
除此之外,他还主动承担打扫、做饭等分外之事,就是为了尽可能多地学习打理钱庄的本事。
因为他的吃苦和踏实,钱庄老板成功看到了他。
且在弥留之际,将一所钱庄赠与这个可用之才。
因为这番举动,胡雪岩有了自己事业的第一桶金。
在《人生很短,你要做个聪明人》一书中,有这么一段话:
“从苦难的烈火中重生,让自己的人生变得熠熠生辉,那些配得上自己所受的苦的人,终有一天会让苦水变甜。”
在寂寞和忍耐中,吃够了成长的苦,人生便有了更多的选择权。
时刻保持对苦的判断和选择,主动吃苦,才能在人生的每个十字路口,拥有长远的格局和对未来的掌控。
愿意吃苦的人,才会有好结果
现实生活中,吃得了苦的人,大都有好结果,会走得更远;而吃不了苦的人,往往没有好结局。
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广袤无垠的大漠上,一位王公找来了两个穷人家的孩子当牧童。
他安排瘦弱的孩子去放羊,另一个强壮一点的孩子去牧马。
人迹罕至,遍布风沙的环境下,马的块头明显比羊大,所以牧马比牧羊难得多。
当王公离去后,强壮的孩子逼迫瘦弱的孩子和他交换工作,迫于身体上的悬殊,瘦弱的孩子只好听从对方,做了交换。
从此以后,瘦弱的孩子在草原上每日奔跑近百里路。
早记不清自己多少次被马儿踩伤过,又从高高的马背上摔下过。
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他不仅将马驯养得精壮无比,自己也锻炼出了迅猛有力的矫健雄姿。
与此同时,每当他驰骋在草原上挥洒汗水时,另一个孩子就躲在草地上晒晒太阳,或者睡大觉。
时间飞快地流逝。
一日,王公偶然间发现,曾经那个瘦弱的孩子早已身手不凡,颇有气度,便有想法让他做自己的贴身护卫。
而他,就是后来成吉思汗麾下四杰之一,被誉为御前虎将的哲别。
而当初同他一起被选为牧童的另一个孩子,直到去世前,都只是一个为主人服务的羊倌。
人生的际遇,唯有吃苦二字,才能稳住大局,最后脱颖而出。
机会是永远会留给那些肯吃苦,愿意付出的人。
从古至今,吃苦都是人生的一大考验。
刘禹锡笔下的“千淘万漉”,郑板桥笔下的“咬定青山”,陆游笔下的“少壮工夫老始成”,每一句诗词,皆是吃尽人生苦楚后才领悟到的真理。
吃得别人吃不了的苦,方能在命运的磨盘上,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
村上春树曾说过:
“吃苦受难并不是乐事一桩,但如果你恰好陷入困境,请相信这段经历日后定会开花结果。”
苦难,能帮你蓄积能量、提升能力,迎接好人生新的赛道。
对每个优秀的人来说,吃苦的日子就是扎根。
吃不了苦的人生,便像无根之树,只会枯竭。
只有不怕吃苦、深耕下去的人生才能生根,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主动吃苦,才有甘甜的人生
毕淑敏说过:
“岁月送给我苦难,也随赠我清醒与冷静。”
这位语言风格冷静、雅致而又充满哲理的女作家,曾经是一位驻扎在西藏阿里的援藏军人。
十一年间,在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她曾攀登过藏羚羊都要绕道的悬崖,吃过无数次让人干呕的脱水菜,在青春年华里只有一身绿军装,身上再无其他颜色。
正因为主动选择了吃苦的人生,所以在对待苦难的极致忍耐中,她才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宽容与力量,并用文字给身在困境中的人们带来希望和重生。
有这样一句话:
“平庸的人躲避痛苦,优秀的人不怕吃苦,杰出的人自找苦吃。”
主动选择吃苦,不是真的自讨苦吃,而是在给自己的人生增加历练和厚度,是一个人处世的高明之处。
因为,吃过的苦,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我们的思想、态度和信念,促使我们成长为更好的人。
《菜根谭》中有云:
“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见心体之真机。”
愿我们在繁杂的世界里,做一个主动吃苦的人,磨砺心志、尝遍清苦,终得人生甘甜。
前排围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