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精制版76】萨拉·科尔:《时间机器》| 想像未来

【中文精制版76】萨拉·科尔:《时间机器》| 想像未来

00:00
32:19

一共是100集英文,100集中文,100集翻译节目。

每周更新一集中文精制,一集英语原声,一集英文翻译,已经买过的就可以永久收听。

遇到国内、海外节假日(包括但不限于新年、感恩节、圣诞节等)会暂停更新一次,敬请谅解。


相关阅读

年份: 1895年
作者:[英] H.G.威尔斯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中文文稿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痴迷于时间旅行这一文学主题。不过,真正将时间旅行的想法带入主流世界的作家,是英国小说家H·G·威尔斯。


大家好,我们今天有幸邀请到莎拉·科尔教授来为我们讲解这部小说。科尔教授是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英语和比较文学教授兼人文学院院长。在她看来,H·G·威尔斯不仅是时间旅行小说的先驱,还是整个科幻小说这个体裁的先驱。这一切都始于威尔斯的第一部小说《时间机器》。


威尔斯是时间旅行小说届的核心人物,也是一位真正受人喜爱的作家。他的读者非常多,有工人阶级的男女,有年轻人,遍布世界各地。他的书被翻译成各种语言,当然,也有人直接读他的英语原版。


而H·G·威尔斯精彩的一生,从某种程度上说,甚至精彩到可以作为一个主题写进他的故事里。虽然威尔斯后来变得非常有名、成了一个世界性的现象级人物、一个政治思想家,写下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在全世界许多媒体广为传播。但光从他的出身背景看,我们完全预料不到他会有这么精彩的人生。



一,爱读书的小学徒


1866年,H·G·威尔斯出生在英国伦敦郊外,他的全名是赫伯特·乔治·威尔斯,昵称是“伯蒂”。长大后,他仅仅保留了名字的首字母——H·G。他的母亲是女仆,父亲做过园丁、店主和职业板球运动员。但大家不要觉得这和NBA球员差不多,那时候的职业板球运动员完全没有现在的职业地位。


按照普遍的人生路径,14岁时他就会辍学。最初他也确实这么做了。19世纪末英国中下层和更底层的孩子一般都是这样,辍学后他们会从事窗帘贸易。这就是他原本的人生路径:在窗帘匠那儿做学徒,继续干活,如果幸运的话,兴许会有自己的窗帘生意。


在窗帘匠那儿做学徒的时候,小威尔斯很不快乐。他每天要辛苦工作十三个小时,和其他学徒一起睡在拥挤的宿舍里。这就是英国城市工人阶级年轻人的普遍生活状态。从这方面看,威尔斯早年的生活非常悲惨。但另一方面,他却是个天才。小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去了母亲服务的那家庄园,到那儿的图书馆看书。这开启了他的阅读生涯。


他读了所有他能接触到的书,题材包括冒险、旅行和外国世界。他最喜欢的书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和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他还特别喜欢有关科学的文学作品。


大量阅读不同领域的书籍,对于威尔斯后来的创作有很大的帮助。在他的作品中常常能看到弥尔顿的《酒神之假面舞会》以及很多莎士比亚戏剧的影子。他还很喜欢《格列佛游记》,这本小说对英国乃至欧洲文化传统影响深远。他对柏拉图的作品,尤其是《理想国》有着别样的感情,因为他在关于乌托邦的作品中常常思考如何建立一个完美的社会,而柏拉图的这本书是他最常回顾的。


19世纪80年代,威尔斯来到了伦敦,做了一名调查记者。他还撰写了戏剧评论等各种各样的东西。但对现在的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他获得了奖学金,去了科学师范学校学习。这是伦敦的一所新大学,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培训科学教师。在那儿,威尔斯沉浸在那个时代的科学中。他的成绩不好,但非常好学。


他不是模范生,总是缺课,还有一门课不及格。他最喜欢生物课,因为可以听托马斯·亨利·赫胥黎讲课。赫胥黎是19世纪伟大的生物学家和达尔文主义者。正是从赫胥黎那里,他了解了进化论。这成为了威尔斯后来思想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威尔斯的科学教育背景将成为他小说的几处灵感来源之一。在师范学校学习期间,威尔斯还对社会改革产生了兴趣。他是学校的《科学学校杂志》的创始人之一,在杂志上发表对文学和社会的看法。1887年,他毕业了,获得了动物学理学学位,那年他21岁。


几年后,他出版了第一部作品《生物学教科书》。离开学术界后,威尔斯没有了工作。他和姑姑住在一起,为各种期刊撰写幽默小品赚钱。他产量很高,这些文章也很受欢迎。



二,乘坐时间机器探访未来


1895年,威尔斯出版了《时间机器》,也揭开了他漫长写作生涯的序幕。


小说故事发生在一个舒适的维多利亚式的住宅中。小说没提到主人公的名字,只叫他“时间旅行者”。


小说开篇,时间旅行者和一些客人聚在一起,其中一个是整个故事的框架叙事者。时间旅行者带他们进了屋子,共进晚餐,抽着雪茄,喝着葡萄酒之类的酒水。宴席上,他谈到了关于第四空间的理论。


时间旅行者用一个立方体举例来阐释自己的观点。他说,一个立方体有前三个维度:长、宽、高。但它也存在于一段时间内,时间就是第四维。他们开始讨论能否可以沿着时间维度移动,时间旅行者说,我们可以。


他给他们看了他制造的机器模型,非常小。他说,我们来测试一下吧。他们上前查看,确认没有被糊弄。时间旅行者推了推控制杆,“嗖”地一下,模型消失了。


时间旅行者说,模型已经被送到了未来。然后他向他们展示了较大型的时间机器。客人们并不确定眼前的事情,怀疑模型是否真的被送到了未来。不过不管怎么说,时间旅行者邀请他们一周之后再过来。


他们赴约了。然而时间旅行者不在附近,他们找不到他。后来他跌跌撞撞地走了进来,流着血,很疲惫,看起来很糟糕。


他把自己收拾干净,招待他们吃晚餐,分享了自己的故事,说自己去了哪儿。他说,那天早些时候,他终于组装好了时间机器,坐上了它,开始了第一次旅行。


最终他来到了一个地方,差不多还是在伦敦郊外的里士满,但穿越到了八十万年之后。在那儿他经历了一系列冒险。他遇到的第一批人非常小,看起来像是小孩子一样,跑来跑去,指手画脚,说着一种非常简单的语言。威尔斯称这些生物为埃洛伊人。


时间旅行者和埃洛伊人一起经历了一系列事情,但他意识到还会有更多的事情发生。他想去探索、了解这些事情。早些时候,他救了一个叫薇娜的少女。他们在小说中发展出了半是爱情半是友情的关系。但如果你对情感戏感兴趣,那估计会很失望。整个故事中几乎没有女性,是一个基本由男性构成世界。薇娜也不是人类女性,她的身份介于孩童和女性之间。她与时间旅行者之间的关系非常惊心动魄。


他们一起去旅行、探索,试图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他们开始发现了一些事情。这些叫埃洛伊人的矮小物种很怕黑,他们睡在一起。时间旅行者在外面睡觉的时候,埃洛伊人很害怕地拉着他。早些时候,他还遇到了一种白色的阴郁生物。他动起身,想要弄明白发生了什么,最后遇到了一些水井。我觉得把它们描绘成水井非常重要。时间旅行者很早就意识到,无论发生什么,这些水井都会很关键。


他发现,埃洛伊人似乎是我们人类经过近一百万年的进化而来的。起初,他以为这就是答案了。所有冲突都化解了,埃洛伊人和自然愉快相处,吃喝不愁,生活无忧,人人平等,人人都不奢求过多。但奇怪的是:老年人去哪儿了?


于是他发现还有莫洛克人。他们也由人类进化而来。我们这才知道,那时人类已经分化成了两个物种:埃洛伊人和莫洛克人。埃洛伊人生活在地面上,像孩子一样胆小;莫洛克人生活在地上,肤色苍白。莫洛克人是未来世界的工人,生活在地狱般的地下工厂中。他们是工人阶级的后代,以埃洛伊人为食物。他们会跑到地面上,在黑暗中抢夺埃洛伊人,以他们为食。


这是个可怕的、人吃人的故事,展现了人类进化的两个方向。时间旅行者冒着许多危险拼命逃离了那个世界。他使得很多东西都烧了起来,穿过了森林。最后,他与莫洛克人争夺他的时间机器,而可怜的薇娜在半路失踪了。


时间旅行者最终坐上了时间机器,旅行到了更远的未来。他继续往前旅行,想看看未来会发生什么。在几百万年之后的未来,他停了几次,最后他来到了三千万年后的未来。


时间旅行者看到地球正在消亡,所有生命几乎都消失了。水中有一些奇怪的东西在翻腾。太阳不再升起。这里,威尔斯运用了近代的理论,说太阳在失去能量,地球在慢慢变冷。


在世纪之交或稍早些时候,科学家们有一个相当强烈的共识,觉得太阳的能量在慢慢减弱,未来地球会冻住——不会发生在近期,要到几百万年乃至几十亿年之后。这是那个时代科学家们普遍的观点。


时间旅行者回到时间机器里,回到了家。这就是他的旅途见闻。他向客人们讲述了这个故事,但他们大多不相信。第二天,叙事者又来拜访他,发现他正在为另一次旅行收拾行李。叙事者等他回来,他却再也没回来。叙事者想他可能旅行到了过去。


在威尔斯那个时代,科学迅速发展,人们对宇宙和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的理解也随之改变。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太阳能量消失等新理论揭示了时间的本质,奏响了所有生命中隐藏的滴答钟声。英国文化正处于发现更多科学知识的狂热之中,威尔斯的小说反映了这种兴奋感和紧迫性。


我对威尔斯的理解是,这种扣人心弦的感觉不仅在于他对某类悬疑小说的把控,更在于他对人类状况的思考,而这给人以紧迫感和震撼。他思考的人类状况不仅涉及19世纪晚期他所身处的社会结构,更涉及推想中的神秘未来所展现的人类进化、地球冷却、热力学等等,涉及到各种各样的网络。


小说的结尾还有很多关于地球如何停止旋转的讨论,有这些天文学方面的内容。它展现了当人类被卷入到这些更宏大的时间线与空间线中,会在这些结构中产生怎样的经历。



三,未来世界的意义


威尔斯的故事有一个很典型的特点——很有普适性,很像寓言。威尔斯是典型的未来主义者,这是他思想体系的一个关键词。作为全球知名人物,他总被要求预测未来。1938年纽约举行世界博览会的时候,他受《纽约时报》邀请,写了一篇关于世博会的封面故事,名叫《明日世界》。每当要预测未来的时候,所有人都会很自然地想到他,因为他总是在思考未来。


威尔斯其实不仅觉得思考未来可以锻炼人的想象力,还觉得没有出现一批未来主义者是西方社会一个可怕的道德失败之处。人们没有真正尝试去了解将要发生的事情,他们可能会很笼统地说在为未来做这个或那个,但其实他们并没有把恢弘的集体想象力量转向未来。


而威尔斯把这看作自己的使命。他在自传中也在想,到底是因为《时间机器》带给了他成功、所以他就一直在写关于未来的东西,还是这其实是他一直的方向、注定就会这样?


威尔斯一直在写作,运用了许多不同的形式,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体裁。不过在他那个时代,许多这些体裁还没有成为特定的写作方式。他写过教科书、非虚构作品、小说、小册子、宣言、电影剧本和各种短篇小说,在报纸上有一个专栏。


威尔斯的作品很快为他赢得了思想家的声誉。不过他经常用科幻小说、而不是哲学论文来探讨他的政治和社会理念。渐渐地,他成为了世界知识分子的代表。


他思想激进。他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但是一个特立独行的、折衷的社会主义者。他一生的主要目标和愿望是结束全世界的战争。他认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是建立一个单一的、统一的世界政府。


他用多种形式探讨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并为这个想法而努力。渐渐地,他开始有机会与各国领导人会面。他在美国会见了罗斯福夫妇,此外还会见过列宁和斯大林。他与这些人进行过一些著名的会面。在所有英国首相中,丘吉尔的关系与他最特殊——他们之间保持了一种有趣的、时断时续的关系,丘吉尔还阅读了他所有的书。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虽然科幻小说所呈现的是遥远的未来世界,威尔斯所处的时代却直接影响他的职业生涯与及写作的主题。在1895年威尔斯写作的时候,伦敦正处在一个特殊时期,这点在这些故事中处处可见。科学正逐步职业化,但尚未完全职业化。


在《时间机器》中,那个从未提到名字的时间旅行者是故事的主角,也是故事主体的主要叙事者,他在小说的大部分篇幅里都在说话。主要的故事发生在他里士满的联排别墅里。客人们来到他的私人实验室。那天晚上,他向客人们展示了他的时间机器模型,后来,他又给所有客人讲述了他时间旅行的经历。


框架叙事者把这一切放在一起,写了一个结尾。这些人物都以职业来命名的,比如其中有一个记者、一个心理学家等等。但时间旅行者不是。他是一个绅士科学家,一个发明了这台机器的发明家。但无论如何,一个普通人能有机会接触到极其复杂的新科学理念,还能参与塑造这种文化,倒也没有人觉得这有多么的不可理喻。


在当时,科学并不像今天这样是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到高等教育阶段才会涉及科学。威尔斯和他师范学校的老师托马斯·赫胥黎想要改变这种状况。他们认为,科学应该是所有教育的基础。


在当时英国的教育体系中,无论是在中学、小学,还是大学和毕业阶段,科学在整个课程体系中都非常边缘,甚至不存在。威尔斯热情澎湃地想要改变这一点。


在普罗大众和知识分子中科学很盛行,但同时它没有被视作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点很重要,这些故事之所以富有异国情调、令人赞叹不已,部分也是因为这些东西对大多数人来说还很新鲜。不过一个非专业科学家的人也能有机会接触这些理念,这也是他们那个时代的特点。


19世纪末是一个科学和技术急速进步的时代。人们发明并改良了电灯、电力、相机、打字机、电池、电话、阿司匹林、缝纫机和电报。但这也是一个知识分子大辩论的时代,特别是对进化论开展辩论的时代。如今进化论几乎已经普遍被视为真理,我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但在当时,这仍然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


由于进化论的兴起,人们开始思考要如何看待猿和黑猩猩。如果我们同意它们和人类之间有关系,摒弃《圣经》中的创世说,那我们要如何看待这些生物呢?维多利亚时代的人思考了一些他们所谓的“缺失环节”,在他们看来,这些环节就是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差距。威尔斯总是在想象中填补这些缺失的环节,这也是他所说的以生物等科学为基础的故事带给人的一种感知。


威尔斯认为科学是一种非常强大力量,会帮助人类,也会阻碍人类。虽然一些科学进步,如抗生素或制冷技术改善了生活;但也有一些技术进步,如先进的武器装备有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破坏。但即使有这种风险,他认为社会还是应该完全拥抱科学。


这就是威尔斯想做的事。他想展现科学的力量,想倾听并据此组织社会。科学的双重性正是他所有作品最有力的主题。科学会且必定会成为我们的救世主,但运用不当也会给我们带来灾祸。


除了时间旅行,威尔斯还在他的其他小说中探讨了未来主义、科学和乌托邦等主题,这些小说包括《莫罗博士岛》、《星际战争》和《隐身人》。《时间机器》将科幻小说这一体裁推向高潮。值得注意的是,在威尔斯之前当然也有很多科幻小说,它们对于威尔斯的作品有很大的影响。


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在威尔斯心目中一直非常伟大。在《莫罗博士岛》中,很多生物是由其他生物改造出来的,这儿我们显然能看到小说那个由不同尸块拼凑出来的科学怪人。


而威尔斯的乌托邦作品一些激进的想法,也呈现在一些相似的乌托邦思想家的作品中,如1888年,美国作家爱德华·贝拉米写了一本关于时间旅行的小说,名叫《回顾》,它甚至催生了一场政治运动,燃起了人们对乌托邦社会的向往。而英国作家威廉·莫里斯的《乌有乡消息》,主人翁一觉睡起后,发现已经生活在共产社会的英国,贫富不均的问题也被解决。由此可见,19世纪确实出现了乌托邦社会主义文学传统。


另一个对威尔斯影响深远的因素是基督教。威尔斯的母亲非常虔诚,向年轻的威尔斯灌输了强烈的基督教福音派理念。福音派教徒重视圣经,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并吸纳其他教派的教义,逐渐为基督教派别的大宗。


威尔斯吸收了很多宗教语言,用这些语言来表达他对世界国家的愿景。他说世界国家是一种宗教、是上帝。但他完全反对现有的宗教组织,因为他总是和天主教等其他宗教团体起冲突。这就是威尔斯之所以成为威尔斯的故事。我确实认为,在那些大规模的破坏和全球范围内永恒且大规模的精神洗涤中,有些东西触动并塑造了他。


威尔斯是一位杰出的作家和思想家,但他也有许多那个时代特有的局限性。我们必须承认威尔斯不是圣人,他并不完美。他会思考、拥护一些理念,比如他虽然不是优生主义者,但作品里确实透露出了优生主义的世界观。


此外,他对未来世界中女性的想象非常乏味。尽管他自认为是女性主义者,人们也这么看待他,但其实在他的很多作品中,女性都瘦弱、无趣,屈从于更大的男性主题。


威尔斯并不能代表我们所有的价值观,但我觉得他代表了我们的利益,在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写作、说话,展现给我们各种各样从未见过的、来来回回的摩擦与合作。



四,科幻小说体裁的开创者


威尔斯在20世纪和21世纪的地位有一个很矛盾的地方,那就是他在学术界不被认可,他没有能够成为任何文学史和文化史中的核心人物。但与之相对的是,他在流行文化领域产生了惊人的影响。


《时间机器》真正开辟了科幻小说这个独特的、可以不断改编的体裁。自小说出版以后,各种改写版层出不穷,据此改编的电影也数不胜数。可以说,威尔斯和他的作品几乎塑造了几代人的集体幻象世界,这让他成为了一个观察西方思想史和政治史的独特的切入点。


《时间机器》目前有各种媒体的改编,如漫画、图像小说以及关于威尔斯和时间机器的小说。其中一些作品很玄学,里面既有威尔斯,也有他笔下的时间机器。这是一个非常丰富的门类,这个故事本身已经彻底成为了早期科幻小说和早期时间旅行小说的典范之一。


不过,通过梦境把你带到一个异世界,这样的故事非常古老。除了时间机器,人们还有很多其他方法来做时间旅行。但我觉得这部小说是个分水岭。


威尔斯经常被拿来和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相比较,后者的冒险小说中,例如《海底两万哩》以及《地心历险记》就充满着科幻元素。但威尔斯式的科幻会给你一种爆炸性的发现,比如在《时间机器》中,他就把你扔进未来世界,叫你不得不适应着组织一切、重组思想。这是非常典型的科幻小说的做法。


威尔斯的故事有个特点,这也是他不同于凡尔纳等人的地方。他常常会设计出一个巨大的变化、一个替代物。不论你是身处某个未来世界,或是和其他什么生物一起在这个世界中,要么你会穿越到一个不同的行星结构中,要么人会由动物重组而来的,要么会有一个人找到了一台机器,把自己隐形了。


不管这些东西是什么,那都是唯一变化的东西。整个世界可能看起来不同,但你应付世界的方式、认识事物的方向仍然是一样的。所以这些故事在想象的奇异程度方面都非常单薄。


威尔斯希望故事中有一个大的转折或转变,你可以适应着从中吸取经验。但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他的书在当时可读性这么高。他称这是“对魔幻世界的驯化”,他的朋友康拉德则用了另一个术语——“魔幻世界的现实主义者”。他想要创造一个能认得出的世界,这个世界按照现实主义原则运转,但又有魔幻元素。


《时间机器》也在科幻小说的主题中融入了其他大型的西方议题,比如旅行主题、探索另一片土地,或是努力想象、调和自己文化中的基本问题,不论这个问题是气候变化或想象中地球温度骤降,还是阶级结构或战争。不论这些问题出现在了整个小说背景中还是某个篇章段落中,它们都是有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我们则试图思考这些替代的可能性、这些奇怪的异质结构、叙述、空间或经验,从而解决这些问题。所有这些与现实的博弈都发生在这么多年来人们书写或想象的异世界里。


H·G·威尔斯的故事的一大吸引力在于,读者读起来会觉得非常真实,很容易将自己代入到故事中,和主人公一起去冒险。这种真实感最集中地体现在一次朗读中。1938年,美国演员奥森·威尔斯在广播中现场朗读改编自威尔斯小说的广播剧《星际战争》。在长达一小时的广播中,一些听众在收听的过程中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许多听众真的相信这是一个火星军队入侵地球的突发新闻节目。


我认为威尔斯在为整个世界而写作。无论从语言还是其他层面看,他的书都是完全可以翻译的。翻译詹姆斯·乔伊斯非常困难,但翻译H·G·威尔斯就比较容易,这也是他被翻译成这么多语言的原因之一。从翻译角度看,他的作品的确可以在不同时刻、不同地方、不同情境下被重新叙述,从过去到现在都是如此。而且重述得越多越好。我的意思是,它们的价值、力量和趣味性随着每次改编而放大。这就是《时间机器》或《星际战争》这类作品的优势之一。


威尔斯的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艺术家、电影人和世界各地的其他作家。他让科学变得通俗易懂,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想象无拘无束新现实的游乐之所。这些故事不断出现在电影等各种媒体中,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作家、思想家和想象家,渗入到流行文中,这种趋势还有增无减。


去年又出了一版新的《隐身人》、三版新的《星际战争》和意料之中的一版新的《时间机器》。至于原因,我想是因为,《时间机器》让我们思考未来和时间,思考人类如何在漫长的时间中生存,思考为什么这很重要,以及思考可以如何想象它。这些关于人类的探讨虽然在威尔斯之前就有,但他提供了一些新的元素,对思考这些问题起到了变革性的作用。


本节目由喜马拉雅制作播出。本期节目中文版由爱丁堡大学博士潘杰旿撰稿、编译。英文版由Zachary Davis, Galen Beebe制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京漂6号

    二十世纪,时间的相对性从一个物理学话题,逐渐转变为一个大众可以想象的文学和艺术题材。时空相对性肯定也瓦解了观念意识不可动摇的桎梏。很好,在变换的时间节奏中感受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