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代表作

《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代表作

00:00
28:46

一本反成长的小说,一位隐居的作者,一个满嘴脏话、内心纯洁的主人公。


听书笔记


一、作者简介


作者塞林格出生于纽约的一个犹太富商家庭,在学生时代就立志要写一本“能够让所有人都在读”的小说。


《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于1951年。一经发表, 便产生了巨大反响,引发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方面,这本书受到美国青少年的疯狂追捧。另一方面,这本小说从出版的那一天起,就不断遭到质疑,甚至封禁。


塞林格对这些外界的声音却完全不加理会。他在乡下买了房子,围上电网,不与外界来往。


二、《麦田里的守望者》


小说的主人公叫霍尔顿,16岁,是一名初中生。期末考试,五门课他有四门不及格。于是校长跟他说,圣诞假期之后,你不用回来了。霍尔顿决定提前离校,在纽约城里转悠两天再回家。

霍尔顿是一个挺叛逆的少年,他烟不离手,骂不离口。但有时候,又会不经意透出点茫然和脆弱。


12到18岁是一个很微妙的阶段。人格心理学上把这个时期叫作“心理社会的合法延缓期”。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会遭遇“同一性危机”。


霍尔顿就在经历这个过程。他不愿意改变自己,因为他讨厌成人社会的虚伪,认为只有孩子的世界才是纯真善良的。因此,他最害怕的,就是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也变得跟成年人一样虚伪。


所以在霍尔顿的世界里,儿时的玩伴、死去的弟弟,和还未长大的妹妹,才是最美好和值得珍视的。


他也向外界寻求过帮助。他找过历史老师,找过曾经的学长,还找过他一直都非常尊敬的英文老师。这些人,都对他说了很多很多,可他却一直不得要领,甚至连心防都没有彻底卸下。


霍尔顿向外界寻求帮助,却一次次碰壁。于是,他决定搭车去西部,做个聋哑人,过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向妹妹菲比捎了纸条,约她中午在博物馆门前见最后一面。


他曾经对菲比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这段话可以说是整部小说的点题之笔。在麦田中尽情嬉戏的孩子映射或象征孩子们天真的童年。


然而,我们知道,麦子一般种在平原,现实生活中,肯定是没有悬崖边种着麦子这种情况的。这种荒谬的组合也在暗示,霍尔顿所想象的成人世界与孩童世界的对立,其实并不存在。


妹妹菲比应约前来,她拖了个小行李箱,说是要和霍尔顿一起走。霍尔顿自然不答应,但又劝说不了菲比,最后只得自己放弃这一打算,答应菲比自己会回家。


在故事的结尾,霍尔顿意识到,自己没法做一名守望者,反而是妹妹菲把悬崖边上的霍尔顿拉了回来。这种角色的置换,暗示了这本小说对传统成长叙事的解构。


它不再像过去传统的成长小说那样,褒扬主人公锐意进取的决心,而是,对叛逆少年的颓废和挣扎,报以最深的同情和理解。


对传统成长叙事的解构,还体现在霍尔顿这个人物身上。霍尔顿在内心构建了一个成人与儿童,虚伪与天真,堕落与纯洁的对立。表面上看,他是站在儿童这一边,支持绝对的天真与纯洁。然而他所经历的事情和他本人的行为,实际上是在消解这种对立。

这种对青春期的心理矛盾的描述,是十分精准而富有感染力的。这种感染力超越了时代和地域限制。


小说中的霍尔顿就是“垮掉的一代”的典型。他的口头禅“假模假式”,就是他对虚伪、浮夸的成人世界的代名词。


不过,“垮掉的一代”并非全然是贬义。英文原词“Beat Generation”还包含有“打破规则”的意思。他们并非盲目沉沦在繁荣的物质世界,而是带着反抗的目的在挣扎。这一点在霍尔顿身上,体现为他拒绝成长、拒绝接受成年人的世界规则的一面。


塞林格亲身经历了美国二战前后的变化,他通过塑造霍尔顿这样一个“不愿成长”的人物形象,反映了战后青少年的生存环境与精神状态,引起美国一代青少年的共鸣。



解读 | 杨小荷

译者,外国文学研究员

播音 | 贾逢韬

策划编辑 | 刘雪聪

音频编辑 | 陈子夫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