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 2

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 2

00:00
09:25

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2:新东方早期的待遇如何?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做客老齐的读书圈,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这本书,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这是俞敏洪的创业故事,昨天我们说到了,作者俞敏洪早期的培训班,最后迫不得已走向了大班授课,这样其实比单课收入更多,更容易找到好的老师。所以当时这种迫不得已,反而后来变成了新东方的标配,甚至成了文化的一部分。



后来一个班的人数越来越多,三五百人都是常事,学生进入这样的大班之后,会感受到很强的竞争意识,学习氛围也被调动起来了。另外,老师也变得更加兴奋,这些老师都是人来疯,人越多,他们的激情越是饱满。



作者一开始只能亲自上阵,所有的课都要讲,包括听说读写语法写作,全都要讲。他也变成了一个全能老师。GRE超难的词汇课,也是他来讲。一个是当时没有老师,二是他也要培养老师,所以自己必须全都得搞懂。然后再教给其他的老师。当时市场上的老师,基本都是中学和大学的思路,节奏太慢。2个半小时的课,作者能讲10-12段阅读理解,但是从外面请的老师,只能讲2段,因为他们讲的太细,一句话就能讲半小时。但是他们讲的这些东西,和最后考试得高分,其实关系不大。这导致学生吃不饱。所以作者认为,学生过来上课,就是为了应试,这才是第一需求,所以他必须亲自培养每一门课的老师。自己上课第一个好处就是省钱,作者刚创业的时候,钱非常有限,能自己上的课就自己上,毕竟自己是不用拿工资的。剩下来的钱可以扩大再生产,比如买磁带,自己翻录等等。他们当时一直就是量入为出,不像现在很多培训机构,动不动,就融了很多钱,然后拼命的烧钱,他们当年的钱,都是一点一点积累出来的。



另外,也能防范风险,如果有他教不了的课,那么老师也会狮子大开口,要更多的工资。一旦离开谁不行的时候,就会很被动。后来作者在搞企业的过程中,也非常小心这一点,一旦过度依赖于一个人的时候,要么给高薪股权,要么就得找另一个人跟他一起干,否则到了一定程度,必然出现造反,他说遇到过很多创业公司倒闭,都是因为核心成员离开。特别是创始人不懂业务就会非常危险,比如开饭店的,口味全靠大厨,当大厨意识到,顾客都是奔他而来的时候,他就会有更多的要求,满足不了就会离开。所以你要开饭店,自己也得是个大厨,你开培训学校,自己必须是头号老师。



不过最后还是出了个问题,比如GRE中的逻辑数学,这块不是他的擅长,所以他请来了一个北京比较好的老师。那时候新东方开设GRE班级不多,所以他觉得一个老师也就足够了。这就犯了大错。半年后,这个老师就要求涨工资,要一个班所有学费的四分之一收入,但要知道开培训班还有其他的很多固定成本支出,所以如果给他这么多钱,那么基本就要赔钱了,而且别的老师也会起义,作者没答应,而这个老师直接就不去上课了。后来导致这一期三四个班的学费,退掉了一半。令自己非常难堪。后来他就再也没有犯过类似错误,每一门课,都会配上几个老师,以防万一。现在很多大佬,比如李峰,钱永强,跟谁学的陈向东,那时候都是他的数学逻辑老师。想干成大事,人才是最关键的,但是你也得防着这些人才,会把你的事业推翻。



当时的教育培训,是很难具备产品研发优势的,所以最后各家机构拼的其实就是老师,掌握了优秀的老师,就掌握了一切,当时作者就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要给新东方老师,开出最高的工资,至少要比其他的培训机构都要高。当时周边,有二三十个培训机构,作者调查之后,直接把工资翻了一倍。通过这种方式,他就把最优秀的老师,都吸引过来了。然后他还有了淘汰的权力,不好的就被淘汰,通过大浪淘沙,筛选最好的老师。



作者也会一对一的培养,甚至在他面前,一道题一道题的讲,把他讲课的录音给这些老师听,讲的不精彩,没意思的地方, 他也会指出来。所以最后形成了新东方老师统一的授课风格,轻松幽默又励志,培养出的好老师,就不能让他流失,除了高出一倍的工资之外,还给奖金,而奖金则是根据学生给老师的打分而定。为了讨好学生,老师就要挖空心思,来活跃课堂气氛,甚至会主动编一些故事和段子,一开始他们也担心影响教学成绩,但是后来打消了这个顾虑,如果学生成绩没提高,对老师也不会满意。



作者就这样培养出了十几个好老师,但是依然不够用,那么怎么办,不够用就也不能降低教学质量,最后很多学生报不上新东方,只能去其他培训机构。这反而给他带来了饥饿营销的效果。



当时作者想的就是,一定把利益分配好,把利益摆正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才能够长久。当时做培训班的时候,并没有什么股权的概念,甚至当时他连自己的机构都没有,90-93年都没有新东方,新东方是9311月之后才成立的。所以他不可能去分股权,如果是小班上课,二三十人,估计给到老师的,一节课只有20-30元钱,那肯定是找不到好老师的。之前说了,他要给老师翻一倍的薪水,那么学生就必须更多,他算了一下,大约80人一个班的时候,就是盈亏平衡点。也就是说低于80人,开一堂课就要赔钱了。所以他们一开始只能走大班模式。让成本下降。利润才能产生出来。



那么能不能跟老师分成呢,一开始也不行,因为课程不一样。贡献也不一样。很难进行收益分配。所以这种绩效模式不太成立,最后他们只能选择简单粗暴的方法,确保新东方老师赚的最多。唯一的平分标准是学生打出的,得到评分更高的老师,可以拿到更高的课时费。有的老师每个课时,就能增加200元奖金,一年下来收入非常可观。所以干劲十足。



而那些表现不好的老师,比如连续2个月打分都在4.0以下,他就自动离开了新东方,被淘汰了。所以教师队伍,永远在优胜劣汰当中。一些名师也逐渐的浮出水面。老齐多说一句,再好的伯乐,相马也不如赛马,你得让大家竞争起来,才会更有动力。所以新东方能在那个年代成功,最重要的就是人才战略上,取得了成功。



下面我们进入本书的第二部分,试水江湖,上一部分讲了公司初创,这一部分讲如何作大成了品牌。



现在提起东方大学外语培训部,已经没什么人知道了,但是当年他是响当当的品牌。这就是新东方的前身。作者当时最头疼的就是办学许可证,那时候以作者的个人名义是很难获批的,因为级别不够,所以他只能曲线救国,寻找合作伙伴,发现了一家叫做东方大学的机构,这不是真正的大学,而是一个培训机构。那时候只要有大学教授,联名申请就可以获批这种机构,东方大学就是几位人民大学教授一起创办的。但一直半死不活。



作者找到这个机构,提出要跟他们联合搞外语培训班,对方很爽快,只要求利益分配,许可证可以随便用。最后双方约定,总收入的25%,归东方大学,而他们除了偶尔开发票,其他一概不管。



这意味着作者一下就少了25%的收入,再给老师们开最高的工资,一下财务压力就上来了。但他希望以量补价,扩大生源,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当时他自己基本上算是义务劳动,如果他自己也拿同样的课时费,那么基本上培训班就已经无以为继了。当时这种合作维持了3年,从90年下半年,一直到9311月。在这期间,他无时无刻不再想着,得尽快搞一张自己的许可证。这时候办许可证,有两个条件,1是办学必须要有大学副教授以上的职称,二是要原单位同意,这两块显然作者都不够格,他只是北大的一名普通讲师,而且还跟人家闹翻了。背了处分才出来的。



作者的性格里具备死磕精神,他频繁跑到北京海淀教育局,跟人家聊天,对方直截了当的告诉他,根本不可能。就这么死皮赖脸的天天去死磕,最后他们都混得很熟了。半年后转机来了,教育局的人说,看他跟东方大学合作这么久也没出什么事,如果非要拿许可证,到是可以帮忙。但是也有条件,就是必须要有原单位的证明。北大的开不出来,找人才交流中心也可以。那么最后这张许可证到底是怎么办下来的,新东方后面又是如何发展壮大的,王强徐小平何时成为合伙人的。咱们明天接着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