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惺惺相惜的山水田园诗派掌门人——王维与孟浩然(下)

第2课:惺惺相惜的山水田园诗派掌门人——王维与孟浩然(下)

00:00
16:31

大家好!我是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彭玉平,欢迎收听由我主讲的《给国人的唐宋诗词课》。上一讲我和大家讲了王维与孟浩然自相知相识以来的几段往事,这一讲我们接着上次讲:刚刚进士落第,又被唐玄宗御赐放还南山的孟浩然,下一步的人生选择是什么?他和王维,又是如何在诗酒流连中互诉衷肠、依依作别的呢?


1

孟浩然落第后在长安近一年的时间,不用说,肯定有很多时间是跟王维在一起的。但如果不准备继续考试,又没有其它途径获得推荐,那怎么办呢?只有回家。而且这个孟浩然本来就不是一个功名心特别强的人。你说如果强,哪里会等到40岁才进京赶考?他可能在40岁的时候,觉得人生也不妨换种活法。此前在襄阳待着,自由舒适,这是肯定的。但满腹才华能使用的空间也很有限。如果能有个舞台,可以发挥一下自己的才华,也不妨努力一下。我觉得孟浩然主要是带着这种想法来到长安的。


只是没想到长安虽繁华,却冷了孟浩然的心。与众诗人诗酒流连的生活终非长久之计。孟浩然无奈之际,想起玄宗的气话,只能真的“南山归卧庐”了,还是回到襄阳那片熟悉的土地,也许那才是自己能够安身立命的地方。


开元十七年(729),在孟浩然启程回家之前,王维与孟浩然在一家小酒店里喝开了。虽然是冬天,但两人喝得头上的热气直冒,外衣早就脱了放在一边。也不知道酒过了多少巡,两人都多少有点醉意。孟浩然有点语无伦次地说:“这一年多来的感受差不到赶上我此前四十年的人生感受了,真是得失都有啊!”


王维也带着醉意说:“得在哪里?失在何处呢?”


“‘得’就是认识了像你老兄这样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一年的诗酒生活我会珍藏一生。”孟浩然虽然喝多了酒,但这话说得却一点也没有醉意似的。


“那你的‘失’是什么呢?”王维追问说。


 “失真是不少,主要两点:第一,不该在我的人生中安排这个进京赶考的插曲,改写了我本来的人生轨迹;第二,长安虽然繁华,但想要谋得一官半职,只能四处干谒、忍辱负重,真是见识了江湖的险恶,尝尽了人生的艰辛。”孟浩然说完,又几乎自言自语地说:“我还是回到我的襄阳老家,过我的安静日子为好。这才是我的命,我要认命。”


王维接着说:“你呀,在乡间呆久了,已经不习惯也不可能适应这个复杂的世界了。以我对老兄的了解,确实还是不要在政治上做无谓的努力了,在乡间自在地读书、喝酒、写诗的那个孟浩然,才是最本色的孟浩然啊!”


孟浩然听着王维断断续续说出的这一番话,心里满是感动。真是知我者王维也。孟浩然走到桌前,拿起笔,写下了一首《留别王维》诗: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索寞,还掩故园扉。

    (孟浩然《留别王维》)


这诗写的意思,跟刚才孟浩然对王维说的那一番话其实差不多。前两句说:自从落第,原来的兴致与希冀都一扫而空,但还是怀着入仕为官、兼济天下的理想,每日奔走在长安市中,向那些权贵公卿折腰屈从。然而每天都无功而返,这样的落寞日子到底还有什么好期待的?接下来四句写:我想要回到幽静的山林中去,但心里还真舍不得王维你这位老朋友啊!在长安的这段日子里,我看见的都是当朝权贵官官相护,又有谁肯向我这个乡野之人伸出援手呢?只有你给我最多的青眼和温暖,我们一起吟诗唱和,有那么多的共同语言,真是斯世难得的知己。然而,长安终不是我的归宿。所以最后两句孟浩然想通了:我还是安于寂寞,回到老家,关起房门,独自享受宁静的生命时光吧。


如果我们简单总结一下,这诗写的意思主要是:第一,因仕途无望而憎恨当朝权贵的冷酷无情。第二,既想回归故园又难舍与王维的知己之情。王维看了这诗,心里肯定也感慨万千。很快,王维也写了一首《送孟六归襄阳》,孟六就是孟浩然,“六”应该是家族的排行。诗是这样写的:

杜门不欲出,久与世情疏。

以此为长策,劝君归旧庐。

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

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

    (王维《送孟六归襄阳》)


读了这样的诗,你就知道什么叫“知己”二字了。这王维真是太了解孟浩然的性格了。他说你一直像个隐士一样待在襄阳,已经不了解当代社会的游戏规则了,所以你与这个社会群体难免格格不入。像你这样的生活经历和习性,还是回到老家才是最好的选择。你回到家乡后,喝着农家自酿的美酒,喝得兴起,便可以旁若无人地高歌一曲,这是多么惬意的生活啊。闲时读读古人书,读到好玩的地方会心一笑,这才是适合你一生的生活,你哪里要那么辛苦像汉代司马相如那样靠献赋来发迹呢?


可能很多听众朋友对司马相如献赋这件事不太了解,我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其实,根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司马相如献给汉武帝的赋,并不是王维在诗中提到的《子虚赋》,而是司马相如后来写的《上林赋》。因为献赋的事情确实有,所以王维从押韵的角度来说,便用《子虚赋》的“虚”字意指了。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是这样记载司马相如献赋的:

       四川人司马相如“赋”写得很好,尤其是《子虚赋》,名气大,流传得非常广泛,一直传到了宫廷里。有一天,汉武帝读完了《子虚赋》,连连称赞说:“好赋好赋,只是很可惜,我不能与这样天才的作家生于同一时代啊!”当时在汉武帝身边的狗监杨得意,和司马相如不仅是四川老乡,而且是旧相识,见状便连忙对汉武帝说:“这《子虚赋》的作者就是我老乡司马相如啊,我认识的。”汉武帝一听十分惊喜,没想到这个司马相如居然真是同时代人,于是赶紧召他进宫。司马相如见了汉武帝说:“这篇《子虚赋》是为诸侯王写的,还不能说很精彩,您贵为天子,我另写一篇更好的《上林赋》献给您吧。”于是司马相如很快就把《上林赋》写好了,汉武帝读了果然非常高兴,很快便封了司马相如为郎官。司马相如也从此在政治上有了大发展。


王维为什么要在给孟浩然的告别诗里,特別写到献赋这件事呢?因为他知道孟浩然对“献赋”这件事有执念。早在唐玄宗开元六年(718),也就是孟浩然来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的十年前,孟浩然就曾作诗道:“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表白自己希望像辞赋大家扬雄一样得到当权者援引、早日济世用时的心迹。在长安科举落第后,孟浩然一度不甘归乡隐居,所以又写下了“犹未献甘泉”的诗句(孟浩然《题长安壁主人》),希望自己能像扬雄一样献《甘泉赋》被成帝提拔。然而,此时的王维虽然任殿中侍御史,却是一个没什么实权的闲职,所以也很难给到孟浩然有力的援引。同时,王维也深知孟浩然的秉性习气,上次好不容易有机会见到唐玄宗,结果弄出个“不才明主弃”来,让皇帝很不高兴。要是真有献赋的机会,孟浩然其实也不大可能把握住机会的。


所以,王维觉得像孟浩然这样过惯了“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悠闲山居日子的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难免与“世途皆自媚,流俗寡相知”的官场有所隔膜(孟浩然《晚春卧疾寄张八子容》),注定没有大的政治发挥空间,还不如顺从本性,回归故乡,醉歌田野,笑读古书,这才是最适合孟浩然的生存方式。


2

这场酒会后不久,孟浩然就启程回襄阳了。后来他也曾再入长安、为张九龄署为从事,但终其一生未入仕途。虽然退居田园对孟浩然来说,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但孟浩然对山水田园隐居的热爱也是发自內心的。他说“我爱陶家趣,园林无俗情”(孟浩然《李氏园林卧疾》)、“耕钓方自逸,壶觞趣不空”(孟浩然《题张野人园庐》),都是由衷地向往悠闲放逸、清新疏野的田园生活,希望能成为像陶渊明一样在山水间自得其乐的隐士。


而也正是孟浩然对山水田园的一往情深,所以他才能在平淡闲逸的日常生活中,捕捉到不易为人所察觉的微妙情绪和生动意趣,景与意会,出语洒脱,不仅在诗歌中写出了“闲澹疏豁,翛翛自得之趣”(《唐音癸签》引徐献忠语 ),更意在象外,以其冲淡清旷的风格,在唐代诗坛享有“清诗句句尽堪传”的盛誉。这不仅让他与王维成为了惺惺相惜的知己,合称“王孟”,更以他们为中心,推动了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形成,影响了当时及后世一批又一批山水田园诗人的创作。


虽然自长安一别,两人从此天各一方,在双方的诗集中并未再看到分别后两人的互赠之作,但他们肯定是将对方常怀在心中的。王维与孟浩然,一个是志得意满的状元,一个是郁郁寡欢的布衣,看似身份有着巨大的差异,但在诗歌和心性的和谐面前,这种差异居然完全消失了。这样一份真挚的诗人之谊,也可以说是感天动地的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38955yrgq

  • 凝眸潋心

  • 李晓东老师聊数学

    很好